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鏡錄略講上冊 (第二十八章)
南懷瑾教授講述
第二十八章空心具足八萬門
下面一節是《金剛經》的論,就是叫我們‘不住於法’:
如是則空心不動,具足六波羅蜜。何者?若不見一麈則無所取,若無所取亦無可與,是布施義,是大捨義。
布施就是捨,換句話說,就是空掉,心不住法而空掉。經常有人說心空了,你有個空心已經著法了。
這段解釋內布施,布施就是捨,捨就是放下,就是丟,什麼都丟,文字本身解釋得很清楚。‘如是’就是這樣。什麼叫空心?如如不動,真達到空就是六度波羅蜜: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般若。空是般若的實相,也就是萬法、一切眾生生命本來的體相,這是空。真達到空性不動,已經當下具備了六度波羅蜜;換言之,佛法八萬四千法門都包括在內。‘何者’,什麼理由?就是六祖悟道後所說的:‘本來無一物’,一點都沒有,不過‘一點都沒有’這話有語病,不是世俗所說的沒有,這個‘沒有’,還是形容詞,不是斷見,真達到空的境界;不見一塵,自然無所取。比如在座各位用功做功夫達到空的境界,實際上你那個空是有所取,有個境界存在。真的無所取呢?無所謂布施,無所謂丟掉,也無所謂放下。‘是布施義’,這樣才是真正的大布施、捨。所謂大布施,沒有放下,也沒有不放下;沒有空,也沒有不空,在理上,此即謂‘當下即是’,那麼,在事上要求證。接下來又引用佛經:
故經雲:無可與者,名曰布施。如是則悭施同倫,取捨平等。不歸宗鏡,何以裁之。
這個布施是講有相布施,把金錢、衣物、飲食布施給他人。在佛法大乘道戒律,學佛的人真布施要三輪體空,三輪是施者、受者、所布施之事。佛法的布施,無所謂施者,無所謂受者,也無所施之事,等於小孩子玩沙子泥巴,玩著玩著隨便就把沙子捨掉了,無心的,此即‘無緣之慈’、‘同體之悲’,這樣才是真布施。如此,就可了解‘無可與者’,沒有東西布施,也沒有東西可接受,這叫布施。懂了這個以後,就曉得悭吝與市[布]施,都是屬於相對的同等范疇。在中國文化楊朱哲學的一毛不拔,大家耳熱能詳,其思想即是西方文化哲學個人自由主義,絕對個人自由,拔我一毛利天下而不為;同時也不想拔你一毛而利我,這是楊朱哲學的道理。墨子哲學則是:摩頂放踵以利天下在所不惜。兩者皆是孟子痛心疾首所反對:‘天下之言,不歸楊即歸墨’。楊朱之學即是悭,堅守本位,悭吝到極點;拿墨子道理來比,兩者絕對相對,思想、作法都相對,在佛法一念皆空,內外布施、三輪體空的情況下,‘悭施同倫,取捨平等’,無所謂取,無所謂布施,施者受者乃至所施之事,都當下體空,沒有事。要想深切了解此理,必須歸到《宗鏡錄》這本書,亦即要了解心地法門的道理,否則,你所講的道理,都得不到真正的仲裁。接下來引證宋代以前,唐末五代有位禅師一缽和尚的一首歌,歌中提到內布施的事:
如一缽和尚歌雲:悭時捨,捨時悭,不離內外及中間。亦無悭亦無捨,寂寂寥寥無可把。
這幾句我建議年輕同學用閩南語、客家語或廣東話來讀,比較接近唐音。‘無可把’就是無可把捉,用‘把’字,不用‘著’,是為了詩歌音韻的押韻。‘悭時捨,捨時悭,不離內外及中間’是講內布施,當我們一念放下,到達內外皆空的境界。‘亦無悭,亦無捨,寂寂寥寥無可把’也講內布施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