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靜坐身儀解說
靜坐身儀,照通途來說就是坐姿,而坐姿就是跏趺坐。此處解釋跏趺坐是根據西藏所傳。西藏由印度直接傳入,說法一致。其余異說,一概不從。亦不批評。信此說則從之,不信則聽之。在此自我意識高漲的末法這世,诤之,徒然興訟,沒有好處。
佛法中的靜坐,為的是修道,不為強身,更不為延年益壽。即使的助於此,也只作點福報的增上緣。因為罪、福果報自其業力的定限,是不能有太多改變的。
既然是藉靜坐來調心修道,則坐姿的規范,適當(嚴格地說是正確)與否。就非常重要了。
在沒有談到坐姿之先,應先注意靜坐的一項在原則。猶如前面所說,坐姿是跏趺坐,一般叫它為盤腿。盤腿固有其重要性,但調心更為重要。所以跏趺坐是為調心而設,不是為盤腿。初學靜坐的人,千萬不要去為訓練盤腿受苦,學浪費寶貴的時光,那是不值得的。跏趺坐的方法有難有易,也有變通的方法。初業行者自不必說,即使是久修的人,也應當捨難從易為要。易則易於調心,難則心難就范,這是不易這理。若是不遵守這個原則,由優越感作崇,硬要強求自己、表現自己,那是捨本逐末,不但是顛倒行,還有可能受到或輕或重的傷害,不能掉以輕心!
話歸正傳,下面當條述靜坐身儀。
第一、足跏趺坐
跏趺坐,簡則但名趺坐,趺同跗,古時腳背之名。故跏趺坐是把兩足交結收攏,以腳背放在股(大腿)上,形成兩膝與臀部為三鼎足而坐,這種坐法能使身體平穩安定不動。
跏趺坐的方法的二:一、雙跏趺坐或全跏趺坐,俗稱雙盤;二、單跏趺坐或半跏趺坐,俗稱單盤。
雙跏趺坐先收左腳,把左腳背放在右股之上;後收右腳,把左腳背放在左股之上,交結盤腿而坐。這種坐姿態,一般說來,頗為困難,要懂得特別訓練的方法,才能做好,但非必要。
單跏趺坐亦先收和左腳,腳掌向上,放在右股之下;再收右腳,腳背放在左股之上,交結盤腿而坐。這種方法並不困難,在很短的時間內便可習慣,是很輕松舒適的坐姿。
不過,不論是雙跏趺坐或單跏趺坐,臀部與雙膝都要著地,不得有一處懸空,雙膝端間的距離和雙端到鼻尖,約成等邊三角形;必要時,還可放寬兩端間的距離。如果是單跏,臀部可用柔軟蒲團作適度的墊高。兩膝端的間距,還可寬到把右腳踝骨放在左腳踝骨的腳跟凹處,這時左腳掌的外側在右股內側,並緊靠臀部;右小腿則在左腳掌上,右腳正好在左腳大小腿上之間。
跏趺坐不論單雙,效果都是一樣——能使身體重心平衡,久坐無礙。
至於單跏趺或雙跏的姿勢,都是右腳壓左腳,這道理是:法順右轉,不應與之相違。
如果因年齡和體型關系,實在不能趺坐,兩腳交叉坐亦非不可。但不可久坐,以防氣血下墜,導致腳腫。若發生這種狀況,下坐後須緩緩經行,待腳的脹感有所舒解後,再行從事別的工作或活動。
總之,坐次要以舒適,或以很快學得舒適為要。坐位不論床或地板,下面都要墊著軟適的墊子,讓身心很快能平靜下來。初學的人,要把不舒服減到最低限度,和盡快能排除不舒服的障礙。
第二、手等持印置臍下
等持印即定印,這是安置手的姿勢。在此,印就是姿勢的意思。仍依右壓左順法的理趣,把右手背放在左手掌上,兩拇指指尖相接,平放在臍下腳跟和踝骨之間的上面,放在臍下的手掌,以大拇指相接處對准臍心,臍在人身正面的中間。拇指相接處對准它,則兩臂平衡,不致的左右傾斜的現象,用意是在使氣血運行沒有障礙。
第三、背脊伸直
坐姿要使背脊伸直,當足跏趺坐定後,腹部稍稍前挺,但不可過分用力,以腰臍間三紋隱去為度,如背脊不直,則氣脈不暢,必然成為修禅定的障礙。
第四、兩肩平張
兩肩平張,即兩肩、兩脅手肘要像張開的鳥翅膀一樣。這樣,兩手掌相疊時,才能左右手指平行,如果兩脅收攏,手肘向後,像跑步的姿勢,那就不是兩肩平張了。
第五、頸曲
頸稍曲,輕壓喉結。因為咽喉是呼吸了孔道,呼吸太粗,則引心亂;若用心控制呼吸,既難收調心之功,又將成氣逆、胸悶。甚至呼吸困難等疾病。故只能利用其出入孔道稍稍制之,令妄念逐漸減少。但要注意,是輕壓喉結,不可用力壓緊,妨礙自然呼吸。
第六、舌抵上颚
口唇自然合,舌抵上鄂齒龈處,牙齒不可緊咬;或略合或松開,聽其自然。此法肢令口中津液不斷,不口渴心煩。注意!津液要吞,不可吐。
第七、目不動
眼自然平視。所謂平視,實是順曲頸的姿勢,沿鼻端前面看出去,視線停在四指處(約與鼻相齊),或自取適宜的視量。視覺的寬度,約以當人的面部為准,如是看定後,不瞬、不動(初業不習慣,稍動亦無妨),輕松自然。如覺開眼不能適應,全閉亦可,惟以前者為適當。
結說
此即西藏通途所稱的七支坐法:初支足、二支手、三支脊、四支肩、五支頸、六支舌、七支眼。此七支亦合名靜慮五法:一、足跏趺坐,二、兩手印置臍下,三、脊直肩張,四頸曲壓,五、舌抵上颚及適宜視量。
行者靜坐,衣服宜寬松,褲帶、襪帶、領扣都宜放松。室內光線,取其適度,夜間不可全無燈光,適度的光線對心明了分是有裨益的。
最後,附兩幅坐姿圖,以供參閱,前一是自《量度造像經》,後一則是請人畫的。坐像上所加的三角形,請閱文中的“第一、足跏趺坐”說明。又,以此三點取等邊三角形說,系一南傳佛教人士告知,經長時的觀察、印證,的確可取。故取之與有心人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