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法師開示
學誠法師:感悟人生 第四講 欲樂與法樂的省思 三、以善法欲對治私欲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
|
|
|
|
|
|
三、以善法欲對治私欲 1.佛陀的悲願情懷 釋迦牟尼佛未出家的時候,有一天到郊外去游覽。烈日炎炎之下,他看到一個農夫驅牛犁田,氣喘吁吁,汗流浃背。那頭牛走得慢就會遭到鞭打,皮損見肉。農夫自己也非常辛苦。犁田以後,翻出來的泥土中有很多小蟲,這些小蟲又被飛鳥啄而食之。釋迦牟尼佛看到這樣的境界 ——牛、人、小蟲、小鳥……引發了慈悲心,無比憐憫他們。他就思索如何來解救這些眾生的痛苦,尋求解脫這些痛苦的道路。 2.我們的癡相 眾生彼此之間互相殘殺,恩恩怨怨,進行種種的勞苦經營。社會上有一句話“經營人生”,我們一輩子都在經營自己、經營自己的事業。我們面對和自己相關的人和事,各種各樣的動物、各種各樣的族群,以及所做的各種各樣的事情,似乎司空見慣、習以為常,不會覺得其他的眾生、其他的人有多麼地可憐,有多麼地痛苦。從這方面就能夠看得出,我們的同情心、慈悲心是不能跟佛陀相比的,百千萬分不及一。 佛陀在還是太子的時候,就能夠有這樣一種心情,他看到一回就能夠發起這樣的心,並且一直去思索這樣的問題。我們看到這樣的境界可以說是不計其數的。為什麼如此慘烈的境界,還不能讓我們感悟,讓我們覺悟,讓我們認清自己生命的本質以及世間痛苦無常的本質?這說明我們內心思維的習慣,還是煩惱在推動、業力在推動,同佛法的距離依然是那麼遙遠。佛法在自己心裡的位置,還是那麼渺小 ,似有似無。我們追求財、色、名、食、睡 ——五欲追求的目標非常清楚明確,甚至非常笃定,而對佛法的信仰、行持,總是那麼搖搖擺擺、疑信參半。我們對自己的財富、名譽、權力,對這些判斷一個人在世俗社會成功與否的標志和標准,總是非常在意,非常渴求,根深蒂固。 當然,財富、名譽、權力本身並沒有對與錯。可對我們學佛的人來講,它不是我們追逐的目標,不是我們生命的方向,不是我們今生今世成功與否的標志。它是世間人成功與否的標志,而不是佛教徒成功與否的標志。當然,這些名譽、財富、地位、權力,對於自己養家糊口、承擔社會責任是有一定意義的,甚至是不可或缺的。但這些僅僅是自己對家庭以及對社會所應該肩負的責任而已。對社會所肩負的責任,對家庭所肩負的責任,固然同佛法有一定的聯系,但是它本身不是佛法。為什麼這麼說?因為不學佛的人也要對家庭和社會盡責任、盡義務。反過來說,我們應該要用佛法在家庭、社會中盡我們的責任和義務,要用佛法來指導我們的生活和行為。 3.五欲的性相 財富、名譽、地位、權力等,在獲得的同時也具有排他性、競爭性、不穩定性、不連續性和不確定性。比如說,你有十塊錢,用這十塊錢去買了一支牙膏。你買了牙膏,就意味著不能再去買別的東西了,這就是排他性。你在去買牙膏時,很多的小攤小販希望你到他那裡去買牙膏,這樣的話,也就具有競爭性。你買了牙膏,回到家裡,可能會發現家裡沒有鹽巴、醬油,可能會想到:應該把這十塊錢拿去買鹽巴、醬油。這樣就說明,金錢的不穩定性。更何況我們並不是一直都能夠賺到錢,所以,它也存在著不連續性。我們如果不小心的時候,會把這十塊錢弄丟,因此,它還存在著不確定性。 我們如何來認識五欲的境界?長期以來,我們對這些東西的認識,總是覺得是好的、快樂的、圓滿的,沒有認識到其包含和具有的問題。剛才談到,從這些東西的競爭性到他們的不確定性都是一步之遙,隨時都有可能發生。如果是佛法,如果是智慧,如果是一個人的慈悲心,這些作用和力量永遠不會消失,永遠會給自己帶來利益和快樂,永遠不會損害到別人的身心。它不存在排他性、競爭性、不穩定性、不連續性和不確定性。排他性、競爭性、不穩定性、不連續性、不確定性,都是世間煩惱的標志,都是無常的特征,都是痛苦的根源,都是要不得的,都是我們需要對治的地方。 我們想擁有財富、名譽、地位、權力而苦苦追求,這種貪欲的心理火焰,是非常猛烈的。我們本來就有貪欲的煩惱,自己的內心又向這樣一個強烈的境界去追逐,無疑是火上澆油。因為你在火上澆油,這個火就越燒越旺,自己的痛苦也就越來越多,越來越強烈。柏拉圖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貧窮不僅是個人財富的減少,更是個人貪念的增加。”這句話很有道理。不少人為了要過上好日子,往往是用拼命賺錢的辦法、用拼命工作的方法來追趕自己快速增長的主觀欲望需要,而不是自己實際生活上的需要。自己去工作賺錢,自己在世間的所作所為,都是為了要滿足自己在名譽、權力、地位、財富上的欲望,而不是自己實際生活上的需要。這些都是障礙我們學佛法很重要的原因。 4.轉化私欲 有些人非常聰明、非常有能力,但是把自己的能力、聰明、資質都用在規劃自己的私欲上,也就是以自己的私欲作為一生的主要規劃目標。反過來說,自己一生的所作所為就是為了要滿足個人的欲望,就像剛才所談到的,為了取得自己在世俗社會的那些成就,而不是在佛法上的那些成就。這是非常不應該的,也是非常要不得的,更是我們的大障礙。 當然我們並不是要強調,每一個人一定要勉強去抑制自己的欲望,或者說假裝自己沒有欲望,這都起不到很好的作用,也收不到很好的效果。我們只有逐步培養對善法的欲望,就是我們常常所提到的善法欲,才能夠對治個人的私欲,以及個人為了滿足私欲在社會上所做的種種事情而產生的煩惱。 長期以來,我們都是忙著自己的一個小我。因此,自己的生命就會變得非常局限,非常瑣碎,甚至非常無聊。如果把我們自己生命的方向轉到佛法上去,轉到對善法的希求上去,轉到對佛法的欲求上去,我們的希求心就會越來越廣大,我們的虔誠、恭敬、包容、慈悲等就會不斷增長。這樣的人生,是非常美好的、善良的、有意義的,也是佛法告訴我們要這樣做的。 5.增強善法的力量 “欲”的概念:“於所樂境,希望為性,勤依為業。 ”“所樂境”就是那些自己比較好樂的境界,自己比較喜歡的境界,自己覺得這些境界能夠給自己帶來利益、帶來快樂的境界。它以“希望為性”,就是希望得到它、希望擁有它、希望不要失去它。 而實際上,外在勢力的作用是非常強大的。我們內心對外在的境界是沒有辦法選擇、沒辦法去決定的,內心的力量非常微弱。也就是說我們只有不斷增強善法的力量,才有這種可能和力量來面對外在那些雜染的境界,才能夠對它認識清楚。 如果內在佛法的力量增長不起來,肯定會隨著自己的習氣走,隨著自己的好樂走。自己好樂的東西就去追逐,自己不好樂的東西就不管不理。我們所好樂的是欲望,是問題。自然而然,我們所獲得的也就是問題,就是煩惱,也就是自己生命不需要的東西。這種對個人私欲的滿足是根本煩惱之一。 對善法的希求就不同了,“勤依為業”,它是引發自己精進的主要根據和動力。自己對善法有希求,對佛法有希求,才會努力去做,才會精進。如果我們對佛法、對善法沒有希求心,不想得到它,不想擁有它,精進自然無從談起。不要說精進,我們要堅持都是很難的。我們內心裡面能夠發起用功修行的心,都是很不容易的。 只有在自己內心非常清楚,心態非常平穩,情緒非常穩定的時候,我們才能夠認識到自己需要佛法。而自己在煩惱的時候,在工作、生活的時候,在與人相處的時候,我們的身語意三業完全都是世間法,完全都是世間的習慣,都是在習慣當中打轉,都是跟著自己的習慣走,跟著習慣在學習、工作、做事。“習慣”,用佛教的語言來講就是“習氣”;“習氣”用社會的語言來講就是“習慣”。我們要養成好習慣,不能養成不好的習慣。我們要養成好習氣,比如說喜歡念經、打坐、看經、做好事、說好話……諸如此類,就是很好的善法等流、習慣,很好的習氣。如果不是這些,那麼就是世間的習慣和習氣。 一個人用功不用功、修行不修行,固然是內在的境界和功夫,但是從外在也是能夠看得到的,就是自己的等流習慣是什麼,也是常常會表現出來的。如果我們對聽經聞法不好樂、對用功不好樂、對集資糧不好樂,這肯定跟佛法不相應。如果天天喜歡談天說地、談論是非,喜歡攀緣,喜歡講無意義的話,這肯定是跟世間法相應的。世間法同佛法的分水嶺、區別就在這裡。這是從我們自己心上去判斷的,而不是從外在去判斷的。
|
|
|
|
|
|
上一篇:學誠法師:感悟人生 第四講 欲樂與法樂的省思 二、欲樂與法樂
下一篇:
|
|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