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界定法師:漫說《雜阿含》(卷三十二)~E 909經為調馬經。有一位調馬聚落落主(負責調教馬匹的武士)來拜見佛陀。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909經為調馬經。有一位調馬聚落落主(負責調教馬匹的武士)來拜見佛陀。佛陀問道:“調伏馬者,有幾種法?”調馬聚落主回答:“有三種。何等為三?謂一者柔軟,二者剛強,三者柔軟剛強。”這裡所講的便是管理學和教育學所講的三種模式,即和風細雨型(溫柔)、電閃雷鳴型(強硬)、恩威並重型(軟硬兼施、剛柔相濟、胡蘿卜加大棒)。如果從教育學方面來講,這就叫作因機施教,對於不同的學生施以不同的教育手段,孔子是這方面的高手,釋迦佛在這方面絲毫不為遜色。

  佛陀聽後問:“若以三種法,馬猶不調,當如之何?”對於性格較為溫和的馬匹可以施以剛強,而對脾氣比較火暴的烈性馬,則施以柔軟的辦法,順其性情慢慢予以調理;如果是介於溫和與爆烈之間,則采用剛柔並用。如果遇到那種軟硬不吃、難以馴服的馬匹,又如何施以調御之法呢?對於佛陀的提問,那位聚落主回答倒頗為爽快:“便當殺之!”——這完全符合職業軍人的說話風格。從武士的這句話中,使我想起了大周皇帝武則天:域外進貢了一匹上等且難以調服的烈馬獻給李世民,這位威武皇帝興致勃勃地翻身上馬,准備在眾臣面前露一手。沒曾想沒幾個回合便被烈馬甩出老遠。後來武則天看到此馬難以調伏,轉身從隨從侍衛腰中抽出鋼刀,一刀便將烈馬首級砍落於地。此舉著實令李世民及滿朝文武大為驚駭!

  當然,如果大家都仿效武則天以及這位調馬軍官那般“便當殺之”,那麼天下良馬便會從此絕跡不存。為何這樣說?如若見到不聽話的馬就一刀結果了它,而遇到那些不聽話的臣民百姓,難道也是悉將誅滅麼?顯然不現實。故而這種一了百了的笨辦法,是不為佛陀所稱道的,何況佛陀是標准的慈悲主義者,決不允許濫殺無辜。而佛陀號稱“無上調御丈夫”,他也有三種法來調御眾生。此三種法和調馬聚落主的名稱完全一樣,所謂“一者柔軟,二者剛強,三者柔軟剛強”。

  這位馴馬官聽後十分納悶,繼而問道:“若三種調御丈夫猶不調者,當如之何?”

  佛陀答道:“三事調伏猶不調者,便當殺之!所以者何?莫令我法有所屈辱!”聚落主一聽便頗感驚詫:“瞿昙法中,殺生者不淨,瞿昙法中不應殺,而今說言:不調伏者,亦當殺之?”佛教不是堅決反對殺生嗎?怎麼能自食其言呢?當然,如來法中肯定是不會去殺生的,但是這個“殺生”並不是取人性命,而是另一種意義上的“殺生”。因此佛陀說“如汝所言:如來法中,殺生者不淨,如來不應有殺”。但是,“然我以三種法調御丈夫,彼不調者,不復與語,不復教授,不復教誡”。在這裡,“不復與語”就是不跟他說話,佛教稱為“默擯”;“不復教授”就是從此不再給予他任何教導;“不復教誡”就是不再對他進行言傳身教,指點迷津,糾正偏差。從我個人的理解來看,佛陀所說的“三事調伏猶不調者”,主要是指那些缺乏道心,或者貢高我慢之心十分嚴重的出家比丘。佛陀對此解釋說:“若如來調御丈夫,不復與語,不復教授,不復教誡,豈非殺耶?”所以說,佛陀所謂的“便當殺之”,便是從精神上對不服調御者的制裁與懲罰。這是佛陀教育理念的重要表達,需要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4.30.)

 

上一篇:界定法師:漫說《雜阿含》(卷三十二)~C 907經的重點雖是在探討歌舞伎樂的過失,實際上是在講“正業”與“正見”。
下一篇: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