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上人慈悲開示:
1. 修行要行所無事,不要有貪心,不要我想如何如何?我想開悟,我想得神通了。哪會這樣快?把種子種到地下,要等它慢慢長出來,時間到了,它自然成熟。
2. 修行,要把它看作各人的本分。不需要貪,久而久之,功德自然圓滿,菩提果也會成就。本來應該成功的,貪多卻嚼不爛,吃飯要一口一口吃,把一碗飯統統塞到嘴裡去,擠到口裡一點地方也沒有,你說怎樣吃?嚼也嚼不動,更咽不下去。吃飯是最簡單的比喻。這叫“貪多嚼不爛。”
3. 修道的人,首先不要自私。這不單是為了保護自己,而是要饒益全世界,要把自己放下。不是想:我怎樣怎樣了不起!而是要顧全大局。
4. 修道人,時時刻刻把生死問題掛在眉梢上,時時刻刻都要了生脫死。
5. 娑婆世界的眾生,一舉一動,都是貪,都是瞋,都是癡。世界法,他用貪瞋癡去修行;出世法,他還是用貪瞋癡去修行。修行,他貪著開悟。坐了兩天半的禅,想要開悟;修了兩天半法,想要有神通;念了兩天半的佛,便想得到念佛三昧!你看這貪心多大,都是貪心鬼的表現。
6. 修道若是不能改過,就等於沒有修道。學佛法不能知過必改,等於沒有學佛法。所謂“行年五十,而知四十九歲之非”。知道以前所行所作有不對的地方,凡是有這種感覺的人,就是有智慧,將來前途有無量光明;若是不知以前之非,這個人就要糊塗一輩子。圖個虛名,就被客塵所迷,這種人多麼可憐!
7. 出家修道人要發願,發願是精進修道,發願是警惕自己改惡遷善,修道不發願,等於開花不結果的樹,無有是處。若已發願,最好天天再發一遍。因為溫故而知新,記得自己曾經發過什麼樣的願?應該要做什麼事?才不會發空願,不會自欺欺人,也不會把所發的願忘記了。
8. 我們人覺得自己在做好事,其實不一定是好事。為什麼?因為種子不清淨。你以貪心來做好事,這就叫種子不淨。你以好勝心來做好事,這也是種子不淨。要怎麼辦呢?就是要“行所無事。”做什麼事,都是我們的本份,不要向外馳求,不要有所求覓。
9. 有了妄想,怎麼辦呢?就要打掃干淨。用什麼方法呢?就用禅定。禅定的功夫,能將妄想清理干淨。修禅定時,要用精進、忍辱來幫助。然後再用布施,持戒來幫助,完成使命。
10. 一經忏悔,要發誓願:“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以後種種譬如今日生。”以後絕不再犯,這才能消了罪業。
恭錄自《宣化上人般若語庫(一)春日蓮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