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嘎瑪仁波切:為了欲望沒有不敢吃、不敢殺,就是災難隨之而來的時候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導語:錢與吃,是現代人的共同愛好。不是為基本的需求而是欲壑難填。欲望多大,痛苦就有多大,很少人會因為擁有而滿足。追求的同時不要被無盡地欲望所牽引,擁有的同時不要給自己種下未來品嘗苦果的業因。有福報擁有,也要有智慧才能將福報延續並獲得快樂。

  貪婪與掠奪是人類與生俱來的習性。從在胎中汲取母親的養分開始,隨著人不斷長大,欲望也會越來越增長。在不停地追求與擁有中,人也會越來越累,覺得照顧不了那些房子、車子、衣服、鞋子和包包等等,這是很多人都有的煩惱。

  錢錢錢,有錢會讓你頭疼,當你只有幾十萬到上百萬的時候,那些錢都是你自己荷包裡的,你為此付出著努力,雖然累但是心裡是樂的。當你的資產超過一千萬,你的錢就慢慢變成大家的了。錢從哪兒來?不可能是你一個人去賺,你還要回饋員工,和他們分享,人們開始盯著你的錢,讓你做各種投資,你手上的錢就這樣被大家分了。哪天你上市的時候,錢就是股民們的了,做不好公司還被人罵被人詛咒,有多少錢是你能支配的?

  一般人都認為:擁有是快樂的來源。但人們為什麼卻快樂不起來?沒有一個人會因為擁有太多物質而快樂,這只有擁有過的人心裡才知道。沒有的時候想著:如果我哪天擁有了一百萬,就該很快樂很知足了。如果我哪天有了一個房子一部車子我就知足了。事實上,當你真正有了一百萬,你不可能滿足,接下來對物質的追求就該折磨你了。

  為了明天能得到比今天更多的財富,很多人就學習所謂的投資,有點能力的就學人炒房子,炒股票,在民間搞借貸。結果呢?搞借貸的人跑了;炒房子的跌價賣不出去,銀行還在跟你討利息;炒股票的心情和過山車一樣,漲了高興,跌了難受。痛苦就這樣一個接一個地來了。凡是身體上的痛苦都還是小事,最苦的是心的折磨與煎熬。

  吃吃吃, 現在人們對於食物的追求到了不可思議的地步。以前人們吃飯飯香,吃菜菜香,沒什麼肉吃也都活得健康快樂。現在連傳統的肉類都滿足不了人類的欲望了,人們追求的不是對食物的需求,而是吃的欲望,為了這個欲望,沒有不敢吃的,沒有不敢殺的,這就可怕了。

  很多疾病,其實都是從野生動物身上來的。現在攜帶埃博拉病毒的人,被懷疑是在非洲吃蝙蝠引起的。SARS時期,最後怪罪到吃果子狸頭上。人們不大肆捕殺吃掉禽類,怎麼會有禽流感?人類不去碰觸那些猴子,哪來的艾滋病毒?包括歐洲黑死病,是由於老鼠傳染等等。你沒有害它的心,就沒有被害的果。所以,人如果學會對大自然有敬畏之心,就不會有那麼多災難。

  每天有多少人,為了出去吃個飯而辛苦折騰?本來自己在家裡吃頓飯非常簡單,實惠又干淨,但是一定要出去吃。堵車、排隊等位,一兩個小時浪費在等吃的路上。有些吃的欲望會導致殺生,會為我們的身體帶來疾病,殺生過多,人會多病短命,想要身體健康,就不要肆意殺生。

  錢與吃,是現代人的共同愛好。很多人因為欲望過多,投入大量精力在追求財富和吃喝玩樂上,結果身體卻垮掉了。用賺來的錢買藥、養生,補這個補那個,家家都有個小藥房。

  如果平時對身體多加約束,不過度泛濫對欲望地追求,尊重一切生命,我們的身體就會平安,就不會有其它生物不尊重我們,比如癌細胞、壞細胞在身體裡造反叛亂,你就要品嘗不被尊重的苦味了。有多少欲望就有多大痛苦。我接觸過各個階層的人,最快樂的人群,永遠都是溫飽問題解決之後,沒有太多欲望追求名利的人。

  我在北京,與幾個所謂有錢有名的弟子聚餐,沒有一個人是笑的,全是在講苦衷。吃完飯面對著霧霾,人們還紛紛嚴肅地戴起口罩。在一個堵車的拐彎處,我們看到一群給人刷牆,修漏水,通下水道的農民工,墊了幾張報紙,放著幾罐啤酒,幾個人樂呵呵地在那兒打牌,十來個人圍在邊上哈哈笑著。

  我就問這些有錢有勢的人,“你們看看,要不要當這種人?他們的幸福指數比你們高多了,表面看起來,你們風風光光的,可你們坐在豪車裡戴口罩憋著,人家坐在馬路邊兒上,PM2.5對他們快樂的心情沒什麼影響,看起來身體一個比一個硬朗,每個人臉上都露著燦爛的笑容。”

  不要讓追求充滿著欲望,不要讓擁有變成造惡的理由。有福報可以去擁有,但要有智慧才能將福報延續並獲得快樂,這份快樂是從無私付出中獲得,在被欲望牽著鼻子走的路上只會有痛苦,早一點知道這個道理,就會少受很多苦。

 

上一篇:海濤法師:請師父講一下脫離貧窮的故事,要如何販賣貧窮呢?
下一篇:嘎瑪仁波切:發願和回向的差別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