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燒燒香拜佛時,謹記兩句話,佛就會離你越來越​近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經常去寺廟燒香拜佛的人,很多都是以“求”的心態拜佛的。有求富貴長壽的,有求升官發財的,有求家庭和睦事業順心的,有求生男生女的。佛門雖“有求必應”,但是所求的要如理如法,合理合法才行。佛教是講究因果的,“萬法皆空,因果不空”。種什麼因,得什麼果,就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比如你前世沒有修過財布施,今生想求富貴,這顯然是不現實的。所以要求富貴財富,今生就要去修財布施了。

  一切還是靠自己,比如求健康長壽,首先要不殺生,而且要放生。《了凡四訓》裡講了袁了凡的故事,本來只活到50多歲,且命中無子。但是袁了凡通過每天做善事,不僅活到70多歲壽終,而且還有了子嗣,這就是“善有善報”。

  我們燒香拜佛要謹記兩句話,佛就會離你越來越近:

  第一句,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

  釋尊在菩提樹下證得無上正覺,第一句便指出“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我當教以聖道,令其永離妄想執著,自於身中得見如來廣大智慧與佛無異。每個眾生都有佛性,都可以成佛。但是因為被妄想執著蒙蔽,所以不能恢復佛性。恢復佛性就成佛,放下妄想執著,就恢復佛性就成佛了。所以游本昌飾演的《濟公傳》裡有一句歌詞唱得很好,“東找佛,西找佛,不如自己修成佛”。

  修佛的根本是先孝養父母,“百善孝為先”。地藏菩薩給我們做了表率,他在作為婆羅門女和光目女時兩次救母,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我們凡夫靠修行想放下妄想執著是很難的,但是念佛卻是成佛的捷徑。深信切願是往生西方淨土的關鍵,就是具足信願持名念佛,就是念一句阿彌陀佛。往生到西方淨土即為阿惟越致菩薩,就是不退轉菩薩,而且是一生成佛。因為阿彌陀佛的國土種種莊嚴,都是諸上善人,沒有三惡道,常常和觀世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為伴,常常親近阿彌陀佛,時時刻刻都在聞法,所以步步都是在精進,一直到圓滿成佛,到時就有能力廣渡眾生了。

  第二句,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如果“以色見我”,比如說佛有三十二相,紫磨真金色,如果執著這個三十二相、紫磨真金色就能見如來,那麼轉輪聖王也有三十二相八十隨行好,但是他不是如來。“以音聲求我”,音聲是一種聲塵,聲塵是生滅的,它不可能和不生滅的如來相等的。所以從色相和音聲上去求如來,是心外求法,是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所以佛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一切眾生皆可成佛。拜佛的目的,不是搞崇拜。是提醒自己佛是向內求的,禅宗主張的,“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就是說的向內求。念佛是不是心外求佛,大安法師說,淨土法門卻要讓我們念阿彌陀佛,它要建立一種阿彌陀佛的身相;它要建立西方極樂世界的莊嚴;它要我們求生極樂世界這個方位。好像和《金剛經》所說的“以音聲求我”有矛盾,但是表面上有矛盾,實際上是不矛盾的。

  《金剛經》般若空性是從空門進入的,所以它要掃蕩;淨土法門它是從有門施設的,這種有門就要建立相。但這個相不是我們凡夫的業力之相,這是阿彌陀佛的清淨願心裡面顯現的相,是從真空裡面產生的妙有。這個妙有就等同於真空,真空妙有是一體兩面。這叫“第一義谛妙境界相”。所以透過這樣的一個妙有,就能夠契入到法身如來,就是實相。

  所以淨土法門的方便就在於“指方立相,住相證果”。指示西方極樂世界,建立阿彌陀佛的音聲之相,相好之相,極樂世界依正莊嚴之相。這些音聲、彌陀的名號、極樂世 界依正莊嚴,都是實相的表現。所以住在這個相上,就能證到實相之果。

  所以,燒香拜佛,不如孝養父母,老實念佛,念阿彌陀佛就是念自性彌陀。因為釋迦牟尼佛說過一切眾生皆可成佛,《華嚴經》上講“一切諸佛身,唯是一法身”。而且念阿彌陀佛即是念十方三世諸佛,

  “阿彌陀”佛三字中,有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一切諸菩薩、聲聞、阿羅漢,一切諸經、陀羅尼神咒、無量行法。是故,彼佛名號,即是為無上真實至極大乘之法,即是為無上殊勝清淨了義妙行,即是為無上最勝微妙陀羅尼。而說偈曰:

  阿字十方三世佛

  彌字一切諸菩薩

  陀字八萬諸聖教

  三字之中是具足

  念佛是因,成佛是果。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這樣佛離你就越來越近了。

  敬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ná mó ā mǐ tuó fó)或阿彌陀佛。

 

上一篇:童子虔心供佛感動大地燃燈古佛為釋​迦牟尼授記
下一篇:俗語“人過四十莫管2事;人過五十莫管2人​”,老祖宗的逆耳忠言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