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淨空法師:淨宗朝暮課誦經文講記 第八卷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淨宗朝暮課誦經文講記(第八卷)

 淨空法師講述

一九九四年於加州迪安薩學院

 第八卷

世間人民。父子兄弟夫婦親屬。當相敬愛。無相憎嫉。有無相通。無得貪惜。言色常和。莫相違戾。或時心诤。有所恚怒。後世轉劇。至成大怨。世間之事。更相患害。雖不臨時。應急想破。

世尊在這些經文所說的,是很值得我們深深去反省。有那些過失會給我們帶來憂患,如果我們明白了,在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自然就會謹慎,避免惡業。這樣才能離苦得樂。

這一段開頭佛勸勉我們應當要‘和’、要‘敬’。人與人相處,人與人的緣分,是非常的難得。“父子、兄弟、夫婦、親屬”,都是多生多劫的緣分。常言說得好,緣分裡面有善緣、有惡緣。是善緣,自然就和敬,所謂孝子、賢孫,這是報恩來的。如果是報怨來的,過去生中的冤家債主遇到了,有討債、有還債的、有報怨的。於是這一家的家庭問題就很多,就非常復雜。

佛在經上告訴我們,人與人的關系,緣分雖然很多、很復雜,歸納起來不外乎這四大類:就是報恩的、報怨的(‘怨’就是冤仇),討債的、還債的。我們一定要認識清楚。如果沒有這四類的業緣,就是對面相逢也不相識。可見得凡是相識,總免不了這四種緣分。就是緣分多與寡的分別而已。

不覺悟的人,人生就是恩怨酬償這麼回事情。真正覺悟了,他能把這些關系調整,使這些關系更完美,更能向上升華。這就非常稀有、難得了。

調和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教育,所以中國古人重視教育。所謂‘少成若天性’,小時候培養,長大了就好像是天性一樣。

中國古時候的教育跟現代的教育不一樣。古人所說的教育,就是調整這些關系。你們有恩,希望恩惠越結越深;你們有怨,希望用結恩惠的方式把怨化解。現代人沒這個觀念。中國古人教育的目的在此地。換一句話說,教育的目的是教我們怎樣做人,告訴我們人與人的關系,父子的關系、兄弟的關系、夫婦的關系,親屬的關系,還有朋友、君臣等關系。我們明白這些關系,就知道自己在社會上應該以什麼樣的態度,什麼樣的方式來處事、待人、接物。縱有一些差距,大致上也不離開人倫、道德原則。教育是使我們明白人與天地的關系,人與大自然環境的關系。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希望我們在社會上能成為賢人、聖人。

儒家教學也有像現在講的三個學位,聖人、賢人、君子。正如同佛法裡面所講的佛、菩薩、阿羅漢。教育的目的是希望人真正能超凡入聖,不是叫我們學做大官。中國自古以來教育的理想、教育的方針,跟佛教育非常接近。

“當相敬愛”。人與人要互敬,要互愛。“無相憎嫉”。‘憎’是憎恨、怨恨,‘嫉’是嫉妒。憎嫉就是三毒裡面的嗔毒。這是萬萬不可有。

“有無相通,無得貪惜”。‘有無’是講的物質生活。你有缺乏的,我有多余的,我要幫助你,互通有無,使每一個人都能過一個安定的生活。不可以貪,不可吝啬。‘惜’就是吝啬,自己有的,捨不得給別人。

“言色常和,莫相違戾”。這是講往來的時候,我們的心態,我們的存心,我們處世待人的態度。‘言’是言語,‘色’是容色。要柔和,不可以違戾。

一切眾生沒有成佛、沒有成聖,他的煩惱沒有斷,習氣沒有消除。每個人有自己的想法、看法,自然就與別人沖突。這些沖突,我們要知道調和,不可以起爭執。起爭執,就錯了。應當要從異中求同。在不同的想法、不同的看法裡面,找共同點,或找比較接近的點。這樣才能解決問題,才能讓大家都能得到幸福。

儒跟佛都非常重視‘和’。《論語》裡面孔子說‘禮之用,和為貴’。‘禮’就是大眾的生活規范,它的精神就是和。大眾能和睦相處,就社會安定,世界和平。聖賢人的心就是希望能看到這些。古代的帝王得到政權之後,他確實是想永遠保留政權。永遠保有,一定要得人心;不得人心,就不能長久。所以我們讀歷史,古代的帝王,實在講都非常聰明、有真實的智慧。否則王位怎麼能傳幾百年、能傳十幾二十代。這談何容易。這一定要靠高度的智慧、高度的善巧,誠懇去做,小心謹慎,才能保住王位歷久不衰。

有不少同學到大陸去參觀旅游。北京的故宮是一個旅游重點,看看從前帝王居住的地方。走進故宮,看到三個最偉大的建築物,這三座大殿世俗人稱為金銮殿。大殿上的匾額不是寫著金銮殿,而寫著是‘太和殿’。太和殿後面的大殿叫‘中和殿’;最後一個大殿叫‘保和殿’。太和、中和、保和,這些名稱都出自於《易經》。我們看到這些匾額就曉得古時候帝王用什麼來統治天下?用‘和’。

日本的文化是從中國傳過去的。古時候的日本人非常聰明,把‘和’拿去當寶貝,所以他的民族就叫‘大和’。這都是中國文化。日本人今天能這樣的強盛。要問為什麼?就是他做到了‘和’。內部縱然不和,對外則和,他能團結一致。這就是他厲害的所在,這就是他不敗的所在。如果清朝末年還能守住祖宗的家法,每個人都能和睦相處,恐怕今天還是大清帝國。可惜滿清晚年家族不和,朝野不和,所以家破國亡。‘和’非常重要!

俗話常講‘家和萬事興’。一個家庭有沒有前途,有沒有希望?你就看這一家人和不和?這一家人如果是和睦合作,歡喜相處,家庭一定興旺。你看一個團體、一個國家,也從這上面看。你就看他內外、上下,和不和?所以‘和敬’非常重要。不和,就起怨恨。問題就非常嚴重。

“或時心诤”。心裡面見解不同、想法、看法不同,就有爭論,有所恚怒。‘恚’就是心裡面有怨恨。‘怒’是表現在面孔上,顏色就不好看了。

“後世轉劇,至成大怨”。眼前有一點小的沖突、小的意見,實在講容易化解。這個時候如果沒有留意到,讓沖突的層面擴大,怨恨再加深,以後化解就不容易了。所以有智慧的人,觀察非常敏銳,看到大眾稍稍有一點情結了,就要想辦法來調解,曉以道義。這是根本化解的方法。讓他明白道理,就能捨棄自己的成見、犧牲自己的利益,顧全大眾的利益。否則就積小怨而成為大怨。

康僧铠的本子,前面還有兩句:‘今世恨意,微相憎嫉,後世轉劇,至成大怨’。意思就更清楚、更明白了。我們知道了這個事實,在這一生當中與人相處,時時要記住不跟人結冤仇。跟人結冤仇對自己傷害非常大。所以應當忍的時候要忍耐,應當讓步的時候要讓一步,自己吃一點虧。吃虧的人,不會有損失。古德常講‘吃虧是福’。要懂得這個甚深的道理,肯吃虧、肯忍讓,福在其中。這樣我們不會跟人結冤仇。結冤仇,則生生世世沒完沒了,是很麻煩的事情。

“世間之事,更相患害,雖不臨時,應急想破”。如果我們很冷靜、仔細地去觀察,你就會對佛所說的佩服得五體投地。‘世間事’究竟是一回什麼事?佛為我們講的‘冤債酬償’,有些經論裡面講‘人生是酬業’。過去生中造的善業,這一生得善果;造的惡業,這一生受惡報。換句話說,就是因果報應。人世間就這麼回事情。這是佛為我們說出了事實的真相。

因果裡面有善因、善果,有惡因、惡報。這裡面錯綜復雜,所以“更相患害”。就是說‘親’會變成‘怨’。怨恨都是從親情生的。我們不必看過去,就看現前。情愛越深到後來變成冤仇似海,我們看到的是果上的事相,而‘因’真的是錯綜復雜,有今生的、有前世的。因此佛教我們要看破。

“應急想破”,就是要看破。唯有看破才能放下。唯有放下才能得清涼自在,才能跳出圈套。否則永遠沒有辦法擺脫六道輪回的牢籠,在裡面冤冤相報,沒完沒了,“更相患害”。

人在愛欲之中。獨生獨死。獨去獨來。苦樂自當。無有代者。

這是佛為我們說出了事實的真相。‘愛、欲’是生死的根本。古人說:‘愛不重,不生娑婆’。也就是說愛欲不重,就決定不會在六道輪回。六道輪回怎麼來的?愛欲來的。‘念不一,不生淨土’。我們念佛,一定要念到一心不亂,才能生淨土。

‘一心不亂’有很多標准。淨宗裡面常講‘功夫成片’,最低要念到這個標准。什麼叫功夫成片?我們在《觀無量壽佛經》下品下生章第十六觀裡面看到。一個造作極重罪業的人,臨終遇到善知識勸他念佛,他沒法子念。這個時候佛就教他稱佛名號。由此可知,‘念佛’跟‘稱佛名號’是兩樁事情。稱佛名號是口裡‘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這樣念出來,這叫稱名。念是從心,不從口。心上真正有佛,這個叫念。心裡面真有阿彌陀佛,除了阿彌陀佛之外,其他的掛念都沒有了,那就叫‘成片’。如果心裡沒有佛,口裡念佛,一天就是念上十萬聲,古人說:‘喊破喉嚨也枉然’,沒有用處。一定要心上有,所以‘念’這個字是‘今心’,現在的心。心上真有佛,這叫念佛。

大勢至菩薩教我們‘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憶’是想,常常想佛。想佛什麼?就像《無量壽經》上所記載的,想阿彌陀佛最初的發心,想他的修行經過,想他發願建立西方淨土,接引十方念佛人往生,這種種不可思議的功德。我們常想這些,不要去想世間拉雜的事情,更不應當想人與人之間恩怨的事情。常常想西方世界依正莊嚴,把這些事情放在心上,這叫念佛。心是佛心,願是佛願,心願跟佛相同,他將來一定到極樂世界去,‘必定見佛’。這是與佛相應。

凡夫想的是人我是非、得失恩怨。那個人對他過不去,他一生一世都忘不了,永遠記在心上,這就是‘念’。這個念力堅固,這一生不能報復,來生來世遇到了,他還得報怨,這事情多麻煩。

迷惑顛倒的根就是愛。佛在此地告訴我們,“人在愛欲之中”是“獨生獨死,獨來獨去”。你怎麼到這個世間來的?是你過去生中造的業,業力牽引著你來投生。你被業力所轉,自己做不了主宰。父母是緣,業是因,遇到父母這個緣,來到這世間了。當然父母這個緣也不是偶然的,是前生前世,或者是多生多世之前,與你父母一定有恩怨債務這些關系,所以是討債、還債、報恩、報怨,總有這些關系而來的,都不是偶然的。所以要曉得確實是獨生、獨死。來的時候沒有人陪伴你,死了之後一樣也帶不去,也沒有人陪伴你。

古時候的帝王想盡了方法,以為死了還能帶去很多人、很多的財物,到陰曹地府去受用。那都是妄想,都是一場空。秦始皇的墳墓被人挖掘出來了。兵馬俑那樣的壯觀,他帶去沒有?一個也沒帶去。獨來獨去。

佛說得好‘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能帶去的是業。業是什麼?業就是念頭。你心裡面善惡的念頭、恩怨的念頭,能帶得去。我們天天念佛,我們帶去的是佛,這才殊勝。念念不忘你喜歡的人,來世遇到緣,就報恩去了。念念忘不了冤家對頭,來世就報仇。都搞這些。

我們曉得業能帶去,業就是念頭,為什麼不帶善念而要帶惡念?善念中念阿彌陀佛是第一善,是純善,沒有比這個更善。為什麼不帶這個念頭?帶這個念頭去,果報就是生西方極樂世界,不退成佛。這個重要。

“苦樂自當,無有代者”。作善業,你就享樂;作惡業你就受苦。自作自受,沒有人能代替。諸佛菩薩雖然大慈大悲,沒有辦法代眾生苦。為什麼?苦樂是自作的,誰都不能代替。

善惡變化。追逐所生。道路不同。會見無期。何不於強健時。努力修善。欲何待乎。

這些都是講的事實。“善惡變化”。因為善惡業力就產生了巨大的變化。這個‘變化’就是六道。上品善業就生天道;中下品的善業,生人道;上品的惡業,就到地獄道去了;中品的惡業生餓鬼道;下品的惡業生畜牲道。

“追逐所生,道路不同,會見無期”。每個人造的業不一樣,因此死了之後,六道裡個人往個人的道去,再想遇到,非常困難,‘會見無期’。這一些都是事實,佛為我們說破,在這裡教導我們。

“何不於強健時,努力修善,欲何待乎”。這是勸我們修善。‘強健’是指我們身體現在還強壯,還健康的時候。不明白事實狀況就不說了,已經了解事實狀況,知道這個世間是善惡果報所成就的,就應當要努力去斷惡修善,不要再等待。

善惡的標准,這一部經裡面講了很多。依這個標准修學就好。

世人善惡自不能見。吉凶禍福。競各作之。

這一段是講三毒裡面的‘愚癡’。愚癡很可怕。世間人見不到自己的善惡,這就是‘癡’。

“吉凶禍福”。‘吉’跟‘福’是善,‘凶’跟‘禍’是惡業所召感的。“競”是競爭、比賽。世間人不明白這個道理,拼命在造。既然造作,當然就要受吉凶禍福的果報。

身愚神闇。轉受余教。顛倒相續。無常根本。

‘神闇’是指思想愚癡、迷惑。對於真妄、邪正、善惡沒有能力辨別,這種愚癡,就是“身愚神闇”。

“轉受余教”。注意‘轉受’這兩個字。他原本是接受佛的教誨,現在從佛的教誨裡面退出了,去跟外道學了,就是‘轉受余教’。所以“顛倒相續,無常根本”。

為什麼遇到純正的佛法,他不能接受,反而被外道所誘惑?根本的原因在‘愚癡’。以為外道高過佛法,捨棄佛法去修外道。特別外道利用感應、神通,很容易使這些愚人迷戀不返。佛在此地說‘顛倒相續,無常根本’。

蒙冥抵突。不信經法。心無遠慮。各欲快意。迷於嗔恚。貪於財色。終不休止。哀哉可傷。

如果所依據的理論方法都是純正的,外道最高的修行果報,能達到四禅天、四空天。如果是左道旁門,問題就非常嚴重了。這是不可以不辨別的。

這一段所講的,就決定不是真法。為什麼?他所表現的是“蒙冥抵突”。‘蒙’是蒙眬,‘蒙冥’就是我們一般講糊塗。‘抵突’是抗拒。以正法勸導他,他抗拒,他不能接受。糊裡糊塗。

“不信經法”。你以佛菩薩教訓去勸導他,以聖賢人的教導去勸導他,他都聽不進去,都不能接受。

“心無遠慮”。‘遠慮’是沒有想到來生來世,只圖眼前。

“各欲快意”。他心之所思,身之所做,都是貪、嗔、癡。

“迷於嗔恚”。我們現在常講暴力。這個暴力就是愚癡與貪嗔起來的。

“貪於財色,終不休止,哀哉可傷”。止不住的貪得無厭,作惡多端,這樣的人在世間必定要被法律制裁(這在佛法裡面叫‘花報’),果報一定在三途。所以佛在此地感歎:“哀哉可傷”。造作惡業,一定要受惡報。

先人不善。不識道德。無有語者。殊無怪也。

這四句是指早年。當初迷昧的時候,是可以原諒的。但是以後再繼續不斷造罪業,那就不能原諒了。這四句話我們今天讀到了,感慨非常之深。

今天在中國、在外國,在世界許多的地方,我們看到犯罪的年齡越來越低,犯罪的形象真是越來越可怕。原因到底在那裡?追根究底,原因在教育。我們這個時代教育只著重於科技,人文教育疏忽了。現代人的思想,在社會上就是競爭(這是一個很可怕的理念),而不懂得和平共存的道理。無論是社會教育、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確實值得我們深深去反省。

今天要挽救這個社會,縱然用古聖先賢教我們做人這些道理,也很難收效。古人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的效果不是馬上就看到的。佛法的教育比起世法教育,確實來得快速、來得有效。但是也得要有真正發菩提心的人來大力弘揚推動,把宇宙人生的真相說明白,把因緣果報的事實講清楚。大家聽懂了、聽明白了,起心動念多少會檢點、會約束。

死生之趣。善惡之道。都不之信。謂無有是。

這從果上說,我們看別到人就應當想到自己。人在臨終的時候,因為他一生當中所做的業果不同,臨終的樣子也不一樣。大致上臨終有瑞相的(我們中國人講好死,好死好生),大致不會墮三惡道,來生是人天兩道。如果死的時候相不好,大多數在三惡道。這一剎那當中,是沒有辦法掩飾的。我們能看得很清楚、很明白。特別是現在世間人,他不相信,他沒有法子接受。但這是事實,不能接受、不能相信,這是愚癡、迷惑。

更相瞻視。且自見之。或父哭子。或子哭父。兄弟夫婦。更相哭泣。

這幾句話是說明世間生離死別的狀況。到那時候機會已經失掉了,哭泣無補於事。為什麼不趁現在健康的時候努力修善?到那個時候,縱使後悔也來不及了。

一死一生。迭相顧戀。憂愛結縳。無有解時。思想恩好。不離情欲。

這都是指世間愚癡的樣子。人在生離死別的時候,死的人捨不得離開親人,活的親人也捨不得死的人過去。這是“迭相顧戀”。

這一種憂愛,結縛在心中,無有解時,他是真的帶走了,這是‘業隨身’。帶走的是貪、嗔、癡。

三惡道業因非常復雜。在許多復雜業因裡面有最重要的一個因素:餓鬼道是悭貪;畜牲道是愚癡;地獄道是嗔恚。如果這一生當中與別人有冤結,懷恨在心,念念不忘,嗔恨的念頭極強,他就到地獄去了。愚癡是迷惑顛倒,是非不明,糊裡糊塗,就變成畜牲。貪愛深重的,或是貪財、或是貪色、或是貪念眷屬,多半到餓鬼道去了。所以佛為我們說的,我們要牢牢的記住。這些事情不能犯。

深思熟計。專精行道。年壽旋盡。無可奈何。

這四句是說,一個人一生當中不能認真修行,他就失策了。

“深思熟計”。‘計’是計算。如何才能真正永遠擺脫六道生死輪回?我們要常常想這樁事情。

要如何擺脫世間這麼復雜的恩怨情結?這是我們生活環境裡面最復雜,最不好處理的事。想到這些情形,自然就有出離的心。佛在一切大乘法中所說的,都是幫助我們解決這些問題。而我們自己必須衡量自己,大乘法雖然多,我們能不能做得到?如果做不到,就沒有用處。一定要真正能做到,要講求真實的效果。

在一切大乘法裡面,無過於念佛求生淨土。這一條路確實是每一個人都能走得通的,每一個人在一生當中都能成就的。其他大乘法雖好,我們一生當中不一定有把握能成就。這是我們一定要認識清楚的。

果然搞明白了,一定要死心踏地一門深入,“專精行道”。我們這一生才有指望,才有成就。否則這一生一定空過。像此地講,不能深思遠慮,不能專精行道,一直到壽命到了的時候,就無可奈何,還是要去搞六道輪回。這就可惜了。

惑道者眾。悟道者少。

‘惑’是迷惑。‘道’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迷惑的人多,覺悟的人少。迷惑是因,造業受苦是果報。覺悟的人少,所以容易墮惡道。怎麼曉得?佛在下面為我們說出來了。

各懷殺毒。惡氣冥冥。為妄興事。違逆天地。

這就是心裡面充滿了貪嗔癡三毒,發作為殺、盜、淫、妄,這一些惡業。

人有氣。現代練氣功的人很多,氣功工夫愈好,氣愈明顯。每個人的氣大小不相同,光色也不相同。“惡氣冥冥”。這種氣是灰暗的,充滿了惡毒。

“為妄興事”。‘妄’是妄想。天天打妄想。為了打妄想,就生起事端,就造殺、盜、淫、妄這些事情。

“違逆天地”。天地是和順的。違逆天地,是違逆自然的法則。

“為妄興事,違逆天地”。是指這一些人,為非作歹,在世間造五逆罪、造十惡業。

恣意罪極。頓奪其壽。下入惡道。無有出期。

“恣意罪極”。‘恣意’是放縱,毫無約束。造作這些罪業,惡貫滿盈的時候,就“頓奪其壽”了。或者是遭遇到刑罰,或者是遭遇到橫死。這是屬於花報,果報還在後面。

“下入惡道”。果報是在三惡道。

“無有出期”。三惡道,進去很容易,出來就很難。

佛在經典裡面告訴我們,地獄裡面的一晝夜是我們人間兩千七百多年。諸位不要以為釋迦牟尼佛的法運還有九千年,還很長。如果這個人墮地獄了,地獄一天是人間兩千七百多年。九千多年大概地獄才三四天。地獄的壽命,短命的都是一萬歲,長命的就不得了了。所以墮落在地獄容易,出來太難了。世尊在《楞嚴經》上把地獄道說得特別詳細,就是警惕我們不要造地獄罪因。太可怕了。佛都沒有辦法救。這個要知道。

餓鬼道比地獄,苦是減少了不少,壽命也很長。餓鬼道的一天是人間的一個月。過去朱鏡宙老居士告訴我,他抗戰前住在蘇州的時候,他有一個很好的朋友是走陰差的。就是晚上到城隍廟裡去上班的,我們大陸上人叫走陰差的。因為他們是好朋友,常常把陰曹地府看到的事情說給他們聽。他在陰間看到漢唐很多知名的文學家在餓鬼道。宋朝的岳飛也在餓鬼道。壽命很長,幾千年了,出來不容易。

畜牲道愚癡。雖然有壽命短的,但是想脫離畜牲身也不容易。佛在經上說祇園精捨蓋房子的時候,有一窩螞蟻。佛看到,笑了一笑。學生問佛為什麼笑這些螞蟻?佛說這窩螞蟻,七尊佛都過去了,還沒有離螞蟻身。一尊佛是三個阿僧祗劫,七尊佛二十一個阿僧祗劫了,為什麼還沒有離螞蟻身?這不是說螞蟻壽命那麼長,而是死了以後又做螞蟻,螞蟻死了又做螞蟻。他從來不想能投別的身。這是執著愚癡。所以三惡道去不得,非常麻煩。

 

上一篇:淨空法師:淨宗朝暮課誦經文講記 第六卷
下一篇: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