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的重要
慧淨法師
《中庸》第一篇裡面有一段文,對一個團體、甚至對一個修身養性的人來講,也很重要的,那一段怎麼講呢?它說: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
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在這裡主要是講“中、和”兩個字,所謂“中”就是不偏不倚、不過或不及,“和”就是凡事都能夠得體,凡事都能夠謙卑柔和。
以佛教來說,可以說“和”是最高的境界,佛就是“和”的境界,所謂“涅槃寂靜”。所以佛陀規定僧眾要“六和敬”,如果沒有“和”的話就不能稱為僧團,因為會給自己帶來苦惱,也會給他人帶來苦惱,這樣僧團就不能和合不能穩定。因此,人與人相處和合很重要;彼此要各退一步、各讓一步,彼此體諒包容,凡事不情緒、不抱怨、不批評、不責備、不判斷人、不定人的罪。所謂“讓三分心平氣和,退一步海闊天空。”凡事多忍讓,大事化小事,小事化無事,與人無爭無怨,自然無憂無慮。
“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如果能達到“中和”的話,那天地萬物都能夠各安其位而不沖突,萬物也才能欣欣向榮;如果不和的話,不能生長,何況欣欣向榮呢?一個團體不和,就會混亂不安定,怎麼可能欣欣向榮呢?《人生必讀》也談到:“父子和而家不退,兄弟和而家不分”,一般說“和氣生財,家和萬事興,團和致太平”,所以“和”非常重要。
(摘錄自2012年2月1日《學習宗風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