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滌華禅師:《金剛經注解》十七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滌華禅師《金剛經注解》十七

何以故⊙須菩提⊙如來說⊙第一波羅蜜⊙即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

1、何以故⊙解於下2、須菩提⊙是如來連續喚醒喚起、本心須菩提3、如來說⊙是佛自稱語4、第一波羅蜜⊙第一者、諸波羅蜜之首。波羅蜜者、到覺地竟也5、即非第一波羅蜜⊙真心中不可存在著、第一波羅蜜相6、是名第一波羅蜜⊙本性中、純淨是慈悲喜捨而無慈悲喜捨想、即名為第一波羅蜜

何以故如來解其意也。喚須菩提、喚當前須菩提、喚法會內外須菩提、過未現在須菩提。喚者、喚起沉迷不悟之人也。喚起正在妄想九類相中、綿綿作諸、眾生業者。喚醒我等、當作菩提心也。如來說第一波羅蜜者、如來說、是自心向本性說也。如來說者、是真心向妄心說也。第一者、是諸波羅蜜之首也。第一者、布施也。波羅蜜者、是到覺地竟。第二、持戒也、三忍辱、四精進、五禅定、六般若也。是名為六波羅蜜也。復有十波羅蜜、加七慈八悲九方便、十不退轉。更有十二者、願與力也。仍有無量波羅蜜、不悟不見也。悟後修證時、見諸塵相、無有不是波羅蜜者。是故住止行動、在無相之中、見諸塵相放大光明。雖放光明、而無放光明之相。何以故、心無住亦無染也。有人說才豎起眉毛、便犯了祖師規則。這兩句、是對未悟未證之人而言之。未悟證者、眼之所見、耳之所聞、非污即染。倘生染住時、即是犯了祖師規則。悟後修證者、眼見耳聞、無凡情而生覺性。鼻捨身意、以及識別、亦復如是。悟與未悟、證與未證、所見所聞。有天地之懸殊。且悟而不證、仍然是九類。且證而不悟、必入三界天。悟證且徹、亦無悟證之相、即名出世間。即非第一波羅蜜者、行波羅蜜行、而無行行相。是名即為第一波羅蜜者 行讀形 行讀恆

偈雲 六句

既到故鄉歸覺地 何須再提往是非

無相布施超諸有 波羅蜜中最第一

第一亦無第一相 是則名為證菩提

須菩提⊙忍辱波羅蜜⊙如來說⊙非忍辱波羅蜜⊙是名忍辱波羅蜜⊙

1、須菩提⊙持續向須菩提解說2、忍辱波羅蜜⊙能忍一切污辱、一忍到底3、如來說、非忍辱波羅蜜⊙法性無形亦無相、故名為非忍辱波羅蜜4、是名忍辱波羅蜜⊙法性雖然、無形無相無言說。無可言其無性。是故、是名忍辱波羅蜜

忍辱波羅蜜者、忍者受也辱者污也。波羅蜜者、到極端之處也。如無罪假其罪、無非冒其非。甚至於刑身而奪命、亦如是忍。能如是忍、是名忍辱波羅蜜。譯中文、名為忍辱到彼岸。如來說非忍辱波羅蜜者。肉體形身、如水上漚、火中苗。轉瞬之間、猶如用刀割水、以口吹光、刀起水即合、口住光則止也。所謂色身無常、如電夢泡影。是名忍辱波羅蜜者。覺性真常、無是無非、無形無相。如水中鹽、樹稍風、肉眼雖不可見、而不能言其無。道性之道、亦復如是。所謂無形無相之中、真如之性。遍十方而裹三世、無有不周、亦無竭止

何以故⊙須菩提⊙如我昔為哥利王⊙割截身體⊙我於爾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何以故⊙我於往昔⊙節節支解時⊙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生瞋恨⊙須菩提⊙又念過去⊙於五百世⊙作忍辱仙人⊙於爾所世⊙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1、何以故⊙連前接後意2、須菩提⊙佛呼菩提、是向會內會外、過未現在當前受持、是經之人、而呼之3、如我昔為哥利王⊙佛向我等說明、往昔進修道義事跡。哥利翻惡性4、割截身體⊙此王用刀、割截我色身形體5、我於爾時⊙我在那時6、無我相⊙我沒有執著肉體是我相7、無人相⊙我沒瞋恨、彼王割截我身相8、無眾生相⊙我色身雖遭割截、而無一切分別相9、無壽者相⊙甚至斷我生命、我亦復無瞋恨相10、何以故⊙這樣道理怎麼講11、我於往昔⊙我在那時12、節節支解時⊙那時此王、用刀截我耳鼻、復割手足、所截節節、處處忍著、任他解割13、若有我相⊙倘若將色身、當作是我相14、人相⊙倘若被截割時、怨恨此王相15、眾生相⊙倘若遇截之時、心中生諸妄相16、壽者相⊙倘若有貪生怕死相17、應生瞋恨⊙倘若四相不無、何能不生瞋恨心耶18、須菩提⊙如來連續使喚使聽之19、又念過去⊙如來復憶、我遇哥利王之前之世10、於五百世⊙即如來本世成道之前、大若有五百世之間、五百世者、即生死經過、五百次也21、作忍辱仙人⊙如來那時、精修忍辱行之時、仙人者、棄俗入山修持也22、於爾所世⊙如來在那時期23、無我相⊙如來已證得無我相24、無人相⊙如來已證得無人相25、無眾生相⊙如來已證得無眾生相26、無壽者相⊙如來已證得、無壽者相。問。已證無四相、仍要五百世耶。答。此證者、權證、及分證、而非實證與圓證。倘若圓證後、權實皆非非

略說如來事跡 抄寫於下

佛說。我念往昔、生南天竺國、富單那城、波羅蜜家、是時有王、其性暴惡、驕慢自在、我於爾時為眾生故、在彼城外、寂然禅思、爾時彼王、春木花敷、與其宮人彩女、出城游觀、在林樹下、五欲自娛、其諸彩女、捨王游戲、遂至我所、我時為欲斷彼貪故、而為說法、時王見我、便生惡心、問言、汝得阿羅漢果耶、我言未得、復言、汝得不還果耶、我言未得、王言、汝既少年、未得聖果、則為具有貪欲煩惱、雲何恣情、觀我女人、我言大王當知我雖未斷貪欲、然其內心、實無貪著、王言癡人、世有仙人、服氣食果、見色尚貪、況汝盛年、未斷貪欲、雲何見色不貪、我言大王、見色不貪、實為、修持淨戒、我言、我無瞋妒、雲何言謗、王言、雲何名戒、答言、忍名為戒、王言、若忍為戒、我當截汝耳、若能忍者、知汝持戒、我時被截、容顏不變、王臣見已、谏言、如是大士、不應加害、王言汝等、雲何知是大士、諸臣曰、見受苦時、容顏不變、王言、我當更試、即劓其鼻、刖其手足、爾時我於、無量無邊世中、修習慈悲、愍念眾生、心無瞋恨、時四天王、心懷瞋忿、雨沙礫石、王見大怖、復至我所、長跪白言、惟願哀愍、聽我忏悔、我曰大王、我心無瞋、亦復無貪、王言大德、雲何得知、我即立誓、我若真實、無貪恨者、此身平復如故、發是願已、身即平復、更願我於來世、得成菩提、先度大王、是故我今成佛、先度喬陳如也。終、此節、詳於、涅槃經、問、前解、阿羅漢、為道不為果、涅槃言果何也、答涅槃權也、金剛實也、我解、當按本經句義、而發揮。如二三果、亦有道性、初果見道、二果聞道、三果思道、阿羅漢證道、釋迦觀明星、而成道、牟尼涅槃時、為了道、須菩提說、我得阿羅漢道、即名得道。其二略說。佛言、我於往昔、為王太子、棄國出家、投入深山、修忍辱行、爾時我見、一只母虎生七子、我以慧眼觀之、其母虎、七日未得其食、其時欲死、我以色身投入戶口、使虎得其生。其三略說。佛言、我於過去、在山宴坐、見一鷹追鴿、其鴿被追、而投入我之懷、我以衣遮之、其鷹追至而尋鴿、我將自身之肉、割一片、而飼其鷹、我使鴿得其生、鷹亦得其食矣、其鴿即梵王、其鷹即帝釋、變化而來、試我之心也。劓音逸其四、余四十年前、閱事跡、略憶其大概、仿寫於下。佛說、我在曠劫時、我身為鯨魚、其時我姓甚暴、其心甚惡、一食之間、需食海中、無量群魚、日久年深、我心與性、漸轉慈和、而生淨信心、此時發願閉口、即投入海邊、深沙污泥之中、隱修慈悲、猶如動物、冬眠之相、復經無量、無數之年、其海遠移、其處即為、海岸之陸、一時我全身、埋沒於沙土之內、唯頭頂少許、露出地面、其時有、五木工人、經常經過此處、一日工人議曰、我等無人、用五柄利斧、劈開此魚之頂、取腦而食之、不亦樂乎、於是五人、用斧劈我之頂、我忍痛就死、我不願施威而逃脫、何以故、我若施威、大地必然震烈、震烈之時、必傷無量無數、眾生之類、我復念曰他日我作菩提、首先度此五人、故我今作佛、先度、喬陳如等無人。此四則事跡。皆屬權乘。希讀者參

是故須菩提⊙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住心⊙若心有住⊙即為非住⊙此節經文。是由權而歸實。實亦無歸處。是名證菩提

1、是故須菩提⊙所謂持經人、須要發菩提心者2、菩薩應離一切相⊙菩薩是指當前持經之人、當離一切諸相3、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發菩提心、亦無住發菩提心之相4、不應住色生心⊙不當見色生心5、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不當見聲香味觸意識生心6、應生無所住心⊙甚至生菩提心、亦不可住在、真心之中7、若心有住⊙甚至住於菩提相心、亦是住於法塵相8、即為非住⊙甚至發起菩提心、亦不可住於發心相。相者想也。應當心若虛空、寸絲無掛。是故有住即非。無住即住

所謂發菩提心者當離一切相。若生一塵相心、即被魔羅牽著。如生一絲色聲香味觸意識心者、即被一絲魔羅牽去。倘生一發染住心者、魔羅即生堂而入室已。若心無住、諸天梵釋、不離左右。梵釋與魔羅、是一母所生。深悟修證時、方知是意識爾、希於參之。應生無所住心者不住於法、不住於非法、亦不住於中道。是名三輪體空、亦名常住虛空、亦無住虛空之相。即是應無所住住心之處也。若心有住者、若心住於菩提、亦是法塵。何況其他九類相心耶。即為非住者、若心有塵相者、即為非住、而非住於虛空也。是故經雲。如法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耶

偈雲

菩提心當發 生死永斷絕 已發菩提心 當入菩提道

即入菩提道 前進弗生疑 弗可停中道 當進菩提門

更入菩提室 復至菩提座 當坐弗生疑 是名得菩提

色聲香味觸 法法放光明 五蘊十八界 色色皆菩提

菩提本無相 相相盡菩提 相相非非非 是名證菩提

 

上一篇:滌華禅師:《金剛經注解》十六
下一篇:滌華禅師:《金剛經注解》十八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