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知識

 

禅七 | 破牢關 透​法身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世間萬法 唯心所生

  一念覺 眾生是佛

  一念迷 佛是眾生

  禅七就是為了這成佛的一念

  此心光明 更復何言

  破本參,見法身;

  破重關,證法身;

  破牢關,透法身。

  對於一個修行的僧人而言,行、住、坐、臥皆可修禅,但在四者之中,以坐姿最為適宜,故多雲“坐禅”。以打坐來修習禅定的方法,略稱“打坐”。

  關於坐禅的方法,《大比丘三千威儀》卷上指出,應該四時隨時坐禅,有能夠舒適的床坐,有柔軟的坐墊,有安靜的空閒處,有一起修行的善知識;另外,還需要無所求的好護法,能夠提供飲食、醫藥等供養。這些,都是外在的條件,修行者自身應該善於觀察自己的思想,能夠調伏自己的身心等。此外,智者大師在《修習止觀坐禅法要》、《釋禅波羅蜜次第法門》等書中,對坐禅方法也頗多論述。日本、朝鮮佛教界,對於坐禅也都十分看重。

  禅七就是修行者集中在禅堂,以七日為期,嚴格坐禅修行,克期取證。

  釋迦牟尼在成佛以前,曾在菩提樹下打坐、冥思,發誓“不成正覺,不起此座”。在第七天凌晨,他看到啟明星冉冉升起的時候,終於悟道了。後來的佛弟子就有了七日成佛的說法。

  不過,一般出家人的功夫比不上佛陀,不大可能用七天時間就開悟。所以,打禅七通常是連打七個七,有的是七七四十九天。還有更長的,打十個、十二個。打禅七的目的,是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所以禅堂被比喻成一個“選佛場”。

  在很多人的印象裡,禅修好像很輕松、很灑脫。吃飯、喝茶、睡覺無不是禅,自古以來就有很多禅宗大師,就是在日常生活中頓悟的。為什麼僧人還要保持這樣一種嚴苛的修行方式?

  禅七這種修行方式好比爬山。你爬到山頂的時候,就能看到山外的好景。但是在登頂之前,你要從山腳一步一步往上爬。禅修是漸修積累的過程,等你下足了功夫,登上山頂的一剎那,你就“頓悟”了。

  歷史上的確有很多大師頓悟的,但你沒看到他們開悟前下的苦功。虛雲老和尚19歲出家,開悟前在福建鼓山住山洞,拜了3年的萬佛忏;又用4年時間做職事,就是做一些寺院裡的雜活,培植福報;然後又在山洞裡修了3年的禅定;在天台山學習了5年經教;用3年時間拜山——從浙江普陀山三步一拜,到五台山;在九華山學教3年;在終南山住山2年;行腳2年等等。行腳,類似於現在的徒步旅行,但他是一個人步行,什麼都不帶。每日托缽乞食,晚上就在樹下打坐。2年時間,走遍了四川、西藏、印度、斯裡蘭卡、緬甸等地。

  有這樣的修行基礎,虛雲老和尚56歲在揚州高旻寺打禅七時,開悟了。禅七進行到第八個七的時候,有一天禅堂裡行茶水,開水不小心濺到他的手,茶杯掉到了地上——咚地一聲,就開悟了。這就好比蘇東坡講的“厚積而薄發”。

  來果老和尚說:一切法門,證法身,就到了極頂的工夫;唯有透過法身,才是宗門下的事。

  南無阿彌陀佛

 

上一篇:觀照 圓滿無相​功德
下一篇:佛經故事 | 罵獨覺得丑相 因願力而轉變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