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月溪法師:月溪禅師問答錄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月溪禅師問答錄  

~弟子姜智圓 敬編
 
 
南京法一和尚
(1)問:坐時心裡清清淨淨,不住有,不住無;不住非有,不住非無。照而常寂,寂而常照。惺惺寂寂,寂寂惺惺。是妙有真空,真空妙有。起念動念歷歷孤明,不被外緣所轉,是佛性否?
答:佛性是如如不動的,以上所說的與佛性了不相干,是無始無明及見聞覺知淨緣的作用,非佛性的本體。不住有是淨緣,不住無是無明;不住非有亦淨緣,不住非無亦無明。照而常寂是淨緣,寂而常照是無明。惺惺寂寂是淨緣,寂寂惺惺是無明。妙有真空是淨緣,真空妙有是無明。歷歷孤明亦淨緣,故非佛性。佛性乃絕對,所問皆相對。
 
(2)問:我今萬念斷了,清淨不動,是佛性本體否?
答:佛性是本來不會起念的。起念、斷念是相對的。佛性是絕對的,本來不起念,亦不用斷念,故起念、斷念是知覺作用,與佛性了不相干。
 
(3)問:十法界之中,但起一念佛界,時時覺悟,其余九界不起。全妄即真,全真即妄。終日不變隨緣,隨緣不變,是佛性否?
答:非佛性。起念十法界中,但起一佛念,此念乃知覺之念。佛性乃大覺,本來不起念,亦不用覺悟的。
 
(4)問:坐中舌抵上颚,湛然不動,是佛性否?
答:不是。此清清淨淨的境界,乃無始無明。古人說:「湛湛黑暗深坑,實可怖畏」,此語為臨濟禅師所說。又古人雲:「修道之人不識真,只因從來認識神,無始劫來生死本,癡人認作本來人。」
 
(5)問:我今將一切思想止住不起,如海水不起波,這個還是佛性否?
答:非佛性。都是見聞覺知腦筋的作用。思想起,固非佛性,思想不起,亦非佛性。思想起伏是生滅法。佛性是不生滅的,故了不相干。
 
(6)問:我起一惡思想,改作為好思想。不怕妄起,只怕覺遲。以妄除妄,捨妄取真。前念已滅,後念未起,其中是。背塵合覺,背覺合塵,是佛性否?
答:否。《華嚴經》雲:「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為魔業。」改惡遷善是為人處世所應該的,不能為見佛性。惡思想固非真心,好思想亦非真心。好惡是相對的,真心是絕對的,兩不相干;惡思想固是妄,好思想亦非真,相對不實故;取捨是妄識的作用,不是自性的本體。能捨是妄,所取非真,見聞覺知所支配故;前念已滅,後念未起,其中是空無所有的。自性能生萬法,與無所有了不相干;背覺合塵固非佛法,背塵合覺亦非菩提,相對待故。譬如一面明鏡,灰塵一來,明鏡變為黑板;背塵合覺,灰塵拭去黑板變為明鏡。忽來忽拂,明鏡變黑板,黑板復明鏡,不是很麻煩的嗎?
 
(7)問:將一切思想滅盡了不起,如明鏡現前,是佛性否?
答:非佛性。當知真性非從滅盡思想而有,非從起思想而無。思想一起,真心變為妄念;思想一滅,妄念復為真心。是有輪回相對的,佛性是絕對的,無輪回。
 
(8)問:思想任他起也好,滅也好。不執著一切相,不住一切相。對境無心,一切無礙,是佛性否?
答:非佛性。思想任他起也好,滅也好,就以為不執著一切相,殊不知自己執著了不執著一切相的相了。就是有心有礙,自己不知罷了。
 
(9)問:所問的都非佛性,究竟是個什麼境界?
答:照和尚所問的種種境界,與外道、儒家、道家及佛法的小乘、中乘相同。佛法是明心見性的,非從裝作得來。止妄念是小乘的斷六根。滅一念是二乘的斷一念無明、修十二因緣;婆羅門的斷愛念;先天道門斷妄念、清淨歸無極;老子的清淨無為。婆羅門將心來比明鏡,妄念來比灰塵,但是灰塵拭了又來,思想滅了又起。譬如飽不思食,饑則思飯,有飽必有饑,餓時思食亦是妄念。如要斷絕妄念,除非死了方可以。老子以少思寡欲、不搖精神為養生之道。但是他的清淨的痕跡,就是根本不清淨了。譬如黑白二色,說白是淨、黑是染,但是黑白皆是色,本無染淨之別。如王陽明主張「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為良知,為善去惡為格物」。無善無惡是空無所有,同一念不起;知善知惡是思想起。善惡起時,究竟從內而起,抑從外而來?若說內起,善惡二者何是汝心?若說外來,何干汝意?孟子道性善。荀子言性惡。楊雄謂人之善惡混。韓愈說人性有善、有惡及可以善、可以惡三種。三者所說之性,皆見聞覺知之性,非佛性。書經雲:「道心惟微,人心惟危,惟精惟一,允執厥中」。中者,亦認空為有。中庸曰:「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未發之中亦空無所有。宋儒朱子等主張「去人欲之私,存天理之正」,此儒家各派論心之大要,無非是改惡遷善及空洞無極之旨而已。前念已滅,後念未起,全以外道之中道及莊子之放達為注腳。中道的見解,便是不著二邊,不落有無,在正中間之謂。昔有一外道名曰大慧,當日與佛辯論時,大慧主張非有非無、亦有亦無、空、有、非空非有、亦空亦有。佛即告謂:此等皆系騎牆而不落二邊的話。蓋佛性本是如如不動的,是絕對的,而大慧所說乃相對的。
 
(10)問:照一般所說,一切眾生本來是佛,只因一念不覺而為眾生。妄念斷了,反歸佛性,與法師所講,大相沖突。
答:「一切眾生本來是佛,因一念不覺而為眾生」,此話非佛經所說,乃是後人偽造。佛經乃言:「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未說本來是佛。要明此理,可將唐時一位祖師辯論的話相告。真妄辯論,照外道所見,思想斷滅便為真心,思想一起即是妄心。起了又斷,斷了又起。妄心變為真性,真性變為妄心。反反復覆,何有了止?我今說一譬喻,有婦人,夫死守節,是為貞操。設若再醮,便失貞操。後悔再嫁之非,復歸故夫之室。是寡婦者有貞操乎?無貞操乎?若雲貞操未失,豈通人情?斯喻何解?寡婦譬如腦筋;守節譬如思想不起;貞操譬如真性;再醮譬如思想又起;復返夫家譬如再斷思想。思想再斷真性恢復之見,是何異寡婦再嫁之喻哉?夫根本既錯,修末無益也。真妄偈雲:「真法性本淨,妄念何由起;從真有妄生,此妄何所止;無初即無末,有終應有始,無始而無終,常懷懵茲理。」就是說佛性本自清淨,那裡會起妄念?起妄念的是腦筋,不是佛性。假使妄念是從佛性起,那麼根本就有妄念了,止他何益?是止不勝止的。因為無初就無末,有終必有始的。若果無始無終,相對是假,絕對是真,這個道理都不明白,那就不能夠解悟佛法的。學佛錯用功夫,猶如以沙煮飯,飯終不成。「眾生本來是佛,一念妄動而為眾生」,此理是指背覺合塵,「將一念妄念斷了,反歸佛性」,是指背塵合覺。此論,與孔老及外道無二。老子之無極是不迷昧的,由一變二,由二變三,三變無量無數,由無量無數反歸三二一,還歸無極,一念不動。亦與孔門之「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相同。起一佛念,時時覺照不迷昧。隨緣不變,不變隨緣。全真即妄,全妄即真。此說近於王陽明的良知良能。仍是一念思想作用。
 
(11)問:法師言眾生本來不是佛,究竟佛性先有?無明先有?
答:不能說佛性先有,亦不能說無明先有。佛性、無始無明、見聞覺知、一念妄想,無始以來本有。眾生本來是眾生,眾生皆有佛性。我今說一譬喻,譬喻金礦內的金子。金子不顯露出來,便是為泥沙等雜質所遮藏故。此等雜質就好比無始無明一樣。無始無明是從什麼地方來的?要得金子就須把金礦來鍛煉;要見佛性就須把無始無明打破。金礦銷成金子之後,永久不會復變為礦;眾生成了佛之後,永遠不會變凡夫。我們的佛性是無始無終的。譬如金子在礦還未曾镕銷的時候,就已然有了。镕煉了以後,永久不會變為礦了。
 
(12)問:一念未起以前不是佛性,是什麼呢?
答:一念未起以前是無始無明。空空洞洞,一無所有,非是佛性。
 
(13)問:父母未生前是佛性否?
答:父母未生前是中陰身,非佛性。乃假業緣投胎。
 
(14)問:「無始無明」與「一念無明」分別如何?
答:無始無明與一念無明,自無始以來就有的。不能見佛性即為無始無明所遮障。「無始無明」是空空洞洞、一無所有、無知無覺、不起念。禅宗所說的黑漆桶底、無明窠臼。把這個無明一打破,即見佛性,是無始而有終的;「一念無明」乃妄念之起,此妄念乃永久不能斷的,是無始無終的。將來我們見佛性後,妄念皆變為佛性。古人雲:「無明實性即佛性。」
 
(15)問:無始無明可破,與一念無明不可斷的道理?
答:無始無明譬如盜魁,一念無明譬如股匪,六根譬如賊匪所用的武器。欲為民除患,必須剿賊。但擒賊要擒王。所謂:「殲厥渠魁,脅從罔治」。盜首巳除,股匪無主,則其受撫也必矣。若不擒魁首而擒附從,不特擒不勝擒。即一時股匪剿盡,而他時賊王仍再招新匪,賊患仍不可平。六根煩惱一念無明,皆從根本無明(即無始無明)而來。根本無明者,根本就不明亮,而迷昧本來妙明自性也。再設譬喻,譬如有留學生從外國回來,他的學問很好,本可在上級社會謀生,但接引無人,發展無路,因而賦閒。惟上有父母,下有妻子,仰事撫蓄,全無依靠。於是為環境所迫,挺而走險,斯文作賊。無奈為人所執,送諸有司。審問之下,得悉來由。苟有司善為之謀,則告誡一番,後當代覓一枝棲,以解決其生活問題,則他不但不再為盜,或從此上進,造福社會。蓋推其為盜之由,存於衣食無著。今得其所,已除為盜之因,則何來犯罪之果?若有司不揣其本,而齊其未。惟其犯罪之果是治,而不究其犯罪之因,將其監禁。殆至期滿,釋放出獄,豈知他從此膽氣加壯,由小賊而變為大盜矣!此有司之不善處理也。是喻何解?留學生喻腦筋,境遇困窘喻根本無明,為盜被囚喻造業受苦,善處置之有司代尋職業喻大乘人斷根本無明(即無始無明)。
 
(16)問:「佛性」與「見聞覺知」如何分別?
答:「佛性」是如如不動的、無生無滅的、是無漏的,人人的是一樣。本來不可以用名字代表,因教化眾生,乃不得不強名之曰:本來面目、一真法界、自性彌陀、常住真心、無余涅槃,不受熏染,本不動念,不被萬物所支配,遍滿虛空,充塞宇宙的。「見聞覺知」之性,乃一念無明之所由起。分兩方面,一面是淨緣,一面是染緣。淨緣乃見聞覺知心中起一清清淨淨思想,無煩惱、無是非覺悟的思想;染緣乃見聞覺知心中起善惡是非種種思想。佛性之覺乃大覺,見聞覺知乃識覺。大覺者,本來之佛性也,識覺者,無始以來迷昧,今日乃知有佛性,方始覺也。
 
(17)問:照法師所講,通已明白。與法師會面時少,請法師莫嫌麻煩,將小乘、中乘、大乘、最上乘,慈悲慢慢的說說。
答:照佛法說只有一乘。小乘、中乘乃是方便引導的。經雲:「十方佛土中,惟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但以假名字,引導於眾生。說佛智慧故,諸佛出於世。唯此一事實,余二則非真。」小乘、中乘是化城,大乘是寶所。佛說方便法門,以化城引入寶所。
小乘的修法,苦集滅道叫做四谛,是小乘佛教所修的法,修行的人叫聲聞。苦是受報的苦,集是招果的因,滅是寂滅的樂,道是修持的法。就是知苦、斷集、慕滅、修道的意思。谛是審實不錯的意思。修的方法,將六根斷倒,澄心靜慮,清清靜靜的,靜到只有一點淨念,這就是小乘所達的境界。就是老子清淨無為的道理,就是方才所問的如明鏡現前無一點灰塵、以妄除妄、捨妄取真、歷歷孤明、非空非有、亦空亦有、隨緣不變、不變隨緣的境界。
中乘的修法,十二因緣就是中乘所修的修法,修行的人叫緣覺。修的方法,將一念無明斷倒,連剛才所講的那一點清淨的思想都不要,打掃得干干淨淨,至到一點無所有、空空洞洞的地方。這就是前念已滅,後念未起、空無所有、真空妙有、妙有真空、先天道無極之說、惺惺寂寂、寂寂惺惺的境界。所謂十二因緣,就是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今一念不起,則十二緣當下已斷也。小乘、中乘皆是暫時權乘。方才所言,一念無明本不可斷。言斷,不過一時權巧方便之乘也。
大乘的修法,乃菩薩以菩提心為體而自度,以大悲心為用而度他。至於小乘與大乘用功的分別,小乘斷六根,中乘斷一念無明,大乘斷無始無明,但六根及一念無明本為不可斷的,故古人雲:「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屬假名,亦是中道義。」中道者,乃將一念斷了。蓋中因邊有,因緣所生,故二乘之法乃為方便設,此乘為暫修之法。假如將一念妄念斷了,更有何可修的?一念分為二種,用功修行是正念,不用功修行是不正念。正念不正念皆一念也。
大乘的用功,用六根的隨便的那一根,但我們南贍部洲的人(即是這個地球),以眼耳意三根為敏利。如用眼根,眼就不向外看,而向內看,看到清清淨淨的,向見聞覺知裡面來看。看來看去,看到山窮水盡時間,達到黑黑暗暗、一無所有的無明窠臼境界,這時不可停止,再向前看,看得多,叻的一聲,無明窠臼就會打破。無明一破,豁然貫通,柳暗花明又一村,徹天徹地的看見本來面目佛性了。古人雲:「佛性從內求」,千萬無從外求;或者我們沒有時間來內照,眼由他看,耳由他聽,意由他想,但是於其中要執持一個念頭下疑情,我們的佛性究竟在什麼地方?被無始無明遮障,向無始無明還本來佛性。不論何時何地,片刻不忘。好似失去寶珠,必定要將他獲著一樣。如是觀照,機緣一到,叻的一聲,也可以見佛性。如能照此修行,豁然貫通,見本來佛性後,遇明眼人就將所證拿來印證。假如不遇明眼人,將《指月錄》、《五燈會元》、《傳燈錄》隨一部,皆可看看祖師公案亦可印證。
┌─────────────────────────┐
│  ┌─────────────────┐┐┐┐┐|
↓  ↓                 ↑↑↑↑↑↑
可以打破          不可破    ││││││ 用
染            ││││││ 功
本來面目   無始無明   見聞覺知   一念無明   眼耳鼻舌身意
無始無終   無知無覺   無始無終   無始無終   無始無終
無始有終
 
禅宗的宗旨,佛性如如不動,遍滿虛空,充塞宇宙,叫做常寂光淨土。將來世界壞,佛性常寂光淨土都不壞。最要緊的,佛性是離四句、絕百非。四句者,即有、無、亦有亦無、非有非無。假如見佛性,佛性是如如不動,「有」是腦筋見聞覺知染緣,或者認無始無明、空空洞洞是有,與佛性了不相干,頭上不用再安頭。「無」是淨緣,或者認無始、無明空空洞洞是無,與佛性了不相干。無又叫做空,佛性是如如不動,不是空的。「亦有亦無」是見聞覺知腦筋染緣、淨緣的作用,忽有忽無。佛性是常常如如不動,與忽有忽無了不相干。「非有非無」是無始無明空無所有的境界,佛性是永久無成壞,不受熏染,與非有非無了不相干。佛性要離開以上四句,才是佛性的本來面目。這四句是小乘、二乘、外道的境界。假如未見佛性的人,就是認此四句的是從。是從認見聞覺知腦筋的「有」是佛性,或認見聞覺知腦筋的「無」是佛性,或認見聞覺知腦筋的「亦有亦無」是佛性,或認見聞覺知腦筋的「非有非無」是佛性。經雲:「佛性離見聞覺知」。若認見聞覺知是佛性,是大錯的。是見聞覺知的腦筋,不是佛性。佛性離見聞覺知。(將離四句、絕百非的表列於下。)
 
(18)問:常言離四句絕百非,且四句者何?
答:但舉一對,或舉一字,便成四句。且如「有」「無」一對。作四句者,「有」、「無」、「亦有亦無」、「非有非無」,便是四句也。
 
(19)問:如何是百非?
答:凡作四句,有:本、末、三世、已起、未起,積成百句,皆非得真,故雲百非也。
請示法之答其真實理,若雲「有」,是增益謗;若雲「無」,是損減謗;若雲「亦有亦無」,是相違謗,若雲「非有非無」,是戲論謗,此是本四句也。
復此四句,每句有四:且「有」中四句者,有有、有無、有亦有亦無、有非有非無;「無」中四句者,無有、無無、無亦有亦無、無非有非無;「亦有亦無」中四句者,亦有亦無有、亦有亦無無、亦有亦無亦有亦無、亦有亦無非有非無;「非有非無」中四句者,非有非無有、非有非無無、非有非無亦有亦無、非有非無非有非無。
以上四句,每一句成四句,則成四四十六句也,三世皆有此十六句,成四十八,此四十八句,皆有已起、未起成九十六句。搭上本四句,則成百句也。余法四句,皆仿此。
 
 
 
(20)問:悟後的光景如何?
答:悟後無量的生死種子和盤托出,此時根塵識俱變為佛性,見性後在本體上看,是一律平等的,無所謂佛,無所謂眾生,無所謂眾生成佛,生死涅槃猶如昨夢,菩提煩惱同是空花。未見性前,一假皆假,妄識所支配故。既見性後,一真皆真,真心所流露故。所謂以金作器,器器皆金。那時郁郁黃花無非般若,青青翠竹總是真如,大地山河皆為佛性,石頭瓦塊概屬菩提,嬉笑言談真心妙用,揚眉瞬目佛法宣流。蓋即體起用,即用歸體,即體即用,即用即體,體用不二故。所以左右逢源,無不自得,前時怎樣也不得,現在怎樣也得。佛性是定,起念是慧。
 
(21)問:法師所講大乘用功,與參話頭有何差別?
答:本無差別,如參「念佛是誰?」就先明白,念佛的念是從見聞覺知起來的,假如不起念,亦是見聞覺知,非是佛性,識取自己本來面目本來不起念,如如不動,念佛、不念佛與此人了不相干。二六時中,向身內識取本來佛性,識來識去,因緣時至,叻的一聲,無始無明一破,豁然貫通。
如參「本來面目在那裡?」宜先明白,起念是見聞覺知,不起念亦是見聞覺知,空無所有是無始無明,本來面目如如不動。向無始無明識取,識來識去,因緣時至,叻的一聲,無始無明一破,豁然貫通。
如參「萬法歸一,一歸何處?」宜先明白,所謂萬念從見聞覺知起,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心指見聞覺知,識指認識,本來面目如如不動,亦不起念。見聞覺知,將萬念歸一念,向無始無明識取本來面目,識來識去,時機一到,叻的一聲,豁然貫通。
如參「父母未生前,如何是本來面目?」宜先明白,父母未生以前是中陰身,一念不覺入母胎,父母未生以前非佛性。明白中陰身受生死,因未見佛性故。如何能見佛性?父母未生以前是中陰身,父母既生以後是見聞覺知的腦筋,明白本來面目識取後,永久不入輪回胎胞。此人應被無始無明窠臼遮障,我們就從無始無明識取,因緣時至,叻的一聲,無始無明一破,豁然貫通,本來面目即出現。
最上乘禅者,佛法在本來自性上說,本是無言無說、無佛可成、無眾生可度、無生死可了、無涅槃可證,但有言說,都無實義,故釋迦佛說法四十九年中,未曾說著一字,最上乘法是唯證與證乃能知之,是過來人的話。既證到後,宇宙山河、世間萬物,都在佛性光明之下。說一譬喻,未見性前,上明下暗,本來佛性譬如太陽,無始無明譬如烏雲,太陽本有光明不能發現,因被烏雲遮障,我們用功打破無明窠臼,譬如大風吹散烏雲,烏雲一散,太陽光明遍滿宇宙,充塞十方。太陽喻如佛性,宇宙萬物在佛性中。故古人雲:什麼是佛?石頭瓦塊、露柱燈籠、翠竹黃花、青山綠水,無一不是佛性。故釋迦牟尼佛於靈山會上拈花示眾,迦葉微笑,佛雲:「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最上乘法,如兩個同鄉人見面時所說鄉土風光,唯他二人如甜如蜜,旁人聽之如聾如啞。最上乘法,唯過來人與過來人所講乃知。
 
南京魏家骅
問:我是讀書人學佛,佛法的道理大概都了解。
(22)問:法師,如何是「如來禅」?如何是「祖師禅」?
答:「如來禅」是我們證道後,見著我們的佛性,是為如來禅;祖師禅是從世尊拈花,以至祖師喝棒責罵、揚眉瞬目、舉首低頭、嬉笑言談、接引後人,皆「祖師禅」。古人有一事證明,香嚴和尚證道後,說一偈送沩山雲:「一擊忘所知,更不假修持,動容揚古路,不墮悄然機,處處無蹤跡,聲色外威儀,諸方達道者,鹹言上上機。」沩山聞得,謂仰山曰:「此子徹也。」後仰山勘過,更令說偈,偈曰:「去年貧未是貪,今年貧始是貧,去年貧猶有卓錐之地,今年貧錐也無。」仰曰:「如來禅許師弟會,祖師禅未夢見在。」師後有頌曰:「我有一機,瞬目視伊,若人不會,別喚沙彌。」仰乃報沩山曰:「且喜閒師弟會祖師禅也。」故如來禅是體,祖師禅是用,無祖師禅就不能接引眾生。
 
(23)問:念阿彌陀佛一聲,念佛之念是正念、是妄念?如我解釋是妄念,一念一動皆是妄念,但妄念分為兩種,即正念與不正念。正念也妄,不正念也妄,念佛之念是妄念的正念,參禅亦妄念之正念。若將一念無明斷了,等於死人一樣,根本就不能念佛,就不能參禅。因一念妄念一起,就分為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如念佛是舌根,參禅是意根,是否?
答:不錯。
 
南京法一和尚
(24)問:用一念無明破無始無明,出於何種經典?那些祖師的開示?
答:大乘了義經《涅槃經》說:「婆伽婆,婆伽名破,婆名無明。」要破無始無明必定要用一念無明,若將一念無明斷了,用誰去破?一念無明一起,就分為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是不能斷的,斷了又起,起了又斷。經雲:「眾生生死輪轉,由六根中來。」若免生死,還是要用六根。若用六根中無論那一根來破無明。譬如鑽火,兩木相因,火出木盡,灰飛煙滅。無始無明一破,見了佛性,我們一念無明、六根通通要變為佛性。如經雲:「五陰(色受想行識),六入(眼耳鼻舌身意),十二處(加色聲香味觸法),十八界(加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本如來藏妙真如性。」經又說:「當知四大遍滿法界(四大即見聞覺知),六根遍滿法界,如百千燈光照一室,其光遍滿,無壞無雜,光體無二。」由此看來,方知一念無明、六根不能斷的,要他打破無始無明,即經中所說幽閒法塵、無分別性,是空空洞洞無知無覺,我們的佛性被它遮藏,若不打破,始終不能見佛性。祖師雲:如若一念不起,湛然不動,清清淨淨的境界,乃無始無明,是湛湛黑暗深坑,實可怖畏,是百尺竿頭,是無明窠臼,黑漆桶底。六祖說是無記憶空,這個境界是無知無覺,我們的佛性被他遮藏在裡面,必定要把他打破,佛性才能發現出來的。要打破必定要用一念無明的六根隨便那一根打破。無始無明一破,見了佛性,見聞覺知、一念無明、六根、六塵,即變為佛性,能轉萬物,不被萬物所轉。修大乘法門必定要用一念無明打破無始無明,如參話頭,參念佛是誰?本來面目在那裡?萬法歸一,一歸何處?參話頭之念,就是一念無明六根的一根。叻的一聲,豁然貫通,親見主人翁,就是無始無明一破,看見佛性。大乘六度修禅那,禅那即靜慮。起一清淨思想,向清清淨淨的那點,靜慮我們的佛性,因緣時至,叻的一聲,豁然貫通,看見佛性。靜慮即一念無明六根中的一根,清清淨淨即是無始無明,叻的一聲,即是無始無明破也,就是用一念無明破無始無明的道理。
 
(25)問:出家人應參禅,參禅有心得隨過什麼生活都可以,假如不參禅,被環境所轉,恐持戒都難保,是否?
答:是。
 
(26)問:頓教與漸教,漸教是由修小乘斷六根,修中乘斷一念無明。但六根與一念是不能永斷的。修大乘用一念六根隨一根,破無始無明。由小中大是為漸教;頓教指小乘、中乘皆非,直修大乘,是名頓教,是否?
答:是。
 
南京法一和尚問
(27)問:有一人來問我念佛的淨土法門,是修頓教?是修慚教?是修大乘?是修中乘?是修小乘?我答雲:念佛的淨土法門,不是修頓教,不是修漸教,不是修大乘,不是修中乘,不是修小乘。念佛淨土法門是教我們修到淨土的一股路。到了淨土,如念阿彌陀佛到了西方淨土,見佛後,聞說修的法門,然後再修明心見性的法門。如頓教、漸教、大乘、中乘、小乘,隨修一法,或由小到大,或由漸入頓。如念藥師佛到了東方淨土,見佛後,聞法修行,如同西方淨土。在東西方淨土明心見性後,即證法身常寂光淨土,遍滿十方,無所不在,是否?
答:如是。
 
福建圓瑛法師問
(28)問:佛之與法,是佛在先?抑法在先?若法在先,法是何佛所說?若佛在先,佛承何教而成道?
答:從前慧海和尚說:「佛亦在法先,亦在法後。」
 
(29)問:因何佛法先後?
答:據寂滅法,是法先佛後;若據文字法,是佛先法後。何以故?一切諸佛皆因寂滅法而得成佛,即是法先佛後。經雲:「諸佛所師,所謂法也,得成道已,然始廣說十二部經,引化眾生,眾生承佛法教,修行得成佛。」即是法先佛後也。但在我的本意,則以為佛與法是並行的,又佛法本是無始的、絕對的,故無先後之次第。經雲:「於法毫無所得。」況有先後?
 
南京法一和尚
(30)問:佛法只一乘,緣何要說三乘?
答:其實只有一乘,中小二乘是假設的,惟有大乘才是真實。因為眾生根基薄劣,樂著小法,不能擔當大法,若果只說大乘,他們畏難,就會不肯修的。猶如從上海坐船到廣州,路程是很遠的,他們聽了就會生退縮的心,因此不肯發腳,所以要引導,首先就用到汕頭的路程,等到抵(土+步),才對他說,這不是廣州。這一譬喻如小乘人斷六根,六根是暫時可斷,而不能永久斷的,暫時斷亦很容易,但是斷了又起,是無始無終的,所以佛說此乘不是,因汝怕難喜易,所以用此乘來權導,但既斷了又起,且六根斷後還余一念,何不再將此一念斷破?故知斷六根非究竟。若欲到廣州,還須再搭船,又用到香港的路程引他到了香港,到香港後,再對他說此不是廣州,仍要再進。譬如二乘斷一念無明,一念斷了,乃是空空洞洞的無始無明,非佛性,一念斷了又起,起了又斷,即非究竟,故一念仍是無始無終的。此時再將到廣州的真路告他,使他得到廣州便是。譬如令人宜修大乘法,佛告言:小乘斷六根及二乘斷一念,皆非究竟,因六根一念皆不能斷的,要修大乘法門,應破無始無明,無始無明乃無始而有終的。若欲破無始無明,定要用一念無明與六根中之隨一根,來向無始無明打破,方能見佛性。見佛性後,一念無明及六根乃皆變為佛性,喻如行人一時到了廣州。故小乘二乘乃是佛用權便的法門,來誘掖根機劣鈍的人,使他們慢慢的回小向大,到大乘的法則為宗旨。汕頭喻如小乘,香港喻如中乘,廣州喻如大乘,我們坐船本可以由上海直達廣州,我們學佛可以發心直學大乘。眾生如無知的小兒,佛如老練的慈父,六道如不安的火宅,火燒起來,小兒還在宅內耍樂,慈父想免兒子的災難,要用方法來誘他們出去,就對他們說:門外有小羊車和小鹿車,很好玩的。他們聽了就爭先恐後的快快跑出去,殊不知外面羊車、鹿車都沒有,剛剛只有一駕大牛車,是預備來載他們離開火患的。若果只對他們說要坐牛車來避火難,他們就不肯出去的。羊車好比小乘,鹿車好比中乘,牛車好比大乘。所以要修大乘,才能究竟成佛的。
 
(31)問:大乘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那、智慧,中之禅那禅,是否指破無始無明?智慧禅是否指教外別傳、拈花棒喝一派?
答:上問二則是的。
 
上海屈映光問
(32)問:真如究竟受熏染有變易?抑不受熏染無變易?
答:真如在未見性時,不受熏染、無變易。未見性時,乃見聞覺知作主,而受熏染、有變易;見性後是佛性作主,佛性之本體真如乃不受熏染、無變易,為支配見聞覺知者,不被物所轉而能轉物,即是轉識成智也。故如指此轉法,亦可謂之受熏染、有變易,但本體固不受染變也。茲將從前三藏法師問慧海和尚之話相告:三藏法師問:「真如有變易否?」師曰:「有變易。」三藏曰:「禅師錯也。」師卻問三藏:「有真如否?」曰:「有。」師曰:「如無變易,決定是凡僧也。豈不聞善知識者,能回三毒為三聚淨戒,回六識為六神通,回煩惱作菩提,回無明為大智。真如若無變易,三藏真是自然外道也。」三藏曰:「若爾者,真如即有變易。」師曰:「若執真如有變易,亦是外道。」曰:「禅師適來說真如有變易,如今又道不變易,如何即是的當?」師曰:「若了了見性者,如摩尼珠現色,說變亦得,說不變亦得。若不見性人,聞說真如變,便作變解;聞說不變,便作不變解。」三藏曰:「故知南宗實不可測。」
 
北平翟文選問
(33)問:我用功靜坐,覺心中有點動,是什麼道理?請法師指示修的法門。
答:佛性是如如不動的,動與不動是兩頭話,與佛性了不相干。我今將《圓覺經》所修的法門說一個教你。靜坐一室中,恆作是念:我今此身是四大和合,所謂毛髲爪齒、皮肉筋骨、髓腦垢色皆歸於地;唾涕膿血、津液涎沫、痰淚精氣、大小便利皆歸於水;暖氣歸火;動轉歸風。四大各離(四大指身中之地水火風)今者妄身當在何處?即知此身畢竟無體,和合為相,實同幻化,四緣假合(四緣指見聞覺知),妄有六根,六根四大中外合(四大指心中之見聞覺知),妄有緣氣,於中積聚,似有緣相,假名為心。我們據經說,可見身心都是假的,身心都不要,往內觀去,只有空空洞洞、黑黑暗暗的,便是無始無明。我們的思想不必斷,便用這個思想,從這個無始無明那裡打破,無明一破,我們真的佛性就發現出來了。真心的佛性發現出來時,四緣六塵皆變為佛性,四大肉體皆為法身,故古人雲:「無明實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到這個境界,人間天上,十方世界,起心動念,宇宙萬物,皆是自性中之物,因自性遍滿虛空。如太陽之光,充塞宇宙。到這個時候,遇明眼人,可以印可。如不遇明眼人,則可用《傳燈錄》、《指月錄》等印證。可算是閒道人、無事人,無佛法可學、禅道可修、生死可了、涅槃可證,同為幻化空花、夢幻泡影。以後隨拈一法,皆是佛法。活著也好,死卻也好,與本來自性是了不相干的,因本來自性是無始無終的。自性是法身,見聞覺知是報身,六根是應身,一體三身。
 
陝西西安朱慶瀾
(34)問:法師手燃二指,胸燃四十八燈,多年講經一法,很有苦行。
答:在自性本體上,燃指燃燈說法是兩不相干的。古佛說:「我四十九年未曾說著一字,無法可說,是名說法。」因隨順眾生,建水月道場,作空花佛事,世相如是也。
 
上海王震
(35)問:法師自幼出家,燃指燃燈,各省講經,宏法多年,法師可算前生有夙根也。
答:在自性中覓過去、現在、未來了不可得,那裡有夙根不夙根?因從前出家時發過三願,一不求好穿好食;二遇逆境界、順境界不生退悔心;三參究佛法,有所研究,不奸貪獨得,以普利一切。究竟說來,無佛可成,無眾生可度。說法者,如戲幻中,幻人復對幻說。故古人雲:「了了見,無一物,亦無人,亦無佛,大千沙界海中漚,一切賢聖如電拂。」當隨順世間,世相如是。
 
上海范古農
(36)問:「菩提」、「涅槃」之辨。
答:「菩提」翻為覺道,是覺悟本來自性,遍滿虛空,充塞宇宙。「涅槃」翻為無生無滅、無來無去,即是。
 
南京梅光羲
(37)問:「根本無明」與「一念無明」的分別?
答:「根本無明」即無始無明。是無善惡、是非、煩惱、愛欲、思想,是無知無覺的;即是宋儒所講的喜怒哀樂未發;老子的清靜無為,先天道的先天無極;哲學家的清淨快樂;陸象山的吾心宇宙;儒家的天命之性;參禅的無明窠臼、百尺竿頭;婆羅門的冥谛;六祖講的無記憶性;二乘的空執。根本無明者,因為根本即不明,將此佛性遮障。
「一念無明」者,非從根本無明而起,因根本無明是無知、無覺、無妄念。一念無明是從見聞覺知起的。佛性與根本無明、一念無明,乃從無始以來俱有的。佛性、一念無明俱是無始無終的,根本無明是無始有終的。用一念無明將根本無明來打破,就可以見自性。一念無明是不能破的,一念無明者,乃一念妄動,起一個思想等。
 
(38)問:法師講經,講佛性恆守本性,始終無有改變,佛性不受熏染,出何經典?
答:佛性恆守本性,始終無有改變,出《華嚴經》第三十卷;佛性清淨,無染無亂,無礙無厭,不受熏染,出《華嚴經》第七十三卷。
 
(39)問:用一念無明破無始無明,出何經典?
答:用一念無明破無始無明,出《大般涅槃經》。經雲:「婆伽婆,婆伽名破,婆名無明。」即用一念無明破無始無明的意思。
 
 
(40)問:佛性不起妄念,妄念從何而起?
答:妄念是從見聞覺知靈性起,佛性是如如不動的。假如佛性能起妄念,則妄念斷為佛性,妄念起為眾生,豈不是成佛亦有輪回乎?
 
西安華清法師
(41)問:「佛性」與「見聞覺知」的分別?
答:「佛性」乃本來面目,是無生死,無來去,有知覺的(知覺者,即本來大覺之覺,非知覺之覺),遍滿虛空,充塞宇宙,究竟快樂,是不受熏染,無漏的,人人是一樣的。本來無名字,因說法乃隨拈一名字,如真如實相、自心現量、如來藏心、無余涅槃等,都是一樣的。佛性是如如不動的,本不起念;「見聞覺知」是會起念的,是分兩方面:染緣、淨緣。淨緣者,心中清清淨淨,一念不起,起念者乃起覺悟之念;染緣者,乃起善惡、是非、愛欲、喜怒哀樂、煩惱、思想,種種俱全,是受熏染,有漏的,人人不是一樣的。假如一念不起,亦是見聞覺知,非佛性也,我們未見性以前乃見聞覺知作主,見性以後乃佛性作主。佛性與見聞覺知中間有無始無明隔閡,上明下暗。上明者如太陽,下暗者如世界。太陽如佛性,世界如見聞覺知。不見太陽因被烏雲遮障,烏雲如無始無明也。
 
北平朱慶瀾
(42)問:佛法中有打戰否?
答:捨衛國波斯匿王,皈依佛受戒,時有他國進兵來攻捨衛國,波斯匿王問佛言:「若打則犯殺戒,若不打則亡國,如何處置?」佛告王言:「全國眾生生命系於國王一人。如國王不打,則全國生命有損失。」故主張打之。然後波斯匿王乃用兵克敵。此一段故事,出《大般涅槃經》。
 
北平全朗和尚
(43)問:如何方知悟後的人?
答:悟道之事,惟悟與悟乃能知之,他人不知。從前佛在世,迦葉問佛:「佛的佛性,緣何他人不知?」佛答言:「譬如兩家窮人,其屋內埋藏多金。他人告以屋本有金藏,可急掘取。一家則果然照掘,成為富翁。一家則未掘,仍受窮苦。」佛言:「你不掘取而能得金,其理非是。」此喻出《大般涅槃經》。金者,喻如自性,窮者喻如眾生,富者喻如悟後的人。亦如兩同鄉人,他鄉相遇,互話本地風光,如甜如蜜,他人未之省也。
 
五台山大觀和尚
(44)問:如何是「狗舐熱油铛」?
答:此是禅宗的話。我們用功向無明窠臼參究自性,不可放手,取此為喻也。狗舐熱油铛者,吞則熱,吐可惜,吞吐兩不得也。
 
五台山覺參和尚
(45)問:參禅要常坐或行住坐臥皆可?
答:參禅不屬坐,坐即有著,出馬祖語錄中。
 
廬山了達和尚
(46)問:「婆伽婆」的解釋?
答:婆伽名破,婆名無明,即打破無始無明的意思,出《大般涅槃經》。
 
南京法一和尚
(47)問:因眾生方才修大乘,見佛性,假如不見佛性,不能從自性中流露說法,來度眾生,非大乘;大乘者,因眾生發大悲心,因大悲心發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由正覺自性中流露出來,說法度眾生,才是大乘,是否?
答:是的。
 
青島丁蓮唯
(48)問:《華嚴經》出於龍宮,龍樹菩薩去水中記取此經,緣何淹不死?船子和尚亦是悟道的人,跳在水中,如何就淹死?
答:龍宮乃一地方名曰龍宮,非水中龍宮也。龍樹菩薩從前收集《華嚴經》之地點,後來有很多人去過,有考證是有此地。至以前所說的神話乃不近人情。船子和尚悟道後,度了一個學人,名夾山,之後即自願跳水死了。蓋在自性體中,無生無死,無來無去,生死來去,同一空花,這是他的來去自由了。假如我們不願效他,則冒險的地方,都不應該去的,佛有一戒,曰:冒難游行戒。
 
終南山青蓮和尚
(49)問:祖師語錄中,迦葉、阿難、馬鳴、龍樹、達磨、五祖、六祖、百丈、馬祖等千百人皆是證道的人,未曾說過「我是某人化身、某人應世」種種的神話,或說「我死了生於東方、西方」。
又問:假如有一人證道後,發願生西方或東方否?
答:自古及今悟道的人,當下見自性,自性遍滿十方淨土,自性遍滿虛空,淨土亦遍滿虛空。東南西北,四維上下,十方世界,都在自性之內,都在淨土之內。這個淨土是指「法身淨土」,叫「常寂光淨土」,我今設一比喻,喻如中國。北平如西方世界淨土,南京如東方世界淨土。西方、東方之淨土叫作「報身淨土」。報身淨土者是私有的,如同娑婆世界是業報之穢土,痛苦甚多,西方、東方及他方淨報之淨土無痛苦。淨報之淨土亦非法身真淨土。在淨報之淨土修到見性之後,自性法身始生法身淨土。法身淨土喻如太陽,太陽一照,則十方世界皆見。故見性後,則生東、生西盡成兩頭話,兩不相干了。娑婆世界、東方、西方、他方世界中,有見自性者,其所證的法身淨土,乃是一般無二的。淨土分為四種:「常寂光淨土」,如太陽之光,遍滿虛空,十方世界皆有,是真淨土,又叫「法身淨土」;「凡聖同居淨土」、「方便有余土」、「實報莊嚴土」,這三種淨土是「報身淨土」,是淨報報身得來。如同我們這個娑婆世界,是業報得來的穢土一樣。我們這個穢土是假的,那三個報身淨土亦是假的,那三個淨土東方、西方、十方世界皆有。四種者,一真三假。假如見自性後,則不受後有,所言「某人化身、某人應世」,乃是世俗謬說神話,一人說假,萬人傳真也。
 
廬山歸宗首座
(50)問:悟道、見道、證道有何差別?
答:道乃本來之意。悟道者,豁然貫通本來也,證道者,親證自性也。見道者,親見自性也。三種名目實一也。
 
(51)問:悟道、修道、見道、證道有何差別?
答:悟有兩種,有解悟,有證悟。證悟乃前言之豁然貫通也。解悟者,乃了解修行之道理也。修道者,乃照法修行也。見道者,乃破無明見佛性也。證道者,乃親證自性。「證」有請明眼人印證之意。
 
峨嵋山悟真和尚
(52)問:祖師語錄,參禅就參禅,並無又參禅又念佛之說,後人倒亂是非。如中峰禅師參高峰禅師,悟道後隨機說法,喜參禅者教彼參禅,喜念佛者亦隨機闡揚淨土,其本人並未修淨土,語在《中峰廣錄》中。如蓮池大師先修禅,因未悟,其臨終之遺囑言:我實未悟,因到北京參遍融禅師後,改修淨土,語在《雲棲法匯》。
答:以上之辨問不錯。
 
北平李廣權
(53)問:解釋《金剛經》中之四相。
答:我相,即一念不起,但仍有清清淨淨之一念在;人相,即起一念之相;眾生相,即前念已滅,後念未起之中間是;壽者相,是前念、後念皆已斷了,空無所有。故經中說:「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就是指這四種境界,不是見佛性。
 
北平文法和
(54)問:《金剛經》雲:「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須菩提,於意雲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須菩提,於意雲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無不來,是名阿那含。須菩提,於意雲何,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實無有法,名阿羅漢。」
答:四果是假名,實相佛性乃真的。須陀洹果不入色聲香味觸法,「不入」指實相;斯陀含而實無往來,「實無」指實相;阿那含而實無不來,「實無」指實相;阿羅漢實無有法,「實無」指實相。若明實相,則四果皆假名,皆可明矣。
 
北平李廣權
(55)問:常聞講《金剛經》說:「無我相不要執著我,無人相不要執著你,無眾生相不要分別六道眾生,無壽者相不要求長壽。」又說:「每聽講《金剛經》,以無相為體,無住為宗,離相為用。」以上二問是否?
答:古時有一法師講經,講到無人相、無我相乃不要執著你我。下面有龐居士問:「無我相誰人講《金剛經》?無人相誰人聽《金剛經》?」講者不能答,欲下坐。居士送一偈曰:「無我復無人,作麼有疏親?勸君休離座,不似直求真,金剛般若性,外絕一纖塵,我聞並信受,總是假名陳。」故無相為體、無住為宗、離相為用,乃是落於空。實相佛性是不空的,是實相為體,觀照為宗,方便為用。方便者,六根任便用一根也。由觀照般若,利用六根打破無明,得見實相般若也。
 
香港呂碧城
(56)問:昔與某公同游北平香山碧雲寺,某人將寺內數寸高金沙泥小佛偷一尊,交我帶回,從前未學佛,不知是過,今已學佛,乃知犯戒,如何處置?
答:自性中覓罪性、福性、損益了不可得,皆如幻化。以世法來說,無心不為過,若放不下,則做一尊送去亦可。
 
終南山定慧師
(57)問:如何是「一心三觀」?
答:從前有一個止觀法師問慧海禅師:「一心三觀義如何?」師曰:「過去心已過去,未來心未至,現在心無住,於其中間,更用何心起觀?」曰:「禅師不解止觀。」師曰:「座主解否?」曰:「解。」師曰:「如智者大師說止破止、說觀破觀,住止沒生死,住觀心神亂。為當將心止心?為復起心觀觀?若有心觀,是常見法;若無心觀,是斷見法;亦有亦無,成二見法。講座主仔細說看。」曰:「若如是問,俱說不得也。」師曰:「何曾止觀?」
 
天津潘復
(58)問:阿難是佛小弟,為何仗佛的光明不能快得悟道?羅侯羅是佛的兒子,為何仗佛的光明不能快得悟道?是否自度或佛度?又問:在這個世界修見佛性後,與在極樂世界修見佛性後,是一樣或是兩樣?
答:佛只能開示你修行的法子。如古人雲:「我說法要如彼天澤,汝學般若如下種子。」佛說經典,祖師開示,皆是法要。有種,天不雨不生,天澤無種亦不生。是自度非佛度。我們世界見佛性,與極樂世界見佛性是一樣,非兩樣。
 
(59)問:淨土世界但指西方有,東方及他方有沒有?又問:他方有淨土,我們的世界有沒有淨土?又問:西方見性,生不生淨土?西方淨土與在西方見性生的淨土,有何差別?修淨土,仗彌陀的力量,開示指導,見《無量壽經》中,有參禅者,有聽講者。參禅聽講還是自修,彌陀佛無非是指導開示。如《無量壽經》中說:還有一日夜者,或七日七夜者,一劫七劫十二劫者,方能見佛聞法,人間一百年為西方一晝一夜。又問:如我見解,在娑婆世界修行,亦可說仗釋迦佛的經典,祖師的開示。阿彌陀佛、釋迦佛與悟道的祖師說的法,無非令人明心見性,佛法是一樣不是兩樣的。在娑婆世界修行,假若未見佛性的,依《華嚴經》說、祖師語錄中說,種下種子,如天下雨,必定生長,發願來生,生善知識家,早聞佛法,明心見性;我今說一比喻,如一母所生之子,有聰明、有魯鈍,聰明者前生必是好人、讀書人,有宿根,古人雲:書到今生讀已遲,況種下佛法的種子,有夙根,來生決定不會迷昧。
又問:一千六百八十萬年為一小劫,羅漢有入胎之迷,菩薩有出胎之迷,是否?
答:淨土分兩種,常寂光淨土是法身真淨土,充滿虛空,不分方向,不分彼此。至於西方、東方及他方淨土為報土,同居、方便、實報三種為報身淨土,是假非真;在報土見性之後,始生法土。
在西方修行仗阿彌陀佛的力量,如在此方修行仗釋迦佛的力量,是一樣的。
依《華嚴經》及祖師開示所言,照著做去,不錯。一千六百八十萬年為一小劫,是的;但羅漢入胎迷,菩薩出胎迷,大乘經中無有,於理亦不合。
 
 
終南山大悲和尚
(60)問:法師說法,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那一個心來說法?
答:自性無兩際、無中際、無後際,你喚什麼叫過去心、現在心、未來心?佛雲:「我說法四十九年,未曾說著一個字。」
 
安徽蕪湖正修法師
(61)問:永明禅師雲:神秀具雙眼,六祖只有一只眼。
答:此問從前蓮池大師亦曾辯論過,謂既然神秀具雙眼,六祖一只眼,不印可時時勤拂拭的大通,然何印可本來無一物的大鑒?這一只眼,是金剛正眼,充遍虛空,包羅萬象。
 
(62)問:「身是菩提樹,心似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一偈,與「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之辨別。
答:神秀偈所見,是從見聞覺知說,不外染緣淨緣。妄念一起,明鏡化為黑板,妄念一滅,黑板化為明鏡。起滅無常,有何了期?是染淨相對故。六祖偈是從自性中說,自性如如不動,覓染緣淨緣了不可得。「本來」二字即是指自性說。
 
重慶見明法師
(63)問:先悟後修?先修後悟?
答:先修後悟,宜先明白此道理,照此法門去修,然後悟道,此悟乃證悟之悟,非解悟之悟;先悟後修,此悟乃由解悟修到證悟。沩山和尚說:「汝等豁然貫通,修不修是兩頭語,除卻習氣就是修也。」
 
(64)問:三身四智。
答:三身四智,以前六祖答智通曰:「三身者,清淨法身汝之性也,圓滿報身汝之智也,千百億化身汝之行也,若離本性別說三身,即名有身無智,若悟三身無有自性,即名四智菩提,聽吾偈曰:『自性具三身,發明成四智,不離見聞緣,超然登佛地,吾今為汝說,谛信永無迷,莫學馳求者,終日說菩提。』」通再啟曰:「四智之義可得聞乎?」師曰:「既會三身,便明四智,何更問耶?若離三身,別談四智,此名有智無身,即此有智,還成無智。」復說偈曰:「大圓鏡智性情淨,平等性智心無病,妙觀察智見非功,成所作智同圓鏡,五八六七果因轉,但用名言無實性,若令轉處不留情,繁興永處那伽定。」如上轉識為智也,教中雲: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轉第六識為妙觀察智,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轉第八識為大圓鏡智,雖六七因中轉,五八果上轉,但轉其名而不轉其體也。
 
江西九江廣明和尚
(65)問:悟後的人與不悟的人,衣食住是否一樣?
答:是一樣。
 
(66)問:今人說法與古人說法分別?
答:古人說法從自性中流露出來,慈悲開示眾生。今人說法是用文字作撰幾句話,來作面子用的。
 
終南山了明和尚
(67)問:馬祖說:「即心即佛,非心非佛,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趙州和尚雲:「佛之一字,吾不喜聞。」「佛佛。」
答:禅宗的道理,假如汝未悟時,怎麼說都不是的。假如證悟以後,怎麼說都是。如馬祖指導學人,「即心即佛」是指自性,「非心非佛」是指自性非心非佛,「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是指自性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佛之一字,吾不喜聞」指自性是佛,不用頭上再安頭。僧問趙州和尚:「汝將來向什麼地方去?」趙州雲:「佛佛。」指自性無去無來。
 
(68)問:西方太好,我們去未免貪心太重,西方究竟有否?
答:因吾人生無非終日貪求好衣食住,西方種種勝過此地,我們一到心滿意足,種種貪求便無了。是戒我們不貪,非貪心。假如西方沒有,我們這個娑婆世界也沒有。
 
天津孫傳芳
(69)問:佛有十惱:六年苦行、孫陀利謗、金槍、馬麥、琉璃王殺釋種、乞食空缽、旃遮女謗、調達推山、寒風索衣、雙樹背痛,既然明心見性,還有業障麼?
答:自性中業障、福障了不可得,古人雲:「若欲忏悔者,端身念實相,諸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自性中業障本來空,本來空是業障,古人雲:「四大原無主,五陰本來空,將頭臨白刃,猶如斬春風。」古人又雲:「假使鐵輪頂上旋,定慧圓明終不失。」佛在世,有二比丘,一犯殺戒,一犯淫戒,心中覺得有罪,去問維摩居士,居士告彼等識取自性,二比丘聽一老尊宿唱,推罪性了不可得,二比丘豁然大悟。
 
天津潘復
(70)問:西方淨土與六祖壇經所講淨土有何分別?西方淨土與維摩居士講的淨土有何分別?惟心淨土與惟物淨土有何分別?法身彌陀佛與報身彌陀佛有何分別?依報淨土與正報淨土有何分別?
答:西方淨土是報身淨土,《壇經》所講乃法身淨土,維摩居士講亦是法身淨土。惟心淨土亦法身淨土,惟物淨土乃報身淨土。法身彌陀指阿彌陀佛的自性,與諸佛自性及我們自性無異,報身彌陀指報身淨土的丈六金身。依報淨土是報身淨土,正報淨土是法身淨土。
 
香港黃實
(71)問:我若用功,有時以眼根或意根去打無始無明,將來若時機一至,便可破無明而見佛性;又有時修念佛,若用前法不能得因緣時至,未得見性,即可以念佛生西。修行如此分兩方面,未知是否?
答:可。
 
九華山顯一法師
(72)問:生在西方,還修不修?
答:還要修,《無量壽經》說:「有聽講經者,有參禅者。」在西方聽經參禅,由阿彌陀佛指導,亦如在此土修行,由釋迦牟尼佛指導我們一樣。如佛涅槃後,有佛經典在、祖師語錄在。
 
蘇州張國明
(73)問:修行明心見性證悟後,將來肉體死了,生東方淨土?或生西方淨土?如釋迦佛、達磨、六祖、百丈、臨濟、馬祖,古今證道人肉體死了,他是在什麼地方?又在西方修行見性後,還生那一方?
答:見性後,自性遍滿十方,充塞宇宙。既言十方,則東方西方皆在其內,自性所在之遍滿虛空,是常寂光淨土,即法身之真淨土;至東方西方等,乃報身淨土,即假淨土。報土者,如我們娑婆世界穢報之不淨土。報土者,有成住壞空。淨報穢報皆假。如西方淨土是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所成,如東方淨土是藥師佛十二大願所成,如我娑婆穢土是我們眾生業力所成。有成必有壞,是相對的。常寂光淨土是絕對的。自性比太陽,太陽光明一照,遍滿虛空,遍滿虛空比常寂光淨土,有自性即有常寂光淨土,有常寂光淨土即有自性,是一非二,是絕對的,不是相對的,無成無壞的;古今證道的人,見自性後,自性遍滿虛空,無所不在,還有什麼地方分別?肉體死活與自性了不相干。在西方見性後,與在此土見性無二無別。
 
河南楊恩光
(74)問:理雖頓悟,事要漸修?
答:理雖頓悟,是解悟,是了解修行的道理;事要漸修,是照著所了解的法子修。
 
終南山本性大師
(75)問:如何是「狗看熟油铛」?
答:狗看熟油铛語,是宗門的比喻,喻如用功純熟,在將悟時,功夫要放手不可,功夫不放手又不可。狗看熟油铛,要吃怕熱,不吃又捨不得。
 
上海印心敦
(76)問:四種淨土?
答:一常寂光淨土、二實報莊嚴土、三方便有余土、四凡聖同居土;寂光淨土是法身淨土,即真淨土,其余三種淨土是淨報所感,是假淨土;法身淨土遍十方,無方向;報身淨土不遍十方,有方向。
 
上海秋光翰
(77)問:婆羅門教主張人人有一個神我,神我如同一面鏡子,本來有光明的,因為起了愛念,愛念比如灰塵,將鏡子的光明遮蓋了,愛念去了一點,鏡子的光明亮了一點,愛念去完了,鏡子光明完全發現。如我見解,若愛念從鏡起,又何必去除他?除了又來,無有了期,若愛念從外來,與鏡子了不相干,這個道理是有輪回的,不徹底。鏡子比喻佛法的見聞覺知,起念比喻見聞覺知的染緣,去念比喻見聞覺知的淨緣,染緣淨緣去了,是黑暗的無始無明,是否?
答:是,不錯。
 
(78)問:理學家說:無極是不動,一念靜是陰,一念動是陽,一陰一陽出生宇宙萬有。動念靜念息滅,反歸無極本體。如我見解這個道理是自然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四五多數,由多數反歸於一。無極如無始無明,是無知無覺不動的,一念靜喻見聞覺知的淨緣,一念動喻見聞覺知的染緣,由淨緣染緣生出很多思想,由很多思想反歸一念不動,是否?
答:不錯。
 
(79)問:以上二問,婆羅門的神我、理學家的無極,照佛法來說,是無始無明而已,與講本來自性的話,天地之別矣。
答:不錯。
 
 
西安戴傳賢
(80)問:「伽」字音怎麼念?
答:「伽」字照佛經中念,本來音「家」,照你所念(ga)哥阿切亦可。萬法惟心,只在誠心。如西藏有些喇嘛,唵嘛呢叭咪吽(吽音轟),他念:唵嘛呢叭咪牛者,只在誠心便可。
 
上海周光中
(81)問:東方世界名琉璃滿月世界,佛名藥師佛,是否?出何經?彼處是否淨土?彼佛接引眾生往生否?假如接引,我們這個世界有人發願往生否?
答:世界名滿月,佛名藥師,是出於《藥師經》。彼處是報身淨土,彼佛接引此土眾生往生,此士眾生亦有發願往生者。
 
山東濟南陳家真
(82)問:佛家說: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一切皆空,既然是夢幻,還要見什麼佛性?生什麼西方?生什麼東方?
答:宇宙萬物是成、住、壞、空。我們用一個房子來比,新蓋一個房子就是「成」,房子保存幾百年就是「住」,房子舊爛了就是「壞」,房子一倒就是「空」。如盤古以前,建設尚無,盤古以後,建設漸多,有成必有壞,是相對的;佛家說無成無壞,是絕對的,就是指佛性,無生無滅,無來無去,遍滿虛空,充塞宇宙。絕對是真的,相對是假的。見性之後,宇宙萬物通是自性中的東西。未見性者,因見性的問題,有願生西方修,有願生東方修。反言之,佛家說一切皆真的,如《圓覺經》說:「一切眾生種種幻化,皆生如來圓覺妙心,猶如空華從空而有,幻華雖滅,空性不壞;眾生幻心,還依幻滅,諸幻盡滅,覺心不動;依幻說覺,亦名為幻,若說有覺,猶未離幻,說無覺者,亦復如是,是故幻滅,名為不動。」
 
北平拈花寺全朗
(83)問:悟後的人,在其本人是何等境界?如何處世?
答:見性的人,自性之中,本無生死可了,無佛法可修,修與不修是兩頭話,但隨緣度日,有緣說法度眾生,無緣隨便,如古人,船子和尚撐船過生活,疏山和尚賣布過生活,又有領眾修行過生活,有獨善其身過生活,有深山野外過生活,有鬧市街前過生活,有處清淨境界,有處煩惱境界,有清閒自在,有終日奔忙,有天子三诏不赴,有終日乞食,有坐脫立亡,有頭朝下腳朝上而死者,有坐監牢而死者,有被斬頭而死者,有終日受帝王供養,有穿荷葉衣服食松花,大約如是,種種境界皆可隨緣,自性心中兩不相干,在他的心得,如《圓覺經》說:「一切障礙即究竟覺,得念失念無非解脫,成法破法皆名涅槃,智慧愚癡通為般若,菩薩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無明真如無異境界,諸戒定慧及淫怒癡俱是梵行,眾生國土同一法性,地獄天宮皆為淨土,有性無性齊成佛道,一切煩惱畢竟解脫,法界海慧照了諸相,猶如虛空,此名如來隨順覺性;善男子,但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居一切時不起妄念,於諸妄心亦不息滅,住妄想境不加了知,於無了知不辯真實。」雲雲。他們的達人境界,如古人雲:「佛性戒珠心地印,霧露雲霞體上衣。我今解此如意珠,信受之者皆相應。非但我今獨達了,河沙諸佛體皆同。」
 
北平王理中
(84)問:釋迦佛、過去的祖師及我們一切眾生、阿彌陀佛、藥師佛的佛性,是一樣或是兩樣?
答:是一樣,不是兩樣。
 
(85)問:見性是生前見,是死後見?漢明帝永平八年佛法過東土,到現今見佛性的人有多少?有沒有歷史可以考查?見性是否人人皆可作到?
答:是生前見。從佛法入中華後見性人很多,其數不能悉記,在我由歷史考查,大約有二千余人,尚有見性而無史可考者很多。見性乃人人可作,但要明白修行用功的法子。見性的人歷史還有很多,因我沒有看見,中國地土太大,見聞難周。
 
天津潘復
(86)問:末法世界,眾生下根居多,如我見解,佛法並無正法、像法、末法之等差,人無上根、中根、下根三根之分別,如六祖說:「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沒意智。」其發心修行者即為上根,不修者即下根,法無正像末三時之等差,人何上中下三根之端的?惟知近學之弗荒,不擬真功之自績,此語出《中峰廣錄》,見解錯否?
答:不錯。
 
漢口智清大師
(87)問:五重玄義、三分、十門分科?
答:此是講經所用的方式,五重玄義:一釋名、二顯體、三明宗、四辨用、五判教。三分:一序分、二正宗分、三流通分。十門:一教起因緣、二藏教分輯、三義理分齊、四教所被機、五教體淺深、六顯示宗趣、七部類處會、八傳譯時代、九總釋名題、十別解經文。
 
(88)問:閉關之說,出於何種經典?
答:此問從前蓮池大師說過,經中並無閉關之說,元朝高峰禅師證道後,因年老山中蓋房養道,題名曰「死關」,意指年歲已老,只待有漏之身老死而已。後人於房內關瑣數年,名曰閉關,以訛傳訛,假若如高峰悟後養道的事,在未悟以前要參訪學道,親善知識,若於一房內關瑣,無有是處。
 
福建榮增和尚
(89)問:參禅透三關,是破本參、破重關、破末後關。禅宗是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無階級無層次,為什麼還有本參、重關、末後關三個階級?
答:禅宗本無階級,一悟便悟,不悟便不悟。本參、重關、末後關是偽造,後人說的,古無此說。三關之說分兩種,出在祖師公案,黃龍三關,高峰三關。黃龍三關:人人盡有生緣,上座的生緣在何處?正當問答交鋒,卻復伸手曰:我手何似佛手?又問諸方參請宗師所得?卻復垂腳曰:我腳何似騾腳?名曰「黃龍三關」;高峰三關:語驗學者,大澈底人本脫生死,因甚命根不斷?佛祖公案只是一個道理,因甚有明有不明?大修行人當遵佛行,因甚不守毗尼?名曰「高峰三關」;三關之語是祖師接引學人用的機鋒轉語。
 
天津靳雲鵬
(90)問:「心法雙忘尚余塵,一念不生受後有。」是什麼境界?
答:心法雙忘只有一個黑黑暗暗、無知無覺的無始無明深坑,塵者,指此無始無明深坑;一念不起是見聞覺知的淨緣,與染緣相對,受後有者,即指此淨緣。要將無始無明打破方始見佛性。
 
天津夏溥齊
(91)問:有人言「佛性有染,有染即眾生,離染即佛。」在我的見解,佛性是如如不動的,染是知覺作用,染與不染與佛性無干。假如見性後,染即變為佛性。
答:不錯。
 
蕪湖廣通大師
(92)問:參禅與念佛的分別?
答:《華嚴經》中說:「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迷昧不能證得。」故我佛如來說法四十九年,談經三百余會,開示眾生,悟入佛之知見,令眾生明白本有之自性。我佛如來為一大事因緣出世,一大事者,就是指令眾生明白本有之自性,經雲:「惟此一事實,余二則非真。」參禅者,親近善知識,明白路徑。假如無善知識,看祖師悟道的書籍,照著去修,就可以明白本有的自性。念佛者,在這個世界不求明白自性,到淨土再去修,然後明白自性。
 
蘇州王治中
(93)問:五祖戒禅師身後為蘇東坡,草堂清禅師身後為曾魯公。看五祖、草堂語錄,並無其說。草堂、五祖皆大澈大悟之人,有語錄可查。既悟道之後,決定不受後有。我想彼二人或後人附會的話,因蘇東坡、曾魯公二人,是風流名士。如曾魯公降生時,夢中看見一個和尚來,醒中亦夢,況夢中之話,何足為信。看見不看見,要其本人方知。如夢見五祖禅師來,醒了卻見是蘇東坡,此話亦是夢人說夢話。古人雲:「處世如大夢。」況夢中之夢?豈足以信耶?錯不錯?
答:不錯。
 
峨嵋山圓悟和尚
(94)問:如諸佛諸祖見性後,肉體壞了,去什麼地方?閱祖師的語錄,參禅人假如未悟,死了墮落不墮落?
答:自見性後,自性遍滿虛空,無所不在,還有什麼去來?還有什麼地方?肉體壞了與自性兩不相干。參禅未悟,依《華嚴經》古祖師參禅未悟,發願來生,早聞佛法,明心見性,普度眾生。
 
五台山通明法師
(95)問:中峰禅師是否修淨土?
答:中峰禅師是參高峰禅師悟道,並未修淨土。能參禅者,教參禅,願修淨土者,教修淨土。其本人並未修淨土,語在《中峰廣錄》中。
 
杭州智生和尚
(96)問:我心中不起念,不斷念,不執著念,亦不執著無念,不被萬緣所轉,一切無礙,這個境界如何?
答:起念是見聞覺知的染緣,不起念是見聞覺知的淨緣。執著、不執著、無礙、能轉,是知覺的作用,與自性兩不相干。
 
(97)問:既然與自性不相干,上面所問的一切斷了,空空如也的沒有佛性了,如《楞嚴經》中,阿難白佛言:「世尊,我昔見佛與大目連、須菩提、富樓那、捨利弗四大弟子,共轉*輪,常言覺知分別心性,既不在內,亦不在外,不在中間,俱無所在,一切無著,名之為心。則我無著,名為心不?」佛告阿難:「汝言覺知分別心性,俱無在者,世間虛空,水陸飛行,諸所物象,名為一切,汝不著者,為在為無?無則同於龜毛兔角,雲何不著?有不著者,不可名無;無相即無,非無即相,相有則在,雲何無著?是故應知,一切無著,名覺知心,無有是處。」是否與前問一樣?
答:是一樣。
 
北平李廣權
(98)問:《金剛經》雲:「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若非無想,我皆令入無余涅槃。」很多人講,有色、有想、無想是指天上,什麼天什麼天。在我的見解,須菩提問佛:「怎麼用功才能見實相?」須菩提並未問天上的話。如我解釋,若有色,心中起形色之念;若無色,心中無色念;若有想,心中有想念;若無想,心中無想念;若非有想,心中將無想也不想;若非無想,心中將不想的想亦斷了。這個用功,是腦筋的作用,不能見佛性,是有余涅槃。佛的意思,是要令他們入無余涅槃、無诤三昧。很多人解釋無诤三昧,是正受、正定、正住持。三昧名字很多,無诤者,教我站我就站著,教我坐我就坐著,教我怎樣我就怎樣。如我見解,三昧名字太多,如華嚴三昧、楞嚴三昧、有相三昧、無相三昧。無诤三昧者,無诤為無言說、無名字,因我們的實相自性是無名的,如六祖大師所說的「一行三昧」一樣,只要見自性,自性即三昧,三昧即自性,以上二問是否?
答:以上二問不錯。
 
南京聖清法師
(99)問:有一僧人問我:出家的人只能修淨土,其余的法門皆不能修。淨土容易,其余法門難。淨土仗佛力,其余仗自力。我解釋雲:釋迦牟尼是大慈大悲的人,佛在時,何不如教諸大弟子一概修淨土?其余的法門就不用說,又何必費四十九年的功夫?說小乘、中乘、大乘,又何必苦口婆心地诃罵眾弟子?罵小乘人如斷六根,如墮地獄一樣,石壓生草,石去草還生。罵二乘人不肯回小向大,說大乘戒,不發心修行,不為眾生說法,就是犯戒。如《淨土三經》,《彌陀經》,捨利弗並未修淨土,《無量壽經》佛告阿難,阿難並未修淨土,阿難悟道為禅宗二祖,捨利弗智慧第一。《十六觀經》韋提希夫人修淨土,韋提希夫人是在家人,佛之千二百五十弟子,未有一人修淨土。如我見解,佛的法門很多,不能說淨土法門好,其余法門不好。修淨土仗佛力,修他法亦仗佛力。淨土如見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指示我們,還是要我們自修自度。釋迦佛經典指示我們,亦是要我們自修自度,亦可說是仗佛力,不能執著此宗毀謗他宗。如喜修淨土則修淨土,如喜修他宗修他宗亦好。出家方面,辭別父母,士農工商不作,照古人說,要發心參訪修道,尋善知識,明心見性,說法度生,則不辜負父母師長之恩;在家方面,應付士農工商,時間不多,修淨土為便利。假如出家人喜修淨土,不願修他宗亦可,不能執著此宗毀謗他宗。古人雲:「欲得不招無間業,莫謗如來正*輪。」斷學般若,罪過無邊。
答:不錯。
 
 
上海周運法
(100)問:每聽人言,有很多和尚和在家人,坐著十天八天不吃飯,名為入定,是何道理?
答:我今將智隍禅師故事相告:智隍禅師庵居長坐,玄策禅師造庵問雲:「汝在此作什麼?」隍曰:「入定」。策雲:「汝雲入定,為有心入耶?無心入耶?若無心入者,一切無情草木瓦石,應合入定;若有心入者,一切有情含識之流,亦應得定。」隍曰:「我正入定時,不見有有無之心。」策雲:「不見有有無之心,即是常定,何有出入?若有出入,即非大定。」隍無對,良久曰:「師嗣誰耶?」策雲:「我師曹溪六祖。」隍雲:「六祖以何為禅定?」策雲:「我師所說,妙湛圓寂,體用如如。五陰本空,六塵非有。不出不入,不定不亂。禅性無住,離住禅寂。禅性無生,離生禅想。心如虛空,亦無虛空之量。」語見《壇經》。假如見性之後,自性是如如不動的,行住坐臥穿衣吃飯,一切應酬都是定中。
 
北平李廣權
(101)問:先天道守玄關一竅,先失道說:「我們在先天是無極,無六根六塵,只因一念妄動乃有六根六塵,墮落後天。我們將六根六塵斷了,但有一念,又怕這一念散亂,將這一念守在眉心印堂之間,名為玄關一竅。將來死了,反歸天上無極。天上有個無極老母,是我們的祖師,無極老母是生天地生萬物。」如我解釋,先天不起念與後天起念是相對的,將一念守在眉心處,是思想的作用,並無什麼意思。如起念是後天,不起念是先天,起念不起念不是有輪回麼?天上有一無極老母能生萬物之說,這個無極老母不是來專制我們麼?無極老母又是誰生?世間法都要平等,況出世法呢?佛經中、道家、儒家書中,並無無極老母之說,此說乃康熙年中,四川外道產生出來的。先天道又說五祖傳六祖,六祖永不傳,六祖乃將法傳入在家人,怎麼叫傳法呢?叫你用思想守印堂眉心之間,就叫玄關一竅,就叫傳法,將來死了,生在天上,見無極老母,實在可笑。佛罵迦旃延,以生滅心傳實相法,罪同五逆。五逆者,出佛身血、殺父、殺母、殺阿羅漢、破和合僧。五祖傳六祖,六祖永不傳者,因四祖傳下來有一袈裟,是古寶物,個個皆爭,五祖乃告六祖以後袈裟不傳,但只傳法。傳法者,以心印心。我今說一比喻,華山為天下奇秀,有一人去過華山,又有一人亦去過華山,華山境界彼二人乃知,先去者與後去者以心印心,先去者為先代,後去者為後代。又有一人未去過華山,彼二人見過華山說華山之事,此第三人不知,便不得法。假如有多數的人去過華山,多數的人皆可得法。華山喻如佛性;去過華山者,喻見性的人;未去過華山者,喻未見性之人;多數人去過華山者,喻如多數人見性。既見性後,無所謂得與不得,無非是印證而已。先見性者為前代,後見性者為後代。自性以外覓法,了不可得,還有什麼傳法不傳法呢?但印證就是了。古佛說:「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實無所得。」守玄關者,守是起一念,不守者,不起守之一念,此一念與一切思想一樣,有何干系呢?用一念守印堂一竅,秘密傳授,殊非知事無不可對人言,君子之道,至於其教人遷善改惡之旨,亦有益於世界社會的,以上見解有錯否?
答:不錯。
 
杭州智生和尚
(102)接前問:一切斷盡不對,如何方能見佛性?
答:一念起,是見聞覺知的作用;一念斷,空洞黑暗,是無始無明。我們的佛性被它遮藏在內,這個地步,就是禅宗所謂無明窠臼、黑漆桶底、百尺竿頭。到這個地步,不用斷念,起一念從這個地步去參究,將無始無明打破,我們的佛性,自然就會出來。古人才說:「百尺竿頭更進步,十方世界現全身。」假如沒有明眼師印證,可以《傳燈錄》、《指月錄》等印證。
 
北平李廣權
(103)問:生天與生西方的分別,如我解說,生西方有阿彌陀佛,是善知識,教導我們明心見性;生天上沒有善知識教我們明心見性,不如生人間。因有釋迦佛的經典,祖師的開示,可教我們明心見性,但天道在六道輪回之內。如此見解是否?
答:不錯。
 
(104)問:是法平等,是法者,指本來自性說,釋迦佛的、一切眾生的、悟道祖師的及我們的是一樣平等,他們的比我們的不高,我們的比他們的不低。假如有一人的比我們的高,則是來專制騙哄我們。依佛所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如此見解是否?
答:是的。
 
(105)問:正法眼藏,不著神通。如我見解,自性是如如不動,如一切外道,有幾十天不吃飯者,有能騰空飛者,有能用種種神通者,與如如不動的自性了不相干,故名正法眼藏,不著神通。鬼怪現象,自性亦不怕,佛在面前,自性亦不喜。用地來比,金在地上地亦不喜,糞土在地上,地亦不厭,因自性如如不動故,佛法是說明心見性的人話,不是說神通的神話。如此見解是否?
答:不錯。
 
五台山正定和尚
(106)問:古人雲:「貪嗔癡太無知,賴我今朝識得伊,行便打坐便捶,分咐心王仔細推,無量劫來不解脫,問汝三人知不知。」師曰:「古人以麼道,神鼎則不然,『貪嗔癡實無知,十二時中任從伊,行即住坐即隨,分咐心王擬何為?無量劫來不解脫,何須更問知不知。』」如我的見解,假如不見性,兩種都難解釋;假如見性後,兩種都可以,錯不錯?
答:不錯。
 
廣州霍潔塵
(107)問:我向來歡喜看經,一部經注解有五種,一種的注解的見解與那一種的不同,如我解釋,我今說一譬喻,如杭州西湖為有名的名勝,有某甲去過,解釋西湖的路途境界,絲毫不錯。某乙未去過,解釋西湖的路途境界,說南朝北,拉東補西,顛倒是非。古人雲:「依文解義,與佛作冤。」西湖者,比如佛性,到過西湖者比見性的人,未到西湖者比未見性的人。見性的人解釋經典,路途便不錯,不見性的人解釋經典,路途便不大明白矣。如《涅槃經》中說:「依義不依語(《報恩經》作依義不依字)、依智不依識、依了義不依不了義經、依法不依人。」所謂依義不依字者,釋大乘經典,依經中之義理解釋,不依字樣;依智不依識者,指依自性中所流露者解釋,識者,指知覺之認識;依了義經者,了義是大乘經,不了義是小乘經;依法不依人者,乃只依佛法,不依一切人等。見法師藏經櫃上貼著一張紙條雲:「王陽明雲:『雖孔子之言,亦當審其言之是非,而後信從。』」孟子曰:「盡信書,不如無書。」可想見古人讀書之慎重也。吾佛亦雲:「依法不依人。」如一般解釋大乘經典的法師,斷六根、斷一念無明,將小乘、中乘修的法門來解釋大乘經典,為害不淺。以上的見解有錯否?
答:不錯。
 
蘇州章炳麟
(108)問:理學與禅宗的辨別?
答:理學者,即經學也。離開經學講理學,墮入二乘禅學,墮入老莊之學。禅學分為四種,就是以前我講與你聽的,小乘禅是斷六根,二乘禅是斷一念無明,大乘禅是破無始無明,最上乘禅是拈花示眾、吼棒痛罵。斷六根是見聞覺知的淨緣,斷一念無明是無始無明,破無始無明見佛性。佛家所講的見佛性,佛性是真如真覺,遍滿虛空,充塞宇宙的。經學家說的喜怒未發、無善無惡、虛為基本,由靜為門戶而後得。這個境界,就是佛家的見聞覺知性一念未起的境界,知覺雖有,尚無辨別。老子之說無極,是無知無覺,一念靜是陰,一念動是陽,一陰一陽化生萬物,由萬物返歸無極,這個境界是佛家的無始無明的境界。大乘禅學因我們本有的佛性,被無始無明遮藏,要將無始無明打破,佛性始可出現。最上乘禅是見性的人說的話,因自性是無言無的說,信手拈來,隨拈一法,皆是佛法。
 
上海段祺瑞
(109)問:怎麼是參禅的法門?怎麼是念佛淨土的法門?
答:釋迦如來去雪山修道,四十九年說法,古今的祖師為佛法不惜身命,古今的居士苦心研究,別無他事,就是要我們一切人識取本來自性,就是此一事,余無他事。佛祖開示種種法門,亦是為這一樁事,別無他事。故經雲:「惟此一事實,余二則非真」。參禅的法門,就是從前我對你講的,一念一起分為六根,隨便用一根打破無始無明,見佛性,自性遍滿虛空,充塞十方,十方者,即是常寂光淨土,是自性法身的真淨土,修此法門無層次、無階級,一悟就悟,不悟就不悟。
 
(110)問:參禅的人,假如今生不悟,來生會墮落不墮落?臨命終時有不有些發願往生淨土?
答:參禅的人,假如今生不悟,他的般若種子是在的,來生不會墮落。比如我們今生學佛的人,前生都有點善根的,臨命終的時候,照《華嚴經》及祖師的開示中發願,生善知識家,明心見性,普度眾生。照我所見祖師的開示中,尚無參禅的人臨終發願生西方的,尚有未看見的也未可知。
 
(111)問:生淨土法門如何?
答:假如找們在這個世界沒有工夫參禅,如在家人士農工商,事務很多,我們不求在這個世界見自性,生在極樂世界,再修見性的法門,如經中說:「西方淨土有聽阿彌陀佛說法者、聽講經者、在地參禅者。」
 
(112)問:在這個世界,在極樂世界,見自性是否一樣?
答:是一樣的。
 
(113)問:方才所講的自性遍滿十方,是法身淨土,與西方淨土有何分別?
答:自性法身淨土是遍滿十方,東西南北無所不在,即常寂光淨土。西方淨土是報身淨土,是指定西方,是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淨報所感。又如東方滿月世界淨土,是藥師佛十二大願淨報所感。如我們這個娑婆世界穢土,是我們共業所感。不論在那個世界見自性法身淨土,乃是一樣的,報身淨土不是一樣。
 
(114)問:常齋念佛的人,與五逆十惡的人,生在西方是否一樣?
答:有品級的,不是一樣。
 
(115)問:請將生在西方的品級說說。
答:往生西方分為九品,如下:
上品上生:發三種心:至誠心、深心、回向發願心;三種眾生:慈心不殺,具諸戒行,讀誦大乘方等經典。修行六念:念佛、法、僧、戒、天、師。回向發願,一日至七日,即得往生。
上品中生:不必受持讀誦方等經典,善解義趣,於第一義心不驚動。深信因果,不謗大乘。
上品下生:亦信因果,不謗大乘。但發無上道心,回向往生,七日見佛。
中品上生:受持五戒,持八戒齋,修行諸戒。不造五逆,無眾過患,回向往生。
中品中生:一日一夜持八戒齋,一日一夜持沙彌戒,一日一夜持具足戒,威儀無缺,回向往生。
中品下生:孝養父母,行世仁慈,命欲終時遇善知識,為說極樂、發願,回向往生。
下品上生:作罪惡業,不謗方等經典。命欲終時遇善知識,為說大乘經典名字,回向往生,七七日乃見觀音菩薩。
下品中生:毀犯五戒、八戒及具足戒,盜戒,不淨說法,應墮地獄,命欲終時遇善知識,贊說淨土,回向往生,六劫乃見觀音菩薩。
下品下生:作不善業,五逆十惡,具諸不善,應墮惡道,臨命終時遇善知識,說法安慰,教令念佛,具足十念,回向往生,滿十二大劫,乃見觀音菩薩。(人間一百年為西方一晝夜,一千六百八十萬年為一小劫)。
 
英國人香港蒲樂道
(116)問:法師說有八個外國徒弟,最喜歡我。我是劍橋大學學生,已食長素三年了。我有一個疑問,請問法師我靜坐時,將很多的妄念都斷了,清清淨淨的,再將清清淨淨、明明白白的這個念頭都斷了,只有一點知覺,恍恍惚惚、渺渺冥冥的,再將這點知覺都斷盡,是無知無覺空空洞洞,我覺得通通都不對。是不是修行人,都要經過這個境界?請法師慈悲開示,怎樣用功才能明心見性?
答:我們見聞覺知,一念無明的妄念一動,分為兩方面,就是正念與不正念,正念亦是妄,不正念亦是妄。如妄念從外面來,與你不相干,又何必去斷呢?如妄念從裡邊生出來的,比喻龍潭出來的水源,時時有水生出來的,斷了又生,生了又斷,無有了期。修行斷妄念,這個道理實在不通。古人雲:「王道不外乎人情。」佛法亦不外乎人情。見聞覺知分兩方面,染緣、淨緣。一念無明的妄念一動,學佛法修行為善,是正妄念,種種的邪思想,是不正妄念。正妄念、不正妄念都是染緣,心中清清淨淨、明明白白的,這個是淨緣。淨緣斷了是見聞覺知。知覺斷了,空空洞洞的,是無始無明。我們的佛性被無始無明遮障,要見佛性,必定將無始無明打破,方能見佛性。要破無始無明,必定要用妄念的六根,隨便那一根,假如用眼根,便向空空洞洞無始無明這個地方看,思想不要間斷,看來看去,時候一到,叻的一聲,無明一破,遍滿虛空,充塞宇宙的佛性,就現出來了。到這個時候,有明眼人就要請他印證,假若無此明眼之人印證,就將《五燈會元》、《指月錄》隨那一部拿來印證。佛性是如如不動的,大覺不起念,是無始無終的。無始無明是空洞黑暗,無知無覺,不起念,古人雲:「湛湛黑暗深坑,實可怖畏。」是無始有終的。見聞覺知起一念無明妄動性,分為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是無始無終的。見性後妄念變為佛性,佛性是我們的法身;見聞覺知的智,是我們的報身;六根的行,是我們的應身。到這個地步,方不辜負汝從外國來到中國學佛之志願也。
┌──────────────────────────────┐
│                              │
↓可破     染緣      不可斷            │
佛性   無始無明   見聞覺知   一念無明妄動性   眼耳鼻舌身意-┘
淨緣
無始無終 無始有終   無始無終   無始無終      無始無終
 
南京王嘉賓
(117)問:「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這兩句話是出於《華嚴經》。離世求佛法,恰似覓兔角,佛法即世間法,世間法即佛法。如我解釋,我們這個地球通是世間,釋迦佛在雪山修行,以及到處說法,還是世間。我們一切人還是居世間。我們照著佛的法門去修,覺悟見性之後,如裴休、龐蘊、張商英、楊無盡等,在世間作士大夫,作商賈。如古祖師說:「見性後辦公辦私、迎賓待客,閒裡忙裡,穿衣吃飯,無一不是佛法。」照這個道理來說,佛法即世間法,世間法即佛法,是否?
答:是的。
 
南京月輪法師
(118)問:一、有禅有淨土,猶如戴角虎,今世為人師,來生作佛祖。
二、有禅無淨土,十人九蹉路,陰境若現前,瞥爾隨他去。
三、無禅有淨土,萬修萬人去,面見阿彌陀,何愁不開悟?
四、無禅無淨土,銅床並鐵柱,萬劫與千生,沒個人依怙。
如我解釋:
一、參禅明心見性後,自性與諸佛無二無別,自己已經到家,能參禅者教彼參禅,喜念佛者教彼念佛。不是見自性後還念佛,自性與諸佛已無別,還念誰?故有禅有淨土,指宏揚禅淨二宗而言,不是指又參禅又修淨土而言。如中峰國師,本人悟後宏揚禅宗,亦兼宏揚淨土。
二、參禅不明白用功,如法師所講:不著有,不著無,起念滅念,歷歷孤明一念,非空非有,是知覺作用,妄念斷盡,是無始無明,皆錯用功,故十人九錯路;雖然錯,修的功德仍在,如人走路,一百裡走了五十裡,雖然未到,但已走之程不為白費,來生菩提種子還在,不患墮落。
三、我們不求在此世界參禅見性,求生在淨土,見了阿彌陀佛,聽阿彌陀佛講經,自己參禅,然後明心見性,如十六觀經中所雲,故但得見阿彌陀佛,何愁不開悟?
四、禅既不參,佛又不念,必定墮落,那有天生的釋迦、自然的彌勒。照我解釋,是否?
答:是的,不錯。
 
西安華清法師
(119)問:拈花示眾出於何經?
答:拈花示眾出於《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大藏經中無,續藏經中有之。
 
 
北平李廣權
(120)問:古雲:「法離見聞覺知,見聞覺知求法,非求法也。」照我解說,自性如如不動,是真知真覺,如古人雲:「是知而無知,不是無知而說知。」見聞覺知求法,若將妄念斷盡,是無始無明,空無所有,是無知而說知也;起一念,不知有、不知無,非空非有,歷歷孤明,是見聞覺知作用,非真如自性也。是否?
答:是。
 
(121)問:用話頭參禅,假如明心見性後,話頭還用不用?照我解釋,如用「本來面目在什麼地方」的話頭,無明窠窟比一個門,本來面目如主人翁在門裡,必須將門打開,始得見主人翁;如用意根參究「還我本來面目」的話頭,話頭比喻一個石頭,用石頭去打門,門打開看見主人翁的時候,石頭無用了,故悟後話頭不用,是否?
答:是。
 
(122)問:明心見性後,還念佛不念?或念阿彌陀佛?或念藥師佛?照我解釋,自性與諸佛無二無別,自性就是佛,還念什麼佛?自性遍滿十方,還有何處可生?是否?
答:不錯。
 
(123)問:明心見性的人,惟悟與悟乃能知之,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他人不知。我今說一古人的事情,有一個禅師,名歸真,他去見沩山和尚,沩山問他叫什麼名字,他答歸真,沩山問:「歸真何在?」他不能答,便轉下山去。行到半山,遇著仰山和尚,問他何故下山,他答:「被沩山問,不能答。」仰山教他答雲:「鼻裡耳裡。」乃返見沩山,沩照前問,他答:「鼻裡耳裡。」沩山告曰:「此話不是你的,是仰山的。」照上所講,故惟悟與悟乃能知之,不悟者不知。以上的辯論,是否?
答:是。
 
(124)問:結水成冰,溶冰成水。一般人說,迷時如結水成冰,悟時如溶冰成水。水性不壞,水性比為佛性,眾生迷悟,佛性依然。照我解說,佛性是如如不動的,那裡還有什麼迷悟?水性者比見聞覺知。結水成冰者,比見聞覺知起染緣;溶冰成水者,比見聞覺知起淨緣。結水成冰,溶冰成水,見聞覺知依然是見聞覺知,性非佛性。假如是佛性,則佛性有輪回,而忽冰忽水矣,以上辯論,是否?
答:是,不錯。
 
上海王小徐
(125)問:上次法師開示之語,弟子大旨尚能領會,但弟子於本來面目及「誰」字話頭,尤無下手處,惟「萬物歸一,一歸何處」,據弟子所見,萬物皆是六根六塵六識,一即是根本無明,如此用心,似乎有個入處,特不知合乎禅宗參究功夫否?
答:「萬法歸一,一歸何處」,是指自性能生萬法,遍滿虛空,非指六根六塵。根本無明、六根六塵是妄念,不是萬法。是萬念歸一念,用此一念,向根本無明用心參究。根本無明是空洞黑暗,從這裡打破,能生萬法的自性,就會發生出來了。照上所問,用功的路子,是不錯,萬法妄念不合,妄念是從見聞覺知生,萬法是從自性生。「三界唯心,萬法唯識」者,是指見聞覺知之認識;自性能生萬法,是遍滿虛空,包羅萬象。
 
南京聖清法師
(126)問:有一僧人說:「出家人在古時根基利,在今時根基鈍,古人修難修的法門,今人只宜修易修的法門。」如我解釋,此是自打退堂鼓的話。出家應修難修的法門,身既出家荷擔如來大法,難修的法門不修,莫非留與在家人修?古人根利,今人根鈍,今人會作飛機電燈,古人不會,根基利鈍,古今皆然。佛說汝等如病人,我如醫師,將藥方開示,汝若不吃,非醫之過。如指路人,將路途指示,不行,非指之過。是否?
答:不錯。
 
上海覺根法師
(127)問:法師所講〈真妄偈〉:「真法性本淨,妄念何由起?從真有妄生,此妄何所止?無初即無末,有終應有始。無始而無終,常懷懵茲理。」是誰說的?
答:是唐朝復禮法師說的,法師是明心見性的人,從自性中流露出來,大慈大悲,說此偈。在當時有根多的人,依此修行,皆明心見性。如我記得的,有一禅師,叫鳥窠道林禅師,就是現在西湖邊鳳林寺的開山祖師,也是依〈真妄偈〉修行悟道的。
 
上海陳寶賓
(128)問:為什麼和尚不結婚?是否佛教一切人都出家?
答:和尚不結婚,是因結婚以後有子女的累贅,為家務事纏縛,不能荷擔如來大法,到處宏揚佛法,普渡眾生。佛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佛是教一切眾生明白本有佛性,不受生死輪回的痛苦,不是教一切人都出家。
 
北平李廣權
(129)問:「研窮法理,以悟為則。」照我解釋,一切宗教哲學都是有窮有盡的,惟有佛法說,佛性是無窮無盡的。我們研究佛理,為解悟,照著去修,見性之後,為證悟。是否?
答:是。
 
廣州李義門
(130)問:一切眾生,能否在世間證得佛法?世間指娑婆世界。
答:有些古人,今生修行不悟,發願來生生娑婆世界,因娑婆世界太苦,故定生此娑婆世界明心見性,普渡眾生。因生他方世界太樂,假如在他方世界明心見性,證常寂光淨土,不受後有,就不能在娑婆世界度眾生。如釋迦佛,三十歲見性,四十九年說法,八十歲時肉體一壞,在常寂光淨土不受後有,就不能說法,信佛者還有經典在;如千百祖師證道後,肉身說法些年,肉身一壞,在常寂光淨土中不受後有,就不能說法,幸有其語錄在;故《華嚴經》雲:「佛身充滿於法界」。法界者,指遍滿虛空,無所不在而言也。又雲:「普現一切眾生前,隨緣赴感靡不周,而常處此菩提座。」佛身者,指法身言,非指肉身、西方阿彌陀佛報身、東方藥師佛報身而言,法身諸佛是一樣的,肉身、報身是兩樣的。這個娑婆中,眾生只要修行,遲早總要證得佛性的。
 
(131)問:設使一切眾生都信佛法,行三皈五戒,進而為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在此情況下,再一世紀後,一切眾生是否滅絕?因有人來問,不能答,故請問。
答:這個世界本是成住壞空、輪回著的。在世界未成以前世界乃空,而業識已有。所謂業識,乃一切眾生共業之通稱。在此業識內,佛性、無始無明、見聞覺知之性、六根、六塵等,均已共在。佛性、無始無明乃是人人一樣的,見聞覺知以下是人人不一樣的。由此一樣的及不一樣的共業,感成此宇宙山河萬物,並感生而出六道(天、人、地獄、畜生、鬼、阿修羅)之輪回。一切六道眾生,既皆有佛性,則六道中度脫一眾生,即佛道中多一圓覺者。如斯一切眾生皆盡,佛海大圓覺中無盡也。若照來問,只就人類眾生而言,則人類中度去一人,則他道眾生仍不時投生人類,非俟六道淨盡,人類不盡也;若就國族來講,若此一國人度去若干,他國人及他道眾生均可來此投生,亦無一國一族單就滅絕人類,或減少人類之事。若因受戒,斷淫欲而絕人類,殊不知只比丘、比丘尼斷淫,至於優婆塞、優婆夷,則只斷邪淫,並不斷正淫也;且斷欲出家,亦是聽個人自願,非勉強一切人為之。佛未曾教一切人出家,只教一切人修見佛性,如維摩诘居士、傅大士、龐居士等,悟道的居士,皆有妻孥。《華嚴經》雲:「眾生種種心性、種種知見、種種執著」,故若要一切人皆斷欲出家,實不可行。又《華嚴經》雲:「以大悲故處在家屬,以大慈故隨順妻子,於菩薩淨道無所障礙」。又照六道來講,因業識個個不同,故所感自然不同。一母所生五子,父精母血雖同,而五人個性不同,非能用勉強方法使之同也。佛法乃慢慢的用種種方法來度脫之,非必皆強使斷欲出家也。
 
(132)問:佛法與世間法,是二是一?抑可以並行?
答:是一。世間法即是佛法,佛法即是世間法。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自性遍滿世間,出世而言,菩提心為本,大悲心為用。至於不故殺、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不偷盜,五戒等,都是佛法也是世法。
 
北平李廣權
(133)問:有人說:「一念未動前,是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若能悟得,但要除卻煩惱妄想,然後方能證得。」照我解說,父母未生以前是中陰身,不是本來面目;一念未起前是無始無明,非本來面目。煩惱妄想從外來,何干汝事?煩惱妄想從內有,除了又起,是有輪回。一念不動是見聞覺知的淨緣;起煩惱妄想是染緣;染緣、淨緣除了,是空空洞洞的無始無明。自性是真知真覺,如如不動的,除卻染緣,起染緣,與自性了不相干。若能見性,煩惱妄想,皆變為自性。是否?
答:是。
 
天津潘復
(134)問:有人說:「發願往生東方,見藥師佛,聞法明心見性後,再回入娑婆世界,普渡眾生。」假如在東方明心見性,證常寂光淨土,不受後有,那處還有輪回投胎之事。如釋迦佛、阿難、馬鳴、龍樹及我國悟道者數千人,並無有言某人是從東方世界降生,某人從西方世界降生。唐朝有個梵僧,從空而至,見仰山和尚,師曰:「近離甚麼處?」曰:「西域。」師曰:「幾時離?」彼曰:「今早。」師曰:「何太遲生?」曰:「游山玩水。」師曰:「神通游戲,則不無阇黎,佛法還須老僧始得。」曰:「特來東土禮文殊,卻遇小釋迦。」後人始號仰山曰小釋迦,此亦梵僧稱贊仰山之語,非謂仰山乃釋迦應世也。又有說蓮池大師是阿彌陀佛應世,《雲棲法匯》之中,並無其說,都是後人附會的話。如唐朝新羅國(即今朝鮮)有個僧人,俗姓金,法名喬覺,外國僧人普通皆一手杖錫,一手托缽,制度如此,來在中國,住錫安徽九華山,因從前畫地藏王菩薩像,乃一手杖錫,一手持缽者。眾人既見此僧,以為乃地藏王菩薩化身。該僧老時,即在九華逝去,於是眾人皆附會其說。如是殊不可信。此等辯論不知是否?
答:是。
 
南京趙民新
(135)問:宇宙山河是為我們有的?或是我們為宇宙山河有的?
答:宇宙山河不能離開我們,我們不能離開宇宙山河。用田來比,假如我們不去種種子,他不會生長的;假如有種子而沒有田,我們也無米食。如有地而不蓋房,我們也無往處;如有工料而無地,我們也無由興蓋房屋。我們死了,房子地也帶不去,活著都不可少的。宇宙是我們過度的東西。照佛法來解釋,自性遍滿虛空,充塞宇宙,自性即宇宙,宇宙即自性。
 
上海王小徐
(136)問:弟子六根之中,似乎眼根偏利,例如見人問其姓名,但聞口說,往往轉身便忘。而見其名剌,則能牢記。又如英文能讀能寫,而英語說聽均頗勉強。他事類此亦多,故於佛法亦當用眼根返看。
答:不錯。
 
北平李廣權
(137)問:先天道說:五祖傳法與六祖,傳法指玄關一竅(玄關一竅者,六根歸於一念,歸於眉心印堂,不要散亂,秘密傳授)。六祖大師於賣柴聽客誦《金剛經》雲:「應無所往而生其心。」便豁然大悟,有四方面可以證明:最初他去見五祖,祖曰:「汝是嶺南人,又是獦獠,若為堪作佛?」六祖曰:「人雖有南北,佛性本無南北,獦獠身與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別?」由此看來,就是證明六祖已見佛性的一方面。五祖更欲與語,且見徒眾總在左右,乃令隨眾作務,六祖曰:「惠能啟和尚,弟子自心常生智慧,不離自性,即是福田。」由此看來,就是證明他已經見佛性之第二方面也。「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由此看來,就是證明他已經見佛性之第三方面也。及徒眾見偈,個個驚怪,五祖見眾人驚怪,恐人害他,曰:「亦未見性。」次日,祖潛至碓坊,見六祖腰石舂米,語曰:「求道之人當如是乎?」乃問曰:「米熟也未?」六祖曰:「米熟久矣,猶欠篩在。」欠篩者,乃自己見性猶未得師印證也,由此看來,就是證明他已經見佛性之第四方面也。五祖曰:「昔達磨大師初來此土,人未知信,故傳此衣,以為信體,代代相承,法則以心傳心,皆令自悟自解,自古佛佛惟傳本體,師師密付本心,衣為爭端,止汝勿傳,若傳此衣,命如懸絲。」五祖以前皆是白天印證(印證即兩方皆已見性,不過先到者證明後到者),六祖聽《金剛經》悟道,已由四方面可以證明,見五祖只是印證而已。自性與自性相同,以心印心,為什麼要三鼓傳法?因袈裟乃寶物,本來佛家不要寶物,因為自達磨以來,以此表信耳,但怕因寶物而起爭端,故乃於夜間予以印證也。因此袈裟乃何人見性,即歸何人所得故也。「衣為爭端,止汝不傳。」先天道借此造謠,乃謂五祖傳六祖,六祖永不傳。不傳者,不傳衣耳,其腳下有大澈大悟者四十三人,皆有史實可考。玄關一竅之說,害人不淺。密付者,指以心印心,非秘密傳授也,如六祖與惠明說法,祖曰:「汝可屏息諸緣,勿生一念,吾為汝說。」明良久,祖曰:「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惠明言下大悟,復問曰:「上來密語、密意外,還更有密意否?」祖曰:「與汝說者,即非密也,汝若返照,密在汝邊。」至於先天道教人受戒、行善,於世有益,惟見性之旨,與佛家見性之旨遠別。以上辯論,是否?
答:是,不錯。
 
南京月輪法師
(138)問:大慧禅師,大悟十八遍,小悟不知其數。如我解釋大慧悟道因緣,圓悟禅師舉問五祖法演禅師語曰:「我問:有句無句,如籐倚樹,意旨如何?」祖曰:「描也描不成,畫也畫不就。」又問:「樹倒籐枯時如何?」祖曰「相隨來也。」慧師當下豁然貫通。悟道一悟就悟,無階級、無層次、無大小。大悟、小悟指解悟之悟。其解深者為大悟,其解淺者為小悟。是否?
答:是,不錯。
 
華山北峰馬道長
(139)問:三教之性,是否同源?
答:一切眾生之自性,本同圓明普照,殊無二致,惟以世間聖賢所見未能盡達究竟。如儒家言「惟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此以「誠」為性。而又言「誠者天道也。」是以性歸本於天。又曰:「上天之載,無聲無臭至矣。」此乃以無聲無臭為性,無聲無臭者何?乃見聞覺知中之淨緣之性而已。淨緣與染緣相對,互為消長,互為生滅,故雲:未達究竟也;又如《道德經》中所言「無名天地之始」,此乃以無始無明為性。又雲:「吾既無身,吾有何患?」與「絕聖棄智」雲雲,以及道家無極之性,亦是以無始無明為性也,故雲:未達究竟。查三教同源之說,不見於儒家者說,而見於後世丹經甚多。若揆諸我佛本來妙明自性之旨,而皆有未達也。蓋佛性乃如如不動,遍滿虛空,充塞宇宙,真知真覺。如雲無極之性,則無知無覺,空無所有矣。孔家之性,亦是起念動念,是見聞覺知的作用,非真性也。談性之說,三教差別天淵矣!至於改惡遷善,則儒之忠恕、佛之慈悲、道之感應,其利益群生,則不異也。
 
 
北平李廣權
(140)問:「臥輪有伎倆,能斷百思想,對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長。」六祖聞之,曰:「此偈未明心地,若依而行之,是加系縛。」因示一偈曰:「惠能沒伎倆,不斷百思想,對境心數起,菩提作麼長?」照我解釋,「能斷百思想」,乃見聞覺知之淨緣,「六祖之沒伎倆」,乃指自性本無伎倆可言,「對境心數起」,乃指一念不可斷,妄念轉為菩提也。臥輪之斷了,不免又起,起了又斷,乃是輪回。是否?
答:不錯。
 
五台山寂光和尚
(141)問:呂巖真人,字洞賓,京川人也。唐末三舉不第,偶於長安酒肆,遇锺離權,授以延命術,自爾人莫之究。嘗游廬山歸宗寺,書鐘樓壁曰:「一日清閒自在身,六神和合報平安,丹田有寶休覓到,對鏡無心莫問禅。」未幾,道經黃龍山,睹紫雲成蓋,疑有異人,乃入谒。值龍擊鼓升堂,龍見,意必呂公也,欲誘而進,厲聲曰:「座旁有竊法者。」呂毅然出問:「一粒粟中藏世界,半升铛內煮山川,且道此意如何?」龍指曰:「這守屍鬼。」呂曰:「爭奈囊有長生不死藥。」龍曰:「饒經八萬劫,終是落空亡。」呂薄訝,飛劍脅之,劍不能入,遂再拜,求指歸。龍诘曰:「半升铛內煮山川即不問,如何是一粒粟中藏世界?」呂於言下頓契,作偈曰:「棄卻瓢囊槭碎琴,如今不戀汞中金,自從一見黃龍後,始覺從前錯用心。」龍囑令加護。依我所解,「六神和合報平安」,是起淨緣,一念歷歷孤明;「對鏡無心莫問禅」,是不往一切相,不執著一切相,即著作用,非佛性;「一粒粟中藏世界」,是自性能容納萬物,遍滿虛空。是否?
答:是。
 
(142)問:太原孚上座,初在揚州光孝寺講《涅槃經》。有禅者阻雪,因往聽講,至三因佛性,三德法身,廣談法身妙理,禅者失笑。師講罷,請禅者吃茶,白曰:「某甲素志狹劣,依文解義,適蒙見笑,且望見教。」禅者曰:「實笑座主不識法身。」師曰:「如此解說,何處不是?」曰:「請座主更說一遍。」師曰:「法身之理,猶如太虛,豎窮三際,橫亘十方,彌綸八極,包括二儀,隨緣赴感,靡不周遍。」曰:「不道座主說不是,只是說得法身量邊事,實未識法身在。」師曰:「既如是,禅德當為代說。」曰:「座主還信否?」師曰:「焉敢不信。」曰:「若如是,座主辍講旬日,於室內端然靜慮,收心攝念,善惡諸緣一時放卻。」師一依所教,從初夜至五更,聞鼓角聲,忽然契悟,便去扣門,禅者曰:「阿誰?」師曰:「某甲」。禅者咄曰:「教汝傳持大教,代佛說法,夜來為什麼醉酒臥街?」師曰:「禅德自來講經,將生身父母鼻孔扭捏,從今已去,更不敢如是。」禅者曰:「且去,來日相見。」師遂罷講。依我見解,為什麼上座以後不講經?是否「無法可說,是名說法。」隨拈一物,皆是佛法?
答:如是,如是。
 
 

上一篇:月溪法師:用佛法解釋人生真義
下一篇:月溪法師:月溪法師語錄(一)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