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案本文
有大德問南岳懷讓禅師曰:「如鏡鑄像,像成後,未審光向甚麼處去?」
(緣起現象界,行者於鏡能映照出影像後,助緣之光緣向何處去?)
禅師曰:「如大德為童子時,相貌何在?」
(汝小時候之相貌,現在何在?像未成時是須借助於光,像既鑄成光有何用?)
大德曰:「祇如像成後,為甚麼不鑒照?」
(性鏡鑄成,能現影像後,何不再鑒照?)
禅師曰:「雖然不鑒照,謾他一點不得。」
(雖然不主動攀緣,隨便鑒照。但一切因緣諸法,總在體性掌握中,故雖不鑒照,卻一點謾他不得也!)
(二)玄祥釋解
1. 前言
當一行者剛開悟時,突破色身束縛,除一切種子如瀑流似地湧現,即謂大翻種子外,法身活起,心光徧照天地,不以眼見、不以耳聞,更有靈知靈覺之心,心無所不知,無所不覺,舉凡世間人事物都能洞曉不差。此時行者因心未脫黏,必有煩惱、憂慮之習氣現起相應,行者觀自己相應之法塵中,貪、瞋、癡、慢、疑等心病,似有絲絲的煩惱在。此時行者雖菩提已現,然未成熟,不能無住,但有諸佛、菩薩等護持,依其語化、意化,也能得個內心雖亂,而身之行動卻能如常人般地起居生活。
此時正是修空觀智的時候,待行者努力修空觀智,過程中得否決一切虛虛、實實諸境緣法塵,始能得一安心處,這正是般若波羅蜜多的智慧。此時行者以悟空故,覺知心已能不亂攀一切緣,不去了知一切世間人事物等因緣,落得一個清淨自在,心能不動而口也能不語,正是得個休歇處,便無一開口處。
若行者也永遠如是下去,當會入一空執中,落於空亡之境。故行者應再進一步體會因緣法起之道理,以自性清淨真如體,感知行者應知之因緣,更得無相三昧之境界,行者覺知而能不動,是為不鑒照。此時行者的覺知,就是不照而照,像漆黑墨鏡,不去故意攀諸境緣,故能對世間要發生、待發生之事,不去體察掛礙,如寂靜空之境界中。
證到此境界行者,已能與常人無異,看不出有諸魔事或怪力亂神事,但行者心雖似能無用,不亂攀緣,卻能無昧於諸境緣。此時空、無相三昧證得始謂解脫,能生死自在。若無此過程的經歷,還是在枝節上抓葛籐,即未能證得真正的佛法,還是在世間禅定中打滾,最後受報生諸天界中,甚或有入外道、仙道、魔道中者。
2.釋題
本公案名為「無不鑒照」,當一行者證得空三昧後,即能對諸境不黏,不受其緣所左右,若進一步證得無相、無願等三昧,則能照而不黏,心雖不再主動攀緣去覺知各種事端,但被動的鑒照功能還是存在著,當境緣來時覺心不泯,照樣能以真如體感知一切因緣,再以如如不動的體性來面對這個境時,諸境不能奈它何!故禅師言:謾他不得。
由近來這幾個公案,我們得知禅宗祖師大德,修證到後來的境界是什麼?行者應有能力不受一切境緣干擾,更不會去主動去攀各種因緣,覺知都已懶得去覺知,何況會主動去攀一切緣,故當能證得解脫知見時,面對諸境緣已有解脫能力,在鑒照中不被諸境緣所著,這就是自在、無礙。境緣不來本就無自性存在,境緣來自性無所覺而能知,有所知而不覺,不覺中又能不被他謾,真是自在、無礙行者。
有些外道行者不修內心,不淨習氣,不除妄執性,專門在修一些枝節的心力、念力等功能,往外去追尋所謂的「道」,真是「外道」行者。此等人不知讓自性還本歸元,讓自性清淨無礙,讓覺性能不覺而覺,讓自性能覺而不知,讓自性能不知而不泯滅,這就是禅宗行者或大乘佛法自我解脫的第一步境界,此境界不能證得,更不用去談深入行陰、識陰區宇中,體知眾生因緣果報的宿命智通或由識與五根互用所起的「成所作智」,產生無量的神變,入真正菩薩之林。
3.語體文解
有大德問南岳懷讓禅師曰:「如鏡鑄像,像成後,未審光向甚麼處去?」
有一位已開悟且又有調伏諸妄習行者,來問南岳懷讓禅師說:「有如鏡子要鑄成影像,當影像能現起後,不知道映照影像時所需的光到甚麼地方去了?」一般講鏡子要能於中現影像,也要有光和因緣,若無光,怎能見物?剛開悟行者心光外溢,徧照虛空界,當然也能照見一切世間物。但此能見自性還是六識所緣之見,非真如空體所現之現量,也就是非八識現量所起者。故禅 宗行者或大乘佛法學者當空其一切境,使心光內斂,不再依據它而有所見。
因是之故,此大德才會問懷讓禅師,說真如性現起,鑄像能成後,原有的心光明往甚麼地方去了?怎麼不見了?此情形有如前面兩個公案說:「暗中明鏡」、「磨鏡黑漆」等,都是在指行者心光已泯沒,自性空十足顯起,境緣不來本無自性,境緣一來,自性應緣,因無余習相應,故能默然而照,此是不照而照之境界。就像事不關己,有何可應其緣。
按語說:緣起現象界,行者於鏡能映照出影像後,助緣之光緣向何處去?有人修行中喜歡執取光明,於光明中想辦法去見無量事物,這本是現象界中事。當有如鏡的真如空體鑄成後,即能緣來現緣,境來現境,胡來胡現,漢來漢現,能現一切境像時,好像已無其光明在。那請問禅師,此原有光明跑到什麼地方去了!
禅師曰:「如大德為童子時,相貌何在?」
修行有過程、有境界,可惜無知外道行者執取其境及心用,不能以般若波羅蜜多智慧觀破、捨棄一切境,故永遠沒能證得解脫知見,反而感召諸天界因緣出生天界。真正佛法行者當以證得解脫為第一目標,故當心光無量時,不取其用,直驅入本性真如體空性中,得菩提自性。當證得此時,心光已不復見,故禅師說:「如大德為童子時,相貌何在?」當您長大成人時,小孩時的樣子怎能還存在,孩童時的臉祇能空留回憶矣。
按語說:汝小時候之相貌,現在何在?像未成時是須借助於光,像既鑄成光有何用?自性光明緣光明而現,空真如體本無光明,故要捨棄光明直入空真如體中,空真如中有何光明能存在?有光明體即非空真如。
大德曰:「祇如像成後,為甚麼不鑒照?」
此大德又問,既然真如空體已能成像,為什麼說不鑒照?當然空已能生妙有,是有所照,但為什麼有禅德說不鑒照?此處不鑒照不是說不照,是不去主動去照一切境,去緣一切境,若這樣就還沒有真正得解脫知見。有如《圓覺經》雲:「有覺有照,俱名障礙,是故菩薩常覺不住,照與照者,同時寂滅。譬如有人,自斷其首,首已斷故,無能斷者。則以礙心,自滅諸礙。礙已斷滅,無滅礙者。」故菩薩常覺而不住,覺而不知,不知而覺,不著不離即是究竟,這是已入地菩薩的隨順覺性。
按語說:性鏡鑄成,能現影像後,何不再鑒照?若還有一鑒照之心,或用此心之處,即是還有一沒解脫的知見在,還有機緣被境來黏,故契經雲,有照有覺,俱名障礙,菩薩能不覺而覺,知而不知,能照之真如空體與所照之境,同時寂然不住而滅卻。這就是禅宗行者該證得的最後境界。當然還有事未了,因解脫知見是有,但還不能起妙用,不能有無量神通變化,這是菩薩往後還要學習的地方。
禅師曰:「雖然不鑒照,謾他一點不得。」
行者至此境界已斷見思二惑,能不隨境緣去感知,故說不鑒照。在此不鑒照、不攀緣之間,若有因緣沖著自己來,因行者已得空證故,要欺诳它了不可得。行者雖說不理世間事,不煩世間事,但若有無聊眾生或外道行者要欺侮他,是一點都不會得逞的。反之,若是還會被謾之時,也就是還沒有證得此境界的時候。
故我們修行人要善知一切境界、層次,尤其好說佛法、解脫道者,當能徹底了解古僧大德之意境,修行之過程及次第;行者才不會自我肯定,未證謂證,未得謂得,真是大妄語成,死後無間地獄有份,我等學人不得不慎乎哉。
按語說:雖然不主動攀緣,隨便鑒照。但一切因緣諸法,總在體性掌握中,故雖不鑒照,卻一點謾他不得也!行者若也真悟得空三昧,當能進而得無相三昧,就能覺而無住,照與照者兩相寂滅,此謂不鑒照。此時行者不鑒照是不主動去理一切境,不是不知一切境,知而不知,覺而不住,如是而已,若有因緣要謾他,是不可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