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佛寺地處偏僻不富裕的地方,寺院沒人供養,糧食都靠自己種,寺院外的那片田地裡,幾乎天天可以看到海賢老和尚的身影,刨地拔草,種糧種菜,還要整理院子,撿糞撿柴……從早到晚,裡裡外外忙個不停。
一次一位居士在寺院看到老和尚正在劈柴,就勸他說:“您老這麼大年紀了,就別乾這些活兒了,累壞了怎麼辦!”
他笑著說:“做人活兒多呀!自己能干的就自己干,不要指望別人。”
老和尚不喜歡給別人添麻煩,自己能做的,一定不讓別人做,除非自己實在不能做了,才讓別人幫忙。自己用的、穿的,他都是自己洗;衣服破了,他帶上頂針自己縫補,從不開口麻煩人;干活兒用的鋸子、斧子、鉗子、扳手,都是自己上街買。老人家身體硬朗,做活兒專注,動作熟練,活計細密。他說:“我還能動,眼又不花,能干的就自己干,啥都叫人伺候,那就退坡了。”
“退坡”一詞,除了有退步、倒退的意思,也用來比喻因意志衰退或遇到困難而退縮。
當年準備恢復重建來佛寺時,王春生居士到桐柏山請海賢老和尚前來主持來佛寺道場,可老和尚那會兒正在準備恢復塔院寺,所以只派了四名弟子到來佛寺,他自己則留在塔院寺,只是偶爾會去來佛寺住一住。那時,汽車很少,老和尚每次都是徒步走到來佛寺,大約得走上一百二三十裡路呢。雖說那時候他的身體還棒得和小伙子一樣,但畢竟也是七十好幾的人了。
王居士很誠懇地對老和尚說:“師父!您不要自己走著回來了,啥時候我騎車子去叫您,您再回來。”可老和尚不願意麻煩他,每次還是照樣自己徒步走來。
即使老和尚已經一百多歲了,他還是這樣能步行就不麻煩別人。他有時會在弟子印涵法師的千佛寺住一段時間,那期間,他有時候會出外辦事。車站離千佛寺還有將近五裡地,老和尚經常是下了車就步行回來。他既不願意花錢雇車,也不願意麻煩弟子去接他。他一生節儉、勤快,處處以幫助別人、方便別人為第一,自己再辛苦也無所謂。
南陽的居士常常接老和尚去南陽的念佛堂住上幾天。每次去,負責接他的一位熱心腸的年輕居士都會對老和尚說:“您有啥事就讓他們隨時叫我,我隨叫隨到。想到哪兒去玩,我馬上就拉您去。”
老和尚一次也沒有出去玩兒過,但他有時候會到距離南陽市一百公裡的西峽縣買念珠。每到這時,老和尚總會提前幾天詢問王居士:“最近有什麼事情嗎?”一定是聽到王居士說“不太忙”之後,老和尚才會告訴他準備去西峽縣的想法和時間,以便王居士安排開車送他。
海賢老和尚生前很喜歡親自穿念珠,他隨身的包裡總是帶著好多佛像、掛件、念珠之類的紀念品,隨時準備著和大眾結緣。
老和尚待人細心周到,每次王居士送他回到寺院後,他都會找出一些紅薯、花生之類的土特產送給他,王居士想讓老人家開心,所以每次也都乖乖地歡喜接受。恭錄自《海賢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