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住道場 廣結善緣
2010 年 7 月 10 日,學誠大和尚在明心閣對講師開示。
各位同學、各位同修:
借著今天講師上課的因緣,給大家講一段開示。我們今年常住的主題是“安住道場,廣結善緣”。這幾個月來,我們常住各方面的工作、事業都在發展,大家也很發心,努力護持。目前我觀察到,大家雖然也在勤修善法,也做很多的善事、好事,但是內心依然還是不安住。所以我們今天就是要來探討這個問題:為什麼一直學佛法,乃至出家,當義工,當召集人,當這個小組、部門的負責人,非常努力,非常付出,但是內心越久越不容易安住,它是什麼原因?為什麼會這樣子?如何來安住?
我們做了很多的善事,勤修善法,都是因為種種的因緣。比如,我們法師通知說下午做什麼:出坡、念經、研討、放生、拜佛……也就是說,常住有種種的規定,上面有負責的法師、負責的同修的拉拔,同行之間的促進,我們才去做的。從更重要的緣起來說,因為有了道場,因為有了三寶,所以我們這個心才能發得起來。那你下山了,在家裡,人就不太容易長期穩定來發這種心。我們帶動的同學、負責的同學,要有什麼樣的內心力量的源泉,內心才會源源不斷有力量?如果我們內心沒有力量的源泉,那你內心很容易就枯竭了。剛才講我們做了很多的好事,發了好心,發了善心,那是因為憑借外在的因緣我們發心了。外在的因緣是不斷在變化的。人也好,事也好,環境也好,都是變化的。而我們往往就會認為,我需要什麼因緣,我才要發心,現在不具足這個因緣,所以心發不起來,或者我不發心了,沒辦法發心。剛剛學的人一到廟裡邊,廟裡邊的所有的人、事、環境,都能夠成為自己發心的一個因緣、一個善緣。但是你學久了以後,反而會認為這些因緣好像都不能讓自己發心,反而會妨礙自己發心,那這裡面就是我們心有問題。
為什麼我們的心會有問題?我們凡夫的心本來就是有問題、有煩惱的,有煩惱就是有問題。我們在佛門裡面待久了,學久了,自我的意識就會很強,認為我自己要怎樣用功,自己要怎樣發心,自己應該要怎樣去帶動別人、影響別人、幫助別人,不知不覺自我意識就很強。你內心的這種自我意識很強,你表現出來的我相就很突出——你心怎麼想,你外在就怎麼表現,就有我相。對別人,你就認為別人應該怎麼樣子,不應該怎麼樣子,就有人相了。看到別人的相跟自己內心的這種相不一樣的時候,你就會保持距離,甚至你就會躲避,你就會反彈,那你就傷緣。今天傷一個,明天傷一個,後天傷一個,慢慢地,同行善友全部成為自己的冤家。再往下,你認為大家應該怎麼樣,我這個組、我這個部門應該怎麼學、怎麼修,應該怎麼努力,應該怎麼配合,那你這個是眾生相。你內心看到種種人,看到種種眾生的假相,並且外在種種的相和你內心種種的眾生相不一致,那你自己就會越來越苦。時間長了,覺得這個也看不慣,那個也看不慣,所有人都看不慣、看不順。我相、人相、眾生相都是從空間的概念建立起來的,壽者相是從時間的概念建立起來的。從時間的概念建立起來是什麼意思呢?你今天心情好了,你說這個同學挺好,挺發心,表現不錯;今天心情不好,你說這個人不行,那個人也不行。所有的這些問題,都是我們內在的自我意識,也就是我執在作祟、作怪。這個我執,它是很難斷除的。我執、法執,我執斷不了,那法執更不可能斷了。我們學佛法就是為了破執著。
破除執著,第一個就是我執。我們在道場當中,執著說我們要有外在的什麼條件,廟裡邊應該怎麼規定,制度應該有多嚴格,應該要多少個糾察,佛堂裡面應該怎麼樣,齋堂裡面應該怎麼樣,寢室裡面應該怎麼樣,教室裡面應該怎麼樣,房間應該怎麼樣……這些因緣具足的情況下,才能修行。這個自己的想象有可能做到嗎?我們沒有去考慮,我們這個道場、我們這個班、我們這個組,大家應該怎樣去做,才能夠達到這種效果,才能讓這種結果出現。所以大家做了很多的善事,發了這種善心,都是因為外在的歷練對我們的幫助、對我們的加持、對我們的提策。也可以說我們憑借了外在種種因緣的力量,我們的心才發得起來。如果沒有這些外在的力量,我們的心就發不起來。
學得比較久,住得比較久,外在的條件不足以讓我們的心發起來的原因就是,我們的心不安住。環境熟悉了,不足以促進自己來發心,那就說明我們的心煩惱現行,一天到晚都煩惱現行。所以前面的這種善心的力量已經越來越弱,善心、善念、善法力量越來越弱。因為你善心、善念、善法力量越來越弱,就不足以跟外在的善緣相應。外在客觀環境的善緣,你就不相應,你就不能凝聚這種善緣。反過來說,這些善緣由於我們煩惱的原因都會變成惡緣,對你來講都會變成惡緣,那你就不能安住。所以,我們第一步勤修善法;第二步,我們安住自心。心不安住,心不安穩,要讓它安住,要讓它安穩。也就是說我們內心安住,內心安穩,才能夠從真正意義上來勤修善法,廣行布施,否則你絕對做不久的,做不長的,也是做不好的。
那我們內心怎樣做到安住呢?內心怎樣做到安穩呢?也就是說,除外在這些條件對我們的保護是非常必要的以外,我們內心還要有真正的東西,真正有法的力量,那我們才能夠安住。我們學法學久了,自己就要常常去反省、思考,我們內心當中有幾種什麼力量,哪怕只有一種、兩種,能夠持續一年、兩年、三年、四年、五年……一天、兩天、三天、四天、五天……這種力量都是持續不變的——這種力量同自己接觸以後就永遠存在了,它不會改變了,任何時候都不會改變了。我們要常常去反省、去思考這個問題。
在一個班當中、在一個組當中,你覺得這個人學得不好、那個人學得也不用功,大家學得興趣都不高,大家都很不理想等等,那怎麼辦?過去有一個人去問印光大師:“印光大師,你天天念佛,你有沒有看到有人往生西方?”印光大師說:“哪怕沒有一個人往生,整個世界人都沒有往生西方,那我一個人也要往生西方!”就是說祖師大德,無論是哪位祖師大德,乃至世間的人,他有成就都是因為認定了宗旨以後,他不變,他不變才會有目標。世間有一句俗話叫做“謀定而後動。”自己沒有想清楚我到佛門要干嗎,我這一輩子要干嗎,那所有自己造的業都是煩亂的。
你知道要蓋一個房子,先要把這個圖紙畫清楚,准備蓋一個什麼樣的房子,然後你再一點一點建設。整個人生也是如此。我們社會上講經營,經營人生。經營人生不是經營今天,不是要把今天的事干得怎麼樣。經營人生就是經營未來,就是讓自己的人生越來越好。這種經營人生也不等於說是經營今生,這個人生,生命是無限的。就是讓自己的未來越來越好,自己的未來越來越光明,自己的未來越來越有希望,自己的未來越來越堅定,自己的內心越來越堅強,自己的這種境界、暇滿越來越圓滿,這才是對的。如果我們把人生、把未來鎖定為只有今生,只有今天,那我們發心學佛就會很成問題。這人生是一直盡未來際的。在所有這些比較重要的概念上認識清楚,我們自己才不會迷惑。
我們未來人生的經營需要種種條件,這種種的條件我們怎麼來創造、怎麼來結緣,跟我們的心有關系。我們要改變外在的環境,佛教講通過改變自己的心才能改變外在的環境。所以說我們先要改變自心,就是經營自己的未來,然後來圓滿各方面的環境,各方面的依報,這些都是聯系在一起的。改變我們的自心是很難的,非常難!為什麼非常難呢?因為內心是無形無相的,我們認識不到自己的心。它不是物質,不是有形相的東西,它無有形相。心是一種力量,心是一種作用。這種力量,這種作用,怎樣才能夠把握、體會到它的規律性,把握、體會到它的自覺性、主動性、它的一種靈活性、它的善巧方便。
我們學的是《菩提道次第廣論》。菩提道是覺悟的道路,覺悟的人走的路。覺悟的人走的路,與不覺悟的人走的路是不同的。同樣走在路上,每個人干的事不一樣。在馬路上,這個人去這裡,那個人去那裡。他做的事不一樣,發的心也不一樣。所以我們學佛法,需要真正意識到我們凡夫道與聖者道是不同的。我們現在做的種種的善法、好事,還都是在凡夫道的這個范疇,還都是在積聚資糧的這個范疇,還都是在世間善惡的這個范疇裡,還沒有辦法真正面對、認識自己內心的世界,那這個就更難了。一個人不能安住,怎麼能夠來觀察自己的內心呢?不可能的。整個身心都是亂動的,那我們這個心怎麼能夠觀察得到呢!身心只有安住以後,才能夠觀察到自己的起心動念:我這個念頭是怎麼起來的?念頭是怎麼滅掉的?這個念頭為什麼會持續?為什麼會等流?我們等流的是什麼念頭?是什麼力量?……所有的這些都是我們心上面的功夫。我們學習《廣論》就是修心!歷事練心,事修理觀。沒有前面的事修,你就關起門來拿一個空道理坐在那邊想,是想不出來的。只有通過事修,我們才能夠慢慢進入到理觀——這是事和理的關系。事修的部分需要種種的資糧條件具足,才有辦法讓我們自己的身心得到安穩。身心安穩以後,你同周圍的環境、師法友的緣分就越來越好。在一個道場,久住就有緣,久住就有道。那這個道場的所有的同行善友、善法的力量對於我們都會有很大的幫助。早晚做功課、念經、出坡、用功、研討,氛圍就越來越濃,這種力量就越來越大,不知不覺對我們就會有很大的幫助。如果沒這個環境,你在家裡,慢慢地心就提不起來了,興趣就沒有了,心就發不起來了,就沒辦法再發了,信心斷滅了,沒有信心了,信心微弱。為什麼佛法很強調信心呢?“信為道源功德母”,它的原因也就在這裡。
我們這個講師班,當講師都是要去幫助、帶動、服務我們更多的同學們、居士們。只有我們自己讓人家感覺到非常安穩,別人才會向我們學。如果人家都感受到你身心不安穩,那我們對別人的引導和幫助,非常容易把自己的煩惱再加給別人、傳遞給別人。你同樣講一句話,不管你講的是什麼,是佛經上面的話,還是世間上的話,或者其他什麼話,要看你的起心動念,此時此刻你的心態是什麼,你的心性是什麼,你內心的境界是什麼。我們自己內心能不能非常清楚、非常分明,自己內心能不能做得了主。如果我們自己內心做得了主,知道自己在做什麼,知道自己說這個話對對方有什麼幫助、對別人會產生什麼效果。我們如果把握、了解好了,我們說的話才不會傷害別人。如果不是的話,可能我們的本意是好的,但是我們說出來的話,乃至說出來的全是佛法,都有可能對對方造成反面的作用。因為我們內心沒有真正意義上的佛法的一個清淨境界,那麼你傳遞出來的信息就會是有問題的——有問題就會染污別人的心。你一說,別人聽進去,他就會感受到這個信息——佛教叫種子,接受成他的種子了。
所以這個名言概念是要來傳遞佛法的一種境界的,佛法的一種種子,要來傳遞佛法的內涵、本質。名言概念本身不是佛法。我們跟人說話也好,乃至我們讀經也好,吃東西也好,走路也好,大部分的人第一念是清楚的,第二念、第三念就糊塗了。什麼叫做第一念清楚,以後就糊塗?你到齋堂,你第一個念頭,知道自己在吃飯,吃的時候就不知道自己在吃什麼東西,腦筋、思想不知道跑到哪裡去了;講法的時候你知道在上課,一上課了,你的心都不知道跑到哪裡去了,心不是在上課。大部分人只有第一念清楚,第二念開始就糊塗,越來越糊塗,無論做什麼就越來越糊塗,這個就是內心不安穩的表現。所以說就不容易進入到這種狀態,不容易進入到這種境界。然後越學就覺得越苦,越苦他就不學了。不學的話,就是不造善、不造惡——他不造善業,也不造惡業,不造善不造惡就是無記狀態。他不知道怎麼辦,就吊在那裡,就越來越苦,是不是?這個要很注意!否則,到廟裡邊來就麻煩了。廟是修行的地方,不是來玩的,這是絕對的。
修行絕對要靠功夫,我們需要一步一步去歷練。所有的一切,全部靠心的力量,不是靠身體的力量。心的力量能夠影響、帶動、承擔一切。心包太虛,量周沙界,要行菩薩道,要有慈悲心,慈悲心就是廣大包容心。只有包容,你慢慢才能影響、改變、幫助別人。菩薩就是幫助別人、成就別人,然後來成就自己。菩薩也是無有形相的,不一定說要怎麼做,或者說一定要那麼做。外在的相是可以不斷改變的,但是我們真實的發心是不能動搖的。我們對自己的未來,對自己的生命的把握,必須非常清楚。所以我們學佛法要把這些根本的東西掌握住:信心啊、三寶啊,然後是自己的這些我執、法執,必須要認識得很清楚。認識不清楚,就會成為自己的障礙,障礙自己,也障礙別人。學佛法就是要慢慢在這些方面去努力,去用功。
這也是我在這一段時間觀察到大家的一些現行的問題,講出來給大家做一個參考,讓大家意識到是不是我們有這樣一些問題,有這樣一些現行,然後思考該怎麼辦。每個人都在這些問題上面來查找自心,首先讓自己的內心真正安穩起來,身心得到安住,然後再去行善法,成就善法,這種善法就會越來越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