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的人,在合適的時候找到合適的工作,看上去輕輕松松,一年下來,隨便都收入個幾十萬。可有的人,頭腦不謂不靈光,或許還自己創業許多年,起得比雞早,睡得比豬晚,要多勤懇就有多勤懇,可是,無論做啥都賠錢……
我國有句老話說:“小富由勤、大富由天”。有時候,我們不得不信,財富這東西,不僅僅是努力和天賦所決定的。人們常說,干啥都得看自己有沒有那個命。
所謂的“命”,是什麼東西呢?它看不見摸不著,有人認為,所謂的命,只不過是一種迷信的東西。可是在佛教眼裡,其實就是“因果”。某個人今生的財富與福報,就是他過去世種下福報的“果”。那麼,哪些是今生財富與福報的“因”呢?
佛教認為,世間一切皆是因果。就財富而言,其因就是“修財布施”,也就是說,財富是可以修出來的。這裡所說的修財布施,並非立馬可收獲到“果”。眼前的布施,似乎也會有一些效果,但不會太明顯。所以,想通過當下的“小”布施,立馬獲取“大”福報的途徑,是行不通的。當然,“大善大惡,超出數外”,具體怎麼修呢?
1、想修得財富,應該持五戒,滅偷盜之業;
佛教有五戒,也就是“殺盜YIN妄酒”五種,這裡面,“盜”對財富影響是最大的。所以過去有偷盜行為的、有虧欠別人的,必須忏悔改過,持“五戒”,最好還加上“十善”。這樣,財富的“因”就種下去了,再通過自己的努力,收獲財富,也就是時間的問題了。
世間各種致富的途徑,就如同開源引水,十萬八千法門,就有數不勝數的途徑。可找到了途徑,找到了引水的渠道,還需要疏通,也就是去除水渠裡的淤滯物,而持戒戒盜,就是去除財富渠道裡的淤滯。
而布施也是“因”,“破戒(包括偷盜)”就是障,我們的努力工作和賺錢技巧都是“緣”。因、緣湊巧,再加上沒有障礙,自然財運亨通了。
2、想修得財富,就要修心:
俗話說“貪字得個貧”。做人最忌起貪心,這貪心最讓人滋生偷盜惡果,還會讓人失去慈悲善心。所以,去除貪心,其實就是去除我們內心的貪執與我執。如果起心動念,老是“毫不利人,專門利己”,這就是貪心,就因果而言,貪心是會成為財富的障礙。
比如說買菜的小商販,我們一定要砍價到最低才心滿意足嗎?看上去,似乎也是願打願挨,其實,在真正的佛教看來,這種行為也是有違慈悲之心的。小商販們靠苦力賺點養家糊口,這是生存之本,所以對他們的適度容忍,也是一種修“悲田”的行為。
同理,商販們的短斤缺兩,也是對財富的障礙。雖說目前當下,用了更少的成本賺到更多的利潤,但是這短斤缺兩之舉,和偷盜何異?
因故,讓渡利益於人,包括顧客、員工甚至一切眾生,某種意義上說,也算是“代佛施教”。就是在行合天宜、得天心之事,合乎於“道”。
古人雲“得道多助”,我們的行合於“道”,“道”就自然會幫助我們,於是,生活中自然會出現一些“機緣巧合”,讓我們不經意間獲得財富與福報。因此,所謂的修心,至少就得無私,如果能修到慈悲心,出離心,那就更完美了。
3、想修得財富,還需布施
俗話說“捨得”,有捨才有得。而“布施”,就是最好的“捨”。布施有“三大福田”之說,也即是“恩田、敬田、悲田”。恩田就是禮敬父母之恩,敬田就是對“佛家三寶”的虔誠,悲田就是對弱者的關愛與呵護。做好這三種福田的耕耘,也就是種下了財富的“因”了。
每個人都希望獲得更多的財富,我們中華文化,也歷來就有“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之說。我們並不需要仇視財富,那些視財富如洪水猛獸之行,也是一種偏執。我認為,善取財富、善用財富,才是我們應該做的,祝您財富豐盛。
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