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界定法師:漫說《雜阿含》(卷十六)~I 第449經、450經(界和合經):此二經廣說勝界、鄙界、飲酒戒、不殺界;不信界、犯界、無慚無愧界、慚愧界。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第449經、450經(界和合經):此二經廣說勝界、鄙界、飲酒戒、不殺界;不信界、犯界、無慚無愧界、慚愧界。“勝心生時與勝界俱,鄙心生時與鄙界俱,殺生時與殺界俱……”相反,“不殺生時與不殺生界俱”。形成各種界的原因,是因為“眾生常與界俱,與界和合”。這個界,不僅是指外界因素,更主要的是指內界,即我們將“心”置於何處。我們有時會強調這樣一個問題,即人既是環境動物,更是社會動物,因此一般而言,人會受到情境影響的概率是很大的,而忽視心態平和的培植。長期以往,造成了重物欲而輕思想境界,結果弄得大家心情都很浮躁、煩燥,一刻也消停不下來。如若出現了片刻消停,便渾身不得勁,火急火燎地變著法兒刺激自己,使身心像一架永動機,永不停息地運轉、折騰,直至將自己身體連同靈魂,全部折騰終結。

  第451經(界經):本經敘述十八界。關於十八界的理論,它是立足於宇宙一切存在物,將萬物分為十八個類別。所謂十八界,一般而言,就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境(色聲香味觸法、六識(眼耳鼻舌身意)的匯總。佛陀在本經中說:“我今當說種種諸界……雲何為種種界?謂眼界、色界、眼識界、耳界、聲界、耳識界、鼻界、香界、鼻識界、舌界、味界、舌識界、身界、觸界、身識界、意界、法界、意識界。是名種種界。”十八界把宇宙諸法分成十八種要素,這些要素是由根、境、識三者所構成。在這裡,“界”既可以理解為屬性、差別、體性,但理解為“要素”,則更為妥貼。六根與六境組成十二處,加上六識為十八界。那麼六識與六根、六境是什麼樣的關系?所謂“緣眼與色,而生眼識”,“緣意與法,而生意識”,說明“識”是由根與境的相互作用而產生。那麼能不能說,“識”界本身並不存在,它的生起完全是靠根境二根和合產生的呢?我個人以為也不盡然。佛法闡述六識的初衷,是為了說明心識的產生並非空穴來風,而是有其因緣基礎。所謂“法不孤起,仗境方生;道不虛行,遇緣則應”,講的因與果之間,必須有各種“緣”的輔助。關於十八界中的意界與六識界是一種什麼關系,則比較抽象,在此不作進一步展開,但可以肯定的是,六識界與意界並不相同,二者的差別主要體現在時間的相續性上,即意界較持久,識界則十分短暫,處於剎那生滅。(九月六日)

 

上一篇:界定法師:漫說《雜阿含》(卷十六)~H 第446經、448經(偈經):本經以偈頌的形式,對前經進行分別解說。
下一篇: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