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案本文
僧問江西馬祖道一禅師曰:「如何修道?」
(緣起於現象界行者初發心時,該如何修道,道無可修,若也知去除惡習氣,似也在修。)
禅師曰:「道不屬修,若言修得,修成還壞,即同聲聞。若言不修,即同凡夫。」
(佛道不是用修的,而是去認識其本性而已。若言可修才得,那所修成之道,亦終將會壞,如同聲聞人所修之道。但若說道無可修,而不去修,不能棄惡習,那是凡夫也!)
僧曰:「何即得達道?」
(識起迷情於所謂達道之境界又如何?)
禅師雲:「自性本來具足,但於善惡事上不滯,喚作修道人。取善捨惡觀空入定,即屬造作。更向外馳求,轉疏轉遠。但盡三界心量,一念妄想,即是三界生死根本。但無一念,即除生死根本,即得法王無上珍寶。」
(自性所具有之功能本就具足,行者只要在善惡事上,不遲滯,即喚作修道人。若也追逐善行,而捨棄惡事,觀一切入空,均屬有為造作而成。若也向外去馳求,更轉為疏遠也。但能將欲界、色界、無色界等三界之種種心量盡除就是了。若一念妄想心起,就是三界生死之根本也。如果能無一念,就斷生死根本,即能得法王無上之珍寶也。)
(二)玄祥釋解
1.前言
談到修行或修道,大家難免會有些許憧憬,應該是很殊勝偉大的事業,但有些古僧大德卻說:「道無可修,修得還壞。」這到底在說些什麼道理?我們得把這些概念厘清楚,不然有些認識不清者,會執取古僧大得所說:「道無可修,修得還壞!」那大家就不必修了,不必修又說是凡夫,那又是什麼道理?此處講的凡夫是平常人、一般人,跟世尊所謂的世間凡夫不一樣,因修得欲界、色界、無色界天之境界,因未脫離三界,此等人升天後天壽盡還得再輪回,所以說還是世間凡夫一個。
若一個初學者都不必用一些方法來用功,怎能說是在修行?所以初學者要用一些有為之法,來從色身上入手,待色身有些氣感時,能誘導真氣入腦中,超越五根、六塵之境界,而進入心靈的禅修狀態,此時若說是在修道,才能說道無可修,祇是在去除見、思二惑,達清淨本源而已。
若無知行者執取此時自心的靈力,再用此心來學得某些心通力、念力、超能力,認為這樣就是在修道,那就走錯方向了。此輩在修的道是世間道,在色、受、想陰魔相中徘徊,當然最後不是淪墜就是著魔。若能超越色、受、想陰魔境,而進入行、識陰的魔相中,此等行者即因此緣而感召諸天界眾生,當然死後會往生各天界。此等行者是有些許的靈通力、念力、定力,但因此等行者認識不清,所修方向錯誤,此等修得的能力、定力是會壞去及退失的,所以古僧大德說修得還壞,壞後天壽盡從天界下墜照樣輪回。
雖然佛禅是在修菩薩道、解脫道,但還沒到一個境界時,修行還是離不開世間禅的修證。所以初學者應是有個入手處,起修時離不開世間禅的范疇,一到突破色身(開悟),得入「覺」結使中才能轉而修心,讓其圓滿空理之修證,不然說不用修心怎能改造心地,讓自心清淨、無礙、無著、無黏呢!懂得這些道理後,某階段是在色身上用功,某些階段是不必用功,讓心能遇境心不起、不應,待能脫黏、無著後,即能隨緣應緣而能無著,達「來無所黏、過無蹤跡」之境地,這樣就達到古僧大德所雲:「即心即佛」之境界了。
2.釋題
本公案名為「不屬造作」,心有所作意即是造作,是屬有為之法,是有習氣、心病做為其造作之後盾,才能有意念地起法。此等造作之法均屬五蘊(色受想行識)之法,是虛幻不實之法,是非因緣非自然性之法。一開悟行者要認識自性佛心,當從無為之法入手,學習一切無為法,歷經虛空無為、擇滅無為、非擇滅無為、不動無為、受想滅無為,最後能悟得諸大菩薩、佛境界的真如無為境。
唯識言,前五識、第六意識、第七意識、第八意識等各有其作意緣,各識有所作意時,諸法即起現行,此謂造作之法。造作之法來自於主動與被動兩種情況,所謂主動者是妄習未去,遇內緣即發動心法起現行。所謂被動者是遇外緣而起心法相應,進而入煩惱、覺受之作用中。此兩種造作之法,均不能得涅槃、解脫之道。
自性真如本來具足一切法,遇諸緣起法無有善惡念想,法生、法滅自隨其意,若有善惡念想起,即有觀空照境之舉,縱使能入定中,亦屬造作之法。有一趨善、厭惡之心,終不得解脫知見。道無可修,祇有行者能讓自性應緣而不黏,自心能盡一切三界之心量,面對三界中諸緣能不生一念之妄想、執著,即能透得三界生死之事。
3.語體文解
僧問江西馬祖道一禅師曰:「如何修道?」
有一僧問馬祖道一禅師說:「對於有點境界的人,要如何能認識道,進而來修道呢?」馬祖是唐代禅宗大師之一,也是南岳懷讓大禅師之法嗣。馬祖道一禅師因於江西闡揚南岳派系禅風,亦稱江西禅,故以「江西馬祖」聞名於世。道一禅師(709~788)是漢州人,即今之四川廣漢人,俗姓馬,世稱馬大師、馬祖,其僧名道一,容貌奇異,行路如牛,虎目視人,故有牛行虎視之稱。其身體奇異,能引舌過鼻,足下有二輪紋。
唐朝大歷四年(769),馬祖禅師駐錫鐘陵(現江西進賢)之開元寺,是時學者冠蓋雲集,弘化法緣大盛。馬祖禅師是以「即心是佛」、「平常心是道」之理念大弘禅風,入室弟子有百丈懷海禅師、南泉普願禅師、大梅法常禅師等約一百三十余人。中土禅門甫啟時,禅僧眾無居所,常寄居律院,法制有限,不得別住而龃龉時生,諸禅者皆以為苦。馬祖大師乃創禅宗叢林,以安禅侶,由是禅宗宗門益盛,轉化無窮。唐貞元四年正月,登建昌石門山,經行林中托付後事,於二月四日示寂,世壽八十。
按語說:緣起於現象界行者初發心時,該如何修道,道無可修,若也知去除惡習氣,似也在修。由此問句,我們知道不是祇有在家居士不知如何開始修行,有時連出家眾亦不知出家後要修行辦道,整日忙得不可開交,不知自己得先修行有成,好來度眾生。
禅師曰:「道不屬修,若言修得,修成還壞,即同聲聞。若言不修,即同凡夫。」
禅師回答說:「佛道不屬於修,如果是說可修的道,只有外道、天道、仙道才有所修之法。但此等可修之法,因不究竟,最後都還將壞去,所得定力也終將退失,或有若小乘聲聞行者一樣,未得究竟我、法二執解脫。但反過來說,若是行者說一點都不用功修行,那就如同凡夫一樣,在六道中輪回浮沉,永無出期。」
按語說:佛道不是用修的,而是去認識其本性而已。若言可修才得,那所修成之道,亦終將會壞,如同聲聞人所修之道。但若說道無可修,而不去修,不能棄惡習、那是凡夫也。
修佛法與外道法之差別,主要在於後段而不在於前段,前段在色身上的用功是沒什麼兩樣的。當行者能突破動、靜、根等五根六塵之結使後,進入心靈的靈知靈覺中,當要與外道、仙道、天道等分道揚镳,轉修般若波羅蜜多智慧,當然還得廣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等波羅蜜多,也要以方便、願、力、智等波羅蜜多度到彼岸。
般若波羅蜜多智慧是對「無所有、不可得」的認知,用來面對世間一切法,將它看成是無所有。面對行者內心所感知的境界,看成是不可得,無有少法可證可得。這樣有意無意間能去除內在的妄習性,就是在修佛法、修解脫道。但其實不是有一法可成,不是有一法可修得成佛。
僧曰:「何即得達道?」
僧又問說:「那麼又請問,達到什麼狀態之時,才能稱是得道呢?」按語說:識起迷情於所謂達道之境界又如何?此僧又迷情於得道的樣子是什麼?當然佛道有三不等,以佛法來說,能得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辟支佛等小聖果位,也可以說是得道。若打破色身,登菩薩之林,法身活起,也可說是達道。初地菩薩再進而修得入不動地(八地),得慧定等持,是為我、法二解脫,是可說為菩薩道的達道。但不管如何,以上所講還沒達到金剛如來地的果位,更沒有證得十地如來佛果位。
禅師雲:「自性本來具足,但於善惡事上不滯,喚作修道人。取善捨惡觀空入定,即屬造作。更向外馳求,轉疏轉遠。但盡三界心量,一念妄想,即是三界生死根本。但無一念,即除生死根本,即得法王無上珍寶。」
馬祖道一禅師說:「吾人自性本來各自具足,六根、六塵、六識、六識緣所生諸受等,都各有其真如性相應起法。若行者於諸法應緣中起善惡念而能不滯其上,可以喚做是修道的人,此時行者於心地中諸法無善惡想。若行者有止惡揚善之心意念,甚至於有觀空入定之舉,這些都是屬於造作之法。佛法不屬造作,止惡揚善猶有法執;觀空入定,猶有空執。前後二者不犯,空有不執即是佛道中人。內心修法還不能受首肯,那往外去追逐一些有為之法,更與佛道背道而馳,會越走越遠了。行者要注意的是有三界之心意念時,應將其淨盡,面臨一切境界不生一心量。若不能達到此境界,面境時生一法而妄想執著,就是入三界的生死根本。若面臨三界境況現起,無有一念執取其境,即能除去生死根本,最後當得自性如來佛性,此無上珍寶獲得,即是如如佛。」
按語說:自性所具有之功能本就具足,行者只要在善惡事上,不遲滯,即喚作修道人。若也追逐善行,而捨棄惡事,觀一切入空,均屬有為造作而成。若也向外去馳求,更轉為疏遠也。但能將欲界、色界、無色界等三界之種種心量盡除就是了。若一念妄想心起,就是三界生死之根本也。如果能無一念,就斷生死根本,即能得法王無上之珍寶也。
法王者梵語 dharma-raja,王有最勝、自在之義,佛為法門之主,能自在教化眾生,故稱法王。此處馬祖道一禅師稱法王無上珍寶,是謂行者已開發出自性如來體性,能面境如如不動,達解脫之境。行者在實修的過程中,此心要能絕對空其境,較容易去做到。但一返回有相中,想悟入空有不二之門,可能隨即有放縱其心念之虞,也很容易又讓自心黏上某些境緣而不去。行者要能真的修達「空有不二」之境界,能入三界中不起一念妄執,還得多靠行者諸加揣摩、拿捏,才能真的悟得圓融之真如體性,才真的不為一切法縛,才能稱為「涅槃亦不愛,生死亦不憎」,達如如法王之境。
( 2004 年 4 月 22 日 撰於 法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