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黃威南居士:情到深處人孤獨 第十章 雜阿含經中的譬喻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情到深處人孤獨

第十章 雜阿含經中的譬喻

  佛陀說法善用譬喻,無常是佛陀說法內容的一個重點。因此在雜阿含經中有好一些關於無常的譬喻。在這裡為大家介紹一些有關的經典記載;和上一章一樣,我們將節錄一段原經文,然後再做白話譯述。

  ◆關於五陰無常的譬喻

  五陰,就是「五蘊」的別譯,是佛學術語;五陰就是:色(色是物質,在人而言,指的就是身體。)和四種心理作用:受(感覺)、想(思想)、行(意志或沖動)及識(識別、認知、判斷)。

  我們的身體是無常的,因為它會由童年的矮小,變化成長大後的高大;細胞有新陳代謝,頭發會轉白、掉落,皮膚會松弛、衰老......

  心理上的變化無常更不必說了。我們常常會感歎:人心難測,甚至有時連自己也不了解自己,這都是由於我們忽略了心理是隨環境等因素而時時變化的,一顆心東懸西掛的,自己從來都不曾覺察他的轉變,談何了解!

  雜阿含(佛光版)第四十二經分別以五種事物來譬喻五陰:

  「觀色如聚沫,受如水上泡,

  想如春時焰,諸行如芭蕉,

  諸識法如幻,......。」

  譯作白話就是:

  「那身體就像是水面上聚集的泡沫啊;

  感受有如雨點滴落水面,一起一滅的水泡呀,

  人的想象有如大熱天時的海市蜃樓;

  我們的意志和沖動仿似一棵芭蕉樹,一層一層剝開,裡面卻是空心的;

  一切的判斷和辨別作用倒像是魔術師用戲法所呈現的景象呢!」

  身體一直都在成長和衰老的變化中,這就好比一條急流,一直都在移動著,我們不能只取一滴水而說它是河,同樣也不能只取一個人童年時所拍的一張照而說這是他,現在已白發銀絲的那個人不是他。「河」,是整個流動的水的總稱,人也是整個生老病死的組合。我們此時此刻所看到的某人,事實上也只是整個生老病死的其中一瞥,就好比急流沖激之下所湧起的一個泡沫。

  感覺是在和外境有所接觸時而生起的,就好比雨點滴落水面,冒起來的水泡;雨滴不落,水泡便不起;水面上的泡泡便是這樣隨雨點的滴落、消失而一起一滅。感覺也是這樣:嗅到花的氣味便覺得香,不嗅則不香。

  人的想象和思維只是一種精神作用,未必和事實相符。就像海市蜃樓,有時雖然是遠方景物的折射,有時卻根本只是一片強光的映射,但是被又饑又渴的沙漠旅客以主觀描摹成了一片水源!

  我們的意志和沖動重復著「我要、我要、我一定要......」的訊息,但是,如果層層剖析,卻找不到一個「要東、要西」的「我」—我要好吃的,是在滿足味覺;我要看,滿足的是視覺;真好聽,只是聽覺在享受......如果沒有種種視、聽、看、觸的感官的話,感覺何由生起?那裡有一個「我」藏在身體裡面要這、要那?就像芭蕉樹干,層層剝開,中間豈有支柱?就是這層層「樹皮」的迭合,支撐整棵芭蕉;就是這種種感覺在「支撐」生命!(「生命」,只是身體和心理作用的無常變化,生滅相續的自然呈現!)

  認知作用是受到客觀因素的影響的。在昏黃的地方,白色可能因為受到視覺的限制而產生錯誤的辨識,使得我們會認為那是乳黃色。色盲的人,因為眼睛有殘障而連帶使認知作用失誤。這些事實都說明了,認知作用並非一定代表事實。譬如魔術師以催眠或光學等原理而幻化成的景象,如果不配合觸覺或味覺的復檢的話,你未必能夠單憑認知作用而論真判假。同樣的,電影特技利用有所限制的視野(鏡頭以內;銀幕上所映現的)而令我們的認知作用產生那個人在飛的判斷;如果我們永遠都不知道還有鏡頭以外的「障眼法」的話,這種錯誤的認知就會被我們確定為「真實」的;就如孩子們相信扮演超人的演員本身就是超人,並且相信他真的會飛。

  ◆關於壽命遷滅迅速的譬喻

  現在我們一起看看雜阿含(佛光版)第一○○一經的片段:

  時,有異比丘......合掌白佛:「壽命遷滅,遲速如何?」(中略)

  佛告比丘:「有四士夫手執強弓,一時放發,俱射四方。有一士夫及箭未落,接取四箭。雲何,比丘!如是士夫為捷疾不?」

  比丘白佛:「捷疾,世尊!」

  佛告比丘:「此接箭士夫雖復捷疾,有地神天子倍疾於彼,虛空神天倍疾地神,四王天子來去倍疾於虛空神天,日月天子復倍捷疾於四王天,導日月神

  復倍捷疾於日月天子。諸比丘!命行遷變倍疾於彼導日月神。是故,諸比丘!當勤方便,觀察命行無常迅速如是。」

  請看譯述:

  當時,有一位比丘合掌對佛陀問道:「壽命的生死變化,它的快慢如何?」

  佛陀告訴比丘:「有四個武士手拿強弓,同時射向東南西北四個方向。有一個武士在四支箭未落地之前,把它們全部接住。怎麼樣,比丘!你說,這個武士的速度快嗎?」

  比丘回答佛陀說:「很快,世尊!」

  佛陀告訴比丘說這個武士的速度雖然已經很快了,但是還有比他更快的地神,比地神更快的天神;除此之外,四王天子來去自如,速度又要比天神更快幾倍;四王天子之上,還有速度更快的日月天子;比起引導日月運行的天神來說,日月天子又還不如他們的迅速了!

  佛陀形容了種種非常迅速的情況之後,便說:「所以,比丘們!應該要知時時以觀察生命運行的無常變化,就像這種種譬喻那樣非常迅速,以此來警惕、提醒自己!」

  ◆以油燈來譬喻無常

  「......譬因膏油、因炷,燈明得然;彼油無常,炷亦無常,火亦無常,器亦無常。若有作是言:『無油、無炷、無火、無器,而所依起燈光,常、恆、住、不變易。』作是說者,為等說不?」

  (諸比丘尼)答言:「不也,尊者難陀!所以者何?緣油、炷、器然燈,彼油、炷、器悉無常,若無油、無炷、無器,所依燈光亦復隨滅、熄沒、清涼、真實。」(雜阿含卷十一)

  此段經文的白話譯述:

  難陀尊者說了一個譬喻:因為有燈油、有燈芯,所以燈才有光明;這燈油是無常的、燈芯也是無常的,被點著的火是無常的,燈器本身何嘗不是無常的?如果有人說:「沒有燈油、沒有燈芯、沒有火種、沒有燈器,而能夠使它們所產生的燈光永遠保持不變,一直照明。這種說法,是對的嗎?」

  聽他說法的比丘尼們回答說:「不,難陀尊者!為什麼呢?燈之所以可以被點亮,是因為有燈油、燈芯和燈器;這燈油、燈芯和燈器都是無常的;如果沒有了燈油、燈芯和燈器,它們所產生的燈光也將會隨之而熄滅、消失、清涼、真實。」

  —將燈譬人,你可若有所悟?

 

上一篇:黃威南居士:情到深處人孤獨 第九章 無常這個事實
下一篇:靜波法師:轉變觀念與臨終關懷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