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南懷瑾:宗鏡錄略講上冊(第二十八章)02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南懷瑾教授講述

  第二十八章空心具足八萬門02

  心塵若了入無生

  又若不見一塵,則無持無犯。故雲“若覓戒三毒,瘡痍幾時差,辱境如龜毛,忍心不可得,精進心不起,無法可對治,內外心不生,定亂俱無寄,悉入無生忍,皆成般若門。

  這是永明壽大師引用另一位禅師的語錄,講持戒的問題。真正到了一念心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的境界,不是理論上,修持功夫真證到此境,那就無所渭[謂]持戒,無所謂犯戒。因為真正到了一念心空‘本來無一物’,晝夜都在空的境界上,用不著持戒,當然也沒有犯,所以‘無持無犯’。凡夫在還沒有成道以前,貪嗔癡三毒,有如身上的毒瘤,假使證得一念空,就不怕這個東西了。那麼也無所謂忍辱了。有—個心去忍辱已經不是真正忍辱,真正證到空,無所謂辱與忍辱。

  ‘忍心不可得’,忍心是對忍辱的事相來講。碰到一件事,我們心裡非常難受,要拼命忍,這是忍境;忍到把這件事解脫了,這是忍心,一個是心的境界;一個是事的境界,他說忍辱也不可得。

  ‘精進心不起,無法可對治’,真達到空的境界,本來就在精進中。沒有成道以前,精進是為求進步,進步到最後那個空的境界,既然達到空的境界,也就無可進步處,所以說‘精進心不起,無法可對治’。不過,這句話要注意,自己沒有到達空的境界而想偷懶,然後拿兩句話念念說,已經到達這個境界,那是自己在造業。

  ‘內外心不生,定亂俱無寄’,真達到了無可得的境界,內心、外境都不起了,無所謂修定,也無所謂散亂。既不散亂,何必修定?修定是因為有散亂心,有三毒煩惱,真到了無散亂心,無煩惱無妄想的境界,何必修定!為什麼呢?因為本來在定中嘛!所以說‘內外心不生,定亂俱無寄’。六度都不行而自然到達這個境界的,叫菩薩得無生法忍,‘生而不生,不生而生’謂之無生。‘悉入無生忍,皆成般若門’,自然而然達到般若境界,這就是大智慧的成就。這是引用經論‘心外無法’的道理。

  問:本宗大旨舉意便知。何待敷揚勞神述作。答:一切施為無非佛事,盡堪悟道皆是入門。

  永明壽禅師寫到這裡,有人提出問題了:‘問:本宗大旨舉意便知,何待敷揚勞神述作’?這兩句是一個問題。有人問:大師啊!您所提諸佛菩薩心中大要的宗旨是什麼?心中大要就是指《楞伽經》的‘無門為法門’,真正的佛法沒有一個方法,以無門為法門,佛以心為宗,本宗大旨,您大概一提我們就知道了!‘何待敷揚勞神述作’,何必要您來啰嗦,還寫個《宗鏡錄》干什麼呢?用現代白話文的意思就是:‘何必要你老和尚啰嗦什麼!還寫那麼大一部書!’

  ‘答:一切施為無非佛事,盡堪悟道皆是入門’這是永明壽禅師的見地,文字般若的境界。年輕同學們尤其要留意文學,白話文學也是一樣的,宏揚一種教化的宗旨,文學的功勞往往占了十之七八,文學如此重要。永明壽禅師以宋體的骈文寫書,文字美極了!他把簡單的道理;用美妙的文學手法來表達:‘一切施為無非佛事’,依據大乘佛教佛學的道理,一切作為都是佛事,這句話包含很多意義。譬如念阿彌陀佛是不是佛事?當然是;打坐、參禅、放焰口、念經、叩頭、拜拜是不是?也是;挑蔥賣蒜做生意也是。出家一切作為固然是佛事;在家一切作為也是佛事。在家作為是佛事出於何處呢?出於《法華經》和《維摩經》。《法華經》說:‘一切治生產業皆與實相不相違背’,《法華經》是大乘中的大乘;《維摩經》也說真正的學佛是入世不是出世,非入世不能成道,所以《維摩經》比喻高原之地不生蓮花,把自己弄得太清高、太高超,離開人世一切,等於把蓮花種子種在山頂上,永遠不會開蓮花。蓮花出污泥而不染,必須種在低級的爛泥臭水中,出污泥而不染,反而更清淨、更芬芳,這就是佛法的精神。

  ‘一切施為無非佛事,盡堪悟道皆是入門’,永明壽禅師這八個字一句的古文,雖然推開了佛經的用語,卻包涵了大乘的義理。這兩句也是很好的骈體文對仗句,你們做佛法生意,開個素菜館什麼的都用得上這些好對於,《宗鏡錄》這些對子多得很。不管哪個佛法,能夠使我們悟道的,就是佛法的入門方法。

  所以普賢佛國,以瞪目為佛事。南閻浮提,以音聲為佛事。乃至山海亭台,衣服飲食,語默動靜,異相施為,一一提宗,皆入法界。

  佛法有八萬四千法門,法法皆能應機成就根器不同的眾生,普賢佛國是以瞪眼睛的方式開悟眾生,有人問什麼是佛法?佛菩薩用眼睛瞪你一下,你就悟道了。在中國這類作略的禅師很多。像布袋和尚肩背布袋,人問什麼是佛法,他把布袋一放,朝你面前一站,是嘛!本來我們一切放下,放下布袋就成功了!你不懂,他把布袋一背,又走了。

  又如‘鳥窠吹布毛’的典故,鳥窠禅師住在杭州,自己在大樹上搭一個小棚,有鵲鳥築巢在旁邊,很乖馴,因此也有人稱他為鵲巢和尚,唐朝名詩人白居易見過他。他收了一個小徒弟,服侍他很多年。有一天小和尚向鳥窠告假准備辭職,鳥窠問為什麼?小徒弟說本來出家是為了要成佛,看老人家有道,服侍多年,也沒有傳他一點佛法,所以要到別的地方求佛法。鳥窠禅師叫徒弟等一等,從身上穿的破舊衣服上找到一根布毛,用嘴一吹,小徒弟悟道了,這就叫‘鳥窠吹布毛’,跟瞪眼睛的道理一樣。我們也用掃把掃了好多布毛,怎麼不悟道?

  成就者一切事都是佛法,‘所以普賢佛國以瞪目為佛事,南間浮提以音聲為佛事’,南閻浮提就是我們這個世界,以音聲為佛事,此語出於《楞嚴經》《觀音菩薩圓通章》:‘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我們這個南閻浮提世界,以觀世音菩薩最流行,眾生容易因聲音而悟道,並不是別的聲音,因此佛要說法四十九年。在其他佛國並不一定要開口的,有的佛瞪一下眼睛你就悟道了;有些則招一下手就悟道。我們看有些佛像,手勢各有不同,阿彌陀佛的手相就是大施印,他把手一擺,什麼話都不講,讓人一看就悟道。

  ‘乃至山海亭台、衣服飲食、語默動靜、異相施為’,各種不同的現象都是接引眾生的妙法。

  ‘一一提宗’:沒有哪一點不提示心法的宗旨。

  ‘皆入法界’:世間任何一個動作、任何一種現狀、音聲都可悟道,都可進入法界。法界一詞引自《華嚴經》。

  花飛钏動悟禅心

  但隨緣體妙,遇境知心,乃至見色聞聲,俱能證果,華飛钏動,盡可棲神。

  又是文采風流的句子。

  ‘但隨緣體妙’:只要隨緣體會那個妙用。

  ‘遇境知心’:碰到任何的境界都可以明心見性。

  ‘乃至見色聞聲俱能證果’:隨便你看到一切色、聽到一切聲音,都可以證果。

  ‘花飛钏動’:風一吹,花飛了!钏是手镯子,尤其女孩子喜歡戴手镯子,一碰叮叮當當響。

  ‘盡可棲神’:都可以悟道。‘棲神’二字一時雖難解釋得清楚,他引用道家名詞來寫。正統的道家,非旁門左道,這個‘神’字,近似於佛學裡的‘心’字。

  講到這裡,我們也可以說,永明壽禅師寫《宗鏡錄》,充分顯示出他佛學學問的淵博。我們平常看經典,沒有讀完三藏十二部是看不到的,他在這裡引用出來,不需要我們讀完三藏十二部經典。接下來引用一部經論:

  如論雲:有國王觀華飛葉動得辟支佛。

  這是印度的故事。佛過世後的像法時期,這一階段證得羅漢的弟子還不少。他說有一位國王看到花飛葉落,悟道了!因此不當皇帝出家了,所謂出家並不一定剃頭,而是出世去了!所謂‘辟支佛’,是在佛過世後,自己無師自通,因因緣而悟道的‘獨覺佛’。

  钏動者。禅經雲:有國王令宮女摩身,為镮钏鬧,令漸漸減钏,乃至唯一,則不復聲,因思此聲,從因緣生,悟辟支佛。

  鸠摩羅什翻譯的禅經說,也是像法時期,另有一位國王,每天晚上命一宮女為他按摩方能入睡。宮女手戴一串手钏,一按摩即叮鈴當當響,國王覺得吵鬧,命宮女每天除一只手钏,最後只戴一個,當然不會發出聲音,國王由這個因緣而悟道。由此可見學佛處處反省。‘因思此聲從因緣生’。國王警覺到突然一反省,這個聲音從因緣而生,好清淨!當兩個東西一碰當然發出聲音;講話也是一樣,少了一瓣嘴唇就發不出聲音,一切音聲皆因互相摩擦有之。譬如風無聲,但是一碰到東西便發出聲音。國王因此悟到萬法皆因緣生,相對而起,依他而起,因此悟了道,證到辟支佛果。

 

上一篇:星雲大師:《心經》第2課02
下一篇:海濤法師:如果你這個人喜歡跟人家長得不一樣,又好看,有這樣一個淨土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