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壽康寶鑒》戒淫格言(二)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汪舟次說:在眾多的惡業之中,色欲之罪最容易觸犯。敗壞道德,自取禍殃的行為,也莫過於邪淫。 所以我們應當時常將“萬惡淫為首”這句話認真思考,世間最惡無窮,為什麼以淫惡為最呢?這是因為只要邪淫的念頭一生,其他的惡念全都起來了。比如邪淫的因緣沒有湊合,會產生虛幻的妄想心;無法將人家勾引到手,便生出陰謀詭計心;只要遇到一點妨礙,便生嗔恨心;欲情顛倒,產生貪戀心;見他人有佳偶,便生妒忌心;妄圖奪人所愛,便生殺害心。由此廉恥喪盡,倫理全虧,種種惡業,從此而生,種種善心,從此而滅。因此說“萬惡淫為首”,僅僅動了淫欲的心思,還沒有造成事實,就已經造下如此罪業,更何況那些明目張膽,無所顧忌的人呢?常見世上忠厚善良的人後天並不昌盛,文人才士貧困潦倒,原因就在這裡,現在要斷除其病,就應當再次淫心才動之時,當即斬斷毒根。當即斬斷毒根。《太上感應篇》中不說把美色占為己有,而是說此淫心一動,就已經造下難逃之罪了。

  用刀斧殺人,只禍及此人一身,而奸淫婦女,卻毒害了人家數代人。不僅做了丈夫的臉面丟盡,終生抬不起頭來,這個女子從此也難以做人,上至公婆,下到子女,也無不蒙受恥辱,痛入心脾。更有丈夫怒殺其妻,父親毒死其女,甚至因此而斷人子息,絕人宗祧。人啊,應該想想片刻的歡娛究竟能值幾何,而將良家婦女無端誘入火坑?且不說冥冥之中的因果報應是如何昭彰無情,只說你現前的存心也太殘忍了吧 。

  守寡孀居,苦志守節,本是一片堅貞之心,受到天地鬼神的欽敬。如今你同她眉來眼去,致使她魂搖魄蕩,不能自持,從前含辛茹苦的節操一時喪盡 ,其罪大惡極,再也沒有比這更嚴重的了。至於淫亂閨中秀女,且不說其丑名遠揚,人皆唾棄,即使有人娶去,往往丑行敗露,趕回娘家,使她的父母兄弟蒙受羞辱。有的女子羞憤難當,自盡身亡,有的悲憤郁結之心,傷身病亡。做為一個人,你與她到底有何怨仇,非要造作此等害人害己的蠢事呢?

  女子一般感性重於理性,有的因一時的愛慕之心,而輕率地以身相許。有的年少無知,受到奸人引誘而失身。可憐無暇白玉時受到污染,即便後來悔恨,但洗刷罪孽又是何等的艱難!更是一種少女,一朝誘奸,就從此墮落,廉恥喪盡。邪淫之禍如此慘烈,實在叫人寒心!所以古時有道德君子,就是被女人拉著衣袖強相邀請,或掀開他的惟帳非要委身,也無不嚴加拒絕,正言斥責,使心蕩神搖而不能自持的女子當下欲火熄滅,進而對她婉轉開導,講色欲之利害,指示欲海回頭的做人道理。如果她能收拾芳心,保全貞潔,那麼不僅她本人,就連她祖上數世陰靈,也都受到這些仁人君子厚德是惠澤呀!

  至於丫鬟和僕婦,是最容易遭受奸淫的,豈不知這些人本來也是良家女,只因家境貧困當了下人,原來因貧窮而謀條生路,誰知無德的主人不僅奴伇她們身體,又淫亂她們的貞潔品行。那些家政不清淨,家庭不和睦,大多由於這個原因 。或是妒忌的妻子鞭打丫頭和僕婦,以致傷害她們的性命;或是凶悍的奴僕反咬其主人;或是父親和兒子共淫一女,或是哥哥與弟弟同宿一婦,迷迷糊糊互不相知,若這些奴婢懷了孕,生下的孩子也就淪為下人。由於後人不知情,便有亂倫的可能 ,名分上是主僕,血統上是兄妹,因此傷風敗俗,損德亂行,實在不忍再說了。

  更於一種惡徒,打著學佛的旗號,趁機引誘佛門僧尼,玷污佛地,敗壞清修,比起一般的邪淫更是罪加百倍 。

  還有一種狂癡之人,同性相戀,假借交友為名,暗中卻同夫婦,彼此雙方都將遭到眾人和正士的鄙棄,更有等而下之者,玩弄少年優伶,狎昵漂亮僕人,心神因欲望而迷亂,內外的界限不分,將禍水引入家門之內,那些淫亂之徒必然乘風縱火,做出難以預料的丑事。

  還有人縱清於青樓妓院,自認為風流韻事。豈不知妓女以下賤身子給你百般溫柔,無非誘你入火坑的釣餌罷了 。一旦落入陷阱,即使天性禀性極聰明的人也會迷惑顛倒,喪失清明的心志,荒廢自己的事業,傾家蕩產,淪為匪類人渣。再遇到有痨病,瘡毒的妓女,使自身受到傳染,眉毛脫光,鼻子爛掉,既痛苦不堪,又被親戚朋友恥笑,被妻子兒女憎恨 。就算名醫治療,保證性命,但遺毒內傷,多數人也不能生育。即使能生育,生下孩子由於先天受毒害,往往生怪瘡惡痘,以致早年夭折,不能長大成人。等到滅門絕戶,再後悔也來不及了!

 

上一篇:仁清法師:常念死字就是觀無常
下一篇:便宜的“素食黃金”每日​食用補血養胃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