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經(食經):
本經從四食的角度,闡述純大苦聚的產生根源(即四食),即對於四食的貪愛,導致我們對於物欲的貪求與不知厭足。
“民以食為天”,這句話的意思是解決吃飯問題,是我們人類的頭等大事。“衣食足(無憂)而後知廉恥榮辱”,這是一句老話,說明從生計問題角度上講,吃飯有時候比穿衣更重要:在原始社會沒有布料衣服的前提下,用一兩片樹葉遮住羞處即可,省事不費力;可是餓著肚皮卻是讓人類最難以忍受的。所以我們可以說,在無階級社會裡,填飽肚子乃是平生第一大事。甚至到了當代,雖然我們吃喝花樣層出不窮,然最基本的米飯面包卻是必不可少的,因為它們是主食。所道是“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可以看出古今對於吃飯問題的極端重要性。不僅如此,人類在吃的方面十分講究,搞得十分復雜,所謂吃禮數、吃等級、吃關系,甚至還吃出了文化,名曰“美食文化”。我個人意見是,粗茶淡飯,偶爾打打牙祭,親朋時而小聚,不搞莺歌燕舞,推杯換盞,而是濃情當頭,相濡以沫,惺惺相惜,才是最令人神往的“食文化”。
中國漢字中的“食”,基本意思就兩個,一是作動詞,即“吃”;二是作名詞解,即“所吃的對象與種類(東西)”。佛教中的“四食”之說,可以說兼有此二義。佛教的四食分別是粗抟食、細觸食、意思識和識食。
1、粗抟食,即段食,是指肉、菜一類的食味,以香、味、觸為體,可用口鼻分段飲啖,故稱段食。段食分為粗、細二種,諸如飯、面、魚肉等類為粗段抟食,油鹽、香氣、飲米等為細抟食。段食為欲界眾生所常有,其他二界並不多見。
2、細觸食,又名觸食,是指感覺,是有雜染的根境識和合所生起的各種觸,對所取之境產生喜樂覺受,並由此而長養諸根,謂之食。
3、意思識,即思食、念食。以有漏的意業與欲望俱轉,而生希望之念,能招引當有之果,使有情滋長相續。
4、識食,指六識。六識由段、觸、思三食的勢力而能起當有之果,執持身命而不壞,故為食。“梵天為首,乃至有想無想天,以識為食。”(增一阿含·卷二十一)
根據《大毗婆沙論》(有部重要典籍)所載,四食之中,欲界兼具四食而以段食為主,爭界肯有三食而以觸食為主,無色界亦有三食,以思識和識食為主。
回歸到經文。“有四食資益眾生,令得住世攝受長養”,說明四食是三界一切眾生的資糧,缺少四食眾生便難以為繼,痛苦不堪。眾生為何依賴於四食?主要還是源於對於四食的貪愛。所謂愛之因,為之受;受之因,為之觸;觸之因,為之六入處。六入處若滅,觸便會滅……進而憂愁惱苦滅,乃至純大苦聚俱滅。
文至最後,不禁想起了一則有關“吃飯睡覺”的禅宗公案:
有一次有源律師去拜訪大珠慧海禅師:“和尚,請問您修道有沒有秘密用功的法門呢?”大珠慧海禅師回答說:“有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密行。”當問及究竟是何種“密行”時,禅師的回答出乎有源律師的意料:“肚子餓了就吃飯,身體困時就睡覺。”有源律師十分疑惑,心想“吃飯睡覺”也算是“密行”?禅師的意見是:“一般人在吃飯時,百般挑剔,嫌肥揀瘦。看見有好吃的,就忍不住貪吃;不好吃的,就起嗔心不吃或少吃。該睡覺的時候不睡,卻胡思亂想,千般計較,萬般思量。”
此公案含意深遠,若再聯系本經,細細想來,著實受益良多。(8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