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印光大師文鈔摘錄原文
(1)真實改悔
凡夫在迷,信心不定,故有屢信屢退,屢修屢造之跡。亦由最初教者不得其道所致,使最初從淺近因果等起,便不至有此迷惑顛倒也。然已往之罪,雖極深重,但能志心忏悔,改往修來,以正知見,修習淨業,自利利他,而為志事,則罪障霧消,性天開朗。故經雲,世間有二健兒,一者自不作罪,二者作已能悔。悔之一字,要從心起,心不真悔,說之無益。譬如讀方而不服藥,決無愈病之望。倘能依方服藥,自可病愈身安。所患者立志不堅,一暴十寒,則徒有虛名,毫無實益矣。(增廣·卷一·復周智茂居士書·P227)
(2)勸持名號
持名一法,最為末法透機之法。善導雖疏觀經,實最重持名一行。不觀末法眾生,神識飛揚,心粗境細,觀難成就。大聖悲憐,特勸專持名號。以稱名易故,相續即生之言乎。……
故楞嚴雲,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祈一心持名,以為千穩萬當之行。待至心歸於一,淨境自會現前。(增廣·卷二·復崇明黃玉如書·P367)
(3)勸持彌陀經
果能受持阿彌陀經,則知極樂世界,無有眾苦,但受諸樂。依正莊嚴,種種功德。阿彌陀佛,現在說法。光壽無量,誓願洪深。諸上善人,俱會一處。皆以修此信願念佛之多善根福德因緣妙行而生。(增廣·卷三·西方公據重刻序·P627)
(4)勸閱經典
今之口談大乘,自命悟道。謂我即是佛,何必更去念佛。煩惱即是菩提,何必斷煩惱。YIN怒癡即是戒定慧,何必斷YIN怒癡。由是之故,出言則高於九天之上,行事則卑入九地之下。如斯之流,名為佛怨。比之不知佛法而謗者,罪深萬倍。其曾研究佛法,非全無利益,但作未來得度之因。其以身謗法之罪,不知經幾何劫量,在三途中受諸罪苦也。居士當以研究大乘經論開圓頓解為先導,信願持名求生西方為正行。(增廣·卷一·復鄧新安居士書·P63)
(5)勿廢誦金剛經
金剛經者,發菩提心,行菩薩道,上求下化之標准也。(增廣·卷三·金剛經石刻序·P654)
金剛等持誦,亦不必廢。但以持經咒之功德,通用於回向往生,則六度萬行,皆為往生助緣,是為圓修。(三編·卷三·復慧海居士書·P800)
二、白話譯文:譯者 慕藏
(1)真實改悔
凡夫在迷中,信心不堅定,所以有屢信屢退,屢修行屢造業的現象。也是由於最初教他的人不得其道所導致的。假使開始就從淺近的因果教起,就不至於有這些迷惑顛倒了。然而,以往的罪業,雖然極重,只要能志心忏悔,改往修來,以正確的知見,修習淨業,自利利他,立志如此修行,罪障自然煙消雲散,自性的天空自然開朗。所以經雲:“世間有二健兒,一者自不做罪,二者作以能悔。”悔這個字,要從心中生起,心中不是真正的悔過,說了也沒用。譬如光看藥方而不服藥,病絕對沒有好的希望。如果能依照藥方服藥,病自然可以痊愈。最怕的就是立志不堅定,一暴十寒,這樣就圖有虛名,毫無實益了。——增廣·卷一·復周智茂居士書·P227
(2)勸持名號
持佛名號這個修行方法,是末法時期最能通透眾生根基的方法。善導大師雖然著有《觀經四貼疏》,然而卻最重視持名。因為末法時期,眾生神識飛揚,心很粗陋,而所觀想的境界卻很微細,所以觀想很難成就。大聖悲憫眾生,所以專門勸人持佛名號。因為稱名容易,連續的念佛就可以了。
所以,《楞嚴經》中說,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只專心的持佛名號,就是千穩萬當的修行方法。等到心歸於一,清淨的境界自然就現前了。——增廣·卷二·復崇明黃玉如書·P367
(3)勸持彌陀經
果真能持彌陀經,就知道極樂世界沒有諸般痛苦,只有快樂。依正莊嚴,種種功德。阿彌陀佛現在在那裡說法。光明,壽命都沒有窮盡,誓願宏大深廣。上善之人,聚會在那裡,他們都是因為修這個信願念佛的法門,所以種了許多善根,修了許多福德,因緣具足,妙行難思,所以能往生到極樂世界的。——增廣·卷三·西方公據重刻序·P627
(4)勸閱經典
當今有些人,嘴裡談著大乘經典,自命是悟道之人,口口聲聲說,我就是佛,何必還要去念佛。煩惱就是菩提,何必還要去斷煩惱。YIN怒癡就是戒定慧,何必還要去斷YIN怒癡。言辭高出於九天之上,行事卑微到了九地之下。這樣的人,名為“佛怨”。比那些不知道佛法而毀謗的人,罪孽要深萬倍。他曾經研究過佛法,不是完全沒有利益,只是種了將來得度的因。他以這個身造了毀謗佛法的罪,不知道要經過多少劫,在三途受諸般罪苦。居士應當以研究大乘經論,明白佛法的道理為先導,以信願心持佛名號,為求生西方淨土為正行。——增廣·卷一·復鄧新安居士書·P63
(5)勿廢誦金剛經
金剛經是發菩提心,行菩薩道,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標准。——增廣·卷三·金剛經石刻序·P654
金剛經等的持誦也不必荒廢,只要把持誦經咒的功德,都用於回向往生極樂世界,那麼六度萬行,都是往生的助緣,這就是圓修。——三編·卷三·復慧海居士書·P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