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普賢行願品》講紀(14—17)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第十四章 略說前七願

  【爾時普賢菩薩摩诃薩,欲重宣此義,普觀十方而說偈言。】

  講到這裡,普賢菩薩對前面所說的內容,進一步用偈頌的方法,"重宣此義",再把前面的內容,向大家作補充說明。普賢菩薩在沒有說偈前,先用法眼普遍地觀察法會裡十方世界的各類眾生,然後根據眾生的根機對機說法。普賢菩薩對前面所說的內容,用偈頌的方式再重新總結和歸納,這不是簡單的重復,它還包含著許多新意,是長行中沒有講到的。下面介紹偈頌的內容。

  在講偈頌之前,把普賢行願的十大願王向大家先作一個簡單的說明。一、禮敬諸佛;二、稱贊如來;三、廣修供養;四、忏悔業障;五、隨喜功德;六、請轉法輪;七、請佛住世;八、常隨佛學;九、恆順眾生;十、普皆回向。在這十大願王裡邊,有兩個願是核心。這兩個願,就是八、九二願。兩個願中,"恆順眾生"願又是核心的核心!從第一願禮敬諸佛開始,到最後普皆回向第十願,整個內容是圍繞"常隨佛學"、"恆順眾生"這兩個大願服務的。

  "常隨佛學"是上求,"恆順眾生"是下化。《普賢行願品》的思想精髓,就是"上求下化"。上求,是上求佛道;下化,是下化眾生,這是《普賢行願品》的眼睛。如果再精辟、再核心,就剩下二個字--下化!下化是整個《普賢行願品》的靈魂所在!我們上求佛道,直到成佛的目的,是為了恆順眾生!學佛成佛一切修行的功德,都以眾生為核心。修學佛法主要還是為了救度眾生。

  在下面偈頌的內容裡,從偈頌第一願"禮敬諸佛"到第七願"請佛住世",僅僅是把前面的內容作了一些歸納和說明。從它的意思上來看,基本跟長行部分相類似,甚至更簡單些。但在"請佛住世"以後,從"我隨一切如來學,修習普賢圓滿行",也就是從偈頌的第八願開始,用大量的偈頌來說明"常隨佛學"和"恆順眾生"這兩個部分的內容。

  我開始也搞不清楚,後面大量的偈頌,到底是干什麼用的?我看了很多的注解,像谛閒法師的注解、演培法師的注解。他們都把這些偈頌的內容,又分為十個願。我對他們的注解,總覺得不太恰當,然後自己琢磨琢磨,發現後邊偈頌的內容,其實主要還是總結說明兩個問題。一個是"常隨佛學",還有一個就是"恆順眾生"。說穿了,這兩個願--就是整個《普賢行願品》的核心所在!在普賢十大行願中,"恆順眾生"是核心的核心!因此,學習《普賢行願品》必須要圍繞著這個核心去學,才不會出偏差。

禮敬諸佛

 【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獅子,

  我以清淨身語意,一切遍禮盡無余。

  普賢行願威神力,普現一切如來前,

  一身復現剎塵身,一一遍禮剎塵佛。】

  這兩個偈頌,主要是對禮敬諸佛的內容總結和歸納。"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獅子"。在十方世界中,包括過去、現在、未來的三世諸佛。人獅子,指佛陀。獅子是獸中之王,那麼佛是人中之王。當然,這是從道德上來說的,因為佛陀的人格是最圓滿的,道德是最高尚的,不愧為眾生的精神領袖,因而尊稱為人獅子。

  "我以清淨身語意,一一遍禮盡無余"。面對十方三世諸佛,我要用我清淨的三業去禮拜。當我們拜佛時,口念著十方三世諸佛的名號,心中觀想這些佛,我這一拜,拜的是三世一切諸佛。清淨三業,就是在拜佛的時候,心要專一,不能有妄想雜念。拜佛時,心裡只想著佛,身拜佛,口念佛。"普賢行願威神力,普現一切如來前"。怎麼拜呢?要借助普賢菩薩行願的威力和思想境界來拜。拜的時候觀想:十方世界三世諸佛面前都有一個我,我的面前有十方三世無數的佛,在接受我的禮拜。"一身復現剎塵身,一一遍禮剎塵佛"。這就是說,每一個我,同時可以變化成千百億個我,化現出無量無邊的化身來,並且用所現出的化身去禮拜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不讓一尊佛漏掉我對他的禮拜,每一尊佛都周遍禮拜到。禮敬諸佛的意義主要是制伏我慢,同時對佛陀產生懷念之情,依教奉行,不要忘記佛陀的大恩大德。

稱贊如來

 【於一塵中塵數佛,各處菩薩眾會中,

  無盡法界塵亦然,深信諸佛皆充滿。

  各以一切音聲海,普出無盡妙言辭,

  盡於未來一切劫,贊佛甚深功德海。】

  這是總結稱贊如來的內容。"於一塵中塵數佛,各處菩薩眾會中"。天氣晴朗的時候,太陽光透過窗子照進來,我們會看到空中有無數的微塵在不停地運動。我們可以觀想,宇宙中有許多的微塵,每一個微塵就像一尊佛。宇宙中有多少微塵,就有多少佛存在。在佛的周圍,還有微塵那麼多的菩薩圍繞著。因為任何一位佛陀的出世,都不會是單獨的。"無盡法界塵亦然,深信諸佛皆充滿"。無盡法界,在無邊無際的宇宙中。有多少微塵,就有多少諸佛。

  有的人會認為,佛陀已經入滅了。其實佛陀並沒有入滅,佛陀離我們並不遙遠。南朝善慧大師有這樣一首詩:

  夜夜抱佛眠,朝朝還共起。

  起坐鎮相隨,語默同居止。

  纖毫不相離,如身影相似。

  欲識佛去處,只這語聲是。

  善慧大士,俗姓傅,本名翕,浙江東陽郡義烏縣雙林人,隱居本地松山雙林寺。南朝梁武帝曾請他講《金剛經》。這首偈文的意思是:每天夜晚抱著佛睡眠,每天早晨與佛同時起床。站著坐著與佛常相隨,說話沉默與佛相一致。佛每時每刻都沒有離開過自己,如同身體連著影子一樣。想知道佛的去處嗎?這說話的聲音就是佛。這首詩的道理告訴我們自性是佛,修道者當從自身中求佛,不必外求,向外尋求反而一無所獲。所以,我們跟佛是融為一體的,一秒鐘也沒有離開過佛,佛跟眾生是一張紙也不相隔的。只要功夫修到家了,佛隨時都在我們的身邊顯現。

  "各以一切音聲海,普出無盡妙言辭,盡於未來一切劫,贊佛甚深功德海"。我們面對這麼多的佛,要用不同的語言和聲音去稱贊諸佛。在長行裡已經打過這樣一個比喻:我們現在贊歎如來,要超過辯才天女的五百個舌頭,要超過她用五百音聲去稱贊如來。就像廣播電台的播音員一樣,雖然只有一個人在一處地方說話,但在很多的地方,同時都能聽到播音員的聲音。我們在贊歎佛的時候,要借助這種方法去觀想。用最美好、最美妙的言詞去稱贊如來。這種稱贊並不是一天兩天,而是直要接連不斷地贊歎到所有未來的一切時劫。未來的時劫是永遠沒有窮盡的,那麼稱贊也就永遠沒有窮盡的時候。

  贊佛的意義在哪裡呢?因為如來的功德極深極大,無法用數目來計算,所以用"甚深海"來比喻佛的功德勝過大海。因為佛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如果我們不贊歎佛的功德,我們會去向佛陀學習嗎?稱歎如來的意義主要是為了更好地向佛學習。

廣修供養

 【以諸最勝妙華鬘,伎樂塗香及傘蓋,

  如是最勝莊嚴具,我以供養諸如來。

  最勝衣服最勝香,末香燒香與燈燭,

  一一皆如妙高聚,我悉供養諸如來。

  我以廣大勝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

  悉以普賢行願力,普遍供養諸如來。】

  這三頌總結廣修供養的內容。如何供佛呢?"以諸最勝妙華鬘,伎樂塗香及傘蓋,如是最勝莊嚴具,我以供養諸如來"。最勝,是最好的意思。用最好的東西拿去供佛,是相對而言的。就是根據家裡的生活條件和經濟狀況,你認為這種東西,在你生活范圍以內是最好的就行了。譬如你昨天吃稀飯,沒有條件吃饅頭,如果今天吃饅頭,那饅頭對你來說,就是最好的東西。所以再貧窮的人,也有最好的東西去供佛的。妙華鬘,用最美麗的花,最鮮艷的花,最好的花,把它穿成串,用花環(花鬘)去供養佛。伎樂,指吹的、彈的、敲的、拉的各種樂器,如笛子、古琴、揚琴、二胡等。塗香,現在社會上很多女士們,很講究化裝。把你從街上買回來的塗香,像洗面奶、粉底霜、香水、口紅之類的美容化妝品,先拿到佛的面前供養後再用。佛怎麼會打口紅呢?問題不在佛能不能用,主要是表明你對佛的那份供心。

  "最勝衣服最勝香,末香燒香與燈燭,一一皆如妙高聚,我悉供養諸如來"。每天在佛面前燒香,不要燒得太多,燒一支就行了,心到了就行了。我到杭州一帶見那裡的人燒香,一燒就是一大把,那真叫"燒香"。他們把大把大把的香點燃,往香爐一扔,就像燒廢紙一樣,這不是燒香,而是在"燒廟"。這樣燒香,把整個寺院熏得烏煙障氣,濃煙滾滾,把菩薩熏得直流眼淚。本來,來看望佛菩薩,應該高興才對,結果大家摸眼流淚,這種燒香方式不好。燈燭,就是點油燈、點蠟燭,現在人都喜歡用電燈,其實,點蠟燭感覺很好。因為蠟燭的光柔和,不刺眼,在柔和的蠟燭光下看經、念佛,能使自己浮燥的心靜下來,這是我的體會和感覺。不過,點蠟燭要避免著火,特別是打坐入靜時,要小心!不要著火了,跑來找我算賬,那就麻煩了。還有古代點的那種油燈,青油裡面放一根燈草,在這種燈下念經、念佛感覺也特好,給人一種寧靜、柔和、輕松的感覺。還有各種音樂、傘蓋、最好的衣服,各種供養的物品,堆積起來,這些供品像須彌山那樣高,我完全拿來供養諸佛。

  "我以廣大勝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悉以普賢行願力,普遍供養諸如來"。我要深信十方世界,都有諸佛的存在,我以普賢的胸懷和願力,能夠供養一切如來。

忏悔業障

 【我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癡,

  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這個頌總結忏悔業障的內容。"我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癡"。每一個人,從無始以來,犯下各種各樣數不清的惡業。佛教把人的行為稱為善業、惡業兩種。前面講過十善,十善反過來就叫十惡。人造下許多的惡業,主要是表現在身(行為)、口(語言、說話)、意(思想、心理活動)三方面。身所造下的罪業,如殺人(殺生)、盜竊、邪YIN(不正當的男女關系的行為)。語造下的惡業,如妄語、說假話騙人,使別人上當,以達到自己的目的。譬如社會上一些詐騙犯,就是用妄語騙取別人的錢財,這就是妄語。妄語還包括兩舌、惡口、绮語。兩舌是搬弄是非,挑撥離間,制造成矛盾,使人家關系不和。惡口是用一些粗暴的語言,去傷害人家。绮語是說一些男女之間YIN穢的,亂七八糟的,不堪入耳的話,去挑逗別人,像那些YIN穢錄像、YIN穢小說之類的東西都屬於绮語的范疇。語言上所造的惡業,最大的妄語是什麼呢?比如說,有人本來沒有證到阿羅漢的果位,騙人說自己證到了阿羅漢的果位。本來沒有神通,說自己有神通。騙取別人的相信,坐在那裡接受別人的禮拜供養。小妄語,如人家問你石家莊怎麼走?明明是往左走,你偏說往右走,這就是小妄語。另外還有方便妄語,在佛教裡講這個妄語沒有罪過,甚至有的時候這種妄語,還有很大的功德。

  譬如在戰爭年代,日本鬼子進村,搜捕地下黨員,把全村的老百姓都趕在一個地方,槍口對著大家,說到:"有誰知道共產黨的下落,如實報告,皇軍大大有賞!如果有人知道不說的話,讓你們統統死啦!死啦的!"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你說實話,不打妄語,那就很糟糕,這時就必須要打妄語。這種方便妄語不僅無罪,反而功德很大!佛經裡有一個故事:有一個老和尚在山上的寺廟裡修行。一天,一個獵人追殺一頭野豬,經過寺院的門口,向老和尚打聽野豬跑的方向。老和尚明明看見野豬往左邊走的,卻告訴獵人說:野豬往右邊跑了。老和尚雖然打了妄語,但卻沒有罪過。又如到了別人家裡,問你吃過飯沒有?本來沒有吃,但不好意思麻煩人家,就說吃過了,這也是方便妄語。以上這些妄語,只能給別人帶來好處,不會給別人帶來傷害,這些妄語說得好,功德是很大的。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如何避免殺生,對於在家居士來說,這個問題是學佛修行普遍關心的話題。像老鼠、蟑螂、蚊子、蒼蠅、螞蟻之類的動物,經常影響到我們的日常生活。這類動物的確讓人討厭,有時令人很頭痛。這裡牽涉到一個問題,當它們影響到我們的利益的時候,我們應該怎樣對待它們?如何處理好它們與人之間的關系?因為弄不好,就會造殺業,對待老鼠,我們可以把剩下的飯菜,吃不完的東西,天天給它們留點在外面,這樣它就不進來了。對待以上幾種眾生的方法,殺生肯定是不行的,可以預防、搞衛生。把家庭衛生搞好,適當噴一些藥物,讓它們不敢進來。如果預防以後,還會進來,也不能去傷害它們。

  殺生有兩種:一種是有意殺生;另一種是無意殺生。有意殺生,是故意殺死眾生,這種殺罪很重。無意殺生,就是不注意,無心傷害了眾生的性命,如走路不小心,踩死了一只螞蟻,除草、挖地時無意鋤死許多螞蟻、蟲之類的眾生,這種殺罪就輕。但盡管是無意的,我們對它們要產生同情心,要對自己的過失表示內疚、自責,給它們回向,希望它們來生變人,或是請佛、菩薩超度它們往生西方,這是殺戒方面要注意的問題。盜,沒有經過人家的允許,背著人家,乘人沒注意的時候,把別人的東西拿走,變成自己的東西就是盜。這種直接偷取的行為是盜竊。另一種情況,看見人家皮包裡的巨款,見錢眼紅,起心想把他的錢拿走,這也是盜竊,還有社會上許多做生意的人,偷稅漏稅,也屬於盜竊的范圍。常聽那些偷稅漏稅的人講,不偷稅漏稅,做生意賺不到錢,理由好像很充足,其實和盜竊沒什麼兩樣。

  意業,主要表現在思想意識、心理活動方面。人的行為、語言受思想的支配,每做一件事情,或好或不好,是通過思想產生出來的。我們每一個人,無始以來,犯下的惡業很多、很多,無法用數字來統計。大到戰爭、殺人,小到相互嫉妒,勾心斗角,相互欺騙......社會上一切丑惡現象的產生和根源,無非是由貪嗔癡所引起。人類只要有貪嗔癡的存在,你隨時都有可能造下惡業。我們學佛以後,要忏悔自己的業障,忏悔以後呢,我們的罪業才能消除。忏悔,就是對自己犯下的過失表示痛恨,保證以後不再干壞事。忏悔的意義,就是改過自新,重新做人,使自己少犯或不犯錯誤,清洗自己的人格,用佛法的戒律去清洗我們的靈魂和行為上的污穢,經常打掃身上的缺點、毛病,使自己的行為更加規范,做一個高尚的人,脫離低級趣味的人。

隨喜功德

 【十方一切諸眾生,二乘有學及無學,

  一切如來與菩薩,所有功德皆隨喜。】

  這個頌是對隨喜功德的總結、歸納。十方一切諸眾生,指各種各樣的眾生。二乘,是聲聞和緣覺。有學,指證到初果、二果、三果的聖人,他們煩惱沒有斷盡,還需要修學。無學,是證得四果的聖人,即證得阿羅漢果,不再修學了。我們對十方世界一切眾生,乃至聲聞、緣覺、有學、無學、一切如來、菩薩,對他們所做的一切好事,都表示歡喜贊歎。在贊歎人家做好事時,要發自內心為人家高興,不能口是心非,讓別人感覺到你說的是實話,而不是虛偽的奉承。不然,就變成了風涼話,這不是隨喜,而是在向人家潑涼水。所以說話要講究藝術。這也是比較重要的,同樣一句話,說得好,能讓人家感到高興;說得不好,會給人家帶去煩惱。

  隨喜功德的意義,主要是克服嫉妒的心理。同時可以改變狹窄的心量,使人的心量開闊。大凡不能隨喜的人,往往嫉妒心較重,而且心胸狹窄。這種人活得比較痛苦,因為這種人看見別人能力比自己強,日子過得比自己好,他心裡就難受,無緣無故對人家產生厭恨、不滿,他對任何好事都看不順眼,他巴不得別人不如他。這種人往往自尋煩惱,因為你對人家的不滿情緒,不能造成對他的傷害和打擊。其實,一個人在跟別人過不去的同時,實際上往往是跟自己過意不去。

請轉法輪

 【十方所有世間燈,最初成就菩提者,

  我今一切皆勸請,轉於無上妙法輪。】

  這是對請轉法輪的總結和歸納。眾生生活在無明的暗夜之中,只有佛陀的出世,才能破除眾生的無明,給茫茫黑夜中的眾生帶來光明和希望,佛陀給黑暗中困惑、迷茫的人指明了人生的路途。佛陀是黑夜中的一盞燈!所以,把佛陀比喻為世間燈。

  我們為什麼要勸請十方諸佛菩薩,為我們講經說法呢?因為只有佛法住世,眾生聽聞正法後,才能破除無明,斷除貪癡,"遠離顛倒夢想"。最後了脫生死,得大自在!所以佛法是人生最好的歸宿!

請佛住世

 【諸佛若欲示涅盤,我悉至誠而勸請,

  唯願久住剎塵劫,利樂一切諸眾生。】

  這個頌是對請佛住世內容的總結和歸納。佛陀說法要有人請,為什麼非得眾生請,他才肯說法呢?因為只有通過請,三番五次地勸請,才顯得佛法難得可貴。眾生也才懂得珍惜。佛陀如果隨隨便便地說法,效果一定很差,因為輕易得到的東西,人們就不會去珍惜,所謂來得容易,去得也快,道理就在這裡。

  我經常碰到社會上一些人,有時在火車上,一些人閒得無聊的時候,見你是一個和尚,感到很好奇,他會隨便問一些問題。你跟他說了半天,他一笑了之,因為他不懂得佛法的可貴,他不知道珍惜。他對人生與佛法的問題不能正確地理解和認識,效果當然很差。相反,帶著人生的問題尋求佛法的人,你跟他講佛法,立竿見影。為什麼呢?因為佛法能夠從根本上解決人生的問題!佛法是人生最佳的歸宿!佛陀說《華嚴經》、《般若經》、《法華經》,每次都有人請,請過之後,他才說的。只有通過請,佛法才顯得貴重。聽聞的人呢,才容易接受,才能珍惜它。

  "諸佛若欲示涅盤,我悉至誠而勸請,惟願久住剎塵劫,利樂一切諸眾生"。佛陀假如要入涅盤了,我們要至誠懇切地勸請:佛陀啊!請您大慈大悲,哀憐十方世界的苦惱眾生吧!不要離開我們,不要示現涅盤相吧!請求您長久地住在世界上吧!微塵數那樣長久的時劫,請求您不停地為眾生說法吧!使眾生永遠都能聽聞佛法,讓成佛的種子撒遍世界的每一個角落!讓世界所有的眾生心靈裡,都栽上成佛的種子,讓法界生靈早日得度,了脫生死!

 【所有禮贊供養福,請佛住世轉法輪;

  隨喜忏悔諸善根,回向眾生及佛道。】

  這一頌,總結修學前七願的意義。修學禮敬諸佛、稱贊如來、廣修供養、忏悔業障、隨喜功德、請佛住世的七種願行,從究竟的意義上來說,到底為了什麼呢?

  社會上有的人賺了不少錢,這些錢干什麼用呢?要派得上用場,這很重要。有人把錢拿去吃喝嫖賭,貪圖享樂,甚至拿去干壞事,這些錢就白白地浪費掉了。同樣,我們修學佛法,積累了許多功德,這些功德應該把他全部布施給法界眾生!要把自己的功德回向給眾生,把自己的福德分給每一個眾生,同時回向佛道,成佛後繼續度眾生!《普賢行願品》雖然有十種行願,說透機關,道破天機,其實最根本、最主要的內容,也就是普賢行願的中心思想"上求佛道,下化眾生"!這八個字是十大行願的核心和靈魂所在!常隨佛學、恆順眾生是兩碼事,同時又是一碼事,它們是相輔相成的。成佛不能離開眾生,諸佛、菩薩與眾生本來就是一體,沒有眾生就沒有佛、菩薩。佛、菩薩就像樹上的花、果一樣,而眾生就像樹的根和水,樹離開根和水,樹和花果就不存在了。

          第十五章 廣頌第八、九願

學佛是為了成佛

 【我隨一切如來學,修習普賢圓滿行,

  供養過去諸如來,及與現在十方佛。

  未來一切天人師,一切意樂皆圓滿。

  我願普隨三世學,速得成就大菩提。】

  這裡有兩個頌的內容。主要是對第八個願"常隨佛學"內容的總結和歸納。"常隨佛學"就是像佛那樣,跟佛學習,以本師釋迦牟尼佛為我們學習的榜樣。不僅學本師,而且還要向現在、過去、未來的佛學習。學佛的具體方法,按《普賢行願品》的十大行願去修學。

  佛陀為什麼值得我們學習呢?因為他"一切意樂皆圓滿",佛陀的舉心動念,都與真理、智慧、道德相應。反過來講,凡夫內心所想的念頭,總是充滿著妄想、困惑、煩惱,甚至還有各種損人利己的想法。凡夫的意樂是有缺陷的,是不圓滿的。

  我們為什麼要向佛學習呢?因為佛值得我們學習;因為佛是人類中的人獅子、人上人;也因為佛是人類中的最尊勝者;還因為佛的福德與智慧像十五的月亮,達到圓滿了!不但佛是如此,大菩薩等也是如此。但在福德與智慧圓滿的智者中,佛是最尊最勝的,所以佛的十種名號中,有一種叫兩足尊。

  佛陀不僅福德、智慧圓滿,而且慈悲心圓滿無量。佛不但自己斷除了煩惱,了脫生死,得到解脫,而且還能以無量的慈悲心,方便善巧運用智慧,來救度眾生,使眾生也能得到解脫。佛救苦救難的大慈大悲心,不限於一人一事、一族一地區一世界,而是遍及一切世界,一切眾生,一切苦難。佛陀慈悲心的深切廣大,是無法用語言文字來表達的。因此,我們要常隨佛學,佛陀是人天學習的榜樣!

  "我願普隨三世學,速得成就大菩提"。我願意普遍跟隨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的一切佛學習,就能夠很快地成就大菩提,就能成佛。成佛後以種種方便,去弘揚佛法、救度眾生。

佛陀的悲心

 【所有十方一切剎,廣大清淨妙莊嚴,

  眾會圍繞諸如來,悉在菩提樹王下。

  十方所有諸眾生,願離憂患常安樂,

  獲得甚深正法利,滅除煩惱盡無余。】

  這兩頌總結恆順眾生的內容。"所有十方一切剎,廣大清淨妙莊嚴"。一切剎,指一切國土。佛教認為在宇宙中,有無量無邊的世界,在無量無邊的世界裡,又有無量無邊的佛國。在這些佛的國土裡,每一個佛土都非常廣大、清淨、莊嚴。妙莊嚴的妙字,就帶有奇異巧妙的意思。

  "眾會圍繞諸如來,悉在菩提樹王下"。有的人說,阿彌陀佛創建了西方極樂世界,大家都向往那個地方。那麼,去的人多了以後,會不會擁擠啊?等我往生那天,還擠得下嗎?好像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生怕容納不下自己。其實,你不用擔心,這不成問題。西方極樂世界是非常大的,再多的人往那裡去,也能容納得下。在許多很大的菩提樹王下面,有許多的佛,在那裡用功修道,諸佛的四周,有許多菩薩圍繞在他的身邊。佛不是孤零零的一個人,"一佛出世,千佛歡喜"。一尊佛出世,有千萬菩薩跟隨著他、協助他一起弘法、教化眾生。每一位佛,一般都是在菩提樹下成佛的。

  成佛以後是不是沒事干了,坐在那裡享清福呢?不是的。"十方所有諸眾生,願離憂患常安樂,獲得甚深正法利,滅除煩惱盡無余"。成佛以後,要去救度十方世界,像微塵、恆河裡的沙那麼多的眾生,把他們從困惑、茫然、痛苦、煩勞、憂患的深淵裡解救出來。惟願他們能夠離開煩惱和憂患,得到一切佛法的利益和正法的受用,讓他們沒有煩惱,離開種種憂愁患難,常常得到快樂,滅除種種煩惱,安住在沒有一點煩惱的境界裡邊。

  學佛的最大利益是什麼呢?就是開發智慧,斷除煩惱,清淨自在,這是最主要的。有的人學了佛,就說,哎呀!我見到佛了!看到菩薩了!如果你的煩惱未斷,你見到佛,佛還是佛,你還是你,菩薩還是菩薩。煩惱時你還是煩惱不堪!見到菩薩又有什麼用呢?有的人說,哎呀!我會顯神通啦!我不用望遠鏡,就會看到很遠的地方。那也沒有用,煩惱時,你看得越遠,你的煩惱越多,不看還好些,一看氣就來。這個神通有什麼好處?煩惱一來,嗔心比別人利害!因為有了神通,嗔恨一來,破壞性就大,造的罪業自然更深!以後下地獄的機會比別人多,比別人早下地獄!所以一個學佛的人,如果有了神通並不值得驕傲,沒有什麼值得去炫耀的。

  學佛的人,真正值得驕傲、炫耀的是智慧的成就!其實,智慧成就了的人,沒有一件事值得他去驕傲,去炫耀!學佛的主要意義是培養自己一種平穩良好的心態。讓自己的心,經常處於一種清淨的狀態,不要讓外界的事物牽著自己的鼻子轉;用佛法的智慧去面對人生、面對現實、完善自我;用佛法的智慧去觀照人生、改造生活,使修行與日常生活緊密結合。既隨緣又進取,人在紅塵,心離紅塵,遠離世俗,做一個道德高尚的人。自覺覺他,自利利他,這才是最有意義的人生!

菩薩的願望

 【我為菩提修行時,一切趣中成宿命,

  常得出家修淨戒,無垢無破無穿漏。

  天龍夜叉鸠盤荼,乃至人與非人等,

  所有一切眾生語,悉以諸音而說法。】

  學佛的最終目標是什麼呢?就是成佛!成佛首先要發菩提心。從發心到成佛,不是一朝一夕,要經過一個漫長的時期。在這漫長的歲月中,讓人最擔心的是什麼呢?就是迷失了自己,退失了菩提心。你這一生學佛,做了許多的好事,種了很大的福報,來生也許會投生到國王家裡去。生活在榮華富貴中,叫你學佛你可能不學了;要你出家,更是免談。為什麼呢?富貴修行難!等你把所修的福報享完之後,也許你就要墮落到三惡道裡去了。

  普賢菩薩慈悲,怕我們將來迷失掉修學佛法的這份善根,在這裡提醒我們:"我為菩提修行時,一切趣中成宿命。常得出家修淨戒,無垢無破無穿漏"。這就是說,在我現在的學佛修行中,要發願:願我未來在生死的流轉中,不要忘記我的初發心,不要迷失自己學佛修行的這份善根!願我來生出家修行中,守住清淨的戒律,不要破戒。願我將來能夠在佛法清淨的環境中修行,使自己清淨的心,不會被世俗不良的污垢所污染,不使自己染上不良的習性,永遠守住戒律,不要犯戒。

  修學佛法,根機是非常重要的!不知你是否注意過,為什麼有的人,對寺院那種清淨的生活,感到向往;一聽到佛法就非常歡喜,深信不疑,對佛法很感興趣,甚至產生相見恨晚的情感;每當見到出家的僧人,就自然產生一種好感和敬意。特別是不管走進任何一座寺院,就對佛產生一種依戀、感恩之情。馬上肅然起敬,在禮拜的一瞬間,自己就像一個迷失的孩子,找到了慈父,眼淚情不自禁地流了出來。問自己哭什麼?我並不傷心,而是天性自然的流露,自己失掉的本性忽然找到了,感到無比的歡喜。但心裡並沒有歡喜的成分,是悲喜交集撞擊心靈深處的火花,表示出來的一種無意識的直覺感受。這就是宿世善根的關系。

  社會上有不少人,他沒有善根,或者說善根還不成熟,你怎麼跟他講佛法的道理,他一點興趣也沒有。你費盡口舌地講,他一點都不相信,不肯接受。他不接受,拉倒也罷,卻說:佛法拿來有什麼用?佛法不能變成一分回鍋肉,不能給我變一台電視機。言下之意是說佛法不能當飯吃。說法時碰到這種人,要把他教化過來,難度很大。我們學習普賢行願之後,使我們懂得了修學佛法發願的重要性。我們要在佛前發願:願我生生世世都永遠學佛修行,永遠也不要迷失這份慧根!

  同時,我希望自己將來能夠出家修行、持淨戒,不要犯戒、破戒。所謂"無垢無破無穿漏"。垢,是染污,持戒是保持清淨的人格,不被不良行為所染污。這是犯輕戒。破,是破戒。破根本戒,屬於重罪,像殺人。破戒後,就失去做佛教徒的資格了。如果說你犯的是垢戒,也就是輕戒,像踩死一只螞蟻,打死一只蚊子,這種輕戒,就像我們的衣服染上了污點,把它洗干淨就沒事了。清洗罪業的方式,是通過忏悔,忏悔時要虔誠,自我譴責、埋怨、責備。通過這樣的忏悔,人格上的污垢就清洗干淨了。無穿漏,就是不缺漏戒。不缺漏的意思,是守戒很嚴密,不違犯每一條戒律。就像一件衣服,完好無損。衣服上什麼都不減少,沒有污垢,沒有破洞,扣子沒掉一顆,這就是無垢無破無穿漏。反過來說,如果一件衣服染上一點墨水,或者油垢,或是掉了一顆扣子,哪怕脫了幾針線,就不能稱無垢無破無穿漏了。

  "天龍夜叉鸠盤荼,乃至人與非人等,所有一切眾生語,悉以諸音而說法"。修學佛法,不僅為自己、為個人解脫,而是面對一切眾生,像天、龍、夜叉、鸠盤荼,乃至人非人等各類不同的眾生。在修行時,要用佛法去救度他們,希望具備各種音聲語言的能力,對北京人講北京話,對上海人講上海話,對廣東人講廣東話,對外國人講外國語。對老鼠、蟑螂、蒼蠅、蚊子......也具備鳥語獸言,能夠依照各類眾生不同的音聲,為他們說法,使大家都能聽得懂,明白佛法的道理,讓眾生能修學佛法,了脫生死。

發菩提心行菩薩道

 【勤修清淨波羅蜜,恆不忘失菩提心,

  滅除障垢無有余,一切妙行皆成就。

  於諸惑業及魔境,世間道中得解脫,

  猶如蓮花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

  這兩頌主要告訴我們,修行的具體內容和方法。菩提道修行的法門,主要表現在發心、修行兩個方面。發心,是發菩提心。所謂發菩提心,就是發大誓願。如四種宏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就是菩提心。四宏誓願的精神,與普賢行願的第九大願--恆順眾生關系非常密切!四宏誓願說穿了,它的主要思想就是"先度眾生,後成佛"。實際上跟《普賢行願品》的核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思想是相通的。所以發心、修行、成佛的目的,主要還是為了度化眾生。

  修行的主要內容是六波羅蜜,也就是六度。六度法門,能使我們擺脫人生的痛苦和煩惱,度到涅盤的彼岸。普賢菩薩將修行的主要內容和盤托出,就是"勤修清淨波羅蜜",《普賢行願品》要求我們修清淨波羅蜜。什麼叫清淨?什麼叫不清淨呢?所謂的清淨,是在修行中不住相,不著相,沒有私心雜念。相反,在修行中住相、著相,有雜念、有妄想就是不清淨了。

  社會上有的人修布施,帶著名利色彩,出了點錢,生怕人家不知道。他們布施的目的,是讓社會上的人都知道他是慈善家,通過做好事,顯示自己的富有。還有的人,平時不擇手段,賺了許多昧良心的錢,做了許多虧心的事。他的布施,是為了求得心理上的平衡和自我安慰,求菩薩保佑自己,不要遭受惡報。還有一種人,看見街上要飯的人,在布施人家的時候,心裡根本沒有一點同情心,對人家不屑一顧,以一種輕視、傲慢的態度,把錢往人臉上一扔,揚長而去,以炫耀自己的高貴和富有。這樣的布施就是不清淨。帶著私心雜念去布施,盡管你出的錢要比別人多,但你的功德只有一點點。

  在修布施上,有一種人很值得稱揚。有位李居士,一天,她上街買菜,在十字路口上,見到一個殘疾人,失去雙腿和左臂,同情心油然而生。她想到這人的處境,不知他今後的日子怎麼過,對這生不如死的悲慘命運,非常同情、難過。她走過去,彎下腰,恭敬地對她說:我這裡有一百塊錢,你先拿去看病,不過你要答應我一個要求。你必須當著我的面,念上一百句阿彌陀佛,還有你必須每天面向西方念十句阿彌陀佛,如果你保證做得到,我就把錢拿給你。這人高興地說,請你放心吧!如果我拿到這個錢,回去不念佛,我就不得好死!我聽奶奶說過,念佛的人死後可以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過去我不相信。今天遇到你這個好心人,叫我念佛,我以後一定聽你的。你總該相信我了嗎?後來李居士了解到,這人是在撿破爛時,被火車壓斷雙腿和左臂的。當這人拿到錢高興的時候,李居士乘機給他講佛法,揭示人生因果的道理,指出改造命運的方法。

  真正清淨的布施,要三輪體空。就是說我們在教化眾生的時候,心裡並沒有某一個眾生是我度的。也就是說雖然自己做了許多好事,幫助過無數眾生,但心裡面沒有感到有一個眾生是自己度的對象。自己沒有一個念頭覺得自己對眾生有任何功勞。做過好事跟沒做一樣,不住相,不著相。就像《金剛經》裡面說的:"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不可思量。"如果一個人,能夠做到不住相布施,不執著功德,不去分別功德的大小,不去分別布施的對象,放下自我去布施;在幫助別人時,不是為了功德,才去做好事,完全出於慈悲心,自然而然地去做,做完以後,不把好事放在心上。那你所得的功德無量無邊,像虛空那麼大!因此,《普賢行願品》在這裡要我們"勤修清淨波羅蜜"。修清淨的六度波羅蜜,就是不要住相,不執著功德,不起分別心,這是非常重要的!

  相反,有的居士,做了好事,惟恐人家不知道。我到一些寺廟,看見電風扇的葉片上,全部寫的是出錢人的名字。大概上面有好幾十人、上百人的名字吧,這些人的名字密密麻麻地擠在一起,我真擔心,電風扇一轉,他們的頭就會暈。所以,在修布施時,假如能夠做到不著相,干了好事跟沒干一樣,那你的功德就像虛空一樣大。相反,你的功德就只有一點點了。

  "恆不忘失菩提心,滅除障垢無有余,一切妙行皆成就"。修學佛法,最高的發心是發菩提心。要發"上求佛道,下化眾生"這樣的大願!我希望大家都發這樣的大願,並按自己的發心去做,努力朝這個目標前進,學佛才會有出息。恆不忘失菩提心,是說不管自己將來投生在哪一道中,永遠也不會忘記追求佛道、普度眾生的這一願望。

  省庵大師《勸發菩提心文》說:"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如果一個人忘記了菩提心,離開眾生去修行,那他修的功德就屬於魔的事業。所以,在修行中要常常牢記"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願心,不可以有一剎那的時間忘掉菩提心。願我們在行菩薩道的過程中,逐漸地滅除障礙,滅除污染我們清淨心的污垢,同時逐漸成就一切殊勝的德行。  在生活中修行、解脫

  "於諸惑業及魔境,世間道中得解脫,猶如蓮花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這是用比喻的方式告訴我們修行的道理。蓮花雖然長在污泥裡,卻不被污泥所污染;像太陽、月亮那樣,雖然掛在天空,但它們並非停止在空中。太陽每時每刻都在不停地運轉,向大地散發出光明和熱能,給人類帶來光明和溫暖。修行應該像蓮花、日月那樣。雖然自己身在紅塵世俗,但要潔身自愛,做到人在紅塵,心離紅塵,不被紅塵世俗中不良環境所污染,擺脫人世間各種功名利祿對我們的干擾和誘惑,保持自己清淨的人格,像蓮花那樣出污泥而不染。

  有些在家居士,責怪、埋怨自己修行的環境不好,想出家修行。如果想完善人格,為了尋求真理,上求佛道,下化眾生,自利利他,自覺覺他而出家,佛門為你廣開,歡迎你進來!反之,如果出家,是為了回避現實,逃避喧嚷遠離塵俗,想找一個清靜的環境落腳,想在清靜的地方去修行,我勸你最好放下出家的念頭。我實話告訴你,你進去用不了多久,就會自動出來。為什麼呢?因為寺院也是社會的一個組成部分,並非淨土。有的人以為寺廟無比清淨,那裡沒有煩惱,到佛門中去尋找一片淨土,好像寺廟中一切都無比的好,那是佛的世界。我覺得未必。為什麼呢?出家人,也是人,他們畢竟沒有脫離常人的生活,不是生活在真空裡邊。他們也是血肉之軀,跟常人一樣,是有肉、有血、有感情的高級動物。

  再說出家人中,素質高低不同,佛法上的修養、表現出來的氣質也不相同,並非僧人個個都是十全十美,功德圓滿。其實僧團中,僧人的佛學修養參差不齊,就像在同一塊地裡,有的莊稼長得高一點,好一點,有的長得矮一點,這種現象很正常。出家人通過修學佛法,接受佛法的教育和學習的時間相對比在家人要多一些。因為經常受到佛法的洗禮,他們的道德、修養確實要比一般人強一些,人格上的污點相對要比一般人少一些。出家人也有出家人的煩惱,只不過,煩惱、憂慮的事比在家人相對要少一些。

  一個人生活在世界上,不可能沒有恩怨、是非、矛盾、煩惱、痛苦和憂慮。學佛的人,關鍵要用佛法的智慧去觀照人生,去觀照生活,改變心境。煩惱的根源來自於內心,而不是外界條件和環境,心隨境轉是煩惱,放下煩惱是菩提!如果你帶著煩惱的心態去尋找擺脫煩惱的方法和環境,那煩惱上又會重疊煩惱。如果你不去執著煩惱的人和事,如果能用智慧去觀照煩惱,當下就是菩提。所謂煩惱即菩提,心淨則佛土淨。

  有這樣一個故事:從前,有個禅師碰見一個老太太,見她愁眉苦臉,唉聲歎氣,一籌莫展的樣子,就上前去問:老人家,您在愁什麼呀?老太太告訴他,我在愁今天是晴,還是陰?禅師說,晴如何?陰又如何?她說,因為我有兩個閨女,老大嫁給做雨傘的,老二嫁給燒磚瓦的。我在愁今天是晴天,大女婿的傘就賣不出去。要是今天下雨,大女婿的傘雖然能夠賣出去,但二女婿的瓦,就曬不干。請問禅師,有什麼辦法能解開我的苦惱嗎?禅師告訴她,現在我教你一個辦法:你把心情調換一下,想到天晴時,二女婿的瓦就可以曬干;如果下雨,想著大女婿的雨傘有人買。這樣不就開心了吧!的確,同是一件事,由於觀念不同,心境不同,給人帶來的苦樂也截然不一樣。

  古代聖賢莊子,是怎樣看待、處理煩惱和痛苦的事?說起莊子,知道的人很多。莊子姓莊名周,戰國時代宋國蒙地人,具體生死年代不詳,是著名的思想家。莊周的著作只有《莊子》一書,其思想淵源於老子學說,因此後世稱為"老莊學派"。《莊子》一書流傳很廣,在思想界、文學界影響很大。《莊子·至樂篇》裡有一則故事:莊子的妻子死了,惠子去吊唁,看到莊子卻正坐在地上,敲打著瓦盆在唱歌。  

  惠子說:"你和妻子居住生活在一起,她為你生兒育女一直到老,現在她死了,你不哭也就罷了,還要敲著盆子唱歌,這豈不是太過分了嗎?"莊子說:"非也,在她剛死的時候,我怎能沒有感傷?然而推究起來,她起初本來是沒有生命的,不僅沒有生命,而且也沒有形體;不僅沒有形體,而且原本沒有氣息。在恍恍惚惚,若有若無之間,無為之道變化而有了氣,氣變化而成形,形變化而有了生命,現在又變化而為死,這種生來死往的變化,就像春夏秋冬四季交替運行一樣。人家靜靜地安息在天地之間,而我還在啼啼哭哭,我以為這是不能通達生命的道理,我所以不再哭泣。"

  通過故事可以看出,痛苦、煩惱、悲傷之事,通過思想的轉化,心境的改變,是可以不煩惱、不痛苦的。莊子在對待妻死的事情上,起初也痛苦過、感傷過。後來因為轉化,改變了心境,才不再痛苦、煩惱,而敲盆唱歌。難道說莊子對妻子的死,感到幸災樂禍嗎?顯然不是。在莊子看來,人的生死猶如春夏秋冬四季運行的規律一樣,生從宇宙自然界中來,死又回到自然界中去。莊周從自然界萬物生生不已的變化中,找到了超越煩惱與痛苦的方法。

  學佛最重要的是培養一種良好的心境,坦然地去面對人生,面對生活,面對社會,面對遇到的各種災難,這才是最重要的。有的人,憂愁的事很多,今天孩子的事,明天丈夫的事,後天工作、生意上的事情......事事重重疊疊山。一件事還沒完,另一件事又來了,一天到晚,那顆心七上八下,沒有一刻寧靜過,煩惱的事情總是很多。一會兒激動,一會兒苦惱,一點兒定力都沒有,那智慧從哪兒來呢?智慧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也不是求佛、菩薩幫忙就可以得到的,智慧是從清淨心中生出來的。我們通過學佛修行,培養自己良好的心態;通過學習佛法,提高自己的認識,然後運用佛法的智慧去透視、觀照宇宙人生的真相,不被世間的假相所迷惑;通過念佛、打坐培養一種平穩的心態和定力,使自己這顆清淨的心不被外境所動搖,隨遇一境就在一境中得解脫。

  宋代著名大文學家蘇東坡,為後人留下一首贊佛偈:"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其意思是說,面對現實人生,不為環境變遷動心,不為種種物質的誘惑、刺激而改變自己的本色。

  八風吹不動,是這首偈的的核心內容。八風是什麼呢?八風是最容易破壞人們心境安寧的八種環境。八風是利、衰、譏、贊、毀、譽、苦、樂。利,是利益,得到好處,比如說你一下中獎了,得到一輛轎車。衰,是壞處,就像你買的股票一下子暴跌了,或者你的公司倒閉了。譏,是受到別人的譏笑、挖苦、譏諷、嘲笑、嘲弄。贊,是得到別人的贊歎、恭維、表揚,說一些使你高興的話。毀,受到人家的誹謗、傷害。譽,是榮譽,被社會或單位評為先進人物,受到表彰、獎勵。苦,困苦的環境,讓人痛苦、難受,生活上受到折磨、災難、苦惱、煩悶......。樂,是讓人感到心情愉快、快樂、高興、心情舒暢的事物。這八種事物稱為八風,修學佛法,沒有定功的人,很容易被八風吹得頭暈腦脹,不能自主。學佛的人要用智慧去觀照八風,不被其假相所迷惑,才能從世間道中解脫出來。

  在中國佛教中,禅宗六祖慧能也很重視入世修行。在《壇經》中,慧能明確宣稱:"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自家修清淨,即是西方。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這裡慧能把修行和現實生活相結合,大力宣揚法法是心,塵塵是道,主張隨緣修行,隨機參禅證悟。"行也禅、坐也禅,語默動靜皆安然",這是生活禅最好的說明,這就告訴我們,行、走、坐、臥,乃至吃飯、穿衣、拉屎、種地、砍柴、游山、玩水......無不是禅,生活中每件事都可以參禅悟道。其實,人在"道"中不知道,就像魚在水中不知水一樣。一個真正修道的人,離開現實生活去尋道,反而離道甚遠。

  佛教中有一部經書叫《維摩诘經》,經中塑造了一個居士菩薩維摩诘的形象。這部經的主要內容是說:維摩诘他的家庭,資財無量,十分富有,他雖然不是出家人,卻遵守沙門的戒律;雖在紅塵中生活,卻不貪著留戀紅塵。維摩诘是我們紅塵中居士學佛的典范。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世間與出世間,煩惱與不煩惱,在於你的認識,而不在於環境修行好與不好。比如說,柏林禅寺就比較清淨,大家都出家,到這個環境中來修行,來的人多了,行不行啊?不行的。中國的寺院多的是,我到那裡總可以吧?但很多寺院未必很理想。假如你出家之後,能夠碰上一個理想的寺院,當然好了;反過來說,碰上一個不理想的寺院,你這個時候該怎麼辦?那時再出去,到哪裡去啊?

  對佛法的信仰,主要是對法的內涵的認識,親近善知識,依法得解脫。但出家人未必都是善知識,不要太迷信出家人,也不要去分別出家人的是與非。作為僧團的僧人來講,有好、有不好,這是很正常的現象。如果出家,遇到好的環境,寺院道風好,這是你的福報;反之,事與願違,出家的環境不清淨呢?寺院道風一塌糊塗,即使出了家,也很難進步。從這個角度來說,在沒有遇到理想環境之前,勸你最好暫時不要出家。

  事實上,世間的許多煩惱都是人自找的。比如像經濟條件,有的人家庭收入低,他們過得怡然自得,日子雖苦,但夫妻很和睦,生活得非常快樂和自在。相反,有的家庭經濟條件非常好,收入很高,但夫妻一見面就吵架,一天到晚鬧得不可開交,雞犬不寧。另外還有一種人,攀比心比較重,見人家有這有那,自己這也沒有,那也沒有。沒有錢,他想盡辦法弄錢,貪心特別的大,煩惱也就特別的多。為什麼第一種情況的人,他們就生活得愉快?同樣的環境,你為什麼生活得那麼苦惱呢?這就是心境的不同所造成的。

  有兩個家庭主婦,在一起聊天,有個主婦說:我看你們夫妻恩愛,家庭和睦,從來沒見你們吵過架,這是什麼原因?這個主婦說,我們家不吵架,處得和睦的原因,是因為我們夫妻都是壞人。而你們愛吵架,處得不和睦的原因,是因為你們夫妻都是好人,好人一見面,就會吵鬧。對方聽不懂這話是什麼意思,就說你別取笑我吧,人家在跟你談正經的。這個主婦說:舉一個例子,比如摔壞一件值錢的東西,這個說是他的不對,那個說是我的不對,大家都從自己的身上尋找原因,承擔過錯,覺得自己不好,這樣還能吵得起架來嗎?導致你們夫妻不和睦的原因是一旦出事時,你們雙方都認為自己是好人,你推我不好,我推你不好,推來推去,肯定要吵架。

  這說明一個家庭處得和睦不和睦,問題不在煩惱本身,而在於強烈的我執,以自我為中心造成的。男方希望女方隨順自己,女方希望男方順從自己,如果大家都以自己為中心的話,這樣的家庭再有錢,日子肯定過得不幸福。相反,如果家庭雙方的人,把以我為中心的我執,轉化為尊重、順從、理解對方,家庭就和睦了。其實煩惱與不煩惱,主要是看你的心境,看你對煩惱在不在意。比如說有人罵你,侮辱你,如果你不在意,他愛罵多久,就讓他罵多久,等他罵夠了,他就不罵了。你坐在那裡,洗耳恭聽,一言不發,對他的罵,沒有一點反應,我看對方要氣死了,他不是白罵了嗎?可是你一煩惱,正好上了他的當!對方就是要使你煩惱,才達到他的目的,如果你不介意他的罵,他一定氣得沒辦法。所以煩惱是自己找來的,在客觀上並沒有固定不變的煩惱。

  對於一個修行人來說,逆境對自己也不是什麼壞事。比如說你生病,如果你能這樣想,生病消除業障,就能坦然去面對,接受病苦對自己的折磨。另一方面,你沒有生病,一天到晚,東奔西忙,沒有機會休息,現在生病了,正好借這個機會,能夠靜靜地在床上躺一躺,靜靜地休養,這不是一件好事嗎?煩惱痛苦也可以把它想得很開心。學佛的主要意義是培養自己一種良好的心態,這個非常重要。

盡未來利樂有情

 【悉除一切惡道苦,等與一切群生樂,

  如是經於剎塵劫,十方利益恆無盡。

  我常隨順諸眾生,盡於未來一切劫,

  恆修普賢廣大行,圓滿無上大菩提。】

  不管自己是出家修行也好,還是在家學佛也好,我們修行的目的都是為了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學佛度眾生,就是"頂天立地"。頂天,是上求佛道;立地,是下化眾生。佛道雖然遙遠,但要從你的生活中去做起,從度眾生開始做。眾生怎樣度?你學佛之後,把你懂得的佛法的道理和好處,去人群中廣泛宣傳,讓大家知道學佛的意義、好處和目的。自己受益,讓大家也受益,讓更多的人跟自己一起學佛。

  "悉除一切惡道苦,等與一切群生樂"。願我在修學菩薩道的過程中,徹底地消除三惡道眾生的痛苦,把眾生從痛苦的深淵裡解救出來,給予他們利益和快樂。像地藏王菩薩一樣,為了度化眾生,干脆就住到地獄裡面去了。"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藏王菩薩這種悲願,要把地獄裡邊的眾生度盡、度完,自己才成佛!地藏菩薩的行為充分地展現出,佛教大慈大悲度化眾生的願心--犧牲個人的利益,把方便和歡樂帶給眾生,把痛苦和困難留給自己。菩薩這種捨己為人,度化眾生的行為,是消極,還是積極呢?積極得不得了!說佛教消極的人,只能說他太無知,太不了解佛教,對佛教是一種極大的誤會。

  "如是經於剎塵劫,十方利益恆無盡"。救度眾生苦,給眾生帶去快樂的這種修行,是永遠、永遠的,不是短時間的,而是經過剎塵劫的時間,周遍到十方世界。給眾生的種種利益,是永遠沒有窮盡的。利樂眾生的修行是無窮無盡的,永遠沒有止境的,盡未來際的。你看菩薩度眾生的悲心,這種胸懷多麼寬廣、偉大!

  "我常隨順諸眾生,盡於未來一切劫"。我願常常順從一切眾生的願心,就是隨著眾生的需要,無條件地為眾生服務,給他們利益和快樂;引導眾生走上解脫痛苦的光明大道,一直到未來的一切時劫,沒有窮盡的時候。希望自己盡未來一切劫,盡未來際不斷地去為眾生服務,去隨順他們,不是一生,不是幾十年,而是永遠、永遠的事。世間的事業跟佛教救度眾生的事業相比,簡直太渺小了。

  "恆修普賢廣大行,圓滿無上大菩提"。普賢菩薩很慈悲,怕你又忘記修行的目的,這裡又提醒我們:還是我的這個法門好,你永遠修行普賢菩薩的廣大行願,通過我的十大行願去修行,就能夠修到圓滿無上的佛道了。

常得善友提攜

 【所有與我同行者,於一切處同集會,

  身口意業皆同等,一切行願同修學。

  所有益我善知識,為我顯示普賢行,

  常願與我同集會,於我常生歡喜心。】

  在修學佛法行菩薩道的過程中,善知識對我們很重要!善知識包括好的老師及同參道友。同參道友,是志同道合,在一起共修的同伴。在修學佛法沒有達到相當的成就之前,遇到不良環境,或由於自身的煩惱,難免會迷失自己。所以,需要善知識、善友隨時提醒你。如果你身邊,有好的老師時時指導你,你就不會走錯路,不會迷失自己。  

  社會上很多人學佛,感到有些盲目,哎呀!不知道怎麼學呀?找不到好的老師,不知如何修學。在修學上很多人都存在這個問題。那麼我們要發願"所有與我同行者,於一切處同集會"。不論走到什麼處所,或住在什麼地方,所有同我一樣修十大行願的人,大家都能聚集在一起。就像今天,在座的一起修學《普賢行願品》的人,在我們未來的生命中,大家也能夠像今天一樣在很多地方聚會。比如說,今天在柏林禅寺集會,下一次,在西方極樂世界集會,再下一次,到東方琉璃世界集會。你看這樣多好!人生多有意義!  

  我們今天的集會是很小的,只是在地球裡面轉來轉去。一個人發了菩提心,不斷地修學普賢菩薩廣大的行願,當你的修學功德有成就之後呢,在座的,就不是以地球為家,而是以宇宙為家了。到那個時候,我們不僅以地球為道場,整個宇宙太空的每一個角落都是我們的道場。如果我們知道哪一個地方有人成佛,就帶領一幫人趕去參加那裡的法會,聽佛說法。這樣的人生多麼自由自在!多麼美好!聽佛說法之後呢,大家協助佛陀弘揚佛法,轉正法輪。  

  "身口意業皆同等,一切行願同修學"。你看普賢菩薩多麼高瞻遠矚,他怕我們這些修學佛法的人,將來可能會因為發心不同,修學的法門不同,不能和諧地住在一起,需要發心修學佛法時就種下這種和諧的因緣。這樣,在未來的生命中,一見面就格外地親切、高興!有可能互不相識,但一見面總是很有緣的。如果住在一起的話,大家說話、做事、想問題,觀點都不會相差太遠。因為,他也學佛法,你也學佛法。他修行普賢行願的法門,你也一樣。像我們這次來這裡聽經的人,一定有兩人是同一個地方來的,偶然碰到一起,雖然過去互不相識,但一見面特別高興,很投緣,彼此心靈相通。大家彼此坐在一起,共同探討交流學佛的經驗和體會,這樣多好!相反,如果大家修學的法門不一樣,意見又不統一,倘若修養不夠的話,碰到一起就不愉快,你看我不順眼,我看你就反感,那就糟糕了。因此我們要發願:願我在未來的菩提道上,能夠遇見同參道友,大家在一切法會集會時,身口意業相同,修學佛法的認識、知見一致。願我和同修在未來修行過程中,大家都同修《普賢行願品》這一法門。在修學過程中相互切磋,彼此間相互提醒、互相促進,同證佛道!  

  修學佛法有個人獨修和集體共修。個人獨修比較困難,因為環境的力量太強大了。單獨一人修,修著修著,就會覺得沒勁。反之,集體共修,有一大幫人,都在精進用功,你肯定也會努力修行。所以,良好的修學環境是成功的一半。個人獨修,缺乏善知識的提攜,則相對較困難。  

  "所有益我善知識,為我顯示普賢行,常願與我同集會,於我常生歡喜心"。我們在學佛到成佛的過程中,都離不開善知識。我希望我的那些善知識,他們能夠給我教化、開示普賢菩薩的行願,把佛法上的正知、正見的道理傳授給我。希望好的老師,把所有普賢菩薩十種行願的修行方法教化我,使我得到佛法利益的善知識。我希望能夠常常同他們在一起,我希望無論走到哪裡,都能碰到這些好的老師。希望我的這些老師經常都喜歡我,不要討厭我。如果善知識一看見你,就討厭你,對你非常反感,一點都不喜歡你,那碰到一起有什麼用?碰到也是白碰。所以,現在就要發願,希望善知識一看到你就喜歡。他要喜歡你的話,他主動會來找你。如果他討厭你的話,你去找他,他可能還不見你。所以我們現在就要發願,就要結緣。這樣善知識就不會討厭你。如果不討厭你,他就能指引你,願意把佛法修行的方法和道理傳授給你,這樣你在修學上就有保證。如果善知識喜歡你,在你未來的生命中,生生世世,總能碰到一些修學佛法的好老師,指導你修學佛法。所以,我們修學佛法離不開善知識對我們的教化、開示、指引......

親近諸佛弘揚佛法  

 【願常面見諸如來,及諸佛子眾圍繞,  

  於彼皆興廣大供,盡未來劫無疲厭。  

  願持諸佛微妙法,光顯一切菩提行,  

  究竟清淨普賢道,盡未來劫常修習。】

  修學佛法的人,最大的願望是什麼?就是"願常面見諸如來,及諸佛子眾圍繞"。我們希望能夠經常面見如來。同時,我們也希望能夠常常見到圍繞在諸佛身邊的一切菩薩、阿羅漢。佛陀出世時,我們還沒有出世;佛陀入滅,我們又出世了。這是因為我們的福分太淺了。沒有機緣遇到佛陀。現在我們要發願,在我未來的生命中,能夠遇到佛陀出世,希望自己經常見到佛陀。如果我們有機會見到佛陀,聆聽佛陀開示說法,接受佛陀的教化,開悟就比較容易。當然這裡的如來也包括自心佛,你自己的清淨心也是如來。  

  通過修行,見到自己的本性,見到自己的本心,就是見到佛了。所以,修學佛法的人,只要隨時用佛法的智慧去泯滅煩惱和妄想,保持自己空靈寂靜的心,你隨時都可以見到如來。如來隨時都在自己的身邊,一分鐘也沒有離開過自己。因此,學佛的人不能離開自己清淨的心,跑到外面去尋找如來,那樣你離如來就越來越遠。所以佛教講住持三寶和自性三寶。自性三寶,就是我們內在的清淨心,修行的關鍵就是修心。  

  在親近佛菩薩的時候,我要對他們"於彼皆興廣大供,盡未來劫無疲厭"。我願意用很多很多的供品,來供養諸佛和佛子。說到廣大供養,是說供養諸佛的心願很大,物供養、財供養、法供養一切都很完備。通過廣修供養,福田大。供養佛的功德,就如把福報的種子,播在田地裡面,將來慢慢地會生長。種子下得多,將來福報的收獲就越大越多。對佛陀的供養,沒有間斷、停歇,一直供養到未來沒有完盡的時候,永遠不會疲勞厭倦。  

  對佛陀的供養在《普賢行願品》裡第三大願說過,"諸供養中,法供養最"。法供養才是功德最大的,最有意義的。"願持諸佛微妙法"也是法供養的意思。持,什麼叫持呢?持有兩方面的意思:一是依教奉行,依法修行。如果我們能夠依法修行,本身就是對佛法的一種弘揚。因為依法修行就能得到解脫。修行功德圓滿,可以給世間樹立一種解脫的典范。二是我能夠把佛法弘揚出去,讓世界上更多的人能夠聽到佛法,能使眾生從煩惱中解脫出來,這是法供養的另一種表現。  

  只有"願持諸佛微妙法",才能"光顯一切菩提行"。光顯,是發揚光大菩提行。菩提行,是行菩薩道,是覺悟、解脫之行,弘揚佛法之行。菩薩道的精神就是覺悟人生,奉獻人生。《普賢行願品》的中心思想和主要內容"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其實跟柏林禅寺生活禅的宗旨是相通的。上求佛道,是覺悟人生;恆順眾生,就是奉獻人生。  

  "究竟清淨普賢道,盡未來劫常修習"。歸根結底,行菩薩道不能離開普賢菩薩的法門,十大行願是修學菩薩道的要領。我們永遠都要依普賢法門修行,修到未來劫沒有窮盡的時期,修習還是常常不斷,永遠沒有停止的。  

勤修福慧

 【我於一切諸有中,所修福智恆無盡,

  定慧方便及解脫,獲諸無盡功德藏。

  一塵中有塵數剎,一一剎有難思佛,

  一一佛處眾會中,我見恆演菩提行。】

  諸有,是三有、三界的意思。三有:有煩惱、有痛苦、有生死,這就是三界的特點。在三界的流轉之中,眾生應該如何修行?要"所修福智恆無盡"。一是修福德,二是修智慧。就是要福慧雙修。世間上的人,有的人有相似智慧的聰明,但他卻沒有福報。如知識分子,顯然要比普通百姓知識豐富,知道的事情多,比常人更聰明。人太精明,不肯吃虧,就沒有福德了。有的人有福報,但他沒有智慧。這種人懂得做好事,心地善良,願意助人為樂。但是他不喜歡讀書,也不懂得學習佛法。  

  有這樣一個故事:過去有兩師兄弟修行。師兄專門修慧,他不管人間的事情,一天到晚就是打坐、參禅,人間的善緣一點也不結。師弟呢,他喜歡修福報,他覺得在世間上福報很重要。一切生活機遇的好壞,要靠福報。後來,這二人死後去投胎轉世了。修慧的那個,修得很認真,證得阿羅漢果。但他前生沒有修福報,托著缽去乞食,一天到晚,誰也不給他吃的東西。"修慧不修福"的結果是什麼呢?"羅漢托空缽"。即使你成為羅漢了,可是人家不供養你,拿著缽找不到吃的。因為你沒有種福報,沒有結緣。那"修福不修慧"的師弟呢?因為他修福報,後來轉生在畜生道中,當了國王的象,就是印度國王騎的象。由於他前生修福,所以福報很大。國王的寵物,當然很威風,大象身上披掛著很多金銀財寶璎珞之類的東西。國王的象,有專人照管、喂養,它的生活跟一般臣民的生活相比,當然是更好。有很多人給他洗澡,就像現在的大熊貓一樣,比大熊貓還照顧得要周到。可是福報再大,因為沒有智慧,還是當畜生,那又有什麼意思呢?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家居士除了念佛,還要修布施,才能培養福報。福報靠平時一點一滴地去積累。看見別人有困難,需要幫助的事,不要放過做好事的機會,要盡自己的能力去做,為自己未來的生命種下福報。我們修學經教,坐禅,念佛,這是修智慧。供養三寶、父母,或救濟窮人屬於修福。修行要福慧雙修,福和慧同時進行。在人世間生活,福報非常重要。有福之人,無論你走到哪裡,一切都是無比的順利;沒有福報的人,你走到哪裡一切都不順利。不但自己不順利,而且還會影響到別人。  

  我讀《今古奇觀》,記得第二十二回有一篇小說,叫做《鈍秀才一朝交泰》,講國朝天順年間,福建延平府將榮縣,有個宦官,叫馬萬群,因濫用職權,撤職為民。夫人早死,留下一子,叫馬德稱。十二歲時,聰明飽學,問一答十,十五歲進場,文章蓋世,誰知三場得意,榜上無名,二十一歲,三科不中。父親去世,馬秀才只好投奔親友。誰知每到一處都落空,死的死,走的走,一無所遇。只好往回轉,誰知到了江邊漲潮,一只船影也不見。仰天號哭:"此乃天絕我命也,不如死了干淨。"正要投河自盡,被人救起,一路賣畫,半饑半飽。有人推薦,一位姓劉的大財主要為兒子請個家庭教師,馬秀才進門,只見劉大財主正在哭泣,兩天前小兒出水痘,醫生下錯藥,已經身亡!馬秀才轉背出來,

  走在大街上,被尖酸刻薄小人指著他說:馬德稱是個降禍的太歲,耗氣的災神,所到之處,必有災殃。大家把他看成一個大災星,議論紛紛:一個說趙指揮請了他就壞了糧船,那個說,尤侍郎幫了他就壞了官職。他是個不吉利的秀才,不該與他親近。因此,大家給他取了, 綽號,叫做"饨秀才"。從這以後,饨秀才上街路過人家門口,家家閉戶,處處關門,都怕他上門連累自己。馬秀才做買賣折本,尋人不遇,告官理輸,討債的不是打就是罵,連小孩子見他也吐口水,說句"吉祥"才走,大家把他看作妖怪災星!有個姓吳的官,性格耿直,他偏不相信馬秀才有這樣倒霉,特地跑來與馬秀才相會,自己出錢,在他家裡擺了一桌酒菜,坐上桌子,正准備動筷子,忽然接到家裡一封來信,家中老父病故,匆忙而別。後來馬秀才遇到一位老鄉呂鴻胪,十分同情他,把他請到家裡擺席招待,准備找點事給他做,大家都是同鄉人嘛。誰知才准備上桌,忽然廚房起火,大家驚慌奔逃,忙著救火!

  講這個故事的目的,是想告訴大家:在人世間生活,福報非常重要!有福的人,無論走到哪裡,一切都無比順利;相反,沒福報的人,無論你走遍天涯海角,一切都不順利。不但自己不順利,而且還影響別人連累別人。自己不利,對別人也不利。你看馬秀才,他走到哪裡,哪裡的人就倒霉,誰幫他,誰倒霉。你不幫他,就沒事兒。故事是真?還是假?我們暫且不去理會。但通過這個故事,使我們大家明白:沒有福報的人,走一方,方方不順利。所以,我們要福慧雙修,不能偏廢哪一邊。這樣,在我們未來的生命中積累下福報的資糧,使自己未來的命運有個良好的基礎。不然,來生過著窮困潦倒、饑寒交迫的日子,哪有心思學佛修行呢?修福慧是永久的事,不是三兩天的事情,正如普賢菩薩告訴我們"所修福慧恆無盡"的道理。  

  "定慧方便及解脫,獲諸無盡功德藏"。我們不僅要修福慧,還要修定、方便和解脫。定,是禅定。我們念佛也是修禅定。念佛,把心專注在佛號上,通過念佛的名號,調整自己散亂的心態。通過長時間的訓練,制服妄想,浮燥、散亂的心就會慢慢平靜下來。其實念佛的目的,主要是訓練自己的定力,定能生慧。一個有定力的人,他的妄念和煩惱就比較少,修定為了開發智慧,智慧開發出來,我們才有能力認識人生和宇宙的真相。這樣我們就不會被世間的假象所迷惑。一個有智慧的人,他可以征服世間所有的一切,而不被世間所有的一切所征服。 

 

  一個真正有智慧的人,無論遇到什麼困苦、逆境以及各種災難,他都能夠坦然地去面對,去承受。有智慧的人,活得輕松、潇灑、自在、超凡脫俗。方便,是救度眾生的一種巧妙的方法。你要說服一個人,勸他修學佛法,如果沒有方便善巧的方法,你可能度不了他,你的話他就聽不進去,不接受你度化。所以,方便善巧也很重要。  

  學佛不僅要修定、慧、方便,而且要修解脫。佛教裡講解脫有兩種:一種是心解脫,另一種是慧解脫。所謂心解脫,是說解脫心靈的煩惱,沒有痛苦和煩惱。慧解脫是用智慧去改變錯誤的認識,改變自己的人生觀和宇宙觀。你對人生的一切事情,都很清楚,沒有任何困惑,可是,我們現在還不能做到。所以說,我們大家都還沒有解脫。我們通過以上這些修行,就會使我們"獲得無盡功德藏"。功德藏,是藏放功德的寶藏。藏是用來比喻得到修學佛法無窮無盡的利益和好處,而不是說真的把功德藏放在什麼器具裡邊。  

  "一塵中有塵數剎,一一剎有難思佛,一一佛處眾會中,我見恆演菩提行"。一微塵中,有像微塵那樣多的佛剎,一個一個佛剎中間,又有難以想象的那麼多的佛。一尊一尊的佛,都住在各處的一切法會裡邊。我看見無窮無盡的佛,常常在演講成佛道的方法,使得一切眾生,得到成佛的無上大利益。  

深入諸佛法藏

 【普盡十方諸剎海,一一毛端三世海,

  佛海及與國土海,我遍修行經劫海。

  一切如來語清淨,一言具眾音聲海,

  隨諸眾生意樂音,一一流佛辯才海。

  三世一切諸如來,於彼無盡語言海,

  恆轉理趣妙法輪,我深智力普能入。】

  在宇宙中,有無量無邊的世界。《普賢行願品》為什麼一再地強調這些內容呢?就是要開闊我們的心胸,把自己的視野放開、放遠、放大,我們要以普賢菩薩的心量去修行。所有一切佛的世界,我都要周遍地去修行,一直經過很長、很長的時間,希望自己將來也能像佛陀一樣,建立一個佛國淨土,為眾生大轉法輪,勸化眾生,救度眾生。《普賢行願品》告訴我們,學佛立志要高遠,要以成佛作為修學的目標。一個不想成佛的人,他不是一個真正的佛弟子,就像一個不能繼承父親家業的兒子,他就不是父親的好兒子。因此,要做一個好的佛子,就要根據《普賢行願品》的要求去修行。  

  "一切如來語清淨,一言具眾音聲海,隨諸眾生意樂音,一一流佛辯才海"。一切諸佛說起法來,所說的話,都很清淨,每句話對眾生都有益處,所以叫"語清淨"。凡夫的語言清淨不清淨呢?凡夫的語言,總是夾雜著個人的情緒和煩惱的心態。有時出語傷人,有意譏諷、取笑、挖苦別人,使人聽了產生煩惱。這就是語不清淨。而如來所說的每一句話,對眾生都有利益和好處,眾生聽了心裡非常舒暢。  

  "一言具眾音聲海",佛陀說每一句話的聲音裡,能夠具備不同的聲音,各類眾生的語言都包含在其中,各種人都能聽懂佛陀說的話。比如世間人聽了,就覺得是世間話;天上的人聽了,就覺得是天上的話;我們中國人聽了,就像中國話;外國人聽了,就像外國話;不論天上飛的小鳥,還是地上跑的小兔,任何一道的眾生,聽到佛的話,沒有聽不懂的。  

  "隨諸眾生意樂音",佛陀以一種聲音說法,但每一種眾生聽了佛的聲音,都覺得非常快樂,都喜歡聽這種聲音。大家知道,我們每一個人,聽聲音的習慣、標准不同,像不同的歌迷,喜歡聽不同的歌曲。有些歌迷喜歡聽搖滾歌曲,像"冬天裡的一把火",喜歡那種聲嘶力竭地喊叫,聽起來喉嚨都快掙破的聲音,覺得這樣才來勁、過瘾;有的人喜歡那種嬌裡嬌氣地唱歌的聲音。因為每一個歌星演唱的風格不一樣,因而就有不同的崇拜者。但是這種崇拜是有限的,僅限於某一類人喜歡,另一類人則不喜歡。佛陀說法的音聲則不一樣,任何人都能從這裡找到自己喜歡的感覺,誰聽了都喜歡。  

  "一一流佛辯才海",佛陀說法,沒有任何一個人能辯得過他,佛陀辯才無礙。佛陀的每一句話,都能發出不同的辯論,發出不同的聲音。每一句話,每一種聲音,每一個人的感受都不一樣,每一個眾生聽了之後,都心生歡喜,每句話都能讓眾生心服口服。  

  "三世一切諸如來,於彼無盡語言海。恆轉理趣妙法輪,我深智力普能入"。三世一切諸佛,在十方諸佛剎,用不同的語言去弘揚佛法,廣度眾生。我希望對佛陀演說的甚深道理,都能接受,都能理解。不知大家是否注意,許多日常讀誦的經書前,都有開經偈:"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因為我們對佛法如果不能正確地理解,就沒有辦法修學。所以,希望我能如實地了解佛法,認識佛法,這很重要。  

通達諸佛境界  

 【我能深入於未來,盡一切劫為一念,

  三世所有一切劫,為一念際我皆入。

  我於一念見三世,所有一切人獅子,

  亦常入佛境界中,如幻解脫及威力。】

  這裡有兩個頌,主要是強調在修行中,念頭到底有多重要?"我能深入於未來,盡一切劫為一念"。我們現前的一念,究竟有多大的能耐呢?我們一念的力量能夠深入到未來所有一切的時劫。換句話說,所有一切的時劫,都在我的一念之中。不但未來的時劫在我的一念之中,哪怕過去、現在、未來三世,所有的一切時劫,也都在我的一念中,正所謂"十世古今始終不離當下"。我們平常的人,不太注意自己的念頭,可是在修行中,念頭是非常重要的。

  通常人們的念頭,能不能深入到過去?不是不可以,我們也能想起過去許多的往事。但是嚴格地講,不能說是深入過去。你能想起幾十年前的事,但前幾百年的往事,你能想起來嗎?想不起來。但是佛陀能深入過去無窮無盡的往事,這就是宿命通!因為過去也沒有離開這一念。但凡夫做不到,有時你要想的事情想不起來,不想的事情,偏偏出現在腦海裡。老年人最容易犯這種毛病,是不是?當天發生的事記不起來,可是過去發生的事能夠想得起來。所以過去、現在、未來一切時間都沒有離開我們這一念。  

  "我於一念見三世,所有一切人師子"。希望我在一個念頭中,能見到三世所有的諸佛。靠什麼去見這麼多的佛陀呢?就是靠現前一念。佛跟眾生的區別在哪裡呢?就在這一念!修行靠這一念修,成佛也靠這一念成。所以學佛修行最重要的就在於修正自己的念頭!  

  六祖慧能在《壇經》裡講得好:"前念迷即是眾生,後念悟即是佛。"佛與眾生的區別就在一念之間。迷者是凡夫,悟者就是佛。什麼叫迷?什麼叫悟呢?有的人未必清楚。所謂的迷,就是無明、愚癡,沒有智慧,不明白事理。確切地說,是不明白宇宙和人生的真相。悟,是覺悟。確切地說,是智慧的成就。禅宗講開悟,教下說見道,佛陀在菩提樹下悟道,都是悟的不同表現。  

  悟是什麼?悟在修道過程中,是無意識思維方式和認識事物的方法。在身心與道合諧的條件下,人體的先天意識得到突發性升華,出現認識事物上的飛躍!簡言之,悟就是外界事物撞擊心靈深處理性認識上的火花而表現出來的一種直覺狀態。它是心靈的一種感受,悟到的東西,有的能用語言文字表達,但有的超越語言和文字。  

  開悟,並非佛法中特有,更不是禅宗中才有,行行都有開悟的。比如牛頓,他是個偉大的科學家,他究心於物理和數學。一天他在花園裡散步,偶然看到蘋果落地,忽然想到蘋果為何不往上落而是往下落?由此悟到地球對物體有"吸引力",從而發現了地心對萬物有吸引力的定律。又如南唐有一位詩僧,中秋賦詩道:"團團一片月,漸漸照庭除。今夜一輪滿",到此下句不得,停下來了。直到第二年中秋賞月,觸景生情,忽然得到下句:"清光何處無?"高興得手舞足蹈,不能自己,半夜起來拿起鐘亂撞,驚動寺院和全城,這也是悟的表現。

  還有唐代著名的詩人白居易也是一位虔誠禮佛,擅長用詩闡述佛理的"香山居士"。他流傳下來的詩很多,其中《僧院花》抒寫禅心意境:  

  欲悟色空為佛事,故栽芳樹在僧家。

  細看便是華嚴偈,方便風開智慧花。

  詩中所說的華嚴偈,是指佛教的經偈,不是單指《華嚴經》所寫的偈句,這裡是泛指使人開悟的經偈。"方便"是指使人開悟而進入佛境的方法和途徑。整首詩的禅心意境是說,僧人要想領悟色空之理,在寺院栽種花樹。如果從花樹外表的角度去賞花,人們眼前所見的花姿嬌艷動人;若用智慧的眼光去觀照花樹,就能領悟樹色空的真理。詩人通過栽花、賞花、花開花落的自然現象,悟到宇宙人生的真實。詩人通過對花的觀察,向我們說明花姿為色相,因緣而生,因緣而滅。花開花謝,不也正好說明"緣起性空"之理嗎?從這首詩中,我們可以看出白居易賞花悟空,對"性空"之理感悟很深。所以,柏林禅寺提倡的生活禅,也是讓大家在生活中去體悟佛法,在生活中去參禅證悟佛理。  

  學佛開悟非常重要。學佛完全靠自己開發智慧來解脫自己。因此,開悟在佛教裡確是最最重要的問題。只有開悟,你才能明白宇宙人生是怎麼一回事,你自己也才能夠有個下落。如果不開悟,沒有什麼力量能代替你解脫。我們知道,釋迦牟尼佛曾經苦修多年,並沒有解決生死問題,最後還是回到菩提樹下,靜修一念,終於開悟了!然後根據他所悟到的道理,創立了佛教。佛說法四十九年,他講的也就是把開悟所見到的東西介紹給眾生,令眾生開悟。開悟的方法,前面已經說過,佛教修行的主要方法是戒定慧。通過聞思修的修行,目的是為了開悟這件事情。  

  《壇經》裡又說"前念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煩惱跟菩提的區別在哪裡呢?還是在一念之間。從緣起性空來看,煩惱沒有固定的煩惱,煩惱自性本空,煩惱也是隨心境不同而產生的。因為同樣的一件事,如果觀念錯誤,挾帶著煩惱的心態,去分別,去執著,就會產生煩惱;反之,你擁有正確的觀念,健康的心態,用智慧去觀照事物,當下就沒有任何煩惱,當下就是菩提!所以說透機關,佛跟眾生的主要區別就在一念之間。人們常說"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人類無窮無盡的煩惱,猶如一望無際的大海,眾生想要從這裡解脫出來,就要回頭,就要放下屠刀。當然這是一個比喻,不是真的讓你轉一下頭,或者把手上的刀放下。關鍵是在於轉變觀念,也就是轉變念頭。放下屠刀,不在於屠刀的放下,而在於殺心念頭的放下。放下惡的念頭,樹立善念;去惡向善,才能成佛。  

  在《古尊宿語錄》卷四八《佛照禅師奏對錄》中有這樣一個故事:在很遠很遠的過去,一個叫黑齒梵志的人,勤修法術學問,道德精進,獲得五神通力,他常在喜馬拉雅山脈一帶說法,聽法的都是各路天神。一天,梵志講法完畢,閻王爺看著梵志哭泣起來。梵志很奇怪,問他出了什麼事?閻羅王說:"你命已盡,七天後就要到地獄裡來受我管轄了。我想幫你,也無能為力。聽你說法,很感動,真為你惋惜難過,因此流淚。"梵志聽後,不知如何是好。於是決心帶著生死問題去找佛陀。他想去見佛陀總不能兩手空空,得帶點禮物。可是送什麼呢?想起雪山生長著一種合歡梧桐花。這花不僅七彩紛呈,而且非常鮮艷美麗!那花生長在雪山的懸崖下,凡人可望不可及,但他用神通,輕而易舉采下兩株,騰雲駕霧地趕到佛陀所居的靈山。  

  梵志見到佛陀,納頭便拜,說道:"請佛救命!如何了脫生死?"佛陀說:"你放下吧!"黑齒梵志一聽,嚇了一跳,急忙把左手的花放下。佛陀說:"放下吧。"於是他又趕忙把右手中的那朵花也放下。佛陀又說:"再放下!"梵志說:"實在沒有什麼可放下了。"佛陀說:"我教你放下,並不是叫你放下手中的花,而是叫你放下對花執著的念頭。"梵志聽了佛陀的話,一下就開悟了。他保住了性命,歡天喜地地走了。通過這個故事,你悟出什麼道理來呢?放下生死的念頭,不去執著生死,當下就了脫生死。  

  禅宗常說:"擔水砍柴無非是道,身口意業皆是道場,行住坐臥無非佛事。"柏林禅寺提倡生活禅,目的使學佛者在生活中隨時把握悟的契機,而不必非要坐禅不可。悟在日常生活中,成佛也在日常生活中。按百丈懷海禅師的話說:"未悟未解時名貪嗔,悟了喚作佛慧。故雲:不異舊時人,只異舊時行履處。"可知從凡人入聖,由俗人成佛,其實你還是原來的你。成佛後的你"不異舊時人"。當然也有變的地方,那就是你的意識,你的心境,你的精神,不但變了,而且你的氣質和本質也變化了。  

  成佛的境界,是人體的先天意識得到突發性的升華,出現認識上的飛躍!那時,山河大地,日月星辰,三千世界,都與你精神的本質--心的靈明覺知融為一體,心外無法,法外無心,不知是三世諸佛與整個宇宙自然界消融在你心中,還是你的心消融在感性世界中,你只感到二者本來是一。禅宗講頓悟成佛,正是時間的瞬間,突然領悟到人生與宇宙之間的關系,煩惱與菩提、生死與涅盤,二者本來是一。這些矛盾的統一,不是邏輯性的,而是直覺感受和體悟。開悟其實就是在某種特定的條件下,外界事物撞擊心靈深處理性認識上的火花,使你感受到,在這一剎那間,自己的身心似乎超越了一切時空和因果。過去、現在、未來似乎溶在一起,不可分辨,也不用分辨,不再知道自己身心在何處(時空)和何所由來(因果)。開悟也可以說是超越了一切物我界限,物我兩忘,身心與宇宙完全合為一體。除去一切時空、因果,"我"也就不存在了。證悟了"萬法緣起,自性本空"之理就是開悟。  

  修行就是在於一念,佛與眾生的區別、煩惱與菩提的區別、生死與涅盤的區別、迷與悟的區別,都是在當下的這一念。所以,我們修行要從念頭開始。我們念佛的意義在哪裡?你一天到晚叫阿彌陀佛干什麼?有個老太婆,在家裡念佛,天天念啊,不停地念。她的孫子,在家裡做作業,被老太婆叫得受不了。他就想了一個辦法,"奶奶、奶奶"一直叫,奶奶說:"你叫我干什麼呀?"孫子不說話了,又繼續做作業。過一會兒,奶奶又念佛,他又叫奶奶、奶奶......奶奶有些不耐煩了:"你在干什麼?我在念佛!你叫我干什麼呀?"小孫子說:"您看,我才叫您幾句,您就不耐煩了,就開始討厭我了。您一天到晚,老是喊阿彌陀佛干什麼呀?阿彌陀佛會不會煩啊?"  

  我們念佛是不是在老喊著佛啊?老喊他干什麼?念佛的目的主要是培養訓練我們散亂的心態,把自己的念頭放在這一念上。通過這句佛號把妄想、煩惱、執著的事情丟掉,然後使自己清淨的心能和阿彌陀佛相應,訓練自己的定力,開發智慧,斷除煩惱,了脫生死,往生西方,不是老叫阿彌陀佛。社會上有很多人,對念佛的意義不明白,對念佛不理解:你們這些學佛的人老是叫著阿彌陀佛的名字干什麼呀?他不懂得念佛是為了達到內心的清淨。

  在修學佛法裡有六念法門:  

  1.念佛,念阿彌陀佛、觀音菩薩,念藥師琉璃光如來,念十方三世一切佛。念佛的意義主要是念佛的道德、慈悲。高山仰止,見賢思齊,仰慕佛的道德、慈悲、智慧......,通過對佛陀的恭敬,從中得到靈魂和智慧上的升華。老想著佛干什麼?主要是向佛看齊,向佛學習,這樣就會淨化我們的人生。  

  2.念法,通過學習經教之後,用佛法的智慧來指導我們的行為。  

  3.念僧,念僧不是叫你們三天兩頭來看看柏林寺這兩天有沒有作佛事,給師父搞些好吃的東西。念僧的目的在於親近善知識,修學佛法。如果你不學佛法,只懂得給師父買些好吃的東西,師父也很高興,不過對你們修學上沒有多少好處,最多為自己種點福田。但親近善知識的意義,不在這裡。親近善知識,是為了學習佛法,樹立正知正見,這才是最重要的。  

  4.念戒,就是學戒、持戒、想著戒。對於學佛的人來說,要明白事理。哪些事應該做,哪些事不應該做。要有是非觀念,要有分別心。有的人說,哎呀!我們學佛法,不能有分別嘛。這裡我要提醒大家注意!學佛如果善惡不分,是非不辨,自己掉進深淵裡,還搞不清楚,那就太可怕了。學習佛法不僅要有分別心,而且要有大是大非、大榮大辱、大得大失的心。學佛法要知哪些是真理?哪些是錯誤?哪些是正道?哪些是邪魔外道?如果一個學佛的人,是非不辨、善惡不分,聽了禅宗的兩個公案,似是而非,一天到晚把不要分別掛在嘴上,這種人是最危險、最糟糕的。自己走到邪路上去,還不知道。自己已經掉在深淵裡,還叫別人不要分別,跟著他跑,那是罪過!念戒要我們時刻注意,哪一些事應做,哪一些事不應做。  

  5.念施,是布施,種福田。福田有恩田、淨田、悲田三種。種福田不僅針對三寶,還包括自己父母,有恩、無恩於我們的一切眾生;還有那些貧窮、有困難的人,我們應該以一種慈悲心去布施供養他們。所以,學佛的人,不僅僅是對師父、三寶好。《普賢行願品》的核心以眾生為主。"菩薩若能隨順眾生,即是隨順供養諸佛,使眾生歡喜者,則令如來歡喜"。若能承事眾生,即是承事如來;尊重眾生,就是尊重如來;供養眾生就是供養如來;讓眾生歡喜,就是讓如來歡喜。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要有平等心,不起分別心,供養師父和供養眾生一樣,寺廟是大家種福田的地方。比如蓋廟、塑佛像,在經濟條件具備的情況下,有必要為寺廟出一些錢,廟蓋好後,為大眾提供修學佛法的條件和環境。當然,蓋廟的意義,還是為社會和眾生服務。寺廟脫離社會、脫離眾生,寺廟存在的意義就不大了。這是念施。  

  6.念天,念天不是叫你想著天上的福報那麼好,哪一天自己能升到天上去,跟天人享福報去,不是這樣的。念天是說,要想到天上的人,他們能升天的原因,是種下了福,通過念天,我們要修五戒十善,深信因果,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為自己未來的生命,創造一個良好的條件。  

莊嚴國土利樂有情  

 

 【於一毛端極微中,出現三世莊嚴剎,

  十方塵剎諸毛端,我皆深入而嚴淨。

  所有未來照世燈,成道轉法悟群有,

  究竟佛事示涅盤,我皆往詣而親近。】

  "於一毛端極微中,出現三世莊嚴剎,十方塵剎諸毛端,我皆深入而嚴淨"。在一個毛孔裡邊就會出現一個佛的世界,這個道理非常難以理解。用佛法的話來說,是"芥子納須彌",芥子是非常小的,它可以容納整個須彌山,猶如一粒菜子裡要裝下喜馬拉雅山這麼大的東西。這怎麼可能呢?禅宗有一個公案:從前有個叫李勃的太守,去問禅師:芥子納須彌這個道理應該怎樣理解?大裝小容易理解,小裝大從常理上講不通啊。禅師回答說:"聽說太守您讀過萬卷書啊!是吧?可是你的這個腦袋瓜,只有椰子那麼大,請問書是怎麼裝進去的呀?"太守無話可說了。  

  這個故事說明,大小無礙,並非不能相容。芥子雖然很小,但它裡面卻有一個佛的世界。十方世界裡有無量無邊的佛土,佛的世界就像微塵那麼多,像我們這個娑婆世界,它也是佛的世界,但也是眾生的世界。那麼,我們學普賢的行願,就是要學普賢的願心。因此我們現在就要發心:"我皆深入而嚴淨",我的願望要深入到國土,讓世界上的眾生生活得更幸福,更快樂,把這個世界美化得更好。

  

  我們追求淨土,並非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佛法講到人間淨土,惟心淨土。我們追求淨土,向往西方極樂世界,首先要莊嚴人間,從我們居住的周圍環境,人際關系開始淨化。如果一個學佛的人,家裡很邋遢,身上的衣服很髒,人際關系不和睦,人家說你一句壞話,照還人家不誤。像這樣的人能往生西方嗎?我們要莊嚴佛淨土,首先要莊嚴人間淨土,莊嚴人間國土,要從我做起,從環境衛生等小事做起。當然學佛最主要還在於淨化自身、自心,淨化我們的心靈和人格。

  

  我們要用自己完善的人格去帶動、去影響周圍的人,讓更多的人都來跟自己一塊學佛,用自己的人格和實際行動去弘揚佛法,身教重於言教,以身說法,在人群中做出榜樣;讓人感覺到,一個學佛的人,跟沒有學佛的人就是不一樣。我們學佛的人,要用自己高尚的人格,去感染、感化你周圍的環境和人群,使你周圍的人和一切事物都得到改善,這才是我們講的莊嚴國土的意義所在!讓佛法貼近我們自己的人生、貼近日常生活、貼近社會,完善自我,奉獻人生,使更多的人早日覺悟得度。這才是一個學佛人的本分!如果一個學佛的人,連自己的丈夫、妻子、兒女、親朋好友、周圍的人都帶動不起來,那麼,度眾生就成了一句空話,一張空頭支票。  

  "所有未來照世燈,成道證法悟群有,究竟佛事示涅盤,我皆往詣而親近"。照世燈,比喻佛陀像黑暗中的一盞明燈。眾生愚癡,就像生活在黑暗之中,見不到光明。我們不知道生從何處來?死往何處去?我們不知生命的歸宿在哪裡?不知人生的價值在哪裡?對人生和宇宙感到茫然無知。佛法是生命的燈塔,為迷途的人們指引著航向。佛的教法是智慧的燈塔,它引導眾生走向解脫的光明大道,把眾生從無明的黑暗之中解救出來,所以說佛是世間的一盞明燈。  

  "成道轉法悟群有",成就佛道之後,要為眾生說法,使很多的有情得到覺悟。悟群有,就是使有情的眾生覺悟。"究竟佛事示涅盤",當佛說完法之後,最後要示現進入涅盤的時候,"我皆往詣而親近",在佛示現涅盤的時候,我要到佛那裡去,同佛親近,跟佛學習,去幫助他弘揚佛法。  

成就佛陀的能力  

 【速疾周遍神通力,普門遍入大乘力,

  智行普修功德力,威神普覆大慈力,

  遍淨莊嚴勝福力,無著無依智慧力,

  定慧方便威神力,普能積集菩提力,

  清淨一切善業力,摧滅一切煩惱力,

  降伏一切諸魔力,圓滿普賢諸行力。】

  這一段經文主要講了十二種力量。成佛就是要成就這十二種功德,只有具備這十二種能力,才算是功德圓滿的覺悟,才有能力去度化眾生。希望將來自己成佛以後,也能具備這樣的能力,然後方便善巧地去度眾生。  

  "速疾周遍神通力",講的是神通的力量。速疾周遍,是快速在十方世界中,運用自己的神通去度化眾生,去成就眾生。佛教講六神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盡通。前五種是世間人共有,惟有漏盡通是佛教特有的。世界上的人,像那些煉氣功的人,他們的修行也能成就神通,但他們最多達到前五通,不可能成就漏盡通。原因是什麼呢?煩惱未斷,生死未了。像前文說過的梵志,雖然已經具備五通,但生死未了,仍舊免不了輪回。而佛陀是徹底斷除煩惱和痛苦的覺悟者,佛教修行的最終目標是成佛,是除斷煩惱,脫離生死,佛教不以神通為究竟。佛教在修行中智慧的成就、慈悲的成就、道德的完善,這些才是最主要的。神通僅僅是學佛修行的副產品,枝末的東西。神通必須要在慈悲、智慧、道德的正確引導下,才能產生良好的作用。反之,如果一個人的道德、人格很差,擁有神通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  

  "普門遍入大乘力",講的是大乘的力量。許多學佛的人,往往不能正確認識大乘與小乘的區別。比較傳統的觀念認為:大小乘佛教,各有自己的三藏。比如《阿含經》是小乘經典;像《普賢行願品》、《華嚴經》等屬於大乘的經典。但對於學習經論來講,並非說你學了大乘的經典,就等於你是大乘,其實並不是這麼回事。大乘與小乘的主要區別在於發心。你發的是菩提心,你學的一切都是大乘。你發的是出離心,你所學的都是小乘。大乘與小乘不是屬於什麼法門,而是在於你的發心大小,這是最關鍵的。大乘發心的主要特點就是要發菩提心。所謂菩提心,也就是四宏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這四種願心,充分顯示出大乘行菩薩道的氣魄!

  "眾生無邊誓願度",度眾生要講究方便善巧,就像《維摩诘經》裡所說的那樣:"先以欲勾牽,再令入佛事。"你先要給眾生講一些使他們感興趣的事情,然後再給他們灌輸佛法的道理,引誘他上當!上佛法的當,上好當,而不是壞當。你不要一下子就跟他講佛法,那他不一定接受,要投其所好。他喜歡下棋,就陪他多下幾次,慢慢跟他講,用佛法去開導開導他,這就是說,弘揚佛法,目的是想讓他修學佛法,使他受益,這就是方便善巧。 像那些搞哲學的人,你要去度他,先要跟他談哲學,然後跟他討論佛法與哲學的關系,這樣你就比較容易引導他上佛法的當,他對佛法感興趣了,他才會學佛。  

  如果你不具備無量法門的道理,沒有充分的理由去說服你所度的對象,人家問你幾個佛法上的問題,一問三不知,那麼這個眾生怎麼度?所以"法門無量誓願學",各個方面的知識都要學習,因為一切眾生都是我們所度的對象。像觀音菩薩應現什麼身得度者,即現什麼身而為說法。觀音菩薩為在家人說法,也為出家人說法,為男、女、老、少說法,有時以國王的身份說法,甚至以乞丐、畜生的身份為眾生說法。菩薩說法度眾生,根據眾生的不同善根,示現不同的身相,方便善巧度化眾生。菩薩要度眾生,要做到無孔不入,這就是"普門遍入大乘力"的表現。  

  "智行普修功德力",講的是功德力。成佛就是一切功德的圓滿!功德的成就,是福德、智慧、修行達到圓滿。功德怎樣修?這裡告訴我們"智行普修",用智慧去指導我們的行為,離開智慧修功德,你的功德只是人天福報,不能成為成佛的資糧。這種功德是有漏的。我們只有用智慧去引導修行,產生的功德才能成為我們成佛的資糧。  

  "威神普覆大慈力",講的是大慈大悲的力量。把眾生從煩惱痛苦、迷茫的深淵裡拔出來,這是慈;悲,是給眾生快樂,讓眾生歡喜。佛教的慈悲,與儒家所講的仁,西方基督教講博愛,頗為相似,因而容易引起混淆。佛教的慈悲針對一切的眾生。《普賢行願品》講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把一切眾生視為一體,沒有任何條件地去為眾生服務,給眾生歡樂;甚至包括蚊子、蟑螂、老鼠之類的動物,我們對它們都要布施大慈大悲,我們不僅要保護它們,不去傷害它們,而且還要供養它們。還有我們對大自然的一花一草都要起悲心。佛教的慈悲,不分親、疏、遠、近,無條件地把眾生和自己看成一體。眾生的痛苦,就是自己的痛苦,眾生的快樂,就是自己的快樂。所以,佛教的慈悲心是何等廣大!  

  "遍淨莊嚴勝福力",講的是福報的力量。前面我們已經說了,修學佛法要福慧雙修。佛,是福德和智慧都達到圓滿的成就者。佛為什麼稱為兩足尊?因為福德和智慧已經達到圓滿了,佛陀的生命裡邊沒有任何缺陷,福慧具足圓滿,所以稱為兩足尊。兩足,指人類是二足眾生其中的一種。而佛是人類中福慧最圓滿的覺悟者,是最受人尊敬的覺悟者,所以稱為兩足尊。"勝福力"的勝字,是說這種福特別大,特別好的意思。福報的力量,說明世間的人,只有積累了福報的資糧,才有良好的生活條件和環境,修福報同樣也是往生淨土的力量。你沒有福報,就不能往生淨土。《彌陀經》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天上的人,如果福報不大,能生在天上嗎?天人的生活比我們人間,不知要好幾百倍,幾千倍,幾萬倍。天人能生在這麼良好的環境中,他們的福報也是修來的。所以,我們要廣修福報,把所修的福報去莊嚴世界,去為眾生服務,而不是為了個人享福。

  

  "無著無依智慧力",講的是智慧的力量。學習佛法,智慧的成就非常重要!佛法為什麼重視人世間,不太重視天上呢?因為一個人的福報大了以後,容易貪著福報,會使人墮落。一個人如果生到天上之後,就會停留在享受中,你叫他修行,他根本就不會修。但一個人的福報也很有限。玉皇大帝的福報享完之後,照樣流轉生死。有這樣的話:"富貴修行難。"人世間有錢的人,有名譽地位的人,吃穿不愁,樣樣都有,就是懶得修行。  

  佛經裡有這樣一個故事:佛陀在世時,有一個叫耆婆的人,他在僧團裡經常免費為比丘們看病。他是一個醫生,治好了許多人。他死了之後,生到天上去了。有一天,僧團裡又有比丘生病了,病很難治。因為耆婆的醫術高明,大家就想到了耆婆。耆婆是神通第一的目犍連的弟子。目犍連自信地說,沒問題,我上天去把他找下來,給你治病。然後,目犍連一個神通就在天上出現了。耆婆已當上了天主,美女如雲,天上的女孩子漂亮的程度,地下再漂亮的美女跟她們相比,一個個簡直成了丑八怪了。那天,耆婆正好帶領宮女去參加一個舞會,駕著馬車,忙著趕路。這時,目犍連就站在路邊。當他看見目犍連之後,瞧他一眼,趕著車就過去了。按理說,自己的師父到天上來了嘛,應該下車打個招呼,把他請到家裡吃頓飯,結果呢?他看了一眼就走掉了。目犍連感覺不對勁兒!這人過去不是這樣的,今天怎麼會這樣對待我呢?他用神通把車定住,車跑不動了。目犍連說:你為什麼看到我不下車?你知道耆婆說什麼來著?他說:你沒看見,我正忙著,享樂要緊呀!來不及了。對你我還瞧一眼,換個人我連瞧都不瞧。我對你還算比較好的。所以說富貴修行難啊!如果一個人貪著福報,要修行就比較難了。修行要靠智慧,只有智慧的力量,才能使人從貪著享樂的福報中擺脫出來。只有智慧的力量,才使我們不被人世間的假相所迷惑,使人看破世界上的一切。  

  錢財、名譽、地位、愛情、家庭、兒女......,這些東西都是虛假的存在,過眼煙雲。俗話說:"萬事到頭一場空"。"空",是佛教大乘空宗的一個核心概念。這個"空"不是一般人所理解的空無所有或不存在的意思。佛教哲理上的"空"是梵文"舜若多"的音譯,意思是空性。"空性"是什麼意思呢?佛教認為世間所有的一切事物或現象,都是由因緣和合而成的。在某些條件因素具備的情況下產生的,這叫做"緣起"。每件事物或每種現象,都是由因緣和條件暫時湊合而成,沒有任何一件事物可以單獨成立,事物的本質,是"性空"的。龍樹菩薩常常用水中之月,來比喻這個道理:水中的月亮並不是真正的月亮,其中沒有本質、沒有自性,其實是"空"。但是,水中月亮又確實存在。這就是說,空不是一無所有,假相仍然存在。說水中真有月亮是不對,說水中沒有月亮也不對。只有說水中無真月亮而有假月亮才對。所以,世界上沒有任何事物是真實不變存在的。我們明白了"緣起性空"之理,我們對任何事情都不會貪著。  

  "定慧方便威神力",講的是定力、慧力、方便力都成就了,這種人就具備威神力。威神力,是一個人表現出來的氣質,這種氣質能降服、壓倒別人。不管你走到哪裡,人家看見你就會肅然起敬,就會被你強大的威力所屈服。威神力從哪裡來的?就是靠修定。定是禅定,定能開發智慧。一個人如果想改變自己的氣質,我認為應該修定和慧。為什麼出家人的氣質跟一般人不一樣?尤其是有道德涵養的出家人,一眼看上去,就讓人感到仙風道骨,氣度不凡,所表現出來的氣質和風度,與眾不同。為什麼有些人一眼看上去,就讓人感到俗氣?一個人氣質非常重要。氣質和風度是內在美德的再現。有道德修養的人,他的每一個動作、舉止、言談,甚至一個眼神、一個微笑都與眾不同。讓人感到超凡脫俗,舉止安祥、莊重、落落大方。這些氣質的表現,是長期修煉禅定、智慧的結果。一個有定慧力的人,他的內心非常的安祥,不會浮燥。反之,沒有定慧的人,心很浮燥,舉止粗俗,情緒反復無常。所以有定慧的力量,才有威神力,才能攝受眾生。  

  "普能積集菩提力",講的是菩提的力量。成佛是成就什麼?就是要成就菩提。菩提其實還是般若。但是菩提為什麼不叫般若,般若又不叫菩提呢?舉個例子來說,般若就像年輕時的媳婦,而菩提猶如當婆婆了。媳婦跟婆婆到底是一碼事,還是兩碼事呢?說一碼事不對,說它是兩碼事也不對。應該說是一碼事,也是兩碼事才對。為什麼呢?因為婆婆是從媳婦熬成的。婆婆離開媳婦,就沒有婆婆了,所以說他是一碼事;但媳婦是年輕時的事,那時什麼成就也沒有,可是到了婆婆的時候,兒女長大成人,個個都成家立業了,兒孫滿堂,她坐在那裡很神氣,很威風。  

  這個例子說明一個道理:般若和菩提的關系,就像從媳婦過渡到婆婆的過程。般若這個階段,功德、智慧還沒有圓滿,就像一個剛剛開悟的人,不一定有神通,開悟後還不一定有福報,開悟僅僅是一種智慧的出現,但他的智慧和功德還不圓滿,所以稱為般若。然後在般若成就的基礎上,不斷地去做好事,不斷地去度眾生,通過漫長的修行時間,斷除了一切煩惱,成就一切功德,這才成就菩提。菩提不僅是智慧的成就,同時也意味著功德圓滿。  

  羅漢跟佛的成就有什麼不同呢?羅漢的成就叫做解脫身。解脫身,就是從痛苦煩惱中解脫出來,就像一個人從監獄裡剛釋放出來,身無分文,一無所有。而佛的成就叫做法身,法身跟解脫身的主要區別是:前者只是斷除煩惱和痛苦;後者除了擺脫了煩惱和痛苦之外,還有慈悲、道德和各種各樣的能力,這就是所說的菩提。菩提的成就不僅僅體現為智慧,而且還要"普能積集",就是說有了智慧以後呢,還要繼續積累各種功德的資糧,也就是繼續修布施、忍辱、持戒、精進、禅定、四攝、五戒十善......,所有的好事全干,才能夠成就菩提。  

  "清淨一切善業力",講善業的力量。佛教基本思想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不要干壞事,一切好事盡量去做。善業的內容,簡單地說是五戒十善。如果詳細地說,與佛果相應的一切行為,都可以稱為善法,如六度、四攝、三十七道品等。善的行為可以戰勝不善的行為,以身行善、口行善、意行善,徹底遠離不善法。從而使生命得到淨化,人格得到升華。  

  "摧滅一切煩惱力",通過修行善業之後,有了清淨的三業,智慧就得以開發出來,然後用智慧的力量,去摧滅我們的妄想和煩惱。一切煩惱在智慧的面前,得以降伏,那我們就解脫自在。  

  "降伏一切諸魔力",說到魔,大家就覺得非常可怕。其實,每個人天天都在著魔。凡是障礙我們修行的一切因素,都可以稱之為魔。比如說你在打坐,你的兒子在看電視吵你;你持戒不殺生,要吃素,你的丈夫不同意,他要吃肉;還有你在打坐,時而想東,時而想西,陳芝麻、爛谷子的事湧上心頭,心不能清淨,坐著坐著,心裡七上八下的事多得很,哎呀!休息吧!明天再說吧,這些都是魔。

  

  佛法裡講魔有四種:一是煩惱魔,煩惱是擾亂內心安寧的各種因素,它能障礙我們的修行。二是死亡魔,死亡奪走我們的生命,影響我們的修行。三是五蘊魔,"八苦"中有五蘊熾盛苦。有情的身心充滿著不安的因素,心理上有種種煩惱,色身上時常出現不調,使我們活得很痛苦。四天魔,天魔一般不會來干擾你們,大家放心好了。修行的層次達不到,讓他來找你的麻煩,那簡直太委屈他了。 

 

  釋迦牟尼快要成佛道了,這個時候魔才出來。佛陀在菩提樹下,坐到第六天,一個名叫波旬的魔王,他的宮殿突然東搖西晃起來,弄得魔王心情煩悶焦燥,他起動心念搜尋,終於找到原因:悉達多太子坐禅入定,不久就要成佛,還要廣度眾生,超越魔境,魔王還能統治誰?於是魔王使出各種手段破壞太子成道。魔王先以權力地位,勸他放棄修道,去做"轉輪聖王"。所謂"轉輪聖王",是古印度神話中的聖王,手持一個威力無窮、能降服四方的輪寶,任意在空間往來。他見太子不為權力所動。又用色欲誘惑,他命令三個女兒,一個叫染欲、一個叫悅人、一個叫可愛樂,三位美麗的女子,打扮得十分妖娆,圍著太子跳起舞來,肌雪生輝,珠光寶氣,說不盡的旖旎濃香,溫柔動人。太子心如明鏡,照出這些美女都是幻象,本質上是污穢不淨,丑惡不堪的。他生起不淨觀,不為所動。各種引誘手段都未見效,魔王最後發動魔軍,動用武力了。那些魔鬼一個個猙獰可怖,他們用弓箭射,有的用劍戟刺,有的用金杵砸。一時,風火煙塵四起,還雜有獅虎等猛獸的吼叫聲。但太子的功力不凡,依舊怡然靜坐,一點也不慌張。說也奇怪,所有的魔鬼野獸,各種各樣的武器,只要挨近太子身邊,都化為無形。魔王大怒,張弓搭箭,射向佛陀,但那些箭落到佛陀的面前,變成了座下的蓮花,一時蓮花如雨,碧色搖搖,形成了一座金光燦爛的蓮花寶座。太子第六天戰勝了魔王,第七天就證悟成佛了。  

  其實所謂的"魔"並不是外來的,而是潛伏在我們心中的煩惱。"波旬"是梵文的音譯,意譯為魔,指阻礙修行的事物。常人心中湧動著種種欲望,包括權力欲、情欲、貪欲等等,都會起到阻礙智慧的開發,都屬於魔。佛陀戰勝魔王,實際就是戰勝自己的心。修行的過程,是降服一切煩惱的過程。因此,降服魔力不一定是天魔,能轉變自己修行中各種各樣的逆境,都屬於降魔。  

  "圓滿普賢諸行力",上面所說的十一種力,都能夠修成了,你的功德也就圓滿了。通過修行,就能圓滿普賢十大願王的願力。  

具足佛陀的功德  

 【普能嚴淨諸剎海,解脫一切眾生海,

  善能分別諸法海,能甚深入智慧海。

  普能清淨諸行海,圓滿一切諸願海,

  親近供養諸佛海,修行無倦經劫海。

  三世一切諸如來,最勝菩提諸行願,

  我皆供養圓滿修,以普賢行悟菩提。】

  這一段經文總共有三個頌,對前面十大行願的內容,在這裡做一次總結。諸佛、菩薩之所以得大成就,原因是他們悲心廣大,願力宏深。我希望自己也能像諸佛、菩薩一樣,發大願,起大行,將來也能向諸佛、菩薩一樣,成就種種功德。

  

  "普能嚴淨諸剎海",我願修習種種善行,像諸佛、菩薩一樣,能夠莊嚴國土,利樂有情。"解脫一切眾生海",我願使一切眾生從煩惱痛苦、困惑中解脫出來。"善能分別諸法海",我願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如理思惟,善能分別諸法。"能甚深入智慧海",我願依聞思經教,樹立正見,開發無漏智慧。"普能清淨諸行海",我願依十大行願修行,在智慧的引導下,使自己的人格、心靈達到清淨。"圓滿一切諸願海",我希望自己每發的一個願,包括普賢的十大行願,最後都能圓滿實現。"親近供養諸佛海",我願自己能親近供養諸佛。"修行無倦經劫海",不論生在什麼地方,願我能夠遇到諸佛、菩薩,還有善知識,同參道友,我永遠跟他們一處修行,永遠不離開他們,盡管修行的時間很長,要經過像海水那樣多的時劫,但我也沒有一點厭倦的心。  

  "三世一切諸如來,最勝菩提諸行願。我皆供養圓滿修,以普賢行悟菩提"。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他們為了成就菩提,發的種種願望及所有的修行,我都表示由衷地贊歎,我都要去供養他們。我要修持普賢菩薩一樣的行願,一直到覺悟成佛。《普賢行願品》處處告訴我們,作為我們修學佛法的人來講,要以普賢十大行願作為修持的法門。因為這個法門太殊勝了!這個法門確實非常的殊勝!  

學文殊普賢大智大願

 【一切如來有長子,彼名號曰普賢尊,

  我今回向諸善根,願諸智行悉同彼。

  願身口意恆清淨,諸行剎土亦復然,

  如是智慧號普賢,願我與彼皆同等。

  我為遍淨普賢行,文殊師利諸大願,

  滿彼事業盡無余,未來際劫恆無倦。

  我所修行無有量,獲得無量諸功德,

  安住無量諸行中,了達一切神通力。

  文殊師利勇猛智,普賢慧行亦復然,

  我今回向諸善根,隨彼一切常修學。

  三世諸佛所稱歎,如是最勝諸大願,

  我今回向諸善根,為得普賢殊勝行。】

  這裡一共有六個頌,是對前面的內容以及修行的方法做一次總結。佛教裡普賢代表行願,文殊代表智慧。在佛法的修學過程中,除了行願,還要有智慧,用智慧去指導行為,行願和智慧,二者相輔相成。  

  "一切如來有長子,彼名號曰普賢尊"。為什麼把普賢菩薩稱為如來的長子呢?大家都知道,在古代社會裡,最大的兒子,在家庭裡的地位是最重要。"皇帝愛長子",因為他要傳王位了,傳給誰呀?傳給大兒子。在一個家庭裡,父親家業的繼承人,也要交給大兒子。普賢菩薩可以稱為如來的長子,為什麼呢?因為普賢菩薩最有資格繼承如來的家業。  

  一切諸佛,都有道德高尚、修行功夫很圓滿的長子。這一位長子,他的名號叫普賢。"我今回向諸善根,願諸智行悉同彼",我現在所修的善業,希望這些功德,使得我的未來我的智慧、願行,完全跟普賢菩薩相同。"願身口意恆清淨,諸行剎土亦復然,如是智慧號普賢,願我與彼皆同等"。我願意身口意三業永遠清淨,沒有一絲染污;保持清淨的三業,同時也祝願十方一切世界,清淨莊嚴;我願意同普賢菩薩一樣,永遠去做恆順眾生的事業。  

  "我為遍淨普賢行,文殊師利諸大願,滿彼事業盡無余,未來際劫恆無倦"。我願把普賢菩薩所修的種種功德、行願,以及文殊菩薩諸大願,學習得完全同他們一樣,一點都不會比他們差。我要以這兩位菩薩為我學習的榜樣,並且要一直學習到未來的時劫,沒有一點點厭倦的心。那麼我也能夠圓滿他們所成就眾生的事業。  

  "我所修行無有量,獲得無量諸功德,安住無量諸行中,了達一切神通力"。修行普賢十大行願的人,他所獲得的功德是沒有限量的。成就這些功德干什麼用呢?要把得到的無量功德,用在修學佛法,普度眾生,弘揚佛法的事業中去。我能了達所有一切的神通力,我能夠明白神通是怎麼一回事,然後運用神通的力量,去弘揚佛法、教化眾生。神通用來利樂眾生,不是拿去炫耀自己的本事,或者去干壞事。大家要明白這一點。  

  "文殊師利勇猛智,普賢慧行亦復然,我今回向諸善根,隨彼一切常修學"。《普賢行願品》這個修行法門,非常殊勝,我們在修學佛法中按普賢的十大行願去修行,那我們所獲得的功德無量無邊,不可思議!我們要以文殊師利菩薩勇猛的智慧、普賢菩薩的大願,作為我們修行的典范,作為修行的指南和方向,同時我願智慧和行願跟他們一樣。我現在要把我所修的一切功德善根,回向到修行中,我願永遠跟隨他們,修學他們所修學的一切。  

  "三世諸佛所稱歎,如是最勝諸大願,我今回向諸善根,為得普賢殊勝行"。如果有人按普賢的十大行願去修行,三世諸佛都高興了,三世諸佛都會稱贊這個人。三世諸佛為什麼高興,因為"如是最勝諸大願"。

         第十六章 本經的殊勝

 【願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

  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

  我既往生彼國已,現前成就此大願,

  一切圓滿盡無余,利樂一切眾生界。

  彼佛眾會鹹清淨,我時於勝蓮華生,

  親睹如來無量光,現前授我菩提記。

  蒙彼如來授記已,化身無數百俱胝,

  智力廣大遍十方,普利一切眾生界。】

導歸淨土回入娑婆

  《普賢行願品》是淨土宗的重要經典之一。我們學習普賢行願的功德,最後要把修行的一切功德,都回歸到西方淨土中去。但是這種回向,不同於一般的往生淨土。為什麼呢?我們到西方淨土中去,不是為了到極樂世界中去享福,而是把它作為我們到那裡去進修的地方,在那裡去上提高班,接受諸佛、菩薩的教化、開示、淨化,接受佛法的洗禮、熏陶以後,提高我們的修學水平,完成我們所修的善業,蒙佛授記,也就是說,佛給了我們一個文憑。拿到這張文憑,是為了更好地去弘揚佛法、普度眾生。

  修學《普賢行願品》的人,當他走到壽命盡頭,臨死的時候,一切障礙的事情完全消除。面見阿彌陀佛親自來迎接自己,即刻就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到了極樂世界,還是繼續依普賢行願修學,善業修成了,功德圓滿了。我願一切眾生,也像自己一樣,得到佛法的利益和安樂。西方極樂世界是什麼樣子呢?

  1.身心淨化:盡管到那裡去的眾生,由於品位高低不同,有的人帶業往生,煩惱習氣還未徹底斷除,但他的煩惱已經不起作用了。為什麼呢?就像麥種、豆種在鍋裡煮過以後,它不會發芽,不會再開花結果,一切痛苦都不存在了。那些長得丑陋,其貌不揚,十分矮小難看的人,到了那裡不用為自己難看的模樣發愁。西方極樂世界上的人,個個長得色相莊嚴,清一色的美男子!個個樣子長得全像阿彌陀佛,相貌跟阿彌陀佛沒有差別。身相平等,相貌平等。有的同修也許會說,法師啊!西方極樂世界上的人,相貌都跟阿彌陀佛長得一模一樣,萬一我有事要找張三,把李四當作張三,或是把阿彌陀佛認做王五怎麼辦呀?這種擔心是多余的,請你們放心好了,不會出現這種笑話。為什麼呢?到了那裡的人,神通具足,心想事成,你想見張三,張三就出現在你面前,李四不會跑到你這裡來的,更不會認錯人的。

  到了西方淨土的人,相貌莊嚴,而且還具備三十二種大丈夫相。我們贊歎阿彌陀佛:"相好光明無等倫"。到了西方極樂世界,每一個人都是身金色,這不可思議!大家的相貌、個子的高矮、體形的肥瘦、皮膚的顏色,都跟阿彌陀佛通通一樣。生到那裡人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佛是怎樣的相好,生到那裡的人跟佛相同。都不是憑空說的,《無量壽經》中都有記載。希望大家按普賢的十大行願去修學,功德圓滿之後,臨命終時,親眼見到阿彌陀佛來迎接你去,那時你才會說:啊!原來西方極樂世界果然這樣美妙!

  2.生活淨化:到西方極樂世界中,生活在那裡的人思衣得衣,思食得食,吃穿不愁。《無量壽經》第三十七願,即"衣食自至願"中,阿彌陀佛說:"生我國者所需飲食,衣服,種種供具,隨意即至,無不圓滿。"這個願告訴我們到了西方淨土,我們所需要的所有的一切物質生活上的用品統統具足。"隨意即至"!你想什麼,馬上就能得到什麼。只需動一下念頭,你所需要的東西,立即出現,真是隨心所欲,心想事成。這是助道之緣殊勝,沒有欠缺,"無不圓滿"。你想穿衣,精致、柔軟、漂亮的天衣,從天空中緩緩向你飄來,不用自己動手,眨眼功夫,衣服自然就穿在自己身上了。你想吃什麼就有什麼,心裡動一個念頭,飯菜就擺在面前了。不像我們這個世界上的人,還要提著籃子上街買菜、洗菜、做飯;飯菜到了你的面前,不用你張口,你想吃的東西,自然就吃飽了。不用你親自一口一口吃下去,你對某種食品欲望,很快產生一種享受和滿足感。如果真的把它吃下去,等一會兒上洗手間,西方淨土就不清淨了。其實當你所需的食品,擺在你面前時,你心裡想,噢,現在我已經飽了,不用吃東西了,這個念頭一動,這些東西很快就消失了,不用收拾就沒有了,很省事。所以西方淨土的人,跟我們這個娑婆世界上的人大不一樣。到那裡的人,一切美好的願望都能得以滿足,都能夠實現!一切煩惱的事都沒有,所以稱為"極樂"。生活在那裡的人,沒有任何痛苦,一天到晚無比的開心,極其快樂。

  3.人際關系淨化:在西方極樂世界裡邊,找不到一個惡人,那裡的人都是諸上善人集會之處,素質太差的人,進不了那裡的大門。那麼,想一想我們自己日常生活是如何修行的?我們的起心動念,像不像那裡的人啊?在念佛的時候,我們想沒想過自己的行為道德像不像"阿彌陀佛"啊?我們對一切人是常懷慈愛悲心,還是一天到晚勾心斗角,相互猜疑,互相暗算,相互利用,面和心不和;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當面一大套,背後一套,口是心非,相互嫉妒,相互攻擊,相互傷害?這哪裡像學佛人的樣子呢?人家說你、誹謗你、侮辱你幾句,心裡就想報復人家。這樣的習氣不改,將來到了西方極樂世界還想打架,那還得了嘛?太不像話了。西方極樂世界的門對你就會永遠關閉!不讓你進去!你說:噢!我一天念十萬聲佛號,還進不去?不行啊,沒你的份兒,你念得再好也不行啊。要你的道德行為,你的心,你的願跟那邊的人相一致,相同才行啊!

  西方淨土裡的人,人際關系是個六和合的團體,人際關系非常清淨,那裡的人沒有絲毫惡習,大家的行為、語言、思想完全一致,相處得無比和諧,人與人之間沒有絲毫恩怨、沒有絲毫的矛盾糾紛。不像我們這個五濁惡世,什麼亂七八糟的人都有。我們為什麼要學佛呢?因為人生難得,佛法難聞!"一失人身,萬劫難復"。因此,大家要珍惜人生,珍惜佛法,止惡行善,按普賢的十大行願反觀自己的行為和思想,修正自己的行為和思想,使自己的道德行為,思想意識跟普賢菩薩一樣,那麼西方極樂世界的大門,隨時都為你們敞開!

  4.環境淨化:西方極樂世界的環境無比美妙。滿地奇花異草,一切萬物都能隨眾生的心願,滿足你的心意。如果你想這株花是紅色的才美,它就現紅花給你看,如果你不想看紅色,想看綠色才美,這株花馬上現綠色的美給你看。你覺得要怎麼樣欣賞才美,它就現什麼樣的美給你看,我喜歡看這棵樹是直的,你喜歡看彎的,他喜歡看這棵樹是矮的,這棵樹可以隨眾生的心意而起變化。這真不可思議!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這是阿彌陀佛為了教化眾生,方便善巧,變化所作。由此可知,彌陀身是報身,樹也是報樹、應化樹。各位同修,如果悟性好的人,能夠領悟出其中的道理,噢!原來整個極樂世界,無不是"阿彌陀佛"變化之土!所謂西方淨土原來就是"阿彌陀佛"變化之身!"身土不二",由此可以聯想到更深一層的意思,噢!原來西方極樂世界也好,阿彌陀佛也罷,原來沒有離自己的這一念,沒有離開我們的心。在這個基礎上再去體會、再去領悟,你就會得出:噢!心土不二,心佛不二的道理。原來我們每天不是在念佛,而是佛在念佛!原來不僅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在自己的心中,整個三千世界,三世十方諸佛、菩薩以及整個宇宙不出自己的心。所以,我們修行的秘訣就是修心,修這顆清淨心,惟有心淨,則佛土淨。只有清淨心生出來,才能與西方極樂世界上的人溝通信息,跟阿彌陀佛的心才能相應。

  西方極樂世界,不僅奇花異草能隨眾生心意而起變化,而且到處是金、銀、琉璃,到處是亭台樓閣,都以七寶裝飾。七寶池中各色蓮花,每朵大如車輪,空中經常奏響美妙的音樂,地上永遠布滿了燦爛的黃金。每天到了一定的時間,天上還會飄落無數曼陀羅花。無數的寶樹,每當微風吹動,樹葉便發出微妙的聲音,就像千百種樂器同時奏響了動聽的音樂。這可是佛陀親口說的,不是我在這裡自吹、自編。佛是真語者、實語者、不妄語者,他的話肯定沒錯!希望大家有機會親自去那裡游覽、觀光就明白了。所以說西方淨土環境淨化,那裡的環境特別好!那裡居住的環境條件,是我們這個世界所不能相比的。比起五星級賓館不知要好多少倍!

  "彼佛眾會鹹清淨,我時於勝蓮花生,親睹如來無量光,現前授我菩提記"。到了極樂世界以後,從蓮花生出來,親眼見到無量光如來,就是親眼見到阿彌陀佛。承蒙佛陀的大恩大德,為我授記。授記,就是給你取一個成佛的名號,告訴你過多長時間,你在什麼地方,在哪一個世界成佛。

  "蒙彼如來授記已,化身無數百俱胝,智力廣大遍十方,普利一切眾生界"。承蒙佛為我授記以後,我就化成了無法用數目來計算的身相,一身變多身,多身幻無數,有點孫悟空七十二變的味道。我不僅有無數的身相,而且智慧力量,也都廣大得不得了!我可以到十方世界去周游,去勸化救度一切的眾生,使十方世界的一切眾生,都能聽聞佛法,使他們都能得到很大的利益和好處,使所有的眾生早日離苦得樂!你看把自己生命化作那朵蓮花以後,多有意思!生命的價值和意義多麼美好!《普賢行願品》從頭說到尾,說一千道一萬,說來說去,始終沒有離開眾生。成佛不是為了自己,還需要回到娑婆世界,把自己的智慧和功德布施給十方世界所有的眾生。

  所以說,《普賢行願品》的修持,主要圍繞八、九兩願展開。"常隨佛學"就是"上求佛道";"恆順眾生"就是"下化眾生"。整個《普賢行願品》的中心思想和主要內容,也就是主題始終沒有離開這兩個大願。其中《普賢行願品》的核心的核心,就是兩個字:下化。所謂下化,就是普度眾生。我們學佛、成佛到底是為了什麼?這個問題我反復強調了好幾次,目的是讓大家搞清楚,我們學佛的意義和成佛的目的,不僅是為了個人得解脫,更為了去幫助眾生得解脫!

行願無盡

 

 【乃至虛空世界盡,眾生及業煩惱盡,

  如是一切無盡時,我願究竟恆無盡。】

  這個頌用一種反襯的方式來比喻、形容我們修學普賢行願的願心和度眾生的願望。我們現在行菩薩道,就要發的種種願,一直到虛空、世界完全沒有了,眾生的惑、業、煩惱也完全沒有了,我的願心不止。像這樣的一切的一切,沒有窮盡的時候,那麼,我的願心,也沒有窮盡的時候。所有的這一切顯然都不可能發生,永遠不會有窮盡的時期,因此,我的願心也永遠沒有窮盡的時候。

利益無盡

 【十方所有無邊剎,莊嚴眾寶供如來,

  最勝安樂施天人,經一切剎微塵劫。

  若人於此勝願王,一經於耳能生信,

  求勝菩提心渴仰,獲勝功德過於彼。】

  這裡進一步說明,聽到這部經有哪一些功德。勝字,是好了還要好的意思。願王,是心願大到了不得,所以稱作王。仰是盼望的意思,心渴仰,是形容盼望的心,非常的深切,像口渴極了,急需喝到水一樣的意思。彼字,指前面四句經文所說的功德。

  "十方所有無邊剎,莊嚴眾寶供如來,最勝安樂施天人,經一切剎微塵劫"。十方所有多到無邊無際的世界,都拿許多許多很好的寶物去莊嚴佛土,供養如來,再拿最好最妙的安樂,布施給人天道的眾生。這種供養的時間,要經過一切佛剎,像微塵那麼多的時劫,對佛的供養是永遠、永遠的,是盡未來際,是沒有盡頭的時間。

  "若人於此勝願王,一經於耳能生信,求勝菩提心渴仰,獲勝功德過於彼"。有人對這樣深切的大願,一聽到耳朵裡,能夠馬上相信,並產生渴望"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菩提心出來,那麼他所得到的功德,比起前面拿許多無數的珍寶去供養如來所得到的功德還要多。你聽了普賢菩薩十大行願以後,相信了沒有啊?相信了就好,如果沒有相信的人,趕快相信,馬上發菩提心,那你得到的功德就很大。

 【即常遠離惡知識,永離一切諸惡道,

  速見如來無量光,具此普賢最勝願。】

  這個頌主要告訴我們,如果有人聽了這十種大願,生起信心,一心求菩提道,這樣就會永遠離開惡知識。離開惡人,我們就不會薰染上他們的惡習氣。壞人離開了,我們才能夠很好地修行。惡的朋友自動離開你,你不再做壞事,將來就能"遠離一切諸惡道",永遠都不會墮落到三惡道裡面去。你就很快就能見到無量光如來,或者很快見到自己,見到自心的佛。這樣就能"具此普賢最勝願",你能夠很快地具足普賢行願一切成就所修圓滿的功德。

 【此人善得勝壽命,此人善來人中生,

  此人不久當成就,如彼普賢菩薩行。】

  "此人善得勝壽命",一個人如果修行了《普賢行願品》之後,他的壽命就會越來越長。你想活八十歲就活八十歲,如果你活得不想活了,提前想死嘛,也不受到病痛的折磨,死得很安樂。"此人善來人中生,此人不久當成就,如彼普賢菩薩行"。這人死了以後呢,他能在人中投生,不會墮落到三惡道裡去。而且這個人不久的將來,能夠成就修學《普賢行願品》的功德。

 【往昔由無智慧力,所造極惡五無間,

  誦此普賢大願王,一念速疾皆消滅。】

  從前因為沒有智慧的力量,所以造下了極惡劣的五逆罪(殺父、殺母、殺阿羅漢、破和合僧、出佛身血)。這五種罪業,要受到沒有停歇的苦報,但只要能讀誦這個普賢的十大願王,就在一個念頭轉動短暫的時間,就會極快地把這種墮落五無間地獄的極重的惡業,極苦的惡報,完全消滅干淨了。有的人就會說,既然這個罪那麼容易消滅,我以後造業也無所謂,反正造罪以後,就念一下普賢的十大願王就沒事。這裡我要告訴你,如果你有這種念頭,那你犯過的五無間罪就難以消滅了!

 【族姓種類及容色,相好智慧鹹圓滿,

  諸魔外道不能摧,堪為三界所應供。】

  這個頌是說:將來在你的人生中,你所生的種族,是最好的民族。你的容貌姿色、相貌莊嚴,還有你的智慧都是極其圓滿。那些天魔外道,不能夠摧害他。這種人,無論走到哪裡,都會受到所有眾生對他的尊敬,同時,他也有資格接受三界眾生對他的供養。一個人要是真正把佛法學好,那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佛法是世界上最高的智慧,沒有任何力量能夠比得上它。一個被佛法智慧武裝起來的人,世界上所有的一切事物都征服不了他。這種人能夠征服世界上所有的一切,而不被世界上所有的一切所征服。

 【速詣菩提大樹王,坐已降伏諸魔眾,

  成等正覺轉法輪,普利一切諸含識。】

  依《普賢行願品》修行的人,他能夠很快在菩提下,降伏種種魔鬼。魔鬼既降伏了,就意味著你成佛了。成佛了,就"普利一切諸含識"。成佛後,就可以轉法輪,勸化眾生,使得一切六道眾生(諸含識),都普遍地得到無窮的利益。

 【若人於此普賢願,讀誦受持及演說,

  果報唯佛能證知,決定獲勝菩提道,

  若人誦此普賢願,我說少分之善根,

  一念一切悉皆圓,成就眾生清淨願。】

  讀誦受持,都是自己修行。演說,是宣講給大家聽。若是有人把普賢的十大願,自己讀誦修持,還向眾生演講勸化,他得到的功德果報就更大。這種功德到底有多大?只有佛才知道明白,別人是無法知道的,因為這種功德大得沒法說。

  也就是說,這段經文是說修學十種大願的人,所得到的功德,簡直沒法說,少說一點吧,一念之中就能成就一切。

回向

 【我此普賢殊勝行,無邊勝福皆回向,

  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

  我現在學修了普賢菩薩的十大行願,這種殊勝的法門,修行所得到的福報,勝過其他人的福報,我要把這些積累下來的功德和福報,回向給一切所有的眾生。我希望他們很快地離開娑婆世界,趕快往生到西方淨土中去。這個頌的主要意思,還是把自己所修的一切功德和福報回向給眾生。《普賢行願品》的核心始終圍繞著眾生,修行成佛始終沒有離開眾生。《普賢行願品》的核心主要體現了佛教同體大悲的精神。成佛不是為了自己享受,而是普度眾生,讓所有的眾生離苦得樂!了脫生死!佛陀的事業實在太偉大了!

 第十七章 結歸

  【爾時,普賢菩薩摩诃薩,於如來前,說此普賢廣大願王清淨偈已。善財童子,踴躍無量。一切菩薩,皆大歡喜。如來贊言:善哉,善哉!爾時,世尊與諸聖者菩薩摩诃薩,演說如是不可思議解脫境界勝法門時。文殊師利菩薩而為上首;諸大菩薩,及所成熟六千比丘。彌勒菩薩而為上首;賢劫一切諸大菩薩,無垢普賢菩薩而為上首;一生補處,住灌頂位,諸大菩薩。及余十方種種世界,普來集會,一切剎海極微塵數諸菩薩摩诃薩眾。大智捨利弗,摩诃目犍連等,而為上首;諸大聲聞,並諸人天一切世主:天、龍、夜叉、乾達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一切大眾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前面已經向大家說過,《普賢行願品》屬於《華嚴經》裡的一品,一個部分。它是從中間開始的,不是開頭。它雖然不是一部完整的經典,但從它的結構、內容上來說,它完全可以獨立。所以從現在這一段經文開始進入最後的總結歸納的部分。這裡雖然是講《普賢行願品》,其實參加《華嚴經》這個法會的有如來,還有很多的大菩薩和善財童子。

  這一段經文是說,在那個時候,普賢菩薩在佛的面前,把十大願王清淨偈說完以後,善財童子聽了,高興得不得了!情不自禁地跳起來。啊呀!真好啊!太妙啊!歡喜的不得了。這時,所有各處來到法會,聽普賢菩薩說十大願王的一切菩薩,也都是大大的歡喜!如來在旁邊聽了,就稱贊說:"善哉善哉"。

  "爾時,世尊,與諸聖者菩薩摩诃薩,演說如是不可思議解脫境界勝法門時"。在那個時候,佛向許多聽法的聖人,還有許多大菩薩,演說如是不可思議解脫境界的勝法門時。在法會中"文殊師利菩薩而為上首,諸大菩薩,及所成熟六千比丘。彌勒菩薩而為上首,賢劫一切諸大菩薩,無垢普賢菩薩而為上首;一生補處,住灌頂位,諸大菩薩。及余十方種種世界,普來集會,一切剎海極微塵數諸菩薩摩诃薩眾"。這是介紹法會的聽眾情況,總共分做四起,文殊師利坐在第一位。有許多大菩薩和修行已經成熟的比丘六千人。彌勒菩薩顯出家相,彌勒菩薩坐在上首。在賢劫時代的一切大菩薩中,無垢普賢菩薩是領隊,坐在上首的還有許多一生就可以補到佛位的菩薩,同許多灌頂位的菩薩。除了上面所說的菩薩,聽法的人,還有十方種種世界的菩薩,都普遍來到法會裡集會。這些人像海水、微塵那麼多。

  "大智捨利弗,摩诃目犍連等,而為上首;諸大聲聞,並諸人天一切世主:天、龍、夜叉、乾達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一切大眾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這次華嚴法會,有幾千萬人參加。參加這次法會的除了那些大菩薩、比丘、他方的菩薩以外,還有天龍八部,有天上來的,有海裡來的,到處來的都有啊!我們可以想象得到,華嚴法會無比的壯觀。從前面文殊師利菩薩起,一直到人非人等,凡是在法會裡邊聽佛說法的一切大眾,聽法以後,都無比的歡喜!大家都深信領受,依照佛所說的各種法門,誠心誠意地去修學。

  《普賢行願品》講到這裡,就算講完了。這次有這樣的機會,跟大家結佛法緣,大家能夠聽到這樣的法門,覺得無比的殊勝!我對《普賢行願品》沒有研究,這次承蒙十方諸佛菩薩的加持,尤其是普賢菩薩的加持,總算把它講清楚了。我天天晚上打坐的時候,就觀想普賢菩薩從天而降!因為我對《普賢行願品》也是剛剛學習,根本就沒有能力把它講好。那麼,這一切都歸根於十方菩薩、普賢菩薩、龍天護法的加持。

  最後,感謝淨慧大和尚給我提供這樣的學習條件!感謝在坐的各位,這種虔誠聽法的發心!給大家講到這裡了!

  請大家起立,合掌,跟我一起回向:

  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

後記

  《學佛者信念》,終於定稿了,面對眼前的這一疊文稿,有說不盡的喜悅。此書的完成,可謂眾緣和合。河北柏林禅寺淨慧法師,給我提供了講座因緣,才有七盒《普賢行願品》的磁帶流傳各地;因為沈月新居士聽了磁帶,發心記錄成文字,才促成我出書的想法;當然出力最多的還要算聞慧居士,自從接受《普賢行願品講記》的文字整理,廢寢忘食,在短短的半年左右,幾易其稿,並根據我的想法,作了多次修改,這種為法的精神,真是令人感動;則慧同學幫忙輸入電腦,為我在電腦上作全面的文字調整,提供了極大的方便;則慧同學、李尚全居士為此書,作了最後的文字校對。此外,與此書因緣最深的柏林禅寺淨慧法師,為本書撰寫了序言,又為本書提供了出版因緣,在此一並表示由衷的感謝。

                             一九九八年春

                      作者於廈門南普陀寺阿蘭若處

 

上一篇:《普賢行願品》講紀(5—13)
下一篇:當今社會色魔大劫,貪圖情色手YIN損精害身極猛,速止,速止!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