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宣化上人:為什麼你越修越退步呢?就因為你有這個心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佛遺教經淺釋》

  ◎一九七九年宣化上人講述於

  美國加州洛杉矶金輪聖寺

  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汝等比丘。若有人來。節節支解。當自攝心。無令瞋恨。亦當護口。勿出惡言。若縱恚心。則自妨道。失功德利。忍之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能行忍者,乃可名為有力大人。”

  瞋,是瞋恨。恚就是生怒氣、發脾氣。這都是煩惱障道的因緣,所以必須要有對治的方法。對治瞋恚的方法是什麼呢?就是要用“忍辱”。以忍辱度瞋恚,你若是不能忍辱,就是瞋恚;你若是能忍辱,瞋恚就沒有了。這是對治瞋恚的煩惱障,用忍辱來治它。

  佛說,“汝等比丘”:你們這些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若有人來”:假使有這樣一個人來,來到這兒干什麼呢?“節節支解”:他想要把你四肢都給斷了,令你節節支解。釋迦牟尼佛在因地的時候,做忍辱仙人,歌利王來割截他的身體,就是把他手腳節節支解,忍辱仙人還是不瞋恨。但歌利王不相信,忍辱仙人說:“我若是沒有瞋恨心,我的手還會再重新長出來,恢復如故。”說完這話,果然這手也不需要請接骨的醫生,也不需要像現在的醫生用針把它縫上,什麼也都不需要,這手又都完好如初,又都長好了。於是乎,歌利王心服口服,佩服這位忍辱仙人是真正行忍辱。

  由於這個緣故,忍辱仙人又發願說:“你雖然割截我的四肢,對我這麼不好,但若是我成佛的時候,我就要先度你開悟,先得道。”所以在釋迦牟尼佛成佛之後,先到鹿野苑去度五比丘。五比丘頭一個就是憍陳如,這憍陳如尊者在往昔就是歌利王,他割截過釋迦牟尼佛的身體。

  釋迦牟尼佛在因地修道的時候,為什麼能夠忍辱而不生瞋恨心?就因為他沒有我執了。沒有我的執著,所以他被割截身體時,就有如割截虛空一樣。他與虛空法界同體,因此割而未割,別人割截他的身體就像沒有割一樣,也好像是割到虛空裡一樣,因為這種關系,所以他不生瞋恨。不生瞋恨的時候,就是“當自攝心”:那時候他能將他這個心攝持住,不動念,有一種如如不動的定力,了了常明的智慧,這就是當自攝心。“無令瞋恨”:他不令心裡生出瞋恨來。“亦當護口”:不單要攝心,而且要護口,護持口業,不犯绮語、妄言、惡口、兩舌這種的罪業。“勿出惡言”:因為他護持自己的口業,所以也就不出惡言,不會用惡劣的言詞來罵詈這個割截他的人。

  “若縱恚心”:假使你不攝心,放縱你這個瞋恚的心,“則自妨道”:這樣就對修道有所妨礙了。退“失功德利”:把你所做的功德都退失去了,所謂“千日打柴一火焚”,你做了一千天的功德,但發一次脾氣,就把這些功德都燒沒有了。所謂“星星之火,燒去功德之林”,因為這個,所以不可以發脾氣。“忍之為德,持戒苦行”:能有忍辱這種的德行,這種的功德,比起持戒的苦行功德“所不能及”:你能忍辱,能持戒、修苦行,這種的功德,沒有什麼功德可以能比得了的。“能行忍者”:你能修行這個“忍”,忍人所不能忍,讓人所不能讓,吃人所不能吃,受人所不能受,行人所不能行,做人所不能做,你能這樣子,這才是一個真正的修行人。“乃可名為有力大人”:這樣才是一個真正的大英雄、大豪傑、大聖人、大賢人,一個偉大的大丈夫。

  “若其不能歡喜忍受。惡罵之毒。如飲甘露者。不名入道智慧人也。所以者何。瞋恚之害。則破諸善法。壞好名聞。今世後世。人不喜見。當知瞋心。甚於猛火。常當防護。無令得入。劫功德賊。無過瞋恚。白衣受欲非行道人。無法自制。瞋猶可恕。出家行道無欲之人。而懷瞋恚。甚不可也。譬如清冷雲中。霹雳起火。非所應也。”

  “若其不能歡喜忍受”:假設這個修行人,不能歡喜忍受“惡罵之毒”:人家罵你,或者打你,這種惡罵之毒。“如飲甘露”:罵你,應該當作在聽唱歌的;打你,自己應該想這是撞到門框上。他罵你、打你,就好像喝蜜糖水那麼甜。“不名入道智慧人也”:若是不能這樣子的話,那你就是沒有得道,沒有真正進入道的門徑。

  觀惡言,是功德,此即成吾善知識,

  不因讪謗起怨親,何表無生慈忍力?

  所以有人罵你、打你,你都能忍,那就是入道了,那就是有真正的智慧,與一般的人不同了。

  “所以者何”:為什麼要這樣子愚癡呢?“瞋恚之害”:你若知道瞋恚對人的害處,“則破諸善法”:你有瞋恚就會把一切的善法都障礙住,修行也不得利益了,越修越退步。為什麼你越修越退步呢?就因為你有瞋恚心。“壞好名聞”:你有了瞋恚,脾氣大,譬如你做一個法師,若是有很大脾氣,人家一提起來:“得了!那個法師沒有旁的本事,只有脾氣,那是他的本事。”這樣一說,你說這多倒架子?所以你們每一個人,不要各處宣傳說:“我的師父脾氣真大,和我們一個樣子。”不要這麼宣傳,這麼宣傳,那正是倒師父的架子。人家一聽,會說你的師父一定不是一個善知識,一定是個惡知識。你看──壞好名聞,什麼名譽都沒有了。

  “今世後世,人不喜見”:一般的人,不但今生不願意看見一個發脾氣的出家人,就是等到來生,人家也不願意見。說:“好了!我們來生也不要遇在一起,不要拜這麼個有脾氣的師父,啊,這真是惡知識。”不要這樣子。人不喜見,你看,人都不歡喜見你了。“當知瞋心”:你應該知道瞋恨心,“甚於猛火”:這比猛火還厲害。“常當防護”:應該常常防護這個瞋恨心。“無令得入”:不要令瞋恨心常常在自己的心裡邊。“劫功德賊”:打劫功德的這種賊,就是瞋恚。“無過瞋恚”:沒有再比這瞋恚的賊更厲害的了。

  “白衣受欲”:白衣,就是在家人,“非行道人”:他不是個修行人,“無法自制”:沒有方法自己控制自己的瞋恨。“瞋猶可恕”:那麼在家人脾氣大一點,自己管不了自己,這個瞋猶可恕,還可原諒的。而“出家行道”:出家修道的人,應為“無欲之人”:應該是少欲知足的人啊!“而懷瞋恚”;可是再有這個瞋恚,放不下,不能忍辱。“甚不可也”:這是很不對的一件事情。譬如什麼呢?“譬如清冷”的“雲中”,“霹雳起火”:打一個霹雳,就有閃電的火光。“非所應也”:在這下大雨,狂風暴雨的時候,打雷這是正常的;但在清冷的雲中不可以有霹雳、起大火,這是不對的。所以若是不修行,你有脾氣不要緊的;但你若是個修道的人,為什麼還要有那麼大的脾氣呢?還要那麼放不下呢?這是不對的。

  恭錄自《佛遺教經》淺釋

 

上一篇:淨空法師法語:一人念佛比萬人念佛還要殊勝的秘訣
下一篇:宣化上人:我們人有煩惱、貪心、瞋心、癡心,都是因為有這個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