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講義(二十二)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阿彌陀佛!
這部彌陀經可以用三個字來概括,就是信、願、行,由信啟願,由願導行。前面已經把信的部分介紹完了,在講願之前,藕益大師又對淨土法門的殊勝之處進行了總結,請看要解。
乙二、特勸眾生應求往生以發願┬丙初、揭示無上因緣
└丙二、特勸淨土殊勝
【淨土殊勝。謂帶業往生。橫出三界。同居橫具四土。開顯四教*輪。眾生圓淨四土。圓見三身。圓證三不退。人民皆一生成佛。如是等勝異超絕。全在此二科點示。須谛研之。】
大師把淨土法門的殊勝之處作以總結。“帶業往生。橫超三界。”修學佛法的目的就是要了生脫死,超越六道輪回,超越三界。出離三界了生脫死的方法很多,佛給我們講了八萬四千種法門,法無高下,契機者妙,一切法都是平等的,大乘八宗依照修行皆可以了生脫死。佛告訴我們,正法時期持戒可以得解脫,像法時期修定可以得解脫,到了末法時期罕一得度者,唯依念佛法門。到了末法時期,只有修學信願念佛法門才容易出離三界了生脫死,這是佛教給我們的法門。佛有十力,能夠知道眾生修何法而得度,他介紹我們這個法門,我們依教奉行,決定會得到殊勝的利益。修學一般的法門想出離三界,要把見思煩惱斷盡,也就是阿羅漢的果位,才能超越三界。依照通途法門修學單單要把見惑斷盡,現在這個時期很少有這樣根性的人,更談不上把見思二惑全部斷盡,這樣根性的人非常少。歷代的祖師大德,像藕益大師,他們的本門我們不清楚,但是他們示現的都是開始修學其他的法門,在宗門教下非常通達,而到最後都是選擇念佛法門作為歸宿。以前我在靈巖山佛學院組織出去參學,來到禅宗道場揚州高旻寺拜訪德林老和尚,這位老和尚是當代禅宗的大德,他跟我們做開示,他講現在末法依照禅宗修行,禅宗根性的人非常少,修淨土法門是最契機的,只有修學淨土法門才能了生脫死。禅宗大德都這樣講,祖師大德也這樣講,那我們為什麼不依教奉行呢?淨土法門妙,妙在什麼地方?我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可以帶業,如果不能帶業往生,要消業往生,那淨土法門也不是方便法門,跟通途法門沒有什麼兩樣,它的奇妙之處就是能夠帶業往生。造惡業猶如石頭入水,必沉無疑,就是必墮地獄。然而修學淨土法門可以帶我們的業,依靠阿彌陀佛的大願船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一往生就橫超三界,圓證三不退。不但帶業妙,而且往生到極樂淨土橫具四土,不可思議。娑婆世界凡聖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實報莊嚴土、常寂光淨土,四土隔別不融,而一個煩惱絲毫未斷的業障凡夫,依靠阿彌陀佛的大願力,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凡聖同居土,可以橫具上三土,就有上三土的受用,太不可思議了,這就是阿彌陀佛大願力所成就的。不但橫具上三土,而且在同居土開顯四教法門,藏、通、別、圓四教法門就代替一切法。我們生到極樂世界的同居土,那裡就好像一個法界大學校,阿彌陀佛是校長,清淨大海眾是老師、同參道友,在那裡想聽什麼法就能聽什麼法,只要動一個念頭。我們在娑婆世界想聽佛法沒有那麼容易,到了極樂世界,不但正報阿彌陀佛、清淨大海眾給你講法,而且依報鳥兒、寶樹羅網皆能宣說妙法,所講的法與阿彌陀佛講法皆是一樣的。我們到了那裡,真正能夠感受到佛以一音說妙法,眾生隨類各得解。現在很多世智辯聰的人,覺得這個法門很簡單生起輕慢心,喜歡研讀經教。當然這是好事情,但是如果只看經教而沒有實修的功夫,最後只能成為滿腹經綸的佛學者,如貧人數寶,雖入寶山,空手而歸。現在有很多這樣的例子,說到經典他每一部都熟悉,但是沒有修證的功夫。還有些人喜歡參禅,修學止觀,但是如果參禅不開悟,沒有斷見思煩惱,還是要輪轉,來世有隔胎之謎,前世所修的忘掉了,來世說不定墮到惡道,不知道哪一世再能得到人身,再來聞到佛法,所以修學一般的通途法門要成就真的難。你喜歡修不要緊,到了西方極樂世界想聽什麼法就有什麼法,不但能夠聽聞一切教法,且能“圓淨四土。圓見三身。圓證三不退。”前面講到橫具上三土,這裡說的更直接了,圓淨四土,到了極樂世界凡聖同居土,能夠感受到上三土的清淨功德。在娑婆世界佛在世,最多只能看到佛的應化身,根本見不到佛的報身、法身,報身佛是法身大士大菩薩所能見到的,他有微塵相好。到了西方極樂世界,我們不但見到阿彌陀佛在西方極樂世界的應化身,而且能見到佛的報身及法身,佛的三身不一不異,這叫圓見三身。三不退是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很多人是沒有斷煩惱的,到了極樂世界就徹底了生死出三界,永遠不會退轉到六道當中,不會退轉到我們這個娑婆世界的凡夫位,就是得到位不退。到了極樂世界聽聞正報、依報,諸佛菩薩及眾鳥寶樹羅網宣講大乘佛法,就能生起無上的菩提道心,到十方一切佛剎去度化眾生,這叫行不退,利益眾生的行不會退轉。在極樂世界每天的念頭就是念佛,不會有其它雜念,都是這樣清淨的念,叫念不退。這三不退是圓滿的證得,就叫圓證三不退。依照通途教裡,只有等覺菩薩才能得到圓證三不退的果位,我們想想多麼殊勝啊,在我們這邊到等覺菩薩位置要進過三大阿僧祇劫的修學,一往生極樂世界就得到這樣的位置,除了淨土經教,一切法門一切經教裡面找不到這樣的法門。“人民皆一生成佛。”往生到極樂世界的人民一生就成就了,這個“一生”有兩種意思,一是指這一生當中就成就,西方極樂世界無量壽啊,不待第二生。二是指一旦生到極樂世界就成就了,哪怕下品下生,五逆十惡帶業往生,一生到極樂世界這一生就成就了。“如是等勝異超絕。全在此二科點示。須谛研之。”淨土法門這樣殊勝的法門,與其他一切法門不一樣,沒有一個法門能夠堪比和超越。殊勝之處在下面兩科點示,藕益大師特地提醒我們,要認真地去研究了解它的義理。聽到這裡,如果對淨土法門還不能生起信心,不能發起無上的心來念這句佛號,那就要怪我們自己業障深重啦。
丙初、揭示無上因緣
『又捨利弗。極樂國土。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補處。其數甚多。非是算數所能知之。但可以無量無邊阿僧祇說。』
這段是揭示極樂世界的無上因緣。佛講的一切法都是因緣所生法,為什麼在這裡特地講無上因緣,無上因緣表現在哪裡?就是往生到極樂世界皆是阿鞞跋致,這些菩薩當中有不可計數的一生補處大菩薩。這段經文的大意是,佛又告訴捨利弗尊者及大眾,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人皆是圓證三不退的大菩薩,這些大菩薩當中有不可計數的候補佛。我們再回頭看看娑婆世界,候補佛只有一位彌勒菩薩,將來順理成章彌勒菩薩要成佛。以前有居士問我,西方極樂世界有這麼多候補佛,將來誰接阿彌陀佛的班,都要作佛會不會爭執啊?千萬不要用凡夫的心態去揣摩佛菩薩的境界。西方極樂世界這些候補佛不是單單示現在極樂世界成佛,他可以到十方一切諸佛剎土去成佛,這要看緣分。西方極樂世界就像培訓佛的院校,像干部學院一樣,這些候補佛與哪一土的眾生有緣,就示現到那一土去成佛。
【阿鞞跋致。此雲不退。一位不退。入聖流。不墮凡地。二行不退。恆度生。不墮二乘地。三念不退。心心流入薩婆若海。】
這段解釋阿鞞跋致。阿鞞跋致是梵文,中文翻作不退轉,不退有三。“一位不退。入聖流。不墮凡地。”聖人與凡夫的差別是前者永遠出離六道輪回,後者在六道中不停輪轉。修學一般的通途法門想進入聖人的行列,首先要斷除三界八十八使見惑,才初入聖人行列,就是證得初果須陀洹。經過天上人間七次往返,斷除三界八十一品思惑,才證得阿羅漢的果位。證得了初果須陀洹果位就不會墮落凡夫地,這是位不退。“二行不退。恆度生。不墮二乘地。”行,是大乘菩薩利益眾生的行。菩薩斷除了見思、塵沙煩惱,發心去幫助一切眾生,他不會退轉到二乘做自了漢。小乘的人也會去度眾生,我們不要覺得度眾生就是菩薩的行為,小乘的人度眾生態度不積極,別人找到他他才會跟別人講法,別人不問他不會主動去講。大乘的菩薩會主動地去幫助別人,跟別人去宣傳佛法。末法的眾生剛強難化,有時候我們去做點好事,布施點佛法還不被別人接受理解,反而遭到辱罵,這個時候心就會退轉,不退真的挺難的。從前捨利弗尊者是一個小乘的阿羅漢,他覺得小乘屬於自利,就想發起大乘心去幫助眾生利益眾生,他發了這個大願感動了天神,天神有他心通,知道捨利弗尊者發了大願就決定來考驗他。天神示現了一位孝子在路邊嚎啕大哭,捨利弗尊者經過便問他什麼事情,他說母親得了絕症在家等死,唯有用修行人的眼睛做藥引子才能救治,捨利弗尊者想到諸佛教導我們發菩提心,利益眾生要不惜布施自己的身體,於是就把眼睛挖出來給他,天神見狀說我要的是右眼,你怎麼挖了左眼,捨利弗尊者想著幫人幫到底,又把右眼挖出來給天神,天神接過眼睛用鼻子一聞,說人家都說修行人的眼珠是香的,你的眼睛怎麼這樣腥臭,不要了,就把它摔在地上踹了幾腳,捨利弗尊者的心徹底涼了,他說發心行菩薩道真的不容易,於是放棄了菩薩行。我們想想看,小乘果位的聖人都發不起菩薩行,菩薩行真的是不容易發啊。夢參老和尚是大修行人,他一生當中很多時間是在監獄裡度過的,他在獄中都沒有退失菩提心,經常用一首偈子來激勵自己,“假使熱鐵輪,於汝頂上旋,終不為此苦,退失菩提心。”我也常常用這首偈子來激勵自己。“三念不退。心心流入薩婆若海。”念不退是法身大士的境界,開始斷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薩婆若是梵語,中文譯作一切種智,海比喻佛的智慧像大海一樣深廣。到了法身大士的境界,就是開始斷無明煩惱的時候,我們的念頭只有一個,全部是趨向於薩婆若海,趨向於一切眾生。大家可以觀照下我們的念頭趨向哪裡,都是趨向於三惡道,地獄餓鬼畜生。
【若約此土藏初果。通見地。別初住。圓初信。名位不退。通菩薩。別十向。圓十信。名行不退。別初地。圓初住。名念不退。】
“若約此土”這是從我們這個世界,通過藏通別圓修學的次第表示三不退修行的位置,說明在娑婆世界修學通途法門證三不退的艱難。“通見地。別初住。圓初信。名位不退。”四教當中,藏教的初果須陀洹、通教四地——見地,就是見真谛地與別教的初住、圓教的初信位置是平等的,也就是斷煩惱的程度是一樣的,但是智慧不盡相同,藏教初果須陀洹不及通教見地,通教見地不及別教初住,別教初住不及圓教初信。“通菩薩。別十向。圓十信。名行不退。”到了行不退,藏教沒有了,因為藏教沒有發起利益眾生的菩薩心。通教至第九地菩薩地,這時菩薩行成,不會退轉;別教十回向位;圓教十信位,這些位置斷煩惱的程度平等,都必須斷除三界的見思煩惱及三界內外的塵沙煩惱,從空出假,大乘菩薩行成,這是行不退。“別初地。圓初住。名念不退。”至念不退,通教也沒有了,到這種程度就要徹底斷見思煩惱塵沙煩惱,開始破無明,斷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這個位置是別教初地歡喜地,圓教的初住,這時就是法身大士。得到念不退,所有的念頭都是趨向薩婆若海,趨向於一切眾生。
【今淨土五逆十惡十念成就帶業往生居下下品者。皆得三不退。】
這裡是顯示淨土法門的大力用。上面講了三不退,在娑婆世界依據通途法門修學,要想證得三不退談何容易!說得嚴苛一點,就是不可能。但藕益大師在這裡告訴我們,造作五逆十惡之人臨終蒙善知識開導,信願具足老實念佛,十念往生到極樂世界,就得到了三不退。佛在一切經典當中告訴我們,造作五逆十惡的人必定墮阿鼻地獄。五逆指出佛身血、弑父、弑母、弑阿羅漢、破和合僧。佛在世時,佛的堂弟提婆達多總想害佛,要取代佛在僧團中的領導位置。有一天,佛要經過山下一條路,提婆達多就在山上准備了一塊大石頭,等佛從底下經過的時候,他就把石頭推下來想砸死佛。佛是有大福報的人啊,而且有多少護法神在護持他。石頭落下去的時候被護法神用金剛杵擊碎了,沒有砸到佛,但有一塊小碎石砸到了佛的腳,流血了,這就是出佛身血的由來。提婆達多因此而感召了墮地獄的果報,那為什麼出佛身血的罪過這麼大呢?若把佛殺了就等於斷了這一方眾生的法身慧命,多少人因此沒有機會聞到佛法,就要永遠身陷輪回之中了,其罪過重的緣故就在這裡。我們現在沒有佛在世,若以嗔心去砸寺院、以嗔心去毀壞佛像,罪過就等同於出佛身血。文化大革命的時候很多紅衛兵去破環寺院、砸佛像,我在鳳凰網看到一些舊文,出家人被帶著高帽,脖子上掛一個牌子寫著狗屁佛經,這是文化大革命時候干的事情,在座的可能都經歷過,不知道有沒有去做過,這是五逆十惡。如果做過也不要怕,現在有一個法門可以救你,就是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到了西方極樂世界就不會再感召墮阿鼻地獄的果報。弑阿羅漢,弑是封建社會下人殺上人,大臣殺皇帝、兒子殺父母就叫弑。阿羅漢是斷了見思煩惱的聖人,出離三界,堪稱是人天福田,也教化一方,把這樣的人殺掉了,也是在斷眾生的法身慧命啊,也墮阿鼻地獄。現在這個時代阿羅漢很少,供千僧齋的時候會有一位阿羅漢出現,若把住持一方的善知識、講經說法的法師殺掉,其罪過等同於殺阿羅漢,也要多阿鼻地獄。弑父弑母,我們這個色身是父母親提供給我們的,然後再把我們培養長大,這種養育之恩我們報答還來不及,怎麼能去殺害自己的父母,殺害父母的果報就是墮阿鼻地獄,真的動了這樣一個念頭,畜生也不如。破和合僧,從狹義的角度來講就是破壞清淨的僧團,在僧人當中搬弄是非,把一個和合的僧團破壞掉了,這樣的人墮阿鼻地獄。從廣義的角度來講,和合僧就是清淨和合的大眾,像我們寺院裡面四眾弟子保持和合就是和合僧,如果在這個和合的群體裡面搬弄是非、挑撥離間、破壞和合就是破和合僧,罪過一個,墮阿鼻地獄啊。所以我們平時感覺不到,一學經教嚇一跳,原來平時都是在種阿鼻地獄的因,現在學習了清楚了,以後還敢不敢做?這是五逆,十惡是身口意三業所造十種惡業,身殺生、偷盜、邪YIN,口妄語、兩舌、惡口、绮語,意業常起貪嗔癡。十惡也分上中下三品,上品十惡是十惡具足而且很嚴重,這樣的人必墮地獄,刀山劍樹,鐵床銅柱,地藏經講得很清楚,上品受無間地獄之報,千萬億劫求無出期。中品是十惡皆有,稍微輕點,這樣的人墮餓鬼道,放過焰口的都知道,餓鬼道的眾生咽喉是針鋒之細,饑火焦燃非常痛苦。大眾吃飯的時候,鬼道的眾生聽到筷子碰碗的聲音是饑火焦燃,所以佛教導我們吃飯的時候一定要輕手輕腳,也不要影響到鬼道的眾生,這個也是慈悲心啊。下品十惡墮畜生道,十惡具足比較輕,墮了畜生道任人宰割,殺的雞殺的鴨,下品十惡感召的果報。造了五逆十惡的人,果報就是墮阿鼻地獄畜生道餓鬼道,如石頭入水必沉的道理。但是這些五逆十惡的人臨命終時有善知識開導,十念也可以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到了西方極樂世界所處的位置是下品下生,雖是下品下生但也圓證三不退,所以一般的通途行人不敢相信,不理解淨土法門。這個不是我隨隨便便說的,在十六觀經下品往生章裡有“或有眾生。作不善業。五逆十惡。具諸不善。如此愚人。以惡業故。應墮惡道。經歷多劫。受苦無窮。如此愚人。臨命終時。遇善知識。勸令念佛。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於念念中能滅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命中之時。見金蓮華猶如日輪住其人前。於一念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經中告訴我們佛講話是真實語啊,從這個地方我們看出一個問題,就是臨終助念非常重要,我們看要解都是提到臨終要遇到善知識開導,就是我們念佛念得再好,臨終時候如果遇到障礙就麻煩了。
【然據教道。若是凡夫。則非初果等。若是二乘。則非菩薩等。若是異生。則非同生性等。又念不退。非復異生。行不退。非僅見道。位不退。非是人民。躐等則成大妄。進步則捨故稱。】
這裡是依據通途教理來顯示修行的階次位置分明,不容錯亂,目的是要顯示出念佛法門所得到的力用超過一切法門。“然據教道”教是經教,通途經教,道是道理,依通途的教理來闡釋佛法的修學次第。“若是凡夫。則非初果等。”如果是沒有斷煩惱的凡夫,就不能與斷除三界八十八使見惑的初果聖人相等。“若是二乘。則非菩薩等。”如果是斷除見思煩惱沉空滯寂的二乘聖人,決定不能等同於已經從空出假利益眾生的菩薩。“若是異生。則非同生性等。”異生就是沒有斷無明的眾生,還是用識心,與佛的真心不一樣,屬於異生性。同生性就是開始斷無明煩惱證法身,真實見到了佛性,與佛用的一個真心,這個叫同生性。異生性像別教的三賢位、圓教十信位,這些權教菩薩都屬於異生性,他們用的是識心,別教初地、圓教初住以上的眾生已經開始斷無明證法身,與佛用的是同一個心,是同生性。這裡講到,若是異生就不能與同生性的眾生相等。從通途教理來看,修行所得的力用,所得果位的次第清清楚楚,絲毫不能顛倒。底下又從下往上看,“又念不退。非復異生。”剛剛講過念不退是圓初住、別初地的法身大士,與佛用的是一樣的真心,所以屬於同生性,決定不能與異生性的權教菩薩相比。“行不退。非僅見道。”行不退指的是斷除塵沙煩惱,能夠從空出假利益眾生的大乘菩薩所證的位置,大乘菩薩決定不能與僅僅見道證位不退的初果聖人相同。“位不退。非是人民。”位不退就是已經斷除了三界八十八使見惑證得初果須陀洹的位置,須陀洹決定不能與未斷煩惱的凡夫人民相等。“躐等則成大妄。”大妄就是大妄語,在戒律裡面講妄語,大妄語就是不證言證,自己是個凡夫眾生說自己是阿羅漢,就是大妄語。大妄語不通忏悔,如果是凡夫眾生,不能說成是初果聖人,如果是初果聖人決定不能講是法身大士,否則就是大妄語。“進步則捨故稱。”證得了初果就捨棄了凡夫的叫法,證得了阿羅漢就捨棄了須陀洹的叫法,證得了法身大士就捨棄了前面的權教菩薩叫法。好比你現在讀小學,那就再不是幼兒園的學生,讀了中學就不是小學生了,度了大學就不是中學生了,捨棄以前的稱呼。從這段注解裡面,我們看到五逆十惡之人臨終蒙善知識開導,也能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得三不退,我們如果再不生起信心,再不好好念佛,師父真是徹底無語了。
【唯極樂同居。一切俱非。一切俱是。】
前面講的那些都是一些常理,依照通途教理斷什麼煩惱證什麼位置,決定不能超越。但是這些常理到了極樂世界就徹底行不通了,五逆十惡的人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也能夠圓證三不退。按照通途教理來講,圓證三不退是等覺菩薩,那這些人往生到極樂世界連見思煩惱也沒有斷,到底是凡夫還是法身大士?說他是凡夫,他又證得了三不退;說是法身大士,他連見思煩惱也沒有斷。說他不是凡夫不是法身大士也對,叫一切俱非;說他是凡夫或者是法身大士也不錯,叫一切俱是。所以我們講極樂世界確實不按常理出牌,我們要往生的極樂世界同居土不可思議,絕代圓融,一般的通途法門行人很難相信。
【十方佛土無此名相。無此階位。無此法門。非心性之極致。持名之奇勳。彌陀之大願。何以有此。】
“十方佛土無此名相。無此階位。無此法門。”又是凡夫又是法身大士,又非凡夫又非法身大士,除了極樂世界,十方一切諸佛剎土沒有這種現象啊。也沒有這種一切皆是一切皆非的階位,見思煩惱未斷即圓證三不退,沒有這種階位。無此法門,除了極樂世界,十方一切諸佛剎土眾生造了五逆十惡的罪,必墮阿鼻地獄,若往生極樂世界不但不墮地獄而且圓證三不退,同等覺菩薩的受用,太不可思議了。那為什麼會有這些大力用呢?大師講了三個原因:“心性之極致”就是講的能念之心不可思議。致是到達的意思,心性到達了極點,那就是我們的真如本性。不但能念之心不可思議,所念之佛也不可思議,就是“持名之奇勳”。我們所念的這句阿彌陀佛名號不可思議,前面多次講了這句名號蘊含了很深的深意,淨土法門難信,唯上智下愚兩種人能夠成就。下愚之人明白娑婆世界是苦,知道極樂世界之樂,欣樂離苦,人之常情。那怎樣到快樂的極樂世界去?老實執持一句阿彌陀佛。這種人聽話,沒有其它的念頭,就是信願具足一心要到極樂世界去,老實念佛,這樣的人可以得生。上智的人也可以得生,這個上智不是世智辯聰,也不是通宗通教之人,宗門教下就是除了淨土法門者。上智的人不但知道一般通途法門的教理,而且真正能夠了解淨土法門不可思議深意。如果只知道通途教理他不會相信這個法門,哪裡一個業障凡夫五逆十惡的人往生到極樂世界圓證三不退,這個違背了教理的講法嘛。這是第二個原因,所念之佛不可思議。第三個原因“彌陀之大願”,阿彌陀佛因地發的四十八願不可思議,阿彌陀佛已經成佛了,四十八願也兌現了,這個願不可思議,對我們淨業行人有無限的加持力。能念之心到了極致,所念之佛不可思議,再加上阿彌陀佛不可思議的四十八願加持,就感召了帶業往生到同居土得到圓證三不退的位置,與別教初地、圓教初住位置相同,不可思議。若不是這三種因的緣故,怎麼可能帶業往生得到圓證三不退的位置。
回向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