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傳喜法師:弘願持戒 功德無量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弘願持戒 功德無量  

  在我們回答的時候,在我們生命當中,佛光就照下來了。佛光在照耀的時候,五尊菩薩的威德力就加持在你身上,所以每受一戒就有五尊菩薩現前來保護。這個力量哪裡來?就從你答應持戒的當下產生的。

  你對著這個宇宙,你向著所有的眾生說,我盡形壽都不傷害你們,你說這個功德有多大?你在這樣子想的時候,無量無邊的眾生都得到你這句話的保障。你向著無量無邊的,過去、現在、未來的眾生,你向他們說我不傷害你們了,我不殺你們了,這個功德多大啊!

  所以這個五條戒的功德,你想想有多大啊!過去、現在、未來諸佛菩薩都知道啊!除了我們在場這麼多的師父給你們證明之外,多少佛都聽到啦!阿彌陀佛有沒有聽到?這是最好的供養。

  所以受五戒的功德是非常大的,受了五戒就算是修行人了。三皈依只說明你的信仰,你是佛教徒。受五戒是修行人,修行者。因為什麼?因為已經決定我要戒惡,我要修善,佛陀對我的善教,我要信受奉行。你皈依三寶受五戒了,才算是一個真正的修行者,是佛的一個好弟子,是法的實踐者,僧寶引導你,你已經邁出腳步來了。

  這樣的緣故,所以可以披袈裟了,這袈裟的名字叫缦衣,又叫禮忏衣。“黃金白玉非為貴,唯有袈裟披最難。”為什麼?因為黃金白玉是往外去掙的,披袈裟是往內去征服的,往內征服自己。王侯將相是征服他人,受戒是征服自己,所以這個袈裟披起來是很偉大的。

  披衣的時候有四句:“善哉解脫服,缽吒禮忏衣,我今頂戴受,世世常得披。”我們受戒有時候是唱的,拿起衣在披的時候,維那師父唱。平時我們念就可以了,雙手把衣拿起來頂在頭頂,念這四句就可以披了。

  “世世常得披”是什麼意思?有什麼具體的意義?我們如果死了之後中陰身,哪怕我們無量劫以來造的惡業,或者我們這一生造的惡業要墮落地獄,餓鬼、畜生的時候,你想起這句話“世世常得披”,這一件袈裟就把你三惡道的路都遮住了,再也不會墮三惡道。你想起“世世常得披”的時候,那個豬皮、狗皮就不再披得到你身上了,地獄的那些腳鐐、湯火就沒有辦法燒到你身上了。“世世常得披”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世世都受戒的緣故,世世都不會墮落到三惡道,是這個意思,多偉大啊!

  第一句的“善哉”是感歎詞,“善哉解脫服”。“缽叱”是像聲詞,晴天霹雳一樣,一道閃光,這叫禮忏的衣服,一道閃光之下,你的罪障蠲除。這個衣服披到你的身上,你的身口意的業,特別是身的業障就消除了,你看功德這麼大!

  我們以後可以披缦衣,又名解脫衣。平時做功課、誦經、禮忏都可以披,但是不能披著去買菜,這叫居士披袈裟。禮忏衣不可常披,常披就犯戒,披衣也有規矩的,常披名犯,出家人要常披。所以來廟裡你們背一個香袋,那個香袋不是放香的,主要是裝袈裟的。行在外以香囊盛起來,在家可以掛在淨處。家裡佛堂旁邊有一個繩子,平時袈裟就掛在繩子上,穿的時候就拿下來披在身上,出門的時候以香囊盛著。千萬不能披著袈裟上街買菜,那不可以!所以這個注意,披衣也有披衣的規矩。

  衣的保管要干干淨淨的。有的居士點香、蠟燭,把衣燒得一個一個洞,不小心燒出洞,馬上要補,補的時候要取方方塊塊的布。補袈裟、補海青都要取方正的布,代表做人要方正,袈裟可以補的。

  接下來發願,為什麼要發願?如果持戒不發願的話,這個戒的行為,它的功德就有限,甚至持戒的功德不堅固。為什麼呢?因為你沒有發願這樣一個廣大的心的動機的話,發願簡單的講也可以叫動機,你沒有光明的、偉大的動機,那你做這個行為它的結果是不一樣。

  如果是以一個很偉大的動機來受五戒的,那你這五條戒從別解脫的戒升華成了無量無邊的。如果光是一個別解脫戒,它是有限有量的,產生福德的力量也是有限有量。但是我們發願發的廣大的話,這個戒的力量就會變得非常非常的大。

  我給大家受五戒之前,看他們從大連帶來的一本小冊子。這就是去年我去大連的時候,辛苦了三天,然後有個國家領導干部深受感動,回去如饑似渴地收集了很多我們佛教的刊物。通過他的這種信心感想,就把這些連在一起,寫了一個小的冊子。我看了一下,很欣慰,我們的言行對我們的人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不僅如此,他還對他的親戚朋友,以及所有他認識的人,都告誡他們不要反對佛教,對佛教應當生起信心。

  今天我們受五戒,你知不知道這個世界上因為你受五戒,全世界都將為此改變,這有多偉大意義啊!

  前面受的三皈,今天叫五戒三皈。三皈是我們日常生活當中常常要舉行的,第一次皈依叫返邪三皈,今天叫五戒三皈,以後八關齋戒叫八關齋戒三皈。受十戒,十戒三皈。具足戒三皈,受菩薩戒,菩薩戒三皈。都不一樣的,你以後受金剛三昧耶的時候,叫金剛三昧耶三皈,在《普賢言教》裡看到的三皈,那種很甚深的三皈,有氣脈明點的三皈。  

  ——摘自2009.04.26傳喜法師《受持五戒 諷誦藏經》開示

 

上一篇:傳喜法師:懷念具行法師
下一篇: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