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界定法師:漫說《雜阿含》(卷二十)~B 第546經(澡罐杖經):本經是梵志與迦旃延尊者之間的對話。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第546經(澡罐杖經):本經是梵志與迦旃延尊者之間的對話。

  一位梵志(泛指修行者)名叫執澡罐杖,在某一天拜訪摩诃迦旃延尊者,向尊者請教一些問題:“何因何緣王、王共诤,婆羅門居士、婆羅門居士共诤?”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國王與國王之間、婆羅門居士(居家婆羅門)之間的爭論?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可以有多種答案,比如說我們可以說是見解不同,政治傾向不同,或者是出於維護各自最根本的利益等等。我想這些答案都可以成立,然而佛教作為一門側重於解決人類心理問題的宗教,顯然不能從政治學、社會學或者歷史學的角度來回答這些,否則便失去了其應有的特色。摩诃迦旃延作為佛陀出色的大弟子之一,他的回答著眼於人類的貪欲:“貪欲系著因緣故,王、王共诤,婆羅門居士、婆羅門居士共诤。”

  梵志復問:“何因何緣出家、出家而復共诤?”——出家人之間是出於何種原因而爭論不休呢?難道也是因為貪欲嗎?摩诃迦旃延對此的回答是:“以見欲系著故,出家、出家而復共诤。”這裡的“見欲”,是執著於各自的見解。比如說,有的教派主張有我、有常、有斷、有滅,而另一教派則主張無我、無常、無有斷無有滅。大家誰也不願意放棄自己的見解(信仰),故而爭論不休,誰也說服不了誰。此時的爭論,已經超越了物質層面,也就是與一般意義上的“貪欲”是不同的——一般的“貪欲”主要指物質利養方面。相比之下,一個人可以做到淡泊名利、粗茶淡飯,可以放棄榮華富貴、錦衣玉食而過著平常人的日子,但是如果讓他放棄自己的見解,拋棄自己的信仰,則是相當困難的。為何?信仰在某種意義上講,是一個人安身立命的精神支柱;如果一旦喪失了信仰(或者說理想),那麼這個人就是一個極其平庸的人。人類如果失去信仰(或沒有理想報負),其結果必然是獸性的增益而人性的減損。從進化論的角度看,人類若是恢復了獸性而失去了人性,什麼壞事干不出來?如果我們貪求於物欲感官的享受,而忽視了理想與信仰的訴求,其結果不僅僅是诤訟紛起,更是天下永無寧日了。更進一步說,若世人皆能離此“貪欲系著”與“見欲系著”,而同歸於佛法大道,自然是天下泰平,滿街皆為祖師,遍地同是聖人。(11月6日)

 

上一篇:界定法師:漫說《雜阿含》(卷二十)~A 第537~545經:此九經皆敘述四念處,故一並敘述。
下一篇: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