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不思議解脫境界
——《普賢行願品》偈頌(40)
第四講 ②
果平法師 講授
另外,就是對二乘道和菩薩道的回向。“若諸眾生。因其積集諸惡業故。所感一切極重苦果。我皆代受。令彼眾生悉得解脫。究竟成就無上菩提”。這一句話是大乘無我的回向。不但我要將善法回向眾生,我還希望眾生不願意承擔的惡業果報,由我自己一個人來承擔,這當然是一種大丈夫相,是一種無懼勇猛的心態。一般人很害怕自己招感惡業果報,但作為菩薩,他是不害怕的,他不但不害怕承擔惡報,還願意承擔所有眾生的果報。
當我們有時在接觸到一些大修行者時,就會發現,他在承擔自己生老病死等一切痛苦的時候,會把這一切痛苦觀想為一切眾生代受果報。我有一位師公定靜法師,她眼睛不好,因為年青時畫工筆,畫得太多,用眼過度,後來眼睛患上青光眼,看不見了,她也是隆蓮法師的同窗道友。
那時,我作為侍者經常在兩位老人身邊,我經常聽定靜師公說一句話:“我眼睛看不見,是在代一切眾生受苦。”我當時覺得很奇怪,您自己眼睛看不見了,怎麼能說在代一切眾生受苦呢?
後來通過菩提心的修學,我知道了這其實就是一種菩薩的發心。說我自己在承擔我的果報,但是我並不為承擔果報而痛苦,反而把這樣的承擔,當成是一種修菩提心的方便。當然這是教我們的一種修菩提心的善巧。
其實憑心而論,我們每個人肯定都會遇到一些違緣,遇到一些障礙,讓自己去承受,讓自己去擔當。但作為一般的人,在擔當違緣時是很不堪接受的,是不願意忍受的。甚至於我們很多時候,更希望把這個應該自己承擔的惡業,推卸給別人。但作為菩薩,從心量上來講,不應該這樣。菩薩不但要承擔自己的果報,還要希望這種果報,是代所有眾生承擔。如果發起這種心,那就不一樣了。雖然現在是在承擔自己的果報,但這卻成為菩薩修學菩提心的一種方便。這就是菩薩和凡夫的不一樣。
所以發了菩提心的人,當自己在承擔自己的痛苦時,可以這樣想想:我在承擔我的痛苦,也希望我現在的痛苦,是代替所有眾生承擔他們的痛苦,希望他是健康安樂的,所有眾生的痛苦由我一個人來承擔。
如果修行者能夠再再地發這樣的心,那麼真正哪一天,當有事情需要我們站出來,替眾生抵擋的時候,我們才會有這個勇氣。因為在我們的內心已經再再的薰習過了,我們已經非常熟練勇於替眾生受苦。
其實承擔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不願意承擔才是一種痛苦。所以很多時候,作為凡夫總會覺得“我不希望這樣,我不希望那樣”,要想逃避,但在這種逃避的過程中,反而讓自己的內心極其不安,煩惱重重。但作為一個修行人,如果自己能夠安住於當下,不但安住於當下,還願意替一切眾生遮風擋雨的話,這既是在承擔自己的果報,也是在修學自己的菩提心,這種善巧一定要掌握。我們在歡喜承擔的同時,惡業不但不會增長,反而讓自己增長善業。
因此在作回向時,普賢菩薩就作了這樣的回向,由眾生因造惡業,所感招的惡業果報,當這種惡報成熟時,希望我來承擔。而“令彼眾生究竟成就無上菩提”,讓我來承擔眾生的苦,而讓眾生都能成佛。不要說我們能這樣做到,就是聽到這樣的話,能夠照這樣發心,可以說,也是值得讓人稱頌的。就像世間能被世人所歌頌,能夠名垂千古的偉人,他們肯定也有這樣的心態,自己願意為別人承擔痛苦,他們也有這樣的心量,願意把安樂施予眾生。
“菩薩如是所修回向,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回向無有窮盡”。這也是普賢菩薩的一個誓言。我修這個回向,是無有窮盡的,“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我不是一時一刻的回向,而是永遠的回向,不但是永遠的回向,而且在我的內心永遠都沒有疲厭。
這是關於回向。我們昨天講到,七支供養在平時修法裡,它占的份量很重,每一部修法儀軌,如果仔細分析的話,裡面都包括了這七支供養。所以古來印度修行人,就把七支供養單獨提出來,叫做修“七支供”。
我們回顧一下昨天,除了講完七支供以外,還講到正修菩提願,《普賢行願品》為我們提供了一個修學次第,也就是說,如果我們要從凡夫趨入到菩薩,可以依次第拾級而登。對每一步台階只要我們認真去走,最後一定可以從凡夫成為一個真正的發心菩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