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草鞋和舟楫
學習任何一部經典,首先要知道它的重點是什麼。很多人可能覺得,重點就在於法的本身,在於經教,在於功課。於是乎,每日埋首於經典,精進於禅房,卻忽略了自己——這個學法的人。事實上,佛法真正的重點不在別處,正是在於我們自己,在於這個能夠聞法、修道、證果的人。
學法,不是為了獲得某些知識,而是引導我們更好地了解自己,改善生命。我們想從輪回中走出,從混亂的凡夫心走出,是需要方法的。這個方法,就是佛陀為我們施設的經教和法門。
所以,祖師將三藏十二部喻為草鞋。乍一聽,似乎大不恭敬,其實卻一語道出了經教的真正作用。我們知道,穿上草鞋是為了走路。同樣,經典也是幫助我們行進在成佛之道的一種方便,一個工具。如果僅僅把研究教理當做目的,,就失卻經典應有的價值了。
禅宗有部著名的語錄,名《指月錄》。所謂指月,即以指標月,其目的,是通過手指望見月亮所在。但若執著於手指,甚至將手指當做月亮,那麼,不僅會對月亮視而不見,同時也不能正確認識手指。
《金剛經》中,佛陀也有類似比喻:“如我所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告誡弟子:我所說的法就像舟楫一樣,一旦到達終點,就要棄船登岸,而非死守其中。那樣,反將為之所累。經教的作用,也是搭載我們從生死此岸抵達涅槃彼岸。在修學途中,我們不能沒有航船,否則就寸步難行。但若執著於此,同樣會固步自封,功虧一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