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此文能助你遠離顛倒夢想,找​回真正的幸福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na mo a mi tuo fo

  南 無 阿 彌 陀 佛

  一切眾生未來諸佛

  【經典原文】復次,佛子!如來智慧無處不至。何以故?無一眾生而不具有如來智慧,但以妄想顛倒執著而不證得;若離妄想,一切智、自然智、無礙智則得現前。——《華嚴經》

  -01-

  遠離顛倒夢想,找回真正的幸福

  兩個人非常渴,喝同一口井水時,一個用金杯,一個用泥杯。

  前者覺得自己富貴,後者認為自己貧賤;

  前者得到了虛榮的滿足,後者陷入無謂的煩惱中。

  他們都忘了,自己需要的是 “水”,而不是 “盛水的杯”。

  我們在生活中也是如此,不要被自己不需要的東西所煩惱。

  -02-

  若沒有貪心、欲望,怎麼去生活、工作啊?

  對世間的貪戀是一種障礙。

  我們可以有願望,但不能有欲望,因為欲望是成就最大的障礙。

  我們成家、立業等,都是為了快樂,為了解脫,但若是內心有貪戀、欲望,不可能有真正的快樂,也不會有真正的解脫。

  所以,不能有貪心和欲望。

  很多世間人覺得:“若是沒有貪心,沒有欲望,怎麼去生活、工作啊?”

  其實,若沒有貪心、欲望,也一樣可以工作和生活,這個時候主要是以悲心和願力來為人處世。

  貪心和欲望是自私的,心態是狹隘的,也因此產生了很多煩惱和痛苦,造成了很多所謂的障礙。

  而在悲心和願力下,心量是完全放開的,是不自私的,這樣不會有煩惱,不會給自己造成障礙。

  所以,我們要成就世出世間的一切,也要靠悲心和願力。

  若是你以貪心、欲望去做,不會有真正的成就,即使有了,也是暫時的而已。

  世間人不擇手段地做這些事情,也是為了自己能解脫,能快樂。

  但若是你以貪心和欲望去做這些,內心裡只會有煩惱和痛苦,不會有真正的快樂和解脫。

  所以我們要靠悲心和願力,不能靠貪心和欲望。

  貪心和欲望是輪回的因、痛苦的根。

  若是沒有貪心和欲望,你一樣可以工作,一樣可以生活。

  因此,現在我們要斷除和對治的就是貪心和欲望。

  佛菩薩也在人間嘛,人類裡也有很多佛菩薩,他們是怎麼來的?

  他們是怎樣生活、工作的?

  他們是以悲心和願力來的,是以悲心和願力去生活和工作的。

  盡管這二者在表面上看是一樣的,但是內心不同,結果也是不一樣的。

  一個是輪回,是痛苦的;

  一個是涅槃,是解脫的、快樂的。

  大家不用害怕,一聽說要斷除貪心、欲望,就認為無法工作和生活了。不是這個意思!

  若是你明白了以後,這個並不可怕,根本就不用擔心。

  其次,要斷除自私自利。

  自私自利是一切煩惱、痛苦的根,只有你真正能為別人著想,能利益眾生,你的福報、功德才能達到圓滿,這是佛教我們的福德和功德圓滿的一種方法。

  如果要圓滿你的福德、功德,就不能自私自利,一定要為別人著想,要去利益眾生。

  這是一種方法,你明白了以後,就不用擔心和害怕了。

  有的人雖然明白了,但是煩惱不好斷,習氣不好改,主要是我們沒有真正去對治,也沒有真正去修行。

  若是你能精進修行,能認真對治這些煩惱、習氣,其實並不難。

  因為煩惱、痛苦是突然起來的,都是無常的,所以都是可以改變的,也是可以斷除的。

  大家心裡不能怯懦,也不能對自己喪失信心。

  所謂擐甲精進,主要是指心裡要有信心和決心。

  你能利益眾生,讓眾生歡喜,才足以報答佛恩,這也是報答佛恩的唯一方法。

  我們這樣去做,佛也一定會非常高興、滿意。

  因為佛把眾生都視為最親的親人,佛唯一的願望就是利益眾生。

  南無阿彌陀佛 

 

上一篇:益西彭措堪布:因緣果報,觀察​一個人的言行能預知其禍福
下一篇:女子出嫁的故事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