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知識

 

佛祖為羅雲說微妙法,所有愁憂皆當除盡,獲大果報,成阿羅漢!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u=1448935124,3284692964&fm=26&gp=0.jpg

  世尊為羅雲說微妙法,所有愁憂皆當除盡,成阿羅漢!

  增壹阿含經

  這一段經文,是世尊教導修行者以“坐禅數息”進入禅定。經文說的“安般”,為數息觀的異譯,經文謂:“安名為入息,般名為出息”,通過觀出息入息,以達‘守意入定’的目的。“諸比丘,如是修習安般念,如是持續不斷修習,能獲大果,能致大譽。”

  ◎增壹阿含經安般品第十七之一

  (一)

  聞如是:

  一時,佛在捨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到時,著衣持缽,將羅雲入捨衛城分衛。爾時,世尊右旋顧謂羅雲:“汝今當觀色為無常。”

  羅雲對曰:“如是,世尊!色為無常。”

  世尊告曰:“羅雲!痛、想、行、識皆悉無常。”

  羅雲對曰:“如是,世尊!痛、想、行、識皆為無常。”

  是時,尊者羅雲復作是念:“此有何因緣,今方向城分衛,又在道路,何故世尊而面告誨我?今宜當還歸所在,不應入城乞食。”

  爾時,尊者羅雲即中道還到祇桓精捨,持衣缽,詣一樹下,正身正意,結跏趺坐,專精一心,念色無常,念痛、想、行、識無常。

  爾時,世尊於捨衛城乞食已,食後在祇桓精捨而自經行,漸漸至羅雲所。到已,告羅雲曰:“汝當修行安般之法,修行此法,所有愁憂之想皆當除盡。汝今復當修行惡露不淨想,所有貪欲盡當除滅。汝今,羅雲!當修行慈心,已行慈心,所有瞋恚皆當除盡。汝今,羅雲!當行悲心,已行悲心,所有害心悉當除盡。汝今,羅雲!當行喜心,已行喜心,所有嫉心皆當除盡。汝今,羅雲!當行護心,已行護心,所有憍慢悉當除盡。”

  爾時,世尊向羅雲便說此偈:

  “ 莫數起著想, 恆當自順法;

  如此智之士, 名稱則流布。

  與人執炬明, 壞於大闇冥;

  天龍戴奉敬, 敬奉師長尊。”

  是時,羅雲比丘復以此偈報世尊曰:

  “ 我不起著想, 恆復順於法;

  如此智之士, 則能奉師長。”

  爾時,世尊作是教敕已,便捨而去,還詣靜室。

  是時,尊者羅雲復作是念:“今雲何修行安般,除去愁憂,無有諸想?”是時,羅雲即從坐起,便往世尊所。到已,頭面禮足,在一面坐。須臾退坐,白世尊曰:“雲何修行安般,除去愁憂,無有諸想,獲大果報,得甘露味?”

  世尊告曰:“善哉!善哉!羅雲!汝乃能於如來前而師子吼,問如此義:‘雲何修行安般,除去愁憂,無有諸想,獲大果報,得甘露味?’汝今,羅雲!谛聽!谛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具分別說。”

  對曰:“如是,世尊!”爾時,尊者羅雲從世尊受教。

  世尊告曰:“於是,羅雲!若有比丘樂於閒靜無人之處,便正身正意,結跏趺坐,無他異念,系意鼻頭,出息長知息長,入息長亦知息長;出息短亦知息短,入息短亦知息短;出息冷亦知息冷,入息冷亦知息冷;出息暖亦知息暖,入息暖亦知息暖。盡觀身體入息、出息,皆悉知之。有時有息亦復知有,又時無息亦復知無。若息從心出亦復知從心出。若息從心入亦復知從心入。如是,羅雲,能修行安般者,則無愁憂惱亂之想,獲大果報,得甘露味。”

  爾時,世尊具足與羅雲說微妙法已,羅雲即從坐起,禮佛足,繞三匝而去。往詣安陀園,在一樹下,正身正意,結跏趺坐,無他余念,系心鼻頭,出息長亦知息長,入息長亦知息長;出息短亦知息短,入息短亦知息短;出息冷亦知息冷,入息冷亦知息冷;出息暖亦知息暖,入息暖亦知息暖。盡觀身體入息、出息,皆悉知之。有時有息亦復知有,有時無息亦復知無。若息從心出亦復知從心出。若息從心入亦復知從心入。

  爾時,羅雲作如是思惟,欲心便得解脫,無復眾惡。有覺、有觀,念持喜安,游於初禅。有覺、有觀息,內自歡喜,專其一心,無覺、無觀,三昧念喜,游於二禅。無復喜念,自守覺知身樂,諸賢聖常所求護喜念,游於三禅。彼苦樂已滅,無復愁憂,無苦無樂,護念清淨,游於四禅。

  彼以此三昧,心清淨無塵穢,身體柔軟,知所從來,憶本所作,自識宿命無數劫事。亦知一生、二生、三生、四生、五生、十生、二十生、三十生、四十生、五十生、百生、千生、萬生、數十萬生,成劫、敗劫,無數成劫、無數敗劫,億載不可計,我曾生彼,名某姓某,食如此食,受如此苦樂,壽命長短,彼終生此,此終生彼。彼以此三昧,心清淨無瑕穢,亦無諸結。亦知眾生所起之心,彼復以天眼清淨無瑕穢,觀眾生類:生者、逝者,善色、惡色,善趣、惡趣,若好、若丑,所行、所造,如實知之。

  或有眾生,身行惡、口行惡、意行惡,誹謗賢聖,行邪見,造邪見行,身壞命終,入地獄中。或復眾生,身行善、口行善、意行善,不誹謗賢聖,恆行正見、造正見行,身壞命終,生善處天上。是謂天眼清淨無瑕穢,觀眾生類:生者、逝者,善色、惡色,善趣、惡趣,若好、若丑,所行、所造,如實知之。復更施意,成盡漏心,彼觀此苦,如實知之。復觀苦習,亦知苦盡,亦知苦出要,如實知之。彼以作是觀,欲漏心得解脫,有漏、無明漏心得解脫,已得解脫,便得解脫智: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復受有,如實知之。是時,尊者羅雲便成阿羅漢。

  是時,尊者羅雲已成羅漢,便從坐起,更整衣服,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住,白世尊曰:“所求已得,諸漏除盡。”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諸得阿羅漢者,無有與羅雲等也。論有漏盡,亦是羅雲比丘。論持禁戒者,亦是羅雲比丘。所以然者,諸過去如來.等正覺,亦有此羅雲比丘。欲言佛子,亦是羅雲比丘,親從佛生,法之上者。”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聲聞中第一弟子能持禁戒,所謂羅雲比丘是。”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 具足禁戒法, 諸根亦成就;

  漸漸當逮得, 一切結使盡。”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名詞解釋:

  ★羅雲:羅睺羅

  ★增一經中把五蘊的“受”稱為“痛”,即使是“樂受”也叫做“樂痛”,有點啟發性..

  ★愁憂之想 ... 想,一切相,想蘊功能所攝 ...

  ★護心 = 捨心

打坐.jpg

  安般守意經(白話)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捨衛城東園,與眾所知識大比丘僧俱,如尊者捨利弗、摩诃目犍連,摩诃迦葉、摩诃迦旃延、摩诃俱絺羅、摩诃劫賓那、摩诃純陀、阿那律、離婆多及阿難。爾時諸上座比丘都精勤教誨新進比丘,有上座比丘教誨十人者,有上座比丘教誨二十人者,有上座比丘教誨三十人者,有上座比丘教誨四十人者,因此新進比丘經上座教誨,日漸得大進步。

  時當月圓日的晚上,結夏安居期後,舉行自恣大會。佛世尊露天而坐,眾比丘環繞周圍。

  佛陀環視僧團而開示說:“諸比丘,我很欣悅看到你們在安居後所得的道果,我知道你們還可以得到更高成就。還未得的果位,你們得以得到,還未證悟的,你們得以證悟,我將停留在此,迄下月月圓。”

  鄉村比丘聽說佛將停留一個月,都聚集到捨衛城聽佛教示。於是諸上座更熱心教誨新進比丘。有上座比丘教誨十人者,有上座比丘教誨二十人者,有上座比丘教誨三十人者,有上座比丘教誨四十人者,因此新進比丘經上座教誨,日漸得大進步。

  時當次月月圓之日,世尊露天而坐,環視僧團而告之曰:

  “諸比丘,我們的僧團既純且善,不作瑣碎之談,不說绮語,堪受供養,為世之福田。此僧團世所稀有,遠人聞風亦均負笈而至。”

  “諸比丘,此僧團有比丘已證阿羅漢果,漏盡圓成,已捨諸擔,正遍智慧,最終解脫。有比丘滅盡最初五結,證不還果。有比丘滅盡最初三結,證一還果,他們已斷貪瞋癡三結,只需再輪回一次。有比丘滅盡三結,證預流果,永不退轉,必趣涅盤。

  有比丘常修四念處,有比丘常修四正勤,有比丘常修四神足,有比丘常修五根,有比丘常修五力,有比丘常修七覺支,有比丘常修八正道。

  有比丘常修慈觀,有比丘常修悲觀,有比丘常修喜觀,有比丘常修捨觀,有比丘常修不淨觀,有比丘常修無常觀,有比丘常修安般念。

  諸比丘,持續不斷修習安般念,能獲大果,能致大譽。持續不斷修習安般念,可令四念處修習圓滿。持續不斷修習安般念,可令七覺支修習圓滿,持續不斷修習安般念,可令智慧解脫完成。”

  “諸比丘,如何修習安般念,如何持續不斷修習,能獲大果,能致大譽?”

  “諸比丘,如此,比丘或往林中,或往樹下,或往寂靜處,結跏趺坐,端身正直,系念在前。息入知正入息,息出知正出息(吸氣,行者知道他正在吸氣;呼氣,行者知道他正在呼氣)。”

  1.吸入的氣很長,行者知道“我正在吸入長息”;呼出的氣很長,行者知道“我正在呼出長息”。

  2.吸入的氣很短,行者知道“我正在吸入短息”;呼出的氣很短,行者知道“我正在呼出短息”。

  3.“我正在吸氣,同時注意到我的全身。我正在呼氣,同時注意到我的全身。”行者努力練習。

  4.“吸氣我令全身寧靜祥和,呼氣我令全身寧靜祥和。”行者努力練習。

  5.“吸氣我感到喜悅,呼氣我感到喜悅。”行者努力練習。

  6.“吸氣我感到快樂,呼氣我感到快樂。”行者努力練習。

  7.“我正在吸氣,同時了知我心理的活動。我正在呼氣,同時了知我心理活動。”行者努力練習。

  8.“我正在吸氣,同時使我心理的活動寧靜祥和。我正在呼氣,同時使我心理的活動寧靜祥和。”行者努力練習。

  9.“我正在吸氣,同時覺察到我的心。我正在呼氣,同時覺察到我的心。”行者努力練習。

  10.“我正在吸氣,同時使我的心愉悅祥和。我正在呼氣,同時使我的心愉悅祥和。”行者努力練習。

  11.“我正在吸氣,同時集中我的心念。我正在呼氣,同時集中我的心念。”行者努力練習。

  12.“我正在吸氣,同時疏解我的心結(解放我的心)。我正在呼氣,同時疏解我的心結。”行者努力練習。

  13.“我正在吸氣,同時觀察諸行無常的本性。我正在呼氣,同時觀察諸行無常的本性。”行者努力練習。

  14.“我正在吸氣,同時觀察諸法離染。我正在呼氣,同時觀察諸法離染。”行者努力練習。

  15.“我正在吸氣,同時觀察解脫。我正在呼氣,同時觀察解脫。”行者努力練習。

  16.“我正在吸氣,同時觀察出離。我正在呼氣,同時觀察出離。”行者努力練習。”

  “諸比丘,如是修習安般念,如是持續不斷修習,能獲大果,能致大譽。”

四念處 600.jpg

  (四念處的精神在如實的觀照,什麼是「如實」,就是照它實際的面貌來認知 )

  1.”諸比丘,如何修習安般,如何持續不斷修習,能令四念處修習圓滿?”

  “諸比丘,當行者專注於呼吸,

  吸氣,行者了知“我正在吸氣”;

  呼氣,行者了知“我正在呼氣”;

  呼出長息,了知“我正呼出長息”;

  吸入長息,了知“我正吸入長息”;

  呼出短息,了知“我正呼出短息”;

  吸入短息,了知“我正吸入短息。”

  當出入息時,了知一切身,了知“我正令全身寧靜祥和。”行者堅持安住觀身在身,全然了知他的狀況,超越世間所有之執著、憂患。行者如此專注安般修息四念處的第一念處──身念處。”

  2.”諸比丘,當行者專注於呼吸,

  吸氣,行者了知“我感到喜悅”;

  呼氣,行者了知“我感到喜悅”;

  吸氣,了知“我感到快樂”;

  呼氣,了知“我感到快樂”;

  呼氣,了知“我心理的活動”;

  吸氣,了知“我心理的活動”;

  吸氣,同時令其心理的活動寧靜祥和;

  呼氣,同時令其心理的活動寧靜祥和;

  行者堅持安住觀受在受,全然了知他的狀況,超越世間所有之執著、憂患。

  行者如此專注安般修息四念處的第二念處──受念處。”

  3.”諸比丘,當行者專注於呼吸,吸氣呼氣了知其心;使其心愉悅祥和集中心念;令心解脫。行者堅持安住觀心在心,全然了知他的狀況,超越世間所有之執著、憂患。諸比丘不修習安般念則不能得到任何禅定智能。”

  “我正在吸氣,同時觀察諸行無常的本性。我正在呼氣,同時觀察諸行無常的本性。”行者努力練習。”

  “我正在吸氣,同時觀察諸法離染。我正在呼氣,同時觀察諸法離染。”行者努力練習。”

  “我正在吸氣,同時觀察解脫。我正在呼氣,同時觀察解脫。”行者努力練習。”

  “我正在吸氣,同時觀察出離。我正在呼氣,同時觀察出離。”行者努力練習。”

  4.”諸比丘,當行者專注於呼吸,照見諸行無常、離染、解脫、出離的本性。行者堅持安住觀身在身,全然了知他的狀況,超越世間所有之執著、憂患。”

  “諸比丘,如此修習安般念,如此持續不斷修習,能令四念處修習圓滿。”


timg (4).jpg

  “諸比丘,如何修習四念處,如何持續不斷修習,能圓滿安住於七覺支?”

  “諸比丘,若行者恆堅持觀身在身,觀受在受,觀心在心,觀法在法,無分散意,(全然了知他的狀況,超越世間所有之執著、憂患。)可令念覺支堅固,念覺支堅固故,念覺支能趨於圓滿。”

  “若行者住於念(專注,禅定狀態)無分散意,能審視心中生起的諸法──心的對象,能令第二覺支──擇法覺支生起趨於圓滿。”

  “若行者持續、堅持不移觀照、審視諸法,無分散意,能令第三覺支──精進覺支生起趨於圓滿。”

  “若行者精進堅固,沉著住於修習之流,則離欲喜起,能令第四覺支──喜覺支生起趨於圓滿。”

  “若行者住於喜的狀態,無分散意,能令身心輕安,身心經安則令第五覺支──輕安覺支生起趨於圓滿。”

  “若行者身心輕安,則心易達於定境,能令第六覺支──定覺支生起趨於圓滿。”

  “若行者住於甚深禅定中,能除諸分別,令第七覺支──捨覺支生起趨於圓滿。”

  “諸比丘,如何修習七覺支,如何持續不斷修習,能令正智解脫完成?”

  “行者住寂靜處,遵循七覺支之道,觀諸法離欲,可令念覺支修習,如是乃至擇法、精進、喜、輕安、定、捨覺支修習,如此修習七覺支能令正智解脫完成。”

  佛世尊說此經已,諸比丘皆大歡喜。

  轉帖分享 功德無量

  若有功德回向法界、回向累世六親眷屬恩人好友一切有緣眾生、回向所有一切眾生:生生世世、永遠得聞正法、聞即信受、滅貪嗔癡、發菩提心、斷惡從善、消災解難、離苦得樂、成就菩提!

 

上一篇:印光大師:日日食肉,即日日殺生
下一篇:靈巖了然法師閉關時間考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