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曾向印光大師請教,“問,若如所雲,即喪身失命,亦只生歡喜,不生瞋恨。設有惡人,欲來害己,將不與計較,任彼殺戮乎。” 如果像您所說那樣,“即使喪失生命,也只生歡喜,不生瞋恨”,假使有惡人想來傷害自己,也將不和他計較,任憑他殺戮嗎?
就這個問題,印光大師在《示淨土法門及對治瞋恚等義》中開示,“答,凡修行人,有凡夫人,有已證法身之菩薩人。又有以維持世道為主者,有以唯了自心為主者。若唯了自心,及已證法身之菩薩,則如所雲。以物我同觀,生死一如故也。若凡夫人,又欲維持世道。則居心固當如菩薩深慈大悲,無所不容。處事猶須依世間常理,或行捍御而攝伏之,或以仁慈而感化之。事非一概,其心斷斷不可有毒恚而結怨恨耳。前文所示,乃令人設此假想,以消滅瞋恚習氣。此觀若熟,瞋習自滅。縱遇實能害身之境,亦能心地坦然,作大布施。仗此功德,即生淨土。較彼互相殺戮,長劫償報者,豈不天地懸隔耶。”
《金剛經》中有一段經文:“須菩提!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我於爾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何以故?我於往昔節節支解時,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生嗔恨。須菩提!又念過去於五百世作忍辱仙人,於爾所世,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佛於往昔做忍辱仙人,修忍辱行,歌利王當時是一名暴君,用刀割忍辱仙人之肉,忍辱仙人不但沒有生瞋恨心,反而生起悲憫之心,說 “我後成佛,先以慧刀,斷汝三毒”,發願我成道之後最先度的就是你。佛陀成道後,那個歌利王已轉生為憍陳如,便先到鹿野苑去,履行自己往昔所發的願力、誓言,先度五比丘,憍陳如他是最先悟道的。
而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這句“處事猶須依世間常理,或行捍御而攝伏之,或以仁慈而感化之。事非一概,其心斷斷不可有毒恚而結怨恨耳。”是在教導我們,超越“以德報怨”和“以直報怨”的思維模式,無論采取捍御攝伏還是仁慈感化哪種方法,在居心上:菩薩低眉,金剛怒目,折攝之心無非慈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