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淨空法師:這個地方,捨家是心地捨,不是事上捨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其有至心願生彼國。】

  這是講的「信願行」三個條件統統具足。『至心』就是真心,真心建立在真信。《金剛經》上說「信心清淨,則生實相」,可見得清淨的信心、真誠之心是成功的基礎。

  【凡有三輩。】

  這是大分,把它大別的分為三個等級,往生有三等,『三輩』就是三等。

  【其上輩者。捨家棄欲。而作沙門。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修諸功德。願生彼國。】

  上輩所具備的條件,經文不多,但是這個裡面義理就很深、很廣。前面我們所看到的「十方世界諸天人民」,現在又講『捨家棄欲,而作沙門』,這到底怎麼回事情?一再強調是以在家同修為主的。我們在序分裡面看到「賢護等十六正士」在家菩薩,那都是在家的等覺菩薩,人數超過出家的菩薩。因此,此地所講的「捨家棄欲,而作沙門」,是要從他本質上來說的,不是從形象上說的;不是從外表說的,從實質說的。

  佛在經上常給我們說,家有四種。第一個,我們凡夫執著的這個家,這叫田宅之家;我有土地,我有房屋,這個土地房屋是我的家,這都凡夫的執著,這個是第一類的。實在講,這個家無所謂的,不關緊要。第二種,佛給我們講煩惱是家,你能不能出煩惱家?第三種,佛說生死是家,你能不能超越生死?第四種,佛說三界是家,就是六道輪回。由此可知,佛叫我們出家,這個田宅之家不礙事,礙事的,煩惱、生死、六道,這個東西礙事。

  家有四種,出也有四個講法。出,第一種,是心出,身不出;心出家了,身在家,這就是一般同修在家學佛的。第二種,身出家,心沒有出;身出家了,是像個出家人樣子,心裡面還是牽掛著世間五欲六塵,心沒出家。第三種,身心都出了。第四種是身心都不出。身心都不出,是不是指沒學佛的人?沒學佛的人不在這裡面。已經學佛了,在家學佛,身沒出;雖然學佛,五欲六塵常常牽掛,一樣也放不下,心也沒出。這一類學佛的居士們,這一生不能成就。雖不能成就,這個佛的種子種在阿賴耶識裡頭,永遠不壞,他得的好處是在遠益;就是長遠的利益他有,眼前的利益他沒有。

  我們曉得四種家跟四種出,此地所說的「捨家」,這個出家,應該是心出,心出離三界,出離生死,出離煩惱,這個高。所以賢護他們十六位在家居士都是等覺菩薩,他們所證得的境界,跟觀世音、大勢至、文殊、普賢、彌勒菩薩沒有兩樣,是平等的。這個就是此地講出家這個意思。

  「欲」,這個欲是廣義,不是狹義的。狹義的,我們通常講愛欲、五欲,「財色名食睡」,這叫五欲,五大類,這個地方不是這個范圍。欲是什麼?欲望,一個人有欲望,心就不清淨。不但世間五欲六塵捨棄了,諸佛如來所說一切妙法也不想,也放下,無量無邊法門我只取一門。前面跟同修們介紹很多了。

  古大德告訴我們,如果是求解,我目的不在修行,求解,就是剛才講了,身心都不出,都沒出家。如果是出家人專門在解上下功夫,不在行上下功夫,身出心不出,心沒出家。這個諸位要知道。所以佛法自始至終著重在行,如果講修行,那就一門深入。目標在求解,可以涉獵全經,一切經可以多看。

  如果講自己修行,自己要得三昧,三昧是無量無邊。修禅,學密,學教,修淨,持戒,都能得三昧。我們念佛的人講的是「念佛三昧」,這是功夫。念佛三昧是什麼?就是《彌陀經》上講的「一心不亂」。假如你要是真正講功夫的話,那只有一門,一門才能成就。我們今天著重是真實的功夫,這才能得到真實的利益。所以這個法門重行不重解。

  除非你發願弘揚大乘,要講經說法,那就必須要參考一些經論了。如果不是如是,那的確沒有必要。即使是弘揚大乘也要衡量自己的能力,我的根器、我的智慧、我的定力、我的法緣,種種條件是不是統統具足。如果這些條件不具足,古人也有例子;我們淨宗古代的祖師就有好幾個人,他一生當中也講經,專講《阿彌陀經》,一生就講一部經,一部經講了三百多遍,那叫熟透了。這種例子很多,一生專講一部經的。

  你看倓虛法師那個《念佛論》裡面舉的那個例子,鄭錫賓,這是我們民國年間人,他原來做生意的,以後學會講《彌陀經》,他就到處替人講《彌陀經》,他一生就專講一部經,人家往生多自在,這一點都不假。

  所以我們發願弘經,如果自己沒有那麼多的時間、沒有那麼多的精力去涉獵許多經典,那不如就學一部。一部,實在講,對自己修行有很大的幫助,既能自利是又能利他,這個好。這是我們應當要學習的,古來這一些祖師大德是我們的好榜樣。

  所以要把所有一切經論也統統放下,自己深深明了「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所謂「一經通則一切經通」。雖然一切經通了,還是弘揚一部經。我們弘揚這一部經,對於任何經典我們都贊歎。為什麼?任何一部經典都能達到圓滿的成就,只要是正法,沒有不成就。這是什麼叫捨家,什麼叫棄欲,這是一定要清楚的。

  「而作沙門」。沙門是梵語,是從梵語音譯過來的,這是古時候印度修行人的通稱。在印度有許許多多的宗教,佛經上常講的九十六種外道,這些都是在印度很著名學派,宗教有這麼多。為什麼叫做外道?外道不是貶低他們,外道的定義是心外求道,心外求道叫做外道。佛法是求內心的,求自性的,不是求心外;換句話說,除了佛法之外,統統是外道。

  在佛法裡面嚴格的說,只有大乘圓教是真實的佛法,二乘、三乘也屬於外道;那個外道跟這個內比較接近一點,很接近了,距離不遠了。為什麼?他還是有分別、有執著。有分別、有執著,這是心外才有的,自性清淨心中決定沒有分別、執著。所以心外求法的,這是外道。

  在印度,所有這一些修行人都叫沙門。沙門的意思翻成中國的叫做「勤息」。勤是勤奮的勤,息是息滅的息,意思是「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諸位要曉得,「戒定慧」三學在印度不是佛教裡頭的專利品,所有高級的宗教學派統統都講求戒定慧。不但印度如此,即使在中國儒家、道家,那個時候佛教沒有傳到中國來,儒家、道家也講戒定慧。定慧我們在經典上看到,沒有看到戒,但是儒家講禮,禮就是戒,所以意思都相同。凡是一個勤修戒定慧來對治貪瞋癡的,這樣的人都稱他作沙門。

  我們今天這個經典是大乘圓教,這古德所判的;不但是圓教,圓中之圓,頓中之頓,專中之專,確確實實是在末法時期度一切苦難眾生,一生了生死、圓成佛道的第一法門。

  「而作沙門」,這一句話的意思就是認真的修行。我這樣講法,大家就很容易明白了。這兩句話合起來講,「捨家棄欲而作沙門」,佛在這一部經裡面教導我們的,哪些地方應該要放下的,應該要捨棄的,我們統統捨棄掉;哪些應當要學習的,我們認真努力修學;勸我們求生淨土,我們就決心一意求往生;勸我們捨離娑婆,我們就要認真把娑婆世界放下。這就叫沙門。

  由此可知,我們「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只要依本經的教訓就夠了,所以這個經典是我們修行的本法。孔夫子也說「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我們一定要尊重本法,我們的根本法,依照根本法認真的學習。這是這個兩句的大義。

  實際上,我在過去講席當中常常說,我講三輩九品跟古大德講法,有一點不相同。我講的大家好懂,我相信我不會講錯。我的說法,如果我們依照這一部經典教訓來修行,百分之百的依從,統統做到了,那就上品上生;沒有百分之百的做到,只做到百分之九十,就降下一點,上品中生;如果只做到百分之八十,還有百分之二十做不到,那就上品下生。這樣逐漸逐漸往下降,下品下生也應該做到百分之二十;百分之二十做不到,恐怕往生沒有把握了。

  我是這樣一個說法,諸位想想看有沒有道理?古人那個講法很麻煩,聽了也不懂;懂了也不曉得從哪做起。我們這個容易懂,也知道怎麼個做法。

  像這就是佛教給我們要捨家,捨家,諸位要記住,不是叫你家不要了,那就錯了;也不是叫你真的去出家。說老實話,你也出不了家,出了家比在家還麻煩,比在家障礙還多。你想想看,你在家裡一天要應付多少人、多少事,你家裡幾個人?如果你出家了,如果那個寺廟愈大就愈不得了,為什麼?信徒太多,你天天就應付那些人,你要想修到清淨心,談何容易!所以這個地方,捨家是心地捨,不是事上捨;事上有,心裡頭沒有,心裡清淨。換句話說,心上不可以有家室的牽掛,不可以有家室的憂慮,要把這個放下。

  也許有人說,家裡有很多瑣碎事情,明天還要生活,日子怎麼過,要不多想一想,那怎麼行?實在講,這些統統叫妄想,與事實全不相干。你要不相信,你去念《了凡四訓》。我常常教人,學佛應該首先把《了凡四訓》一口氣念上三百遍,然後你就明了,我們的生活,我們人的一生,「一飲一啄,莫非前定」。你想什麼!你想,怎麼想,還是那麼多,不想也是那麼多,那你何必去打妄想?這統統叫妄想。

  我們想日子過得舒服一點,絕不是想得來的,是你命裡頭有那個福報,是修得來的。我們今生這一生的受用,前生所修的因,這一生得的果報;今生所修的,是來生的果報。假如我們知道這個事實,斷惡修善,勇猛精進,這個果報不要等來生。因為什麼?它積得太厚、積得太多了,這一生就可以看到;換句話說,你晚年的日子愈來愈自在,愈來愈舒適,這一生果報就現前。所以這種果報叫現世果報,這一世當中就看到了。由此可知,打妄想是很冤枉的一樁事情,決定無濟於事。

  無量壽經  (第三十六集)  1992/6  美國聖荷西迪安那大學  檔名:02-012-0036

 

上一篇:南懷瑾《金剛經》揭秘了九大生命真相!05
下一篇:淨空法師:這個齋,主要就是清淨心,把齋都看作素食是錯誤的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