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草人:《四十二章經》簡言
《四十二章經》,亦稱《佛說四十二章經》,是佛說的語錄式的經典,屬小乘典藉,傳入中國最早的一部聖典。所謂“四十二章”,是因本經分為四十二段而得名。這四十二章分別是:1、出家證果,2、斷欲絕求,3、割愛去貪,4、善惡並明,5、轉重令輕,6、忍惡無嗔,7、惡還本身,8、塵唾自污,9、返本會道,10、喜施獲福,11、施飯轉勝,12、舉難勸修,13、問道宿命,14、請問善大,15、請問力明,16、捨愛得道,17、明來暗謝,18、念等本空,19、假真並觀,20、推我本空,21、名聲喪本,22、財色招苦,23、妻子甚獄,24、色欲障道,25、欲火燒身,26、天魔娆佛,27、無著得道,28、意馬莫縱,29、正觀敵色,30、欲火遠離,31、心寂欲除,32、我空怖滅,33、智明破魔,34、處中得道,35、垢淨明存,36、展轉獲勝,37、念戒近道,38、生即有滅,39、教誨無差,40、行道在心,41、直心出欲,42、達世知幻。
(一)1-3章大意:出家作沙門,為了證得阿羅漢果,首先要斷欲、割愛、去貪,擯棄世間財物,通過乞食,以獲得日中一食、樹下一宿為滿足。慎勿有過多的欲求,因為愛和欲會使人愚癡而動搖清淨心。
(二)4-8章大意:要明白善惡事理,多為善、不作惡,及時忏悔改過、改惡行善才是正道。面對惡人的謾罵和擾亂,應該禁息冷靜,不生嗔恨心。惡人作惡自會招至惡報。惡人害賢者,就像仰天吐口沫,口沫自然會墮向他自已的臉上。
(三)9-11章大意:修道就要堅守菩提心志,念念向菩提,擯棄名利心。看到人家發心布施,要贊之而生歡喜心,生歡喜心同樣得福報。布施供養,較量福田有不等:從“飯惡人百,不如飯善人一”到供養持戒者、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辟支佛、三世諸佛、無念無住無修無證者,較量福田漸次為後者比前者殊勝。
(四)12-14章大意:人生在世雖然有二十種比較難以做到的事情,但是做到了“靜心守志”,就會得知“宿命”;畏造惡果報以行萬善,而“可會至道”。什麼是最大的“善”呢?最大的善就是真修與實證。
(五)15-17章大意:世間凡夫都隨環境流轉而不能自持,有大力者能由自力轉一切法,甚至轉塵垢世間為清淨佛土。能忍辱就是一種大力,可以讓心中貪嗔癡污垢滅盡,心地淨無瑕穢而明了一切。明了一切,三世十方諸有無有不見、無有不知、無有不聞,從而獲得一切智。人正是因為懷有愛欲而不能見道,愛欲污垢除盡了,道就可以見到了。所以,學習佛道,見到真谛時,無明就立刻消滅,心中光明智慧就會常存。
(六)18-20章大意:佛說,我的教法是以無念為念、以無行為行、以無言為言、以無修為修,懂得這個道理的人,離道就很近了;如能用心觀察到人事與世界之無常,了知真如心識,得道就很快了。應當知道身中的地、水、火、風等四大,都沒有一個“我”的存在,所以我身如幻化。
(七)21-25章大意:名聲欲望過盛,對於好名的人不僅無益處,卻深有過患;對於好財色的人有如刀刃上舔蜜,免不了被割舌的過患。色欲是五欲中害處最大,是眾人的重病,是修道最大的障礙。對於縱欲貪愛的人,就像手執火炬逆風而行,必將有燒傷手臂的過患。要想出家修行證得阿羅漢果,就要捨得下家眷和田宅,能看破放下,跨出家門。
(八)26-30章大意:學道的人不能被情欲眾邪所迷惑,應當精進無為;精進無為才能得道。如果執著於各種色相,就會生禍患。不要觀察女色,也不要跟她們聊天,跟她們對話時,只有正思念,生起度脫心,息滅邪惡念。修道之人應當遠離諸欲,避免被欲火燒傷。
(九)31-32章大意:要想斷YIN欲,關鍵是要息滅YIN欲的心。曾有偈雲:“欲生於汝意,意以思想生;二心各寂靜,非色亦非行。”眾生的心無始以來,就妄認“四大”為自己的色身,妄認“六塵”緣影為實有,而生愛欲執著貪戀而不肯捨去,於是產生種種煩惱和恐怖。如果能生起法我二空之正見,斷除愛欲,種種煩惱恐怖自然消除。
(十)33-35章大意:學道之人,要戰勝無明煩惱,就像一人戰萬人,難啊!如果沒有堅固的信心,會把持不住,被邪魔所轉。只有堅持信心、精進勇銳,不畏各種境界,破除內外眾魔,才能獲得道果。修道有如調音師之調音,把弦調得松緊適中,音調就准了、和諧了,音樂也就出來了;沙門學道也是如此。學道之人,像人鍛鐵,去掉渣滓才能成就精良器皿,去掉心地的垢染才能成就清淨的心。
(十一)36-39章大意:眾生離三惡道而得一人身不容易;既得人身,就要利用佛法住世良緣,好好學修。人身生命生滅無常,短暫得很,明白了這個道理,就要時時觀照,勤修佛法。而修學佛法,持戒是關鍵,必須時時憶念佛制戒律;持好戒律,才可以獲得道果。學道之人,對於佛陀所有言說都要信順,不要妄分權實輕重;教誨無差別,譬如食蜜,碗中甜,碗邊也甜。
(十二)40-42章大意:沙門學道修行不能像蒙眼轉圈的磨牛那樣,身體在行,心地裡卻沒下功夫。行道不在於身行,而在於心行。學道之人,就像牛負重而行:行於深泥中,為了出離,疲勞之極也不敢左顧右盼,一往直前,直至脫離泥潭。沙門應當看到愛欲比陷入泥潭還危險,應當明了法界如夢如幻,應當常以佛智觀察世出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