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星雲大師:忏悔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佛法真義】忏悔

  忏悔,是佛教重要的修行法門之一,也是一種反省的功夫。六祖惠能大師說:「忏者,忏其前愆,永不復起;悔者,悔其後過,更不復作,故稱忏悔。」意思就是要我們認錯、改過,從反省中,使自己的人格、道德向善。

  平時我們的衣服髒了,身體有了污垢,都需要清洗,才會舒服自在;茶杯髒了,也要洗淨,才能裝水飲用;家裡布滿灰塵,也需要打掃清潔,住起來才會舒適。忏悔能讓人獲得重生的力量,如同陳年的污垢,於一朝洗滌清淨;如密布的烏雲,因陽光出現而消失。身心骯髒了,也須要用忏悔的法水,才可以重獲清淨。

  忏悔又如一杯水,把整包鹽巴放進水杯,就會鹹得無法飲用;如果把這杯鹽水倒進大水缸裡,加滿一缸清水,鹹味會沖淡,就能飲用。我們犯了錯,就如水中加了鹽巴,只要我們用忏悔的願力,就能沖淡罪業。

  人生在世,雖只有數十寒暑,但是為了事業、家庭,難免會與人爭執計較,因而造作身、口、意的惡業;若能反省忏悔,則善業增長,惡業消除。

  佛教常講:「不怕無明起,只怕覺照遲。」無明煩惱生起現行,只要及時覺悟忏悔,仍然是一個清淨善良的人。就像佛世時,阿阇世王犯下弒父篡位的彌天罪業,後來因為忏悔,終能得救;中國的悟達國師,累劫冤業因一念驕慢而生人面瘡,透過忏悔,最終冰釋多生仇恨。

  不過,一般人平常時都不會想到要忏悔,一定要等到病苦折磨、做事不如意、遇到困難了,或是到了年老時回想過去年輕的種種非法,或是感到自己沒有力量了,甚至於進入牢獄裡,才知道自己做錯了而懊悔不已,這時才會生起忏悔之心。人有過錯,就要懂得忏悔,忏悔要發心,並且要至誠懇切,罪業才能減輕、消除。日常生活中,從行為上來忏悔的法門有很多,譬如︰說好話來忏悔,無論對什麼人事,都抱著慈悲喜捨的心,用好話去贊美,這就是忏悔;捐善款來忏悔,多行布施,多做功德,既能降伏貪愛,又可惠施眾生,也是一種忏悔;勤服務來忏悔,發心為大眾服務,來忏悔自己罪業,這不但是忏悔的方式,更是廣植福田的妙法,乃至平時多為別人著想,成就他人的好事,也是一種忏悔法門。

  透過發露忏悔,增長自我改過的力量,藉由這分善美清淨的力量,回饋、服務社會,以行動來奉行佛法,這便是忏悔最大的功德。

  總之,藉由禮拜、贊歎、誦經、布施、行善等行為而行忏悔,就如同去除銅器上面的鐵銹,用一分力量擦拭,就潔淨一分;有一分的忏悔,就減一分的罪業。而最究竟的忏悔,是要能明白一切的罪業,源自於自己的無明妄念,所以說「罪業本空由心造,心若滅時罪亦亡;心亡罪滅兩俱空,是則名為真忏悔」。一切的是非、得失、好壞、榮辱都放下了,甚至連真妄也都泯滅了,哪裡還有什麼罪業要忏的呢?

  南無阿彌陀佛 

 

上一篇:恭迎觀世音菩薩出家日的到來​
下一篇:學佛修行四種人不能傷害,人在做天在看,​因果報應饒過誰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