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法師開示
俗話說不要享癡福,為什麼福會跟癡合在一起?
na mo a mi tuo fo 為什麼「福」會跟「癡」合在一起? 因為人一享福之後,就會覺得應該的,理所當然,就會不知道知恩報恩,飲水思源。 那不知恩報恩的人,這個人不是很愚癡嗎?連做人的根本都不懂。 所以我們看到這個時代,物質生活非常豐沛,但是人愈來愈不明理,愈來愈愚癡。 因為福是順境,能享順境的人,除非他有非常正確的人生態度,就是感恩的人生態度、勤儉的人生態度,不然他一享福,鐵定墮落。 所以沒有智慧的人享不了福,所以我才跑到那個傭人房去睡覺,因為我沒有那個定力。 順境淘汰人,看我們這一代以及下一代都在享福,現在人的素質一落千丈。順境淘汰人,逆境磨練人,遇到一些考驗困難,反而增強他的意志跟勇氣。 -02- 都說“吃虧是福”,可“福”又在哪裡? 我們在苦中覺悟,也在樂中感悟,在見識中成長,在事物中得到啟發。人生中最重要的就是透過現象看本質,這種能力叫智慧。 事物就像洋蔥一樣有很多層,假設把洋蔥定位十層,那麼普通人看到的事物的表面則是第一層;通過傳統科學可以看到事物的第三層和第四層;量子力學可以看到事物的第五層和第六層,很多哲學和智慧的大師則可以看到事物的第七層和第八層。 當洋蔥剝到最後一層就什麼都沒有了,這就是佛法的根本——空性。 空性不是指什麼都沒有,空是有無限種可能,可以自動生出有。 空不是沒有,就像電視機,電視機就是空性的,就是什麼都沒有,不過正是因為電視機什麼都沒有,所以它才什麼都有。 因為電視機電源一關,畫面上什麼都沒有;電源一開,電視機就可以有千百億變化,什麼畫面都可以出現。因為它沒有一個固定的相,這就是空。如果電視機不是空性的,電視機只有一個畫面,變成了燈箱,就不叫電視機了。 空是事物的本質,是一切現象的本質,在空中可以生出大智慧,佛法可以運用智慧看清一切事物,有了智慧就知道事物的問題在哪裡,所以直接去解決問題就可以了。 比如孩子的問題,有人說父母和孩子無法溝通,我從佛經中受到啟發。 佛經裡講釋迦牟尼佛要去度兔子的時候,首先把自己變成兔王。所以父母如果要幫助自己的孩子,第一個條件就是要和孩子成為同一個物種,所以首先大人要回到孩子的狀態。 釋迦牟尼佛度兔子首先要成為兔王,所以第二個條件就是父母要在孩子心中樹立高大的形象。 孩子不聽父母的話只是一個現象,我們透過現象看本質就知道,這不是孩子的問題,是父母的問題,是因為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地位不足,所以父母必須拼命成長,改變自己,樹立在孩子心中的形象。 我們今天總說缺錢,找不到工作,但我們要透過現象看到錢在哪裡,工作在哪裡。 生命就是一張福報卡,當我們沒有去積累福報,福報卡裡就沒有積蓄,所以我們才會缺乏錢財。 很多人在工作的時候能偷懶就偷懶,心想既然工資已定,就不需要這麼賣力。 這就是沒有看到本質的表現,其實只要你在工作上努力奉獻了,所有的價值都會存在自己的福報卡中。 人活在表面世界最吃虧,你永遠不知道奉獻會給你創造什麼因緣,不知道奉獻會給你帶來什麼福報。 不停的給,不要有貪戀,心中的貪念就是貧窮的種子。 總有些人怕吃虧,所以到處撿便宜,只要有撿便宜的心,就可以直接斷定這個人沒有前途。 所以教育孩子時,一定不要培養他撿便宜的習慣,要教他在一點一滴中付出的習慣,因為宇宙的規律就是等價、等值的交換。 人只要能奉獻,內在就會生出一種偉大的力量,當你覺得自己很偉大的時候,還要別人贊美干什麼呢? 如果一個人總是去計較,總是覺得怎麼樣才能讓自己舒服,那自然會越活越渺小,只有奉獻的人生才會越來越美好。 永遠不要虧欠來到我們身邊的任何人,只要有這個思維,堅決不虧欠。 不管是什麼原因都不虧欠別人,因為一旦虧欠就虧欠了我們的前途,所以寧願吃虧也不虧欠。 無論我們為誰干活都不要偷懶,要像跟自己干活一樣認真對待。佛法教導我們不要好高骛遠,要腳踏實地去做好每一件事。 世界太奧妙了,真的就在一念之間,世界就改變了。 有愛的人和無愛的人世界就不一樣; 自私的人和無私的人差別太大; 成就眾生的人和利益自己的人,世界是完全不一樣的。 或許他們曾經相伴而行,但最終,一定會產生差距。 為什麼會產生差距? 最大的障礙就是自私。當一個人只要停在“我”的念頭上,我的待遇,我的位置,我的什麼,就這樣一念的停滯,人生也就停止了,等回過神來,別人早就到另一個境界了。 所以我們要用心,要奉獻,要把世界當成自己的,地球當成自己的,公司當成自己的,用心活在人間,保證會活得很好。 千萬不要有對立的想法、如何能夠偷懶、如何能夠撿便宜,這些念頭都是在自欺欺人,最終害人害己。 點擊藍色字查看更多: |
|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由于xuefo.tw域名因备案需要暂停使用(最短15天),自即日起请用http://big5.xuefo.tw访问网站,特此通知!
295753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