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昭慧法師:邁向菩薩不思議解脫境界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邁向菩薩不思議解脫境界
98.6.21共修開示

昭慧法師主講·釋淨慧紀錄

   每個月一次的共修會,我一定排除萬難要來參加,這表示我對於共修會的重視,對於各位與會者的重視,因此,我也希望各位重視這每月一日的共修機緣。

   天主教、基督教每個星期日都要到教堂、教會去望彌撒,因為這天是安息日,是要奉獻上帝的日子。上教堂、上教會,能讓他們的心靈充電,讓天主的愛充滿在他們的心中;就像車子沒油了,要加油、打打氣,又重新充滿了能源。因為有了天主的愛作為滋潤,每個人把這份愛分享到他的家庭、社會、工作崗位上,愛的能量就出現了。就像爸爸媽媽,晚上再疲憊,一聽到小嬰兒哇哇的哭叫聲,就起身忘記了疲憊,抖擻著精神給小嬰兒喂奶,所以愛的力量是很強大的。

   相較之下,佛家不用“愛”這個詞匯,但並不表示沒有這樣的心理狀態。在佛家的定義裡面,“愛”字由於通常跟“我”放在一起,屬於我的就愛,不屬於我的就不愛。佛陀看穿了“愛”如果從“自我”出發,會產生這樣的毛病──其心不能平等。因此要讓心靈狀態向上提升,不從自我考量,而能夠將心比心地對待生命,這就稱為“慈”、“悲”。

   我們誦讀到《普門品》偈頌:“悲體戒雷震,慈意妙大雲,澍甘露法雨,能除煩惱焰。”慈悲的力量竟然那麼大!有慈悲的滂沱法雨澆灌下來,竟能澆熄我們心中燃燒的煩惱烈焰。原來,在菩薩的心中,沒有屬於自己、屬於別人的差別,他的慈悲,沒有“我的”與“非我的”的界限。當他打破這界限、差別,“慈”與“悲”的力量就變成無量,所幅射出來的慈悲能量非常地強大。為什麼?因為他的心理與眾生之間,沒有一道牆擋在那裡。

   我們的愛倘若有心牆高築,就會分辨哪些是屬於“我的”,哪些不屬於“我的”。與我的因緣深,我的愛就透徹;與我的因緣不深,就有一股無形的心牆擋在彼此之間,使我們的愛不能夠成為菩薩的大慈大悲。天主教、基督教也看到這個問題,他們怎麼解決呢?他們希望藉由向天主全心全意地感通,分享天主無限的愛,因為天主是愛一切人的,所以感通以後,人也就領受神的意旨來愛一切人。

   我們看,台灣的社會福利事業,一半以上都是天主教在做的。那些來自外國的神父、修女,受到天主的召喚來到東方,一輩子就在這裡奉獻,奉獻給智障、殘障、眼盲、耳聾、精神病患等等弱勢生命。他們相當慈祥。為什麼他們能薰陶出這樣的氣質呢?因為他們本著天主的愛,放掉自己的小我,成為天主的一只手、一雙眼,來為眾生服務,回報天主無限的愛。

   從佛法的緣起論來說,世間是因緣和合的,不是上帝創造的,所以無從解釋上帝的存在,也無法解釋上帝是否愛大家。因此,如果佛教徒有愛,不是來自跟上帝感通,讓聖靈充滿我們的心中。那麼佛教徒的慈悲來自哪裡呢?我們如何讓自心對眾生充滿慈愛?

   我們在共修會上,第一場誦念《金剛經》,第二場誦念《普門品》,然後舉行佛前大供,接著由法師開示,最後作個總回向,有苦難的人,祝願其苦難早日消除;往生的人,祝願他早生淨土。所有這些功課的流程,都有其深刻的意義。

   誦念《金剛經》,希望透過智慧的利斧,把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的心牆拆掉。讓無我的智慧,穿透我與眾生之間的那道心牆,讓自己與眾生之間無有隔礙,樂於將自己擁有的美好事物分享給眾生。如果事事以自我為中心——這是我相。幫對方做了一點事,就期待得到對方的回饋──這是人相。做了一點功德,就期待得到眾生的回饋、贊歎──這是眾生相。做了一點功德,就希望我在未來能夠得到好報──這是壽者相。《金剛經》中說要超越四相,如何超越?要用緣起來觀照,透視我與眾生看似各自獨立,但其實在因緣之中有著密切的關連,因此沒有常恆不變、獨立自存、真實不虛的自性可言。

   其次,當我們誦念《普門品》時,可以注意:經文重覆在提醒我們,要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因為觀世音菩薩是有求必應的,當我們時時憶念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的時候,我們與菩薩之間就能相互感通。世間有許多在奮力幫助眾生的菩薩,他們忘掉自己的憂苦,心心念念想的是苦難的眾生,這麼多菩薩所合鳴的大悲交響樂,就是千手千眼大悲觀世音菩薩的“梵音海潮音”。我們對所有聖者菩薩、凡夫菩薩的贊仰,全部凝聚成對一尊現前的觀世音菩薩的禮敬;其實,觀世音菩薩的隨類應化,她的千手千眼,不正就是十方法界凡夫菩薩與聖者菩薩的呈現嗎?

   所以,當我們在誦念《普門品》時,不只是要求菩薩保佑我們,而是要發願,期許自己也用《金剛經》的智慧──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再加上體念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的力量,無有隔礙而平等地普視眾生。這一切,都能在我們面對苦難的眾生時,得到切身的驗證。

   也許我們會覺得,這個功課很困難,但是當我們與菩薩感通以後,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心念時時念茲在茲,慈悲的能量就能充沛其心,至大至剛,恆遍十方,豎窮三際。當我們把自己放空,全面地領受菩薩大慈悲的力量,將慈愛的心念轉向、回向別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你將會發現,自己越來越能見眾生而生歡喜心,對眾生的感情中沒有執著,能夠做到疼惜對方,可是不求一絲一毫的回報,那是超越一般相互黏著的感情。這種力量,確實會是“悲體戒雷震,慈意妙大雲”。

   所以,無礙無量的大慈大悲,是可以透過幫助眾生來自我訓練的;而大家來學院共修,也就是在培養這樣的能力。透過共修,提醒自己要時常恭敬誦念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心念菩薩的當下,是沒有雜染的,與大慈大悲相應的,所散發出來的力量,沛然莫之能御。於是你的心光會越來越“無垢”而“清淨”,所能呵護的生命就越來越不局限在我所有或我所屬的范圍之內。

   因此鼓勵大家,趁每個月一次的共修機緣,回來充充電、諷誦經典,供養諸佛菩薩、法界眾生,與其他同參道友“以法相會”,彼此互相關懷。關懷有時不必然透過言語。前幾天我去探望一位病友,她已是卵巢癌末期,一看到我就痛哭,我輕輕地摸她的頭發、臉頰、手臂,靜靜地陪她,雖然一句話都不說,但疼惜她的動作勝過千言萬語。等到她哭完了,我問她:“你恐懼嗎?”她回答說:“不恐懼!因為曾來學院聞法,打過禅七,所以面對生死十分平靜,沒有什麼恐怖心。”千古艱難唯一死,面臨劇苦竟然沒有恐懼,也不枉她學佛一生了。

   所以,不要擔心如何付出,我們平時所具備的種種能力,都可以拿來奉獻周遭的眾生。如今,連出家師父們都得訓練各種能力,例如:音響要怎麼調整、空調要怎麼處理、刊物要怎麼編輯、網路要怎麼建置。個個都要有三頭六臂,進到大寮要能夠炒菜,出了廚房要會打掃廁所。師父們都要受種種能力訓練,何況是在家居士?有些人以為,學佛要萬緣放下,那是錯的!學佛,是要提升自己的願力,強化自己的專業能力,用來幫助眾生。學佛學到變成什麼都不要、什麼都不會,那是有問題的。

   今天早上,看到一位年輕朋友在庭院幫忙除草,他家裡開佛教文物店,媽媽將來想把店面交給他。我聽到了就說:“很好,你來幫忙除草,更要常來聽聞佛法。為什麼?佛教文物店也可以是一個心靈休憩站,如果有人心靈憂苦,來你的店裡買一把香,若你善能說法,不就剛好能解決他心裡的憂苦嗎?如果你覺得你目前的功力還不夠,可以推薦他來寺院找師父晤談。”每個人在自己的崗位上,都可以打造成實踐菩薩大慈大悲的場域,不要小看了自己的力量!

   所以,學佛要把自己的能耐訓練到透徹,讓心力更堅強、能力更強大,去幫助一切的眾生。如果大家能夠如此念茲在茲,就不辜負每個月回來共修充電一回了。鼓勵大家結合佛法與個別的專業,不斷地幫助眾生,那麼,將來各位一定可以領會《金剛經》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的智慧,並感通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的力量,體悟大乘不思議解脫的境界!讓我們彼此以“入不思議解脫門”相互期勉!

 

上一篇:昭慧法師:我最美好的音樂記憶
下一篇:昭慧法師:不思議解脫──菩薩的關懷與正義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