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信願法師:罪惡生死凡夫,依彌陀本願,十聲一聲,決定往生(一)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往生淨土仗佛願力】法然上人開示:罪惡生死凡夫,依彌陀本願,十聲一聲,決定往生(一)

  晚上借著大家打佛七的殊勝法緣,師父繼續向大家報告「往生淨土仗佛願力」。前面我們探討到了第六大點,舉理佐證的第三十八段文,晚上從第三十九段文,接著看下去,請大家看講義第九頁。

  第三十九段文是法然上人在《觀無量壽經釋》,所開示的法語。這一段法語最主要是在解釋《觀經》三心的至誠心。《觀經》的三心,至誠心、深心、回向發願心,是不論往生哪一品的行者,必須要做到的。就是我們念南無阿彌陀佛,根據阿彌陀佛第十八願修學的本願行者,我們還是要做到《觀經》的三心,三心通於報土、化土的往生。《觀經》的三心,可說是念佛人的重點。念佛具足三心,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必定的。法然上人在《觀經》三心的開示有許多的法語,在《觀無量壽經釋》,也對三心的解釋開示了許多。這是其中的一段重點,照例師父把這一段文念一遍,讓大家對照對照:

  【法然上人《觀無量壽經釋》雲:又此經言:具三心者,必生彼國。三心者,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發願心。三心雖區,取要而言,攝於深心。善導和尚於《觀經疏》,釋此而言:至者真,誠者實。欲明一切眾生,身口意業,所修解行,必須真實心中作,不得外現賢善精進之相,內懷虛假。其解行者:罪惡生死凡夫,依彌陀本願,十聲一聲,決定往生。如是解行,是真實之解而行。外現信本願之相,內懷疑心,是不真實之心。】

  這一段法語,法然上人對於深心的解說,把至誠心跟深心,合在一起來解釋,讓我們了解,一個內在信受阿彌陀佛本願,外在稱念阿彌陀佛名號的行者,真實的做到《觀經》的三心,至誠心、深心、回向發願心。

  「又此經言」,此經指的就是《觀經》,因為《觀經》經文說到,「具三心者,必生彼國」。所以念佛的行者具足三心,一定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換句話說,如果沒有具足三心,就不一定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每一個念佛人,當然是希望自己能夠必定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所以我們一定要把《觀經》的三心做到。

  「三心者,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發願心。」你要詳細的了解這三心的意思,把善導大師的《觀經四帖疏》疏文,好好讀一讀,你就會發現,善導大師的疏文,對《觀經》三心的解釋,非常的多。尤其深心講了七信四難,七信就是七種信,用七種信來解說信心的意義。然後又講了四個問答,叫做四重破難,簡稱四難。這四個問答也都是要幫助我們淨業行人,破疑生信。所以善導大師在《觀經四帖疏》三心的第二深心,深信之心,可說疏文的解釋最多。第三的回向發願心,善導大師還講了一個二河白道喻,這二河白道喻全文也不短,也是為了守護念佛人的信心。二河白道喻又叫做信心守護喻,所以說二河白道喻,最主要是要讓念佛人守護信心。所以把三心講透了,其實就是深信之心。換句話說,你念佛對阿彌陀佛建立起深信之心,稱念阿彌陀佛的名號,你就具足三心,絕對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所以在這裡法然上人也說了,「三心雖區,取要而言,攝於深心」,三心雖然有所分別,分為三心,所以說三心雖區。

  「取要而言」,取其大要來說就是深心,以深心來包括至誠心,以及回向發願心。事實上你建立起深心,就是深信之心,你當然念這一句佛號是真誠的。你真心想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對阿彌陀佛建立起深信,那你會不真誠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嗎?回向發願如果站在我們眾生這一邊來講就是,我們回因地向果地,回娑婆向極樂,回凡夫向聖人,發願就是發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願生心,這不就是攝在深心之心嗎?所以總歸三心也沒有離開,往生三法信、願、行。信做到深信,願做到切願,行做到力行,如果你有深信之心,往生三法是一而三、三而一,也就是信包括願與行,願包括信與行,行包括信與願,所以舉一攝余,那就是信、願、行,往生三法都做到,也等於做到《觀經》的三心。

  善導和尚於《觀經疏》,「釋此而言」,底下就是引用善導大師,在《觀經四帖疏》所開示的法語。法然上人在著作裡,只要稱呼善導大師,幾乎都是稱呼善導和尚。「和尚」這兩個字,是非常恭敬的用語,現在人對於出家的男眾比丘,甚至只有沙彌而已,只要是理了光頭的出家男眾,都稱呼和尚,事實上這樣的稱呼是不如法的。和尚是很尊貴的稱呼。有的小朋友看到師父是出家人,他有時候會指著我說:和尚和尚。事實上師父不能稱為和尚,我沒有和尚的德行。「和尚」這兩個字的意義,你要明白,和尚就是親教師,也就是有道德,有學問,有涵養,戒德高超,學問了得,修行能夠當弟子的模范,有學問、道德、涵養教導弟子,這樣稱為和尚。通常也戒臘比較高,所以一般年輕的比丘,是不太有資格可以被稱為和尚,所以和尚是很尊重的稱呼。同時如果稱對方為和尚,也有含著要以對方為師的意義。譬如師父不夠資格被稱為和尚,但是你一定要稱呼我為信願和尚,那就表示你要以我為師,依止我好好的修學佛法。事實上如果比較年輕的比丘,稱法師就已經非常的尊稱了。所以師父常教導大家,在佛門的稱呼要如理如法。如果你跟我很熟了,稱呼我願師父就可以了,這樣就比較親切的稱呼。我的上字是信下字是願,所以稱呼我願師父,這樣就感覺很親切了,或者你連上字也稱呼,就稱呼我信願師父這樣就可以,也不必很恭敬的稱呼我,信願法師。說起來我也不太有資格稱法師,因為「法師」這兩個字,是不容易做到的。法師就是以法為師、以法師人,以法為師你要通達三藏,經、律、論,被稱為法師比較具有資格。現代的法師,能夠把三藏經、律、論,都讀得非常的通達,那是不容易做到的,所以稱信願師父這樣就很好了。所以稱呼要很如理如法。法然上人稱呼善導和尚,就是法然上人的淨土思想,完全遵循善導大師。雖然善導大師跟法然上人,是不同時代的人,但是以法為師,譬如說善導大師入滅了,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法然上人也沒見過善導大師,可是他把善導大師的著作讀得滾瓜爛熟,一生依照善導大師的教導去行,去修,去做,法然上人就是以善導大師為師,所以稱呼為善導和尚。譬如印光大師,也已經往生淨土了,你要以印光大師為師,可以稱呼為印光和尚,那很簡單。你把《印光大師文鈔》,整部讀得滾瓜爛熟融會貫通,然後依教奉行,你就是以印光大師為師。中國的淨土宗兩位古德,善導大師與印光大師,如果你能夠把他們的著作,讀得融會貫通再加上淨土三經,你問我:這樣修學,阿彌陀佛的淨土教法夠不夠?我跟你講:夠了,太夠了,你淨土的經論能夠三經,加上《善導大師全集》,《印光大師文鈔》,你念佛的知見我敢說不會偏差,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經論的依據足夠了。再來就是起行,每天好好的念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上一篇:信願法師:求子得子所求遂意
下一篇:信願法師:釋迦如來告身子即是普告苦眾生(三)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