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時能歸還佛教寺廟這塊淨土
理淨法師
導語:“天下名山僧占多”,佛教自東漢初年傳入我國後,至今已發展成為我國傳統文化中極為重要的一部分,其文化的主要載體——佛教建築大多與我國的美麗山水相結合。這筆有形的遺產和無形的佛教文化逐漸成為吸引成千上萬游客的重要旅游資源。本文作者理淨法師認為,如果想要給我們的後代留點什麼!不要再像我們一樣咒罵我們的先人,就應當早日歸還佛教寺院一塊清淨,不要再因為經濟的受損而殘害和破壞寺院文化古跡。使得寺院真正的“廟是廟,僧是僧”,而不是所謂的“廟像廟,僧像僧”的情景。
台灣的寺廟非常之清淨,真是一方淨土。雖然台灣地方小、人口密集,但寺廟無論是在城市還是鄉村,都是修行和學佛之人來往,而沒有其它的居民居住、開店鋪、旅游等經濟用途之事項。在台灣寺廟就是修行辦佛事的地方,不應當作為經濟發展的目標,這點在我們大陸可就差的太遠了!
大家都也看到了,在大陸無論是大寺小廟,無論是在城市還是在鄉村,但凡是有寺廟的地方就一定有居民常期居住,就一定有遍及周圍的大小店鋪,就一定有旅游項目為名。這一切的一切無非是為了經濟利益,在我們目前的政府來看,無論你是做什麼的,都要為經濟利益讓道。我們去看看四大名山、著名古剎,早已經是商業發展的基地,凡是社會上有地、允許的無不應有盡有,完完全全的成了繁華的城市,早已沒有佛門修行的清淨之跡象。有誰能知道這究竟是佛門弟子名利熏心,不干清淨要熱鬧?還是那些為錢眼開的奸商之徒當作了發財之道,地方政府費盡心機以種種巧立名目,來利用寺廟賺錢斂財? 不要再堅持“宗教搭台,經濟唱戲”的政策了。
雖然近兩年來已經有人提出歸還寺廟清淨之地,盡管是為了文物保護之名,拆除種種現代建築,遷除長期居住的居民,搬走在寺廟周圍所有商業店鋪。但仍然做起來困難重重,更加還有旅游的事業不可更改,還是無法保證寺廟本應有的清淨和安寧。人們為了經濟的發展只看到眼前利益,而卻永遠看不到百年後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內涵。想想看,如果敦煌的莫高窟不是當年的人們為了經濟利益而廉價出買給外國人,那今天的莫高窟將會真正成為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槐寶,就不會成為今天突有其名而無其實的空名了。
如果想要給我們的後代留點什麼!不要再像我們一樣咒嗎我們的先人,就應當早日歸還佛教寺院一塊清淨,不要再因為經濟的受損而殘害和破壞寺院文化古跡。使得寺院真正的“廟是廟,僧是僧”,而不是所謂的“廟像廟,僧像僧”的情景。也不要讓那些沒事找事的無聊之人,總是拿和尚、寺廟當作口頭禅,整天大報小報、有事沒事的亂說。給那些不知道義之途修點口德,下輩子還能張口說話。人們只知今天的寺廟無不以經濟為目標,卻不知這些都是社會的環境所迫,強加給寺廟這種不該有的責任!不知何時能真正歸還寺廟這塊淨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