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界定法師:漫說《雜阿含》(卷二)~K 第49經(阿難經)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第四十九經(阿難經):

  此經是世尊對阿難的幾句訓導之詞:

  世尊對阿難說:“若信心長者、長者子來問汝言:於何等法知其生滅?汝當雲何答乎?”——佛陀是在問阿難:如果有人來問什麼法是生屬於生滅之法,那麼阿難你該如何作答呢?

  阿難答言:“世尊!若有長者、長者子來問我者,我當答言:知色是生滅法,知受、想、行、識是生滅法。世尊!若長者、長者子如是問者,我當如是答。”——阿難回答得也很簡煉:五受陰為生滅法。

  阿難的回答得到了世尊的贊許:“善哉!善哉!應如是答。所以者何?色是生滅法,受、想、行、識是生滅法。知色是生滅法者,名為知色;知受、想、行、識是生滅法者,名為知識。”

  所謂“生滅法”,就是因緣和合的法則與規律。佛陀的意思很清楚,將五陰視為生滅法,其根本要點還是建立在“無我”、“無常”與“苦空”的基礎之上。一旦將五陰視為一種短暫住存的、剎那生滅的因緣所生法,那麼我們就不會產生留戀與貪著,而這正是修行邁出的重要一步。無論是出家比丘,還是居家信士,都需要樹立這樣的五陰生滅觀。不僅如此,佛陀在經中還告訴我們,明白了五陰為生滅法,不僅自己明白,還要想方設法讓所有的人明白,這才叫“知識”。而所謂“善知識”,就是指那點不僅明白事理,也能使他人明白事理,更能老實踐行事理的人。這樣的人不僅讓我們心生敬仰,更能使得無數人獲得解脫。因此,我們不僅要爭做一名“知識”,更要努力爭做一名自利利他的“善知識”。(09.12.03) 

 

上一篇:界定法師:漫說《雜阿含》(卷二)~I 第45經(覺經)
下一篇: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