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布施}
布施時若有受施的人相,便會有揀擇,有分別心,則心量小,心小福亦小。若布施有所住,有所執著,不管是住於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塵境之任何一種,都是有所住而行布施。這種有所住之布施,只有福德沒有功德;只有布施而無布施波羅密,不能到彼岸,不能解脫。
有智之人有五種布施:
一、至心施。即以至誠心行布施,是故捨掉了傲慢。
二、自手施。也就是親自布施,不假他人之手;若假讓他人之手,所得福報也要經過他人才能所得,所以要自手施。
三、信心施。相信布施之果報不失,有布施之因,必得其果,如此信心行布施。
四、時節施。依時節因緣之需要而行布施,就是時節施。譬如要以對方之所需要而行施,當對方得了重病,所需要的是治病,所以要助他就醫,解除他的痛苦,就是時節施。
五、如法求物施。這是指布施之物要如法而求,不可用不正當的手段取得財物來布施。
{布施的果報}
布施能得五種果報,即是色身、壽命、安樂、力氣、辯才五種果報。這五種果報,無論施者、受者都可獲得,而打坐觀想布施之方式,根本不能令人獲得這五種果報,所以不算是布施。又觀想者本身,也不能獲得此五種果報。布施對象不同,所得果報有差異,此可見於《菩薩憂塞戒經》。譬如布施給畜生,得百倍果報;布施給一個破戒者,得千倍報;布施給一個持戒者,得十萬倍報。若布施給一個外道的離欲者,得百萬倍報;若布施給一個向道者,得千億報。若布施、供養一個初果人,乃至於成佛,都是無量報。布施之人若有下列三事,則布施後不能得到勝妙果報。一、先多發心,後則少與——本來發心答應要布施多少,事後卻未完全做到,譬如已經答應、應承要拿一萬元幫助對方,實際上卻只拿五千元。這樣布施五千元之果報,最後雖然還是會有,卻不勝妙,也許得來會很勉強。二、選擇惡物,持以施人——有的喜歡把自己不要的東西送給人家,或是把舊的東西送到佛寺去,這是不對的做法,這樣所得果報不勝妙。應該把最好的或是對方真正需要的東西送給對方,這才是如法之布施。三、既行施已,心生悔恨常會聽到一句話,就是:“我很後悔幫了他!”事實上不需要這樣,幫就幫,都已經幫了,因為因緣不同,過去的就讓它過去。若心生悔恨,則所得果報必不勝妙。
總的來說,布施分為三大部分: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
修財布施得財富、修法布施得聰明智慧、修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
一、財布施:分內財、外財。譬如布施你的體力,幫別人勞動就是內財布施;布施掉你的錢財去幫助別人,這就是外財布施。
二、法布施:講經、印經並結緣給他人、記錄講經說法的碟片結緣給他人、勸人學佛等均是法布施。
三、無畏布施:無畏布施就是讓眾生不再感到畏懼。最簡單的,吃素就是無畏布施(因為你不吃它們了,它們就不會因為我們的口腹之欲而死亡)。放生也是無畏布施。
【身體力行的布施】
第一、和顏施:對於別人,給予和顏悅色的布施。
第二、言施:向人說好話的布施,存好心、做好事、做好人、說好話,並勉勵人應切實力行。
第三、心施:為對方設想的心、體貼眾生的心的布施。
第四、眼施:用和氣的眼神看人。
第五、身施:身體力行,幫助別人,如幫人拿行李。
第六、座施:讓座給人的布施。
第七、察施:不用問對方,就知道對方的心理。如果你身體力行此七項布施,幸運會跟著來。
【持戒度毀犯】
指菩薩受持佛所制定的清淨戒法,釋迦牟尼佛在臨涅槃時,就囑咐阿難尊者等諸大弟子說:‘我在世時,你們是以我為師,到我滅度以後,你們要以戒為師,波羅提木叉是汝等大師。’因為戒法是得成無上菩提佛果的根本。由戒生定,因定發慧。戒法是三無漏學的基礎。是渡苦海的法囊,渡迷津之寶筏,暗室裡的明燈。我們對待戒法如同眼睛一樣的重要,要時時刻刻加以保護。戒法有大乘戒法與小乘戒法。對待大乘戒法:《梵網經》所說的十重四十八輕的戒法,三聚淨戒,以及無作妙戒。什麼叫做三聚淨戒呢?一是攝律儀戒。是無惡不斷,乃至一點點的小惡,也要去斷。星星之火也能把高大的須彌山燒光。二是攝善法戒。是無善不修。不要以為微小之善而不去做,要知道滴水可以成河。三是饒益有情戒。是無生不度,菩薩發大菩提心,萬行繁興,饒益有情,所以稱為覺有情。總之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也就是願斷一切惡,願修一切善,願度一切眾生,這是大乘菩薩戒法的精神。
小乘戒法:有優婆塞、優婆夷的三皈五戒。
三皈:第一皈依佛,以佛為師。第二皈依法,以法為師。第三皈依僧,以僧為師。即是皈依佛法僧三寶,以三寶為師。
五戒:第一、不殺生,第二、不偷盜,第三、不邪YIN,第四、不妄語,第五、不飲酒。
優婆塞意譯為近事男,優婆夷意譯為近事女。就是要親觐承事佛法僧三寶。
戒亦稱為解脫,如好好持戒亦能解脫。入菩薩道,三無漏學為根本。學佛千萬不要被虛妄的名聞利養迷著。佛法亦有法運,雖衰不會滅亡,因末法有一萬年之法運,現在只過去了十分之一。修菩薩道一定要由三無漏學開始,持戒是手段,慧是目的,定是樞紐。
【持戒概述】
△ 戒律在三藏中占很重要的地位,佛的生活記錄就是戒律。在行為上以戒律為標准,在思想上以經論為標准。戒律的基本精神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 受戒容易,守戒難。持戒必須有智慧,如無智慧無法持戒,亦守不住;又戒生定、定生慧,相資相成。內有煩惱,外有誘惑,降伏煩惱需要智慧,俗語說:沒有理智,控制不了感情。戒有二種,一為止持,一為作持。如五戒之規定均為不應作,為止持,屬自利;作持是必須要作,屬利他。例如,受菩薩戒之後,路遇病人必須為其安置照顧,不管即犯戒,謂之作持。
△ 學佛人應常作如此想:佛制定的戒律是為我一個人制定的,不是拿它量旁人。信心清淨就是華嚴經的一真法界,此即禅宗的明心見性,故大乘學人的下手處即是破四相。學佛就要學吃虧,學上當,此種大利益不是一般人能想像得到的,如對初學佛的人講這種話,一定把他講跑了,但是對老修行應說真實話。
△ 由初學佛到等覺菩薩都要守戒,等成佛之後就不要持戒了,因為佛的行為就是戒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