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修學報告

 

大乘無量壽經解參考譯注及心得報告(3)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無量壽經》乃淨宗之總綱。我國清代彭紹升居士贊曰:‘無量壽經者,如來稱性①之圓教②,眾生本具之化儀③。’日本釋道隱④贊此經為:‘如來興世之正說⑤,奇特最勝之妙典;一乘究竟之極說,速疾圓融之金言;十方稱贊之誠言,時機純熟之真教也。’先舅氏梅光羲老居士亦贊雲:‘無量壽經者,如來稱性之極談,眾生本具之化儀;一乘之了義,萬善之總門;淨土群經百數十部之綱要,一大藏教⑥之指歸也。’如上諸賢所以盛贊此經者,蓋以本經持名念佛法門,圓滿直捷,方便究竟,一超直入⑦,最極圓頓。以彌陀一乘願海,六字洪名之究竟果覺,作我眾生之因心。以果為因,因果同時。從果起修,即修即果。心作心是,不可思議。故《彌陀要解⑧》曰:‘一聲阿彌陀佛,即釋迦本師於五濁⑨惡世所得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⑩法。今以此果覺全體授與濁惡⑾眾生,乃諸佛所行境界,唯佛與佛能究盡,非九界⑿自力所能信解也。’又曰:‘舉此體(指法界體⒀)作彌陀身土,亦即舉此體作彌陀名號。是故彌陀名號即眾生本覺⒁理性⒂。’可見此經實是大悲慈父如來世尊稱性極談,諸佛秘藏⒃,和盤托出。且此念佛法門,亦即眾生本具之化儀。此一句佛號,正如《要解》所示,即是眾生本覺理性。故知此介爾⒄能念之心,即是如來果覺。是故《觀經》雲:‘是心是佛⒅’。此心持名,即是‘是心作佛’。本來是佛,現又作佛,是故當下即佛。直捷了當,方便究竟,奇特殊勝,不可思議。便以淨土諸經之中,唯此經備攝圓妙。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為宗。以彌陀十念必生之大願為本。深明三輩往生之因,廣攝九界聖凡之眾。正顯持名念佛之法,直指往生歸元⒆之路。是故此經稱為淨宗第一經也。

  【注釋】

  ① 稱性: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稱法界」條:(術語)又曰稱性。華嚴經之所說。稱於法界之真性也。華嚴傳記一曰:「此乃圓滿法輪稱法界之談耳。」

  ② 圓教: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術語)以名大乘窮極之實教。後魏光統律師立三教,第三為圓教。圓教之名,自此始。其後由晉華嚴經五十五:「爾時如來,知眾生應受化者,而為演說圓滿因緣修多羅。」又「顯現自在力,演說圓滿經。」之經文而立名。天台宗判四教,第四為圓教,華嚴宗復立五教,第五為圓教。今依台宗之說釋之,先就圓體言之,則為圓融圓滿之二義。十界三千之諸法,一如一體,謂為圓融,十界三千之諸法,條然具足,謂為圓滿,亦曰圓足。圓融為空谛,圓滿為俗谛,此二相即不二為中谛。觀此三谛於一時,謂為圓。

  輔行二之一曰:「圓名圓融圓滿義,又圓者全也。李奇雲:圓錢也,即圓全無缺也。」四教儀一曰:「圓以不偏為義,此教明不思議因緣二谛中道事理具足不別,但化最上利根之人,故名圓教也。」

  次就行位言之,則謂為圓頓。華嚴經說初發心時便成正覺,涅盤經說發心究竟二無別是也。頓者頓極頓足,諸法本圓融,故一法圓滿一切法,以一念之開悟,頓疾極足佛果,謂為圓頓。是天台所判四教中,第四圓教之所诠也。是為宗之極致。故教名圓頓宗。戒名圓頓戒。觀名圓頓觀。輔行二之一曰:「圓頓者,頓名頓極頓足。〔中略〕體非漸教,故名為頓。」次稱三谛相即之實相,不可思議。謂為圓妙。釋簽一之一曰:「圓,覺妙之別名。」四教儀集解下曰:「三谛圓融,不可思議,名為圓妙。」

  ③ 化儀: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術語)化導之儀式。謂釋尊一代間教化眾生之儀式方法。天台判一代教,分化儀與化法二門,各立四教。(八教)

  《三藏法數》:四教──化儀四教﹝出天台四教儀﹞

  化儀者,如來出世一代化物之儀式也。

  [一、頓教],謂不談小乘,直說大法,故名頓教。即華嚴經也。

  [二、漸教],漸即漸次,有漸初、漸中、漸末之不同,謂如來初於鹿苑,破斥邪法,建立

  正教,專為二乘,此名漸初,即阿含經也。次於方等會上,彈斥二乘小機,令其歸向大法,此

  名漸中,即淨名等經也。後於般若會上,廣談空慧之法,淘汰二乘執小之情,會一切法皆歸大

  乘,此名漸末,即般若經也。如是自淺至深,次第而進,故名漸教。(二乘者,聲聞乘、緣覺

  乘也。)

  [三、秘密教],謂如來不思議智慧神通之力,能令大眾同會聽法,所聞各異,彼不知此,

  此不知彼,隱密赴機,故名秘密教。

  [四、不定教],不定者,謂如來不思議智慧神通之力,能令聽法之眾,或聞小法而證大果;

  或聞大法而證小果,彼此相知,得益不定,故名不定教。

  ④ 釋道隱:

  《大經科注參考資料》:日本德川幕府時期真宗僧人,空華轍(日本真宗分派之一。轍,流派之意)之祖。住淨心院。生於一七四一年,卒於一八一三年,享年七十三歲。主要著作有《大無量壽經甄解》、《教行信證略贊》、《選擇集要津錄》等。

  ⑤ 正說: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雜語)對於邪說而言。又對於傍說而言。

  ⑥ 一大藏教:

  《佛學大詞典》:指以釋迦佛所說之經、律、論三藏教法,為全佛教之教說,故稱一大藏教。碧巖錄第二則(大四八·一四一中):‘設使三世諸佛只可自知,歷代祖師全提不起,一大藏教诠注不及,明眼衲僧自救不了。’

  ⑦ 一超直入: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術語)頓速蓦直超入於本覺地也。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之意,謂不屈著於他之教相言句,不依賴於念佛修忏,直徹見自己是何物,到入即心即佛非心非佛之真境也。永嘉證道歌有曰:爭似無為實相門。一超直入如來地。與所謂單刀直入同義。

  ⑧ 彌陀要解:

  《大經科注參考資料》:《佛說阿彌陀經要解》之略稱。全一卷,明智旭解。為注釋鸠摩羅什大師譯《佛說阿彌陀經》之重要著作。

  ⑨ 五濁:

  《三藏法數》:〔出法苑珠林〕

  一、眾生濁:謂眾生多諸弊惡,不孝敬父母尊長,不畏惡業果報,不作功德,不修齋法,

  是名眾生濁。

  二、見濁:謂正法已滅,像法漸起,邪法轉生,邪見增盛,不修善道,是名見濁。

  三、煩惱濁:謂眾生多諸愛欲、悭貪、斗诤、谄曲、虛诳,攝受邪法,惱亂心神,是名煩

  惱濁。

  四、命濁:謂往古世時,人壽八萬四千歲,今時人壽轉減,百歲者稀。以惡業增故,壽數

  短促,是名命濁。

  五、劫濁:劫,梵語具雲劫波,華言分別時節。謂減劫中,人壽減至三十歲時,饑馑〔音

  緊〕災起。減至二十歲時,疾疫災起。減至一十歲時,刀兵災起。世界眾生,無不被害,是名劫濁。

  ⑩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佛智名。舊譯曰無上正遍知,無上正遍道。真正遍知。一切真理之無上智慧也。維摩經佛國品肇注曰:“阿耨多羅,秦言無上。三藐三菩提,秦言正遍知。道莫之大,無上也。其道真正,無法不知,正遍知也。”淨土論注曰:“佛所得法,名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阿為無,耨多羅為上,三藐為正,三為遍。菩提為道,統而譯之,名為無上正遍道。”新譯曰無上正等正覺。真正平等覺知一切真理之無上智慧也。法華玄贊二曰:“阿雲無,耨多羅雲上,三雲正,藐雲等。又,三雲正,菩提雲覺,即是無上正等正覺。”智度論八十五曰:“唯佛一人智慧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⑪ 濁惡: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術語)五濁與十惡也。觀無量壽經曰:「佛滅後諸眾生等,濁惡不善,五苦所逼。」天台觀經疏曰:「濁惡者,濁五濁也:一見,二煩惱,三眾生,四命,五劫。惡者十惡也:殺,盜,淫,妄語,惡口,兩舌,绮語,貪,瞋,邪見也。」

  ⑫ 九界:

  《佛學大詞典》:乃指十法界中之九界。即: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間、天上、聲聞、緣覺、菩薩。此九界,由佛界言之,悉為迷之境界也。

  ⑬ 法界體:

  《佛學次第統編》「法界」條:法界即名達磨馱都,此雲法界,又曰法性,亦曰實相。法界之義有多種,以二義釋之,一就事,二約理。

  就事而言,法者諸法也,界者分界也。諸法各有自體,而分界不同,故名法界。然則法界者,法之一一名為法界,總該萬有,亦謂之一法界,即事法界也。

  約理而言,指真如之理性,而謂之法界。或謂之真如、法性、實相,實際,其體一也。界者因之義,依之而生諸聖道,故名法界。又界者性之義,是為諸法所依之性故。又諸法同一性故,名為法界,是即理法界也。

  ⑭ 本覺:

  《三藏法數》:謂眾生心體靈明虛廓,本來離念,等虛空界,無處不遍,即是如來平等法身,是名本覺。

  《佛學大詞典》:指本有之覺性。為‘始覺’之對稱。經過後天之修習,次第斷破無始以來之迷惑,徐徐覺知、啟發先天之心源,稱為始覺;先天本有而不受煩惱污染等迷相所影響,其心體本性乃本來清淨之覺體,稱為本覺。

  ⑮ 理性: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術語)性者,以不改為義,本具之理體,終始不改,謂之理性。

  ⑯ 秘藏: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術語)隱而不傳於人曰秘。蘊蓄於內曰藏。秘藏者稱諸佛之妙法,以諸佛守護之不妄宣說故也。以非器而妄傳,便為破法故也。法華經信解品曰:「一切諸佛秘藏之法,但為菩薩演其實事。」同嘉祥疏九曰:「昔來隱而不傳,目之為秘,如人妙寶蘊在於內,故名為藏。」維摩經問疾品曰:「諸佛秘藏無不得入。」注「肇曰:秘藏,諸佛身口意秘密之藏。」涅盤經曰:「愚人不解,謂之秘藏。智者了達,則不名藏。」又真言總稱為秘藏。大日經疏三曰:「聲聞經中以毗尼為秘藏,要擇人簡眾方乃授之。若未發律儀不令聽聞修習,摩诃衍中亦以持明為秘藏,未入漫荼羅(壇場)者,不令讀誦受持。」同七曰:「所謂甚深秘藏者,眾生自秘之耳,非佛有隱也。」

  ⑰ 介爾: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術語)形容極微弱之心也。止觀五上曰:“此三千在一念心,若無心而已,介爾有心即具三千。”輔行五之三曰:“言介爾者,謂剎那心,無間相續,未曾斷絕。才一剎那,三千具足。又介爾者,介者弱也,謂細念也。”

  ⑱ 是心是佛: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術語)觀經所說於觀法中想佛故,是觀想之心即為佛也。觀無量壽經曰:‘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天台疏曰:‘是心作佛者,佛本是無,心淨故有。亦因三昧心終成作佛也。是心是佛者,向聞佛本是無,心淨故有,便謂條然有異。故言即是,心外無佛,亦無佛因也。’善導疏曰:‘言是心是佛者,心能想佛,依想佛身而現,即是心佛也。離此心外更無異佛者也。’住於此心而念佛,謂之即心念佛。如淨土門以外之念佛皆是也。

  ⑲ 歸元:

  《佛學大詞典》:即指人之死亡,或特指僧侶之示寂。又作歸化、歸真、歸寂、歸本、歸空、歸去。歸元一語,原謂出離生滅無常之此世,而還歸真寂本元(即涅盤)之悟界,故轉指僧侶或一般證道者之死亡,而與圓寂、入寂、示寂等用語同義,如稱佛陀入滅之日為歸寂日。至後世,亦用來作為常人死亡之稱詞。

  【譯文】

  《無量壽經》是淨土宗的總綱領。我國清代的彭紹升居士曾稱贊說:‘無量壽經是如來所宣講的稱於法界真性的,真實而究竟圓滿的教法。是一切眾生本來所具有的勸化與導引的儀式。’日本的釋道隱法師稱贊本經為:‘如來出興於世所宣講的正說,最為奇特和殊勝的妙典;導引眾生成就究竟圓滿佛道而達到了極處的言說,能令眾生快速成就而又圓融無礙的金言;十方諸佛菩薩所稱揚贊歎的至誠語言,契合於眾生時代和根機的純熟無妄的真實教法!’我的舅父梅光羲老居士也曾經稱贊說:‘無量壽經,是諸佛如來所講述的,稱於本性的登峰造極之談;是一切眾生本來所具足的化導儀式;是能令眾生圓滿成就佛道,顯了究竟實義的大法;是無量善法的總門戶,淨土宗群經的綱領;是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講經說法所指引歸向之處。’以上諸位大德之所以如此盛贊本經,原因就在於本經所倡導的持名念佛法門,是圓滿而直捷,方便而究竟,蓦直超入於如來本覺之地,成就最為圓滿和快速的殊勝法門。它是用阿彌陀佛度眾生成佛道的宏願誓海(即四十八願),以及“南無阿彌陀佛”這六字洪名的究竟果覺,來作為我們眾生因地的發心。以果覺作為因心,因與果同時同刻。從如來的果覺而發起真修,所修的即是所得的果。這顆誓願作佛的心,其本身就是佛心,心原本就是佛,現在又要作佛,圓融一體,真正是不可思議。所以《彌陀要解》中說道,‘一聲阿彌陀佛,就是本師釋迦牟尼佛在五濁惡世之中所得到的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的方法,如今用這個果覺的全體教授給濁惡的眾生,是諸佛如來所行的境界,只有佛與佛之間才能夠究竟徹底地明了,不是九法界中的眾生靠自己的力量可以相信和理解的。’又說到,‘用這個體(指法界全體)作為阿彌陀佛正報的身體和依報的國土,也就是用這個體作為阿彌陀佛的名號。所以說阿彌陀佛的名號就是一切眾生的本覺理性。’可見本經實在是大慈悲父如來世尊(指本師釋迦牟尼佛)稱其本性的登峰造極之言。將諸佛如來的秘藏,和盤托出。而且這個念佛法門,也就是一切眾生所本具的化導的儀式。這一句佛號,正如《彌陀要解》所開示的,就是眾生的本覺理性。所以我們可以知道,只這一剎那極微弱的能念佛的心,就是如來的果覺。所以《佛說觀無量壽經》中說,‘是心是佛’,用此本來是佛的心來持名念佛,就是‘是心作佛’。本來就是佛,現在又要作佛,所以當下就是佛。直截了當,方便究竟,奇特殊勝,真是不可思議!在所有淨土宗的典籍當中,只有這部經完備地含攝了圓滿的妙義。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作為宗旨,以阿彌陀佛十念必生的大願作為根本。深刻地闡明了三輩往生的具體原因,廣泛地攝受九法界聖賢和凡夫一切大眾。正彰顯了持名念佛的法門,直接指向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回歸真寂本元(即涅盤)的道路。所以說,本經是淨土宗的第一經。

  【心得報告】

  初學佛法的人的困難之一,就在於名詞術語很多,一下子襲來,消化不了,需要下功夫去理解,這是必經的過程。開始時一知半解,能理解多少算多少,不必強求,當重新再學的時候,就會有新的悟處,需要不斷積累才能越來越透徹。這一段是通過引證祖師大德對無量壽經,對念佛法門的贊歎,來進一步闡明為何本經被稱為淨土第一經。不少文字的含義都很深,可以說將無量壽經贊歎到了極處。對初學而言,尤其值得留意的是一句,也是相對容易理解的是“一大藏教之指歸”。也就是說,釋迦摩尼佛講經四十九年,說法三百余會,為大眾講述宇宙人生的真相,其實是在做種種的鋪墊,而最終的目的,或者說站在世尊的角度(而不是單純為滿足眾生的喜好),最希望我們明白的是什麼呢?就是要讓一切眾生認識淨土法門,認識阿彌陀佛的殊勝大願,從而都能得以念佛往生極樂世界,一生不退作佛。淨土宗的二祖,唐朝善導大師有句話就道破了這個玄機:“諸佛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不光是釋迦摩尼佛會這樣,佛佛道同,十方世界的諸佛都是一樣。我們對這一點如果能夠認識,就可以初步知曉淨土法門的殊勝程度,以及這部無量壽經的重要性!很多祖師大德都是一樣,在禅宗當中大徹大悟的人,或者在教下大開圓解的人,到頭來都是回到念佛求生淨土這條路上來。古今很多學人,很容易把淨土宗看低了,甚至認為是老太婆教,就只是念這一句佛號,認為學識水平低的人才學這一門。殊不知,大道至簡!

  但此殊勝第一之淨宗寶典,竟在我國大藏中夫人塵封一千余年。考其原因,蓋由此經五種原譯,互有詳略,出入甚巨,例如彌陀大願,在魏唐兩譯為四十八願,在漢吳兩譯為二十四願,在宋譯則為三十六願。遂使初心學者,專持一譯,難明深旨;遍讀五種,又感艱難。於是多捨此經而專攻《阿彌陀經》矣。清初彭紹升①居士曰:‘此經闡揚者少,實以無善本故。’誠哉是言!是以宋王日休②、清彭紹升、魏承貫③等大居士,均為宏揚此經,先後而有會本與節本之作。

  【注釋】

  ① 彭紹升:

  《佛學大詞典》:(1740~1796)清代居士、學者。江蘇長洲(吳縣)人。字允初,號尺木,又號二林居士。法名際清。出身士族家庭,乾隆年中,舉進士,然辭官不就。嘗讀先儒之書,通宋、明理學,善古文。後習道士修煉之術,三年而無成,因讀佛書,二十九歲時轉而信佛,自號知歸子。日以禮誦為務,並閱大藏經,受菩薩戒,素食淨行。更從聞學定公(1712~1788)受淨土之教,閉關於蘇州文星閣,勤修一行三昧。氏樂善好施,生平致力淨土之弘傳,撰述宏富。其一乘決疑論,主張佛、儒一致;華嚴念佛三昧論,主張禅、淨融合;淨土三經新論,發揮淨土教義。此外尚有居士傳、善女人傳、淨土聖賢錄等。晚近淨土宗昌盛,得以超邁諸家,氏實有開啟之功。嘉慶元年正月逝世,世壽五十七。

  ② 王日休:

  《佛學大詞典》:(?~1173)南宋龍舒(安徽舒城)人。字虛中,又號龍舒居士。原為國學進士,所著六經訓傳達數十萬言,一日棄之,專修西方淨土之業,布衣蔬食,日課千拜。紹興三十年(1160)校輯大阿彌陀經,歷三年完成,全書共五十六分,現收於藏經中。並著淨土文十卷勸世。干道九年正月示寂,年壽不詳。

  ③ 魏承貫:

  《百度百科》:魏源(1794.4.23-1857.3.26),清代啟蒙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名遠達,字默深,又字墨生、漢士,號良圖。漢族,湖南邵陽隆回金潭人。道光二年( 1822年)舉人,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始成進士。官高郵知州,晚年棄官歸隱,潛心佛學,法名承貫。近代中國“睜眼看世界”的首批知識分子的優秀代表。

  魏源認為論學應以“經世致用”為宗旨,提出“變古愈盡,便民愈甚”的變法主張,倡導學習西方先進科學技術。並提出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主張,開啟了了解世界、向西方學習的新潮流,這是中國思想從傳統轉向近代的重要標志。

  【譯文】

  但是這部第一殊勝的淨宗寶典,竟然被塵封在我國的大藏經中達一千多年之久。考證其中的原因,大致是由於這部經所保留下來的五種原譯本之間,在詳略上有所不同,出入非常大,例如阿彌陀佛所發的大願,在魏、唐兩種譯本中是四十八願,在漢、吳兩種譯本中是二十四願,而在宋朝的譯本中則是三十六願。所以致使初發心修學的人,如果專門受持其中的一部,則難以明了經中深奧的主旨;而要持誦全部的五種譯本,又感到十分艱難。於是很多人便放棄了本經而專心去攻讀《阿彌陀經》了。清朝初年的彭紹升居士說:‘本經闡明和宣揚的人少,實際上是由於沒有好本子的緣故。’這種說法的確很有道理!所以宋朝的王日休、清朝的彭紹升、魏成貫等大居士,都是為了宏揚這部經,而先後進行了會集或者是節校。

  【心得報告】

  這一段是說明會集無量壽經的必要性。這部無量壽經會集本完成後,經黃念老和恩師的極力提倡,從上世紀末開始逐漸大量流通,但在這個過程之中,很多學人,國內外都有,包括一些知名的出家大德,在家居士,都曾經竭力反對。究其原因,主要是認為經典不能夠會集,尤其還是在家居士會集的,不能夠接受,產生了很大誤會,故而對這部會集本的流通造成了很大的阻力。直至近年來,反對的聲浪才逐漸得以平息。

  二零一二年前後,有一本采訪當代大德宏琳法師的書開始流通,書名叫做《幻住問答》,可以說把這個事情的前前後後,方方面面都講得清清楚楚,讓人不得不折服。恩師對此非常贊歎!通過宏琳法師的介紹我們才知道,會集經文自古便有,早在後漢三國時期就有先例,古來很多經典其實都是會集而成,包括我們熟悉的南本《大涅盤經》、《藥師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等等。另外,在家居士做會集就不能接受,也是站不住腳的。在《幻住問答》中也有說到,會集經典最初的祖師是後漢三國時代的支謙譯師,也是一位在家居士,是早期佛典翻譯的重要人物,他一生翻譯了數十部經典。佛法是平等法,實際上佛陀在世的時候,還有一尊在家佛,就是維摩居士,捨利弗、目犍連去參拜,都是右繞三匝,與對待佛的禮節是同樣的。所以因為是在家人,就低看一等,是完全錯誤的。再有,給這部經早先做會集的王日休、魏默深也都是在家居士,早先的祖師大德並沒有反對的。

  所以重點不是誰來會集,該不該會集,而是會集的本子是否完善而沒有纰漏,這才是關鍵。念老在下文中對於之前所會集的幾種版本的不妥或不完善之處都進行了闡述,也因此才有了這部最完善會集本的出現。這也是我之前所說因緣無比殊勝的原因之一。過去的千年,這部淨土第一經在大藏中塵封,就是由於沒有完善的會集本。而今,我們卻有幸在流通之初就遇到,其因緣之殊勝,又何止是千年難逢呢!這個時代是大亂之世,自古以來所不曾有。但是對於真修行人而言,也有非常大的便利,包括本經在內的很多殊勝的經典以及祖師大德的注疏,甚至是早期失傳了的著作,我們利用現代科技的便捷,無論是網上的電子書、或是紙質版,乃至於老師教學的音頻、視頻,都可以說是唾手可得,電腦、網絡、手機,學習起來也是甚為便利!

 

上一篇:大乘無量壽經解參考譯注及心得報告(2)
下一篇:拜讀釋迦牟尼佛五百大願的感悟:446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