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淨界法師:念佛止觀修學法要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念佛止觀修學法要

淨界法師講授

第一卷

《念佛止觀修學法要》。諸位法師慈悲!諸位居士,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好,請放掌。我們從今天開始用四堂課來解釋念佛止觀的方法。

在經典上,佛陀講到,修行的內涵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那麼我們整個佛法的修學基本上是兩個次第。剛開始是要求自己的身口二業能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就是我們剛開始要求自己從身口的斷惡修善來做一個基礎;那麼進一步我們就是要自淨其意,要求來淨化我們的思想。但是這個身口二業跟我們內在的思想事實上是有相互關系的。因為如果我們內心的思想是邪惡的,我們就很容易創造罪業;如果我們的思想是清淨的,我們也就容易創造善業。所以身口意的修學其實重點還是要以自淨其意——就是思想的改造、思想的淨化當作一個佛法修學的重點。

天台智者大師是把眾生分成了四個不同的種性。那麼第一種人呢叫作三途種性三途種性就是說,他的心是一種增上的惡心。這種人多數是對生命的因果完全不明白,或者是半信半疑。那麼這種人他認為生命是沒有軌則的,造善是不能招感安樂的果報,造惡也不能招感痛苦的果報,所以他對生命的訴求就是及時地行樂。所以他在做什麼事情,他內心當中沒有任何的道理作標准,完全跟著感覺走,心隨妄轉。我現在打什麼妄想就去做了,我現在生起什麼念頭就去做了,他的生命是完全沒有任何章法的。這種人當然就很容易生起欲望的煩惱。那麼三途種性的意思就是說,智者大師說這種人他在三界的流轉當中多數都是在三惡道呆過去的,即使從三惡道出來得到人身,他一下子又到三惡道去了。因為這種人他是完全沒有對真理的了解,講增上的惡心的三途種性

第二種人是屬於增上的善心,智者大師說這種人是人天種性。就是說身為一個凡夫他也有一些欲望煩惱,但是他對業果的道理有很深刻的學習跟理解,他知道生命是遵循著一定的軌則,在三界的流轉當中,是因為善業去創造安樂的果報,由罪業去招感痛苦的果報,他對這個善惡的軌則生起堅定不移的理解。那麼他就用這種因果的道理呢,經常來克制自己的欲望,克制自己的煩惱,因為他不想痛苦,所以他開始去以這個業果的道理來調伏自己的欲望。那麼這種人他的生命當中呢,善心就比較強,偶爾起起煩惱,但是因為他對道理的理解,他有一種慚愧心來克制自己、調伏自己,那麼這種人的種性叫人天種性。就是說他的生命當中在六道輪回當中,他多分是在人天果報裡面活動的,這種人叫做人天種性,他對業果是有深刻的理解。

那麼第三種人是二乘種性二乘種性基本上對生命的苦谛做很深入的觀察,觀察這個三界是沒有價值的,透過無常、苦谛的觀察。那麼當然從大乘佛法認為他是比較悲觀的,但是他對五欲身心基本上、他認為三界的果報體不管是善業所招感的是安樂果報或者是罪業所招感的痛苦果報,三界就像火宅一樣,觀三界如牢獄,視生死如冤家但求自度,不欲度人。那麼二乘種性的人他的一個特色就是出離心很強,那麼他一心一意地想要遠離這個三界的火宅,但是他對積功累德、廣度眾生呢不生好樂,那麼這種人叫作二乘種性。如果他不加以調整,那麼他的生命就很容易趨向於涅槃。

那麼第四種人是智者大師贊歎的菩薩種性菩薩種性,他能夠有智慧來觀察三界的無常、苦,他也有大悲心來憐憫眾生,就是悲智雙運。那麼這種種性的眾生,他的生命就能夠趨向佛道,成就究竟的安樂。

所以我們在座的諸位基本上我們是有四種種性的差別,那麼也就影響到我們整個生命的一個差別的果報。當然佛法是講到緣起性空,就是這個種性的差別是可以透過佛法的修學而加以改變,這個改變的方法就是止觀。所以今天的止觀就是改變我們內心的思想,特別是一些顛倒的思想。透過思想的改變,我們就會改變我們的行為,乃至於改變我們未來的生命。所以這個課程的主題就是《念佛止觀修學法要》,主要是透過念佛止觀的方法來修正我們錯誤的思想。

我們看講義,將述此義,大科分四:

甲一、總標念佛法要,首先我們解釋念佛的方法。

甲二、別明止觀體性,第二個是說明止跟觀的體性。

甲三、正示念佛止觀方法。前面是各別地解釋念佛跟止觀各別的內涵,第三段就是我們的主題,就是把念佛跟止觀相互的一個運用作一個介紹。

甲四、結示勸修,我們作一個前面的回顧跟總結。

首先我們看甲一、總標念佛法要。這當中分兩科,先看第一科的明念佛超勝。這一科是蕅益大師的一段《彌陀要解》的開示,我們先把它念一遍:

原夫諸佛,憫念群迷,隨機施化,隨歸元無二,而方便多門。然於一切方便之中,求其至直捷、至圓頓者,則莫若念佛求生淨土。又於一切念佛法門之中,求其至簡易、至穩當者,則莫若信願專持名號。是故《淨土三經》,並行於世,而古人獨以《阿彌陀經》列為日課,豈非有見於“持名”一法,普被三根,攝事理以無遺,統宗教而無外,尤為不可思議也哉!

好,我們看第三面,我們把蕅益大師的開示作一個簡要的說明。那麼這段呢,主要是講到淨土法門在一般法門當中殊勝的地方。那麼這當中呢,我們先分兩段。第一個,先總敘功能,先把佛法的修習的差別說出來。那麼在十方諸佛呢,他們在大般涅槃的寂靜安樂當中,都是以大悲心來憐憫這些流轉的眾生。那麼佛陀在度化眾生,基本上是隨順眾生的根機而施設不同的教法,這當中呢,三世諸佛在施設教法是遵循兩個規則。第一個是雖歸元無二而方便多門,第二個是方便有多門。那麼佛陀在施設教法呢,有兩個主題:第一個是契理,就是契合三世諸佛實相的道理。比如說業果的道理、或者是空性的道理、或者是真如的道理,那麼這種道理是不能隨時空改變的,是不變的,就是說佛陀在三千年前是這樣講,現在也是這樣講。第二個是契機,這個契機就是有它的隨緣、方便,比如說我們今天契入這個道理,你可以參禅或者持咒或者念佛等等。就是說三世諸佛在施設教法有他的契理性跟契機性。

那麼再看第二段,別顯淨宗。在整個方便當中,這個地方我們是針對契機來說啦,在一切的方便的施設法門當中,我們如果要找到一個特別的直接而且特別圓頓,下手特別簡單而成就特別高超的,則莫若念佛求生淨土。那麼在所有的契入真理的方便當中呢,以念佛是最為直接跟最為圓頓的。

那麼這個地方我們作一個簡單的說明。當然,其實我們講方便啊,方便有多門,那麼契入諸法實相有多種方便,但是這個方便其實不離開止觀,沒有一個宗派的修行能離開止觀的。但是這個地方的差別就是所觀境有差別,他所依止的、所觀察的境界有差別。那麼智者大師把這個整個佛法的所觀境分成了三類:第一個是觀察眾生法,第二個是觀察佛法,第三個是觀察心法。我們簡單地解釋一下。那麼智者大師在解釋《法華經》,就是《妙法蓮華經》,九旬談妙,那麼什麼是妙法呢?智者大師就分成眾生法妙、佛法妙、心法妙。那麼我們在修止觀的時侯,第一個我們可以選擇觀察眾生法,就是這個五蘊,我們現前的色、受、想、行、識,就是觀察我們這個身心世界。那麼基本上這個小乘的學者啊,我們看《阿含經》或者《阿毗達摩論》,小乘的經論,他的所觀境是偏重在觀察我們的身心世界。觀察身心世界在整個小乘的傳承啊,他是用不淨、苦、無常、無我這個四念處來觀,用四種的光明智慧來照我們的身心世界。所以小乘學者基本上對生命采取比較悲觀的,認為生命是沒有價值的,因為不淨、苦、無常、無我。所以當然,一切法因緣生,他不斷觀察以後,就把生命的這種相續的力量給消失掉,就是到了這種偏空的涅槃。所以一般來說呢,以這個五蘊為所觀境的,小乘的學者多分是采取這樣的方法。第二種的所觀境是以佛法界為所觀境。佛法界當然是萬德莊嚴,依正莊嚴。以佛法界為所觀境的,在整個宗派當中,密宗、淨土宗的本尊相應法,是經常采用這種方法。你看密宗他是觀文殊菩薩,以文殊菩薩為本尊,觀察他的相好、他的功德;淨土宗當然是以阿彌陀佛為本尊,觀察阿彌陀佛的正報、依報的莊嚴。當然,這樣的心態跟前面的觀五蘊就不同,因為你觀五蘊的話,你馬上知道五蘊的生死是有很多過失的;那麼在觀察以佛為所觀境的時候,他內心當中是贊歎跟皈依的,因為他觀的是一個佛的功德,所以他的當初的心情是一種贊歎的心情、皈依的心情來直接地契入本尊的功德,他基本上的觀法是樂觀的、肯定的這一面。那麼第三種觀法是觀心,像天台宗、唯識宗是觀現前一念心性。當然天台宗觀心,是觀這個即空、即假、即中,它剛開始是強調是要從假入空,天台宗的第一個層次就是說你在觀心的時候,你會發覺到我的心有善的功能也有惡的功能,但是你這個時候要把這些善惡因緣所生的功能都把它撥開來,觀到你內心的最深的、不生不滅的、清淨的本性,那麼這個時候你就知道原來,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就是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諸佛是已成之佛,其體無別。就是,從因緣所生法,雖然我是有種種的煩惱跟罪障,從因緣所生法,諸佛是有種種的功德莊嚴,但是當我們把因緣所生法都撥開了以後,我們發覺我們的本性是,三世諸佛也是一如無二如,這點在天台宗是非常重視這個觀念的。就是剛開始在觀心,是把心帶回家,就是先把心歸零,就是你先回到我們心的最初的原點,就是禅宗說的本來面目。那麼這個時候你會知道,其實我跟諸佛是沒有差別的,只是一種時間的差別,就是我遲早要成佛,因為我本性如此,我跟諸佛所差別的只是我的時間還不夠。那麼從本自清淨,換句話說,只要我通過忏悔業障、積聚資糧,我就能夠有一天跟諸佛一樣。所以在菩薩戒的戒體當中就很強調你對本性的勝解,因為這是你能夠納受菩薩戒戒體的關鍵。當然他的即空,他這個時候一開始從假如空啦,空當然是無有少法可得,但是他有時候從空出假,他又從無有少法可得的心當中出來,出來的時候就跟境界接觸,他又知道,雖然是清淨但是因果絲毫不爽,有雜染的因緣、清淨的因緣、有十法界的因果。

那麼當然觀心法門是一種心地法門,它是偏重在一種真如的觀察智,是無相形。前面的眾生法跟佛法偏重在有相形。有相形當中呢,眾生法當然它是一種屬於這種消滅形的,他觀察五蘊身心呢是用不淨、苦、無常、無我,他的心態是要把這個生命消失掉。那麼淨土宗觀察佛的功德是肯定的,我要成就像諸佛一樣的依正莊嚴。所以這個地方大家一定要清楚,同樣是修止觀,但所觀境是有所不同。不過蕅益大師的意思就是說呢,在三種的所觀境當中,站在成佛之道,講到最直接而且最圓頓的是以念佛、直接憶念佛的功德來求生淨土,這件事情是最直接、最圓頓,因為它有佛力的加被,那麼這是第一層的比較。我們再看第二層的比較,他是由粗到細,把這個所觀境慢慢地做一個比較。

又於一切念佛法門之中,求其至簡易、至穩當者,則莫若信願專持名號。我們說過在念佛法門當中,主要是一種本尊相應,所謂的相應就是感應道交。感應道交就是我們這一念苦惱的心跟阿彌陀佛功德的心要能夠接觸。那麼接觸就要有方法啦,那麼在淨土宗的傳承呢,我們這念心跟彌陀的功德要接觸啊,有三種的選擇。第一個是觀像。你找一個阿彌陀佛的像,你眼睛打開來,你用眼睛去取這個阿彌陀佛的像,那麼把這個像記住,然後眼睛再閉起來,閉起來你看看在閉起來的時候你心中可不可以把這個影像現出來,那麼你剛開始會覺得很模糊,模糊的時候再打開,再看一次,再看一次呢再把這個像再取下來,再眼睛閉住,把這個像在心中再現出來,經過你一次一次的重復,到最後,你心中現的影像跟外面的影像是完全一樣的,清楚分別,這個時候你就成功了。觀像念佛,你的所觀境是一尊佛像,可能是一張紙做的或者是木頭做的,都沒關系,總之你要取那個像在心中顯現出來。第二種的修行是觀想觀想就是前面沒有像,但是你假借經論的文字隨文入觀——阿彌陀佛有八萬四千相、一一相有八萬四千好、一一好有八萬四千光明,你就隨文入觀,把文字的相在你心中變現出一種佛的影像出來,這個時候也是要如鏡現像,經典上說,就像鏡子清楚把影像現出來一樣。這樣的一個方法也可以跟彌陀感應道交。第三種是憶念阿彌陀佛的聲號,就是以聲音——南無阿彌陀佛。您能夠,這個聲音呢,你自己能夠在心中創造一個聲音,然後你再把這個聲音聽回去,你只要聽得到你自己佛號的聲音,這個就是感應道交了。這三個方法。因為,我們說過,淨土法門是一個他力法門。他力法門就是,不管你用什麼方法,你一定要想盡一切辦法使令你的心跟彌陀的功德接觸,就是感應,這兩條線要能夠接觸。當然我們不能胡思亂想啦,什麼方法都是要傳承,那麼淨土宗的傳承,你有三個選擇:第一個觀想,第二個觀像,第三個持名。

那麼前面說過,在所有的方法當中,念佛是最直接、最圓頓。那麼如果我們再微細地分析呢,在三種的念佛當中,我們要找一個下手最簡易、成功的比例最高、最穩當的,那就是以信願的心來執持名號。執持名號是特別的簡易跟穩當,特別在臨命終又是關鍵。淨土宗他的感應是在臨命終的時候,臨命終的時候要蒙佛接引往生西方。在臨命終的時候我們是亂心位啊,所以憶念彌陀的聖號是最為簡單。是故《淨土三經》,並行於世,而古人獨以《阿彌陀經》列為日課,這是表示在《淨土三經》當中,《無量壽經》、《觀經》、《阿彌陀經》。當然《觀經》是講觀想、觀像,觀想觀像的所緣境太過於復雜了,我們一般人心思太粗重,境細心粗,觀難成就。那麼《無量壽經呢》,它是強調發菩提心,一心專念阿彌陀佛,修諸功德,它要你修諸功德、發菩提心,對有些在家居士也有困難。那麼《阿彌陀經》的特色啊,我們讀《阿彌陀經》你會知道,釋迦牟尼佛在講到修行的因地,釋迦牟尼佛對其它的助行,持戒、修福,只字不提。只有說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七日,一心不亂。但是要我們執持名號,其它的法門完全不提。所以說這樣子的一個方便啊,在跟彌陀感應道交當中,執持名號這個法門就特別地普被三根,對我們一個忙碌的現代人來說,特別地方便。這也就是為什麼淨土的經論這麼多,但是歷代的祖師呢,這種大智慧啊,只是把《阿彌陀經》列為我們的每天的晚課,那麼因為執持名號的法門普被三根,而且有事有理,這的確是一個不可思議的法門。那麼這個地方的開示主要是說,我們在修止觀之前,你一定要先選擇你的所觀境,因為你的所觀境會影像到你後來的結果。當然從這個地方呢,蕅益大師是以阿彌陀佛的聖號為所觀境。

在中國的叢林啊,我們看《淨土聖賢錄》講到一個事情,就是有一個法師叫做冬瓜和尚。冬瓜和尚他長得矮矮胖胖的,就像冬瓜一樣。古時候的叢林不是在都市,是在山中。古時候他下山一次要三個小時,上山三個小時,就六個小時。古時的叢林如果諸位去研究,他就像一個小社會一樣,是分工合作的。到了早課做完,吃完早餐,你參禅的到禅堂去,念佛的到念佛堂去,你要聽教的到講堂去,那麼工作,你是屬於執事的,就去工作。那麼冬瓜和尚他的工作是采購,就是每天為大眾師去買一些飯菜。早餐以後就從山中走下來到菜市場去,眾生這些雜亂的環境,去買這種飯菜等等,買完以後再走上山去,一天就是做這個事情。那麼一年一年過去,當然修一點福報啦,但是福報是不能調伏煩惱的。所以時間久了,他就感到弟子心不安,他覺得內心當中有這個煩惱波動,雖然他積聚善業,但是臨命終時沒有把握,他就希望找一個解脫的法門,他覺得,我出家不能老是修福報,太可惜了。那麼這一天呢,就有一個法師來掛單,剛好住在冬瓜和尚的隔壁。他就跟他請教說,我現在是真的想要修行,出家這麼久,時間也過了很多了,有什麼法門能夠簡單地、直接了當讓我能契入重點?法師說:你是干什麼的?他說我是采購啊,整天要去菜市場買東西。他說,這樣的話所有的法門都不適合你,你就是念阿彌陀佛的聖號,然後以這樣的功德一心一意地求生淨土!那麼冬瓜和尚他這個人是單純啊,他聽了以後就相信了,念佛!他當然做事還是每天去菜市場買菜,心中就念佛。看《淨土聖賢錄》,不到三年,不到三年的功夫,這一天做早課,做完以後大家下殿,冬瓜和尚就跟維那師說:大家且慢!哈哈,我今天要往生淨土了,大家來幫我念念佛,幫我送一程!惟那師一想,平常念佛堂也沒看到你人,你要求生淨土?大家半信半疑啦,但是想說寧可信其有,為他念佛。念了一段時間以後,他果然就在大眾當中在打坐的時候坐化了,坐化的時候他還講出一個偈頌,古人都會留一句話給大家參一參。他說是:“終日走街坊,心中念佛忙。世人皆不知,別有一天堂。”那麼他這個偈頌剛開始是描述他的身體的狀態,他說,你看我的身體啊,“終日走街坊”,哎,這個冬瓜和尚又出去買東西了,又跑回來,跑來跑去;但是你可知道我的內心啊,“心中念佛忙”,我的心中已經有一個法寶,跟以前的冬瓜和尚已經不一樣了,和以前那個散散亂亂、心中沒有皈依處的冬瓜和尚不一樣了。“世人皆不知,別有一天堂。”你們都不知道我內心當中啊,“別有一天堂。”

當然冬瓜和尚的成功,我們可以做一個檢討。就是說,如果我們今天很務實地去面對我們自己的狀態,談玄說妙我看是不必,就是你很務實地面對你的現前因緣,我們不能夠違背因緣,你的家庭、你的工作時間,七除八扣,你的時間不多了。那麼我們在這樣的有限的時間當中,我們應該去找尋一個什麼樣的所觀境,特別契合我們的根基,這件事情就非常重要。所以印光大師說:藥沒有好壞,治病就是良藥;法也沒有高下,契機就是妙法。無量無邊的法門,什麼是妙法呢?契合你現在的因緣,這個法門就是妙法。所以這個地方,蕅益大師的意思就是說,佛法為了攝受眾生,開出了無量法門,在無量法門當中最直接、最圓頓的是念佛,就是他力加被的本尊相應,在念佛當中,三種念佛又以持名最為簡易、最為穩當。這就是為什麼在整個三種念佛當中,持名的法門,這個傳承一直沒有斷,那麼它的理由在這個地方,因為他簡單、容易做到而且成功率最高。

好,我們再看第四面。前面是大致地把我們的所觀境、念佛法門的所觀境以阿彌陀佛的聖號來做一個解釋。所觀境就是說,我們講一心歸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問題是誰代表阿彌陀佛呢?這是個問題。你說你皈依,那麼佛在哪裡?這是個問題。站在一種《阿彌陀經》的傳承,就是以阿彌陀佛的聲音,以南無阿彌陀佛這個聲音為所觀境、為你的皈依處。這個地方諸位要注意一個重點,我昨天也講了這個觀念,不管你今天是發出台語的聲音或者國語的聲音,你要永遠相信,你所創造的聲音就是阿彌陀佛的化身,這個很重要!不管你用什麼聲音來表達阿彌陀佛,你要永遠相信,你所創造的聲音,這個聲音就總持阿彌陀佛的所有的功德,他就是阿彌陀佛的代表!這一點你一定要有這樣的觀念。否則這句佛號他對你就不能產生救拔的力量。

在修習念佛的時候的止觀,第一個,我們透過重重的選擇,我們選擇佛號為所觀境,進一步我們再說明整個念佛的操作方法。我們看第四面,乙二、示念佛方法。我們先把它念一遍:

信願持名,一經大旨。信願為慧行,持名為行行。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淺深。故慧行為前導,行行為正修,如目足並運。

好,這一段是《<阿彌陀經>要解》裡面的一段話,我們分成三段來說明。

第一個總標:信願持名,一經大旨。整個《阿彌陀經》它的修學內涵就是三資糧:信願持名信願持名在正式的修學應該先成就。就是說你內心當中要有一個目標,你自己要能夠觀察到娑婆世界的苦、極樂世界的樂,娑婆世界的雜染、極樂世界的清淨,那麼這個時候呢,你生起一種厭離娑婆、欣求極樂的希望。一個人一有希望,你才能產生行動。那麼產生厭離以後呢,這個時候你觀察你自己沒有成就厭離娑婆、欣求極樂的力量,你自己沒有能力。那麼這個時候誰有能力呢?相信阿彌陀佛的功德、他的本願功德對你有救拔的力量,相信阿彌陀佛的功德是無所不在的,而且他能夠引導你厭離娑婆、欣求極樂,你對阿彌陀佛的功德有信心,依止這樣的信願的心情來憶念阿彌陀佛的聖號。那麼這個是整個《阿彌陀經》的主要的修學的宗旨。這段是把修學的宗旨標出來,信願持名三種資糧。

那麼信願跟持名的關系呢,看第二段:信願為慧行,持名為行行。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淺深。這段是很重要。信願,在蕅益大師呢,它是一種慧行,它是一種觀照的智慧,它是一種觀照力。換句話說,我們對彌陀的信心跟願力啊,是透過,它是屬於觀照而產生的;那麼持名呢,它是一種行動力,它是一種,止的力量,一種念力。那麼我們在求生淨土的過程當中呢,講到往生與否,是從你的信願的堅定與否來判斷,那麼至於你往生以後品位的高低呢,那就看你的念力,你念佛的這個力量到達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的淺深來判定。這個地方就是說啊,念佛法門它的一個特點啊,它很強調你對佛號的皈依的心情,這個是決定你往生的一個關鍵!至於往生以後的品位,就看你這句佛號念起來有多大的力量。

我在台灣啊,曾經去一個商店買東西。商店的老板是一個一貫道的教徒,看那意思,他也是一貫道的一個高階的一個老師了。那麼他問我說,這個一貫道教徒問我,你們寺廟什麼時候打佛七?我說,唉!你不是一貫道嗎,你為什麼對打佛七有興趣?他說,念佛念下來啊,心安靜。他說他平常都念佛。我跟他解釋說阿彌陀佛的聖號他有多大的功德、有救拔你的功德,他完全不相信,完全不相信,那我說那你念佛干什麼呢?他說念佛把心靜一靜,如此而已。其實他不能往生啊!就是說,阿彌陀佛的聖號對他的功能只是把他的心靜一靜,如此而已,他是把佛號當做一種攝心的方便。你看這件事是不是很可惜呢?當然我們也相信阿彌陀佛的聖號在他的心中運作的時候,會有一些善業的力量,但是如果站在一種解脫生死,那就沒辦法了,因為他信願不具足。那為什麼信願不具足呢?他就是沒有好好學習淨土的經論、對阿彌陀佛的功德生起理解、生起信心、生起皈依。

所以說世間上的事情啊,說是一切法空諸法無自性、一切從緣起。你會發覺,什麼叫法空啊?這個法呢,它是無自性。當然這個法很多了,我們以阿彌陀佛(來說),為什麼阿彌陀佛的聖號在有些人心中運轉的時候,他能夠產生那麼大的力量;阿彌陀佛的聖號在有些眾生的心裡面運轉,他產生的力量非常薄弱,發揮不了那種救拔的力量,只是增長一些善業,就是把這個摩尼寶珠換幾個糖果吃吃,這個地方就是我們沒有好好地學習教理,就有這個問題!摩尼寶珠在心中運轉的時候,我們內心跟他感應不夠、皈依不夠,也就發揮不了這樣滅罪生善乃至解脫生死的力量。所以這個地方,蕅益大師他的慈悲心啊,特別地標出,你今天念阿彌陀佛的聖號是不是能夠成就感應道交,是在信願之有無。你心中是不是有一種希望要離開三界,你有一種希望要到淨土去?而且你相信阿彌陀佛一定能夠幫助你,你相信這件事情。就是說你臨命終的時候,你到了加護病房,這個時候誰也幫不了你了,你的眷屬在旁邊除了哭泣以外什麼事情都不能做,你的錢財、你很辛苦地追求的地位、別人對你的恭敬贊歎,這下子都沒有效果了。那麼這個時候你把心中的佛號現出來,你真的相信佛號能夠救拔你,你相信嗎?這是個問題。如果你不相信,你可能就開始疑惑,念幾句佛號轉成念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念幾句轉成地藏王菩薩,那就完蛋了。就是說,阿彌陀佛的聖號為什麼你在心中運轉的時候產生不了力量,同樣一句佛號在印光大師的心中運轉的時候,他的力量這麼大?就是我們內心當中沒有栽培我們對佛號的皈依!這個地方就是我們後面講到,我們如何透過觀察、思惟來作一些心理建設,這個後面會講到。當然如果我們對自己的要求更高,我不但是往生還要上品上生,那你這個佛號就要有一點力量!不過我們剛開始先不要給自己這麼高的標准說是要得到禅定啊,起碼你先要求自己對佛號生起強烈的皈依的心情。那麼諸位要知道一點,一切法因緣生,只要你透過正確的方法,這個功德就會出現,任何人都可以做到。就是說,此生故彼生、此有故彼有。歷代的祖師他透過這個方法思惟,他可以成就這個功德,你也可以透過這個方法得到這個功德。問題是你這個方法有沒有正確。所以對佛號生起信願不是困難,困難是你方法是不是掌握得對。那麼這就是我們講到第二段,把這個信願跟持名的關系說明。

第三段做總結:故慧行為前導,行行為正修,如目足並運。所以呢,我們在念佛的時候我們對於彌陀的功德的觀察,這是一種前導,擬定我們念佛的目標。如果我們念佛,比如說打佛七,打板你就去念佛、放下你就出來,你為什麼念佛你也不知道,那麼你每一句佛號都沒有信願的指導,這個佛號就變成了人天的善法,發揮不出救拔的力量。所以,你整個念佛當中,一定要有這種智慧的觀察,以信願為前導,那麼以佛號為你一種前進的動力,講出一個譬喻啦,如目足雙運。就像你開車,你開車一定要把燈光打開,就像眼睛的關照,那麼燈光的關照就是我們的信願,那麼引擎的動力就是我們佛號的力量,那麼這兩個是缺一不可的,缺一不可的。

目足並運是這樣子的,如果說從一個成就的次第上來說,你剛開始要先成就信願。那麼你對佛號功德的信心,你也知道你念佛的目的是要厭離娑婆,你念佛不只是我身體病痛我念念佛把這個病痛消失就好了,你要求往生。剛開始你要先透過經論的學習,生起皈依的心;由皈依的心,你自己要安排一下定課,因為你這個時候,你會覺得佛號對你很重要了,你臨命終就靠他了!那麼你做一些定課以後,你的佛號在心中的力量慢慢地增長,對妄想有所調伏,這個時候,你對佛號的信心就會加強、會加強,這時你對佛號的信心就從一個理解到真實的受益,你有一些宗教情操的感應啊,這個時候你對於彌陀的功德會加強一份的信心,這個時候你又能夠進一步地念佛,你會把念佛的時間來加長。所以這個事實上,信願持名是互相增長,你剛開始是信願及持名持名以後,你會加強你的信願,你會帶動另一個層次的持名,所以這兩個應該是分不開的。那麼剛開始下手,應該先培養信願,這是基礎。

好,我們這堂課先講到這個地方,先把念佛的方法做一個說明,休息十分鐘。 

 

第二卷

好,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五面。第五面,甲二、別明止觀體性。那麼前面一堂課呢,我們是講到念佛的一些方法,這一課是講到的體性。這當中分兩科,先說明的體性,再說明的體性。

我們首先看乙一的止的體性。這當中我們提出了兩個內涵,一個是《菩提道次第略論》,第二個是《解深密經》。第一個是略說,第二個是廣說。

先看第一個,以善緣心,心一境性,諸三摩地,悉皆攝為奢摩他品。那麼這段論文,我們再解釋分兩段,先解釋修習止的因相,看因地的相貌。那麼修習止呢就是有兩個因相,第一個以善緣心。那麼修習止,他的內心是一種善良的心。比如說我們今天去偷一個人的東西,那麼偷東西當然是貪欲的煩惱了,雖然你很專注,這個不能列為止,因為這個是跟煩惱相應的。所以修止的第一個條件,他必須是跟無貪、無嗔、無癡的善良的心相應,這是第一個。第二個,心一境性。當然第二個是主題了。那麼我們凡夫的心啊是攀緣心,就像這個猴子在抓這個樹枝一樣,抓了一個樹枝就放掉前一個樹枝,再抓一個樹枝再放掉下一個樹枝。所以我們如果平常去觀察這一念心,它是不喜歡安住在一個單一的所緣境,不喜歡的。如果我們不訓練,我們的心是不斷地變化的。但是這個修,它必須要強迫自己——不能念要他念、不能專要他專!那麼你首先一定要選擇一個所緣境,然後強迫自己的心專一、相續地在所緣境安住。修止剛開始都是強迫的,強迫習慣以後它就自然。所以它這個止的所緣境,簡單講就是內心專一相續在一個單一的所緣境。所以我們說什麼是修止的體性?簡單地說就是心一境性,那麼這個是一個因地的修行內涵。

那麼我們怎麼知道這個禅定的止是成功了呢?這以下講它的果地的相貌:諸三摩地。修止的功德相是三摩地三摩地就是等持——平等持心、於一境轉。那麼我們的心平常是不平等。什麼叫不平等呢?就是我們的心不是打妄想就是昏沉,不是昏沉就是妄想。那麼打妄想的時候是躁動的,心太高了,躁動;如果不躁動就昏沉了,心太低了,太沉。那麼這時的平等持心呢,以平等來攝持這一念心,就是你這個時候不是昏沉,是一種明了的狀態;它也不是妄想,它是寂靜的狀態;它是明了而寂靜、寂靜而明了,在一個單一的所緣境安住,叫平等持心、於一境轉,在一個所緣境裡面相續地運轉、相續地安住。所以這個就是等持,就是你對於所緣境,假如你是念佛,你心中在佛號安住的時候呢是明了又寂靜、寂靜又明了,那麼這就是修的一個功德相。那麼這樣子的功德呢,都是奢摩他的因相跟果相。所以簡單地說呢,不管你今天是持大悲咒或者是念佛或者是念觀世音菩薩,所謂的就是你面對你的所緣境的時候是明了而寂靜的、寂靜又明了的,他破除了妄想的躁動,也破除了這種昏沉的昏昧。那麼這個是一個簡單的說明。

我們看第二段的《解深密經》講得更清楚了:獨處空閒,作意思惟,復即於此能思惟心,內心相續作意思惟;如是正行多安住故,起身輕安,及心輕安,是名奢摩他品。

那麼這個地方我們分成三段來說明。第一個是說明修習這個禅定這個的環境。我們剛開始修獨處空閒,你要找一個寂靜的處所。因為我們平常的心太過於散亂,那麼現在你規定你自己的心要安住在佛號,這本身內心他一定會抗拒,攀緣心的等流會抗拒。如果你自己的妄想抗拒,你又在一個嘈雜的環境,那你這個內憂外患呢,你就更難成功。所以剛開始你修習這個止,你要找一個沒有人干擾的處所,比如說在你的佛堂,把電話線拿起來。你剛開始你要全心全意地的去調伏你心中的昏沉跟掉舉,你一定要讓你的外在環境沒有干擾,不要再增加你的負擔。所以剛開始你這個修止的環境的選擇非常重要,要找一個寂靜的處所。

第二個,正式講到它的方法——作意思惟。這個地方的作意思惟說啊,善取所緣境的相貌。就是說你修止一定有所緣境,那你的心一定要取,就像我的手去抓這個扶尺一樣,當然他這個不是手是心。那麼善取所緣境的相貌就是說,你既然修止,你一定要把你的所緣境在心中把他分明地顯現出來,第一個工作,比方說你持大悲咒,你要讓大悲咒在你的心中現出一個清楚的影像,然後再去專一安住、相續安住;比如說你念佛,你心中要聽得到你的聲音,因為你一定要有個所緣境嗎,那麼心一境性,當然一定有個所緣境。那麼你在修止的第一個,先把你的所緣境在心中現出來,這是第一個工作,就叫作意思惟;然後呢,內心相續作意思惟,這個時候你不斷地重復,現出來以後,對於所緣境專一安住、相續安住。當然這個當中是帶有一種作意作意就是警覺,你經常要保持一種警覺的狀態。因為你一下子就會失掉你的所緣境,因為我們的心已經長時間處於攀緣的狀態,那麼你現在要違背它的等流的慣性,要強迫它在一個所緣境,它隨時會反彈。所以你要一不小心你的所緣境就失掉,就開始打妄想。所以這個地方呢,內心相續、作意思惟作意就是警覺,你經常保持警覺,我的心是不是還安住在佛號當中?如果跑出去再抓回來。那麼,如是正行多安住故,你這樣的一種正行就是專一相續的這樣一種強迫的安住的正行,要多安住,這個就是不斷地、有一定的定課。那麼這當然是一個成功的關鍵啊,就是你修止不是一次兩次就會成功,你要不斷地、數數地熏習、數數地強迫、數數地訓練你的心,那麼這個就是我們講修的方法。

第三個,起身輕安,及心輕安。那麼這一段是說明止的功德。那麼當我們的心從一種的粗重的妄想而經過我們的強迫的專一安住、相續安住,這個時候你內心會產生一種身心的輕安!

我們一個人打妄想打多的人,你感到你的身心很粗重,就算你不生病,你感到很粗重。我們如果不修行,你也就不感到有什麼粗重、輕安。你要打佛七,打到第七天的時候,有些人第三天、第四天就有感覺,你感到你內心很輕松,那麼那個輕松帶一點樂受,快樂的感受。我們這個世間的快樂有兩種,佛法說是一者五欲樂、二者聖道樂。就是我們這念心去造五欲的快樂,跟五欲的境界接觸,你會產生樂受,但是這個樂受是躁動的,它跟煩惱相應,躁動,你會覺得這個樂受是擾動不安的。那麼我們去佛堂拜佛、念佛,透過專注、相續,你會產生樂受,但是那個樂受是與寂靜相應的,你感到非常寂靜,寂靜又快樂、快樂又寂靜。那麼這個就是你肯定你自己那個的方法對了。因為功德相出現了,表示你方法對了。所以我們判斷修止的成功失敗,就看你身心是不是從一種粗重的狀態轉成一種輕安的狀態,那麼這樣子就是奢摩他品,就是整個修止的因地跟它的果地。

所以我們做一個總結,就是修止主要有三個方法:第一個,你要善取所緣境的相貌,選擇你一個所要安住的境界。我們前面說過,站在往生淨土的角度,你用佛號,以佛號的聲音當作你的所緣境。第二個,心於所緣,專一安住。強迫自己不能念要它念,你告訴你自己,我想離苦得樂、我想離開三界,我別無選擇。我除了強迫自己在佛號當中,這個“別無選擇”很重要。念佛法門你一定要知道你自己沒有退路了,就是背水一戰——韓信在用兵的時候,他跟楚霸王打仗,楚霸王的軍隊是將近他的十倍,韓信一看,壞了,我是一比十。但是韓信這個人很會用兵,就是漢高祖的大將,他把所有的軍隊都帶到大河的前面,他對士兵們說:你們往後看看,後面是大河,換句話說,你只有一個選擇,往前沖啦!因為你往後也是死,好歹是死,你往前沖還有希望。所以這個就是歷史上最有名的“背水一戰”。結果他打贏了。其實打仗和修行的道理是一樣的。打仗打的是氣勢,不是看數量多寡;念佛也是念氣勢。你說你念佛念了十年,你都悠悠泛泛,你還比不上人家念一個小時,他那個氣勢強,他有強烈的皈依的心。所以我們剛開始,一定要自己專一安住,然後經常地檢查自己,昏沉、掉舉是不是起來,善加對治,然後相續安住善取所緣境的相貌,心於所緣專一安住、心於所緣相續安住。

佛在世的時候,有一位比丘。這位比丘出家以後在僧團住了幾年就去住茅棚,住茅棚他修四念處觀,就一直不能進入聖道,沒辦法。後來大智慧的佛陀就知道他哪地方有問題了,佛陀就化作一個行腳比丘,就到這個茅棚的比丘去掛單說:我在這個地方暫住幾天可以麼?比丘說可以啊。佛陀所化身的比丘就和這位比丘一起打坐,平常一起打坐。佛陀當然就知道這個人心思散亂,雖然修四念處,但心就是浮動、飄動。後來佛陀說我們不要在房間坐,我們到外面去坐。佛陀就帶他到河邊去坐。那麼剛好河邊有一只烏龜在那邊爬,它爬了一半的時候,來了一只野干,野干就跟狐狸很像,它要吃烏龜。這時烏龜就把它的頭和四只腳、尾巴縮到它的殼子裡面去,野干就吃不到。佛陀就說:你看到這只烏龜麼?比丘說我看到了,佛陀說:這只烏龜,野干為什麼沒辦法吃到它,你知道麼?佛陀就說:烏龜有護身之铠,野干不得其便。就是烏龜因為有保護它的铠,殼子,就是硬殼,所以野干來的時候吃不到。也就是說呢,你為什麼在茅棚住了十二年啊,你還是不長進啊,你就是沒有把六根收攝住,你那個心光外洩太厲害。所以你這個明了的心,去意念四念處,去觀察無常無我的道理,你就進不去。為什麼呢?心思散亂!就是你這一念心跟真理之間有一道很深的牆壁——妄想。

我自己的個人的經驗,我1987年讀佛學院,我在印象裡面,我第一年讀佛學院呢,哈哈……我佛學院一年級的時候,我發覺呢,我親近五位恩師,所有的老師上課我完全聽不懂!真的聽不懂。坐在那個地方,老師講的很好,但講什麼,不知道。哈哈!到了第二年的時候,诶!原來老法師講這件事情!到第三年的時候就懂了,講什麼就知道了。那麼我在回味,這怎麼回事呢?噢!我的心不同。所以我們剛出家的人,心思粗重,這念明了的心去觀察道理,其實佛陀講的道理講得很清楚,但是它中間就是妄想,煩惱障!如果諸位有些人,你去聽經,聽了半天,你不知道法師在講什麼,你這個人妄想打得很重!呵呵……事實是如此了。當然我們知道自己的問題在哪裡,你就有希望改變,是不是?

就是說雖然學佛的重點在,觀察諸法真相,但是你的心要有堪能性,要有能力!你平常都沒有一定的定課來收攝內心,你這個心發散太厲害,到最後你去聽佛法,你真的聽不懂,不知道講什麼。現在的人,很多老人癡呆症,怎麼回事呢?就是他心光外洩得太厲害。因為勞心又勞力,現在人的精神耗損是以前的好幾倍。那麼你要是平常不靜坐,不把心收攝一下,每天充充電,你一直發散、一直發散,到中晚年以後啊……所以你看修行人的老人,你看老人家,很多修行人他的色身也會老、他也會有病痛,但是有修行的人跟沒有修行的人有一個地方不一樣,他的眼神不一樣。你看老和尚,他的身體可能敗壞到可能坐輪椅,但是他的眼神啊,炯炯有神,他年輕時經常攝心。那麼你看一般人,沒有學佛的人,特別是企業做大的人,他到老年的時候糟糕了,兩個眼睛呆滯,呆滯無神,他的內心被他年輕的時候都耗損光了。這種人學佛沒有什麼用了,因為他的心已經沒有學習能力了。佛法說沒有堪能性,沒有造業的功能,他就在一種無計的狀態,這種人很容易就隨業往生了,因為你不可能對佛陀產生一種皈依的心情。所以天台宗說:“心念是造惡的根本,但它也是造善的根本。”當我們的心是失控的時候,它是眾禍之門;但是你能夠用你的精神,體力好的時候學佛,就是眾善之門。你要發菩提心、思惟法義,增長心中的光明智慧,還得靠它。所以我們如果說,你年輕都不修持,你到老年之後,就有問題了,來不及了,就來不及了。

所以,當我們修止的時候,你會發覺,你經常用一個所緣境來攝心,讓它每天有半個小時或一個小時的靜坐,心中把你的所緣境現出來。如果是念佛,就把聲音現出來,然後心於所緣專一安住、心於所緣相續安住。當然,它會跑出去,再抓回來,不斷地訓練,訓練久了,它就聽召乎了。這時你會發覺,你對生命的觀察,你讀經典,或者你看一些人世的因緣,你會發覺,你那個明了性比以前強了,理解性、記憶力都比以前好了,就是你那個心啊,功能增加了。這就是為什麼修禅定是智慧的基礎,是這個意思。好,那麼當然這個只是一個前方便。

我們再看乙二的的體性也是有兩個,我們先看第一段,根據《菩提道次第廣論》:又凡揀擇如所有性,盡所有性,諸善妙慧,悉皆攝為毗缽捨那品。前面的,它是一種無分別住,它不能思惟觀察,它是無分別,專一相續地安住而已。那麼這個呢,它的特性其實就是揀擇,就是一種思惟觀察,當然這個思惟觀察是依止聖言量的正見的引導,聖言量的的引導。那麼觀察什麼呢?有兩個:一個是如所有性,一個是盡所有性。先講盡所有性盡所有性就是觀察諸法的別相,就是整個十法界的染淨的因果。我們可以分成二部分,包括六凡的雜染的困果,包括四聖法界的清淨困果。這個人為什麼會到三惡道去,他的因地是什麼?你能夠通達整個因果的道理。那麼這個是一種世俗谛的觀察。第二個是觀察諸法的如所有性,這個就是不變的意思,是總相。觀察我空法空的道理。當我們的心在空性或者在緣起上的思惟觀察,成就一種諸上妙慧。為什麼叫呢?因為這個智慧有成就解脫的功德。我們在世間上,讀醫學、科學,這樣的知識沒有解脫煩惱的能力,沒有對治煩惱的能力,所以不能叫。那麼當我們這樣觀察,我們就有解脫的功德,有對治煩惱的力量。

好我們再看第二段:彼由獲得身心輕安為所依止故,即於如所善思惟法內,三摩地所行影像、觀察、勝解、捨離心相。即於如是三摩地影像所知義中,能正思擇、最極思擇、周偏尋思、周偏伺察、若忍若樂若慧若見若觀,是名毗缽捨那。

這一段講的比較詳細了,分成四段。先看第一段:彼由獲得身心輕安為所依止故,這個地方是說,你修觀的基礎是什麼。那麼當我們去觀察諸法實相的時候,不管是觀察真谛、俗谛都必須以身心輕安為基礎,就是你一定要把你的心,透過修止把它調整成明了跟寂靜的狀態,避免有妄想跟昏沉的情況出現,這個是修觀的前方便。

 第二段,正式說明修觀的方法。那麼當我們的心已經明了寂靜以後,應該怎麼做呢?即於如所善思惟法內。那麼善思惟法就是說,你在觀察一件事情,你應該要先學習。善思惟就是你已經透過經論的學習。比如說你要觀無常這個道理,那麼觀無常它有它的方法:你先觀死亡,死亡會到來;第二個,死亡的時間不決定;第三個,死亡到來的時候,你萬般帶不去。就是說,每一個道理都有它文字的表達方式,這些你都需要學習,不是說你自己在那邊打妄想。就是所有的佛法都是尊重傳承。那麼你一定要把你所要觀察的內涵,透過文字的學習以後,這個時候呢,三摩地所行影像,那麼你已經如理地學習以後,就在三摩地的明了寂靜的心中把這個法義的影像現出來。

當然法義的影像是靠文字的基礎,文以載道,說是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這十個文字裡面含有聖道的力量,含有聖道的功德。那麼這個時候你就把文字在寂靜的心中顯出來,它會現出一種法義的影像,或者無常無我、或者善惡業果等等。那麼你就在這個文字的影像當中,做三件事情:第一個,觀察,深入地觀察。在寂靜的心當中,把這個道理隨順佛陀的文字,隨文去觀察。那麼觀察以後,產生第二個,勝解。噢,原來生命是有軌則的,善業招感安樂的果報,罪業招感痛苦的果報,不是不報,是時候未到。你開始相信我們所造的業,對我們的生命會有影響力。那麼當然你這個勝解是前面的觀察而來的,當然這個勝解就是你透過觀察產生堅定不移的理解。第三個,捨離心相。我們經過觀察以後,這個時間不能太久,剛開始可能三分鐘或者五分鐘。那麼這時你觀察你的心就擾動了,這時把所觀境再捨掉,再恢復到無分別住,再加強心中的明了寂靜,等到明了寂靜成功以後再觀察。所以這個觀察、勝解、捨離心相,它是在不斷地循環。因為你一路觀下去,心開始擾動,擾動時你就不能觀察,效果有限。所以一定要捨離心相,把心中再恢復到無分別住,然後再開始,把心再調整一下,把心調整明了寂靜,然後再觀察勝解、再捨離心相。這個是整個修觀的方法。

第三段講到修觀的種類。即於如是三摩地影像所知義中,能正思擇、最極思擇、周偏尋思、周偏伺察。就是觀有四種的差別:第一個,能正思擇,這個正思擇就是觀察真谛理;那麼最極思擇,是觀察俗谛理;或者周偏尋思、周偏伺察尋思是粗分的觀察,比如無常,我們可以粗分地觀察無常或者細分地觀察。那麼尋思是粗分的觀察,是一個很rough的觀察,那麼伺察是細分的觀察。有粗細的觀察,有真谛、俗谛的觀察,這個是講到修觀的種類。

第四個,講到修觀的功德。我怎麼知道我這個功德出現呢?有五種功德:若忍若樂若慧若見若觀。當然這個功德主要是,一種正確的決擇。我們在生起之前有兩個前方便。。這個就是隨順。我們剛開始去接觸一個道理的的時候,我們是沒辦法隨順的,因為我們心中有自己的主見、有自己的顛倒。噢,真的有來生嗎?我們心中會有一些疑惑,換句話說,我們的心跟真理並沒有隨順。這個時候你在寂靜的心當中,一次一次地觀察以後,你那個顛倒的心就慢慢慢慢地消失掉。這個時候那個法義就進到你的心中,法義就變成你的知見。這個時候我們叫隨順,你的心已經隨順真理而轉。你的心跟境界接觸的時候,你開始用道理來看世間,你開始用道理來判斷一切事情。就是你的心中有道,是這個道,不是無明了。就像說燈光打開了,不是在黑暗當中行走了。那麼當你隨順真理以後,你內心有一種法喜、好樂,這個時候可能是或者是。這個是現量,親自證入;是相似的理解。我們剛開始先,然後再,那麼這個就是毗缽捨那。這是整個修的內涵。

所以這個止觀是一種念,由念住心、專注力,那麼由慧觀察,那麼這個是一種觀察。所以我們在修什麼法門都是兩個:一個是專注,讓心寂靜下來,然後觀察,然後從寂靜當中出來再觀察,觀察以後再回復到寂靜。這是。所有法門都是這樣,只是所觀境不同。

有些人說啊,說是佛弟子也勸人家斷惡修善,外道、一貫道、天主教也勸人家斷惡修善,所有的宗教都一樣,哈哈!其實這句話不對,不對。佛法有不共外道的地方,佛法有正見,對生命有正確的觀察。從佛法的角度說,一個人他如果沒有接觸佛法,他也會在偶爾的環境當中,看到悲憫眾生,起恻隱之心,造一個善業,也可能。但是這個善業對生命來說沒有多大的意義,就是他頂多依止這個善業到天上去做一場美夢,掉下來,他的心還是原封不動、完全一樣。但是你透過法義的觀察,產生對真理的理解,那這個跟你造善業就不同了,那是生命的一種根本的改變,你這個生命從這個地方開始觀察,那你整個生命是扭轉過來了。你知道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所以佛陀在《大寶積經》上說:滿設恆沙界,珍寶供養佛,不如一日中,出家修寂靜。佛陀在經典上把這個善業跟我們的正念做一個分別,說假設我們今天用恆河沙的七寶去供養諸佛,這個功德很大,福報很大,但是你這樣的善業,並不能產生解脫的力量。就是,這個善業在你的生命當中只是在流轉當中做一個快樂的美夢,如此而已,你這個美夢受完了,你的生命還是這種相,還是這種境界,還是心隨境轉。那麼我們能夠在短暫的時間修習止、修習觀,喔,這個時候心中對業果——原來生命是有軌則的,原來所謂的痛苦、不快樂是自己創造出來的那麼,我們今天的生命是承擔過去的業力,我今天會有什麼果報,我們知道我們過去可能造了什麼業,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所以佛法對果報沒有第二句話——逆來順受,因為這個果報是不能改變的。重點在於你的因地,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就是:果報我們不能做主,但是因地你能夠做主。所以我們知道生命就像一個水流,但是每一個水流的點,有兩個內涵:第一個,你同時在受用果報,第二個,你又創造一個新的因地。我們每個剎那都是這樣。我們一般人沒有學佛法,很重視果報。我不能有災難!其實你緊張也沒有用,它該來還是會來,你應該緊張你是不是造罪業。因為假設你過去有這個業力,那你也沒有辦法,這個是定業,釋迦牟尼佛的家族都被滅亡了,佛陀也沒有采取任何行動,因果的道理,不是佛陀能夠干預的。

也就是說,我們今天身為佛弟子,你要認知,佛法真的是有不共於外道的地方!不是說我們自己是佛弟子,贊歎佛法好。你看看在整個宗教裡面,哪一個宗教對生命有這麼透徹的觀察?我看是沒有。就是每一個生命,第一個,你承受一個果報,這個果報是你前生所造作的,你應該要承當。但這個果報一下子就過去,它無常,很快就過去,重點是你來生怎麼樣。你要注意你的因地!所以菩薩的心情跟凡夫的心情不同。菩薩是畏因,眾生畏果。眾生很怕今生的果報有什麼不如意的事情,那麼為了讓自己趨吉避凶,什麼事都可以做。要得到今生的安樂,不擇手段。其實你錯了,你在造罪業啊!你來生要為這個罪業付出代價的。那麼,一個覺悟的人,他很注意自己的因地。我今生有痛苦的果報我認了,因為過去的業招感的,不是誰給我的。我今天會生長在這個家族,會跟某一個人作親屬,會遇到什麼事情——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人——這宇宙間沒有誰在主宰這個,諸法無我,沒有一個主宰者。就是你造了這個業,就得這個果報。

那麼,佛法的重點就是,你要趕快啟發你覺悟的智慧,內心要有判斷力,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那麼這個就是。就是在寂靜的心中  去觀察佛陀所宣說的真理,讓心中產生光明。不再跟著感覺走,開始用道理來要求自己、改造自己。那麼這個時候,你的生命就有一個從根本上的變化。這個跟你造善業就不同了,那個力量就不同了。所以這個啊是很重要!

好,那麼我們今天就講到這個地方。回答幾個問題。

善導大師的全集當中有提到《文殊般若經》所說的一行三昧,請問一行三昧跟念佛三昧有什麼不同?

這個一行三昧啊,當然這個三昧有很多種,一行三昧就是一個單一的所緣境,它沒有其它的助行。那麼我們應該說,一行三昧是一個總相,那麼念佛三昧是其中一個,因為念佛三昧也是單一所緣境,也是一行,沒有所謂的很多很多的助行。你看天台宗它修行,它不是一行三昧,它要修五悔法門,淨罪集資,然後再開始觀心。那麼念佛法門為什麼不用淨罪集資呢,因為念佛它本身有佛號,就是佛力加被,本身就有滅罪的功能。所以一行三昧就是說,從剛開始到最後就是一個所觀境,沒有其它的,不必改變。就好像說,比如說,你從這個地方到Office去,你可能要我從這個地方坐到A,然後從A坐到B,要分幾段。每一個法門都是一個階段性的任務,那就不是一行三昧了,你有很多的法門。但是這個念佛法門它不是,就是從頭到尾一路是念佛。當然你通過你的人生的經驗,對佛法的學習,你對佛號的皈依會慢慢增長,但是所觀境是永遠一個,從頭到尾就一個,叫一行三昧。當然一行三昧的法門很多,那麼念佛三昧是其中一個,所以一行三昧是范圍比較廣,念佛三昧是其中一個。一行三昧的其中一種。

請問法師禅淨雙修是否可行?

禅宗跟淨土宗,我們看中國佛教有八宗。唐朝當然是,唐朝是佛教最興盛的,八宗,人材輩出。但是到了宋朝以後就很多都沒落了,特別唯識宗就沒落了,那麼天台宗維持了一段時間。唐宋元明,到後面,因為中國是一個,我們看中國歷史是戰亂很多,大家都想做皇帝,所以這個就很多的戰亂。你看,你打開歷史,你會發覺中國有一句話很好玩,就是中國人見面:“你吃飽了沒有?”哈哈!可見這“吃飽”是不容易的。你看我們去美國,美國人看到你說:“How Are You?你好嗎?”哈哈!你問“你好嗎?”就是你一定吃飽了以後才想到好。所以中國基本上是一個災難很多的國家,戰亂很多。那麼災難很多,當然在災難當中,其它宗派都必須要有很嚴密的修學次第,所以後來整個八宗當中,這個傳承一直下來,就是禅宗跟淨土宗。因為念佛法門他不要經論,你這個逃亡的時候,你至少佛號還跟著你走,那麼禅宗它的方法是很簡單。所以到了宋朝,永明延壽大師就提出了禅淨雙修。不過這個地方呢有一個差別,有差別。這個差別在印光大師文鈔裡面有說出來。後來禅淨雙修就分成兩派,如果你是禅宗的人,他禅淨雙修是念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他的所觀境也是佛號,但是他是把佛號當作是階段性的任務。他念完佛以後,他回光返照,念佛是誰?為什麼能夠念佛?為什麼這朵花不能念佛?那麼這個時候他就回光返照,觀那個,哦!原來是有一個心,那麼一直觀、一直觀,從粗的心、生滅的心一直觀到不生不滅的心。所以,禅淨雙修如果是禅宗的人,他是把佛號當作一個前方便而已,只是一個階段性的任務,他是念佛把心帶出來,然後心出來的時候,觀那個心,觀進去。那麼如果淨土宗就不是了,淨土宗呢,我們講淨土宗的所觀境是彌陀的功德,他跟彌陀的功德是皈依的。但是我們在念佛的時候,诶?有煩惱出現,有掛礙,這個時候用禅宗的般若,觀察它是如夢如幻的,我們就可以從煩惱那邊通過去。所以,淨土宗的禅淨雙修是以淨土為主來攝禅宗,它的所觀境是佛號,是佛的功德!所以說是禅淨雙修,看是以誰為主?這個意思大家懂嗎?就這個意思。禅宗的人他也說禅淨雙修,但是他主要是參禅,那麼淨土宗他在禅淨雙修的時候,他是以佛號為皈依境,那麼以這個般若的法門來幫助他破障。諸位要知道,中國的祖師禅,那個“禅”不是禅定,那個是般若,那是般若波羅蜜。

諸位對今天的課程有沒有問題,就是這個止觀的體性,還有念佛的方法?

這個止觀啊,它等於是把一些佛法的道理,把它輸送到我們的心中來。這跟我們去做慈善事業不同。比如說我今天有這個法會,我來這邊擦擦地板、做做義工,做完義工以後,你的心情跟這個做之前是完全一樣的,當然你的生命當中做了一個善業。我們剛開始應該這樣子沒錯啦,一開始先忏悔業障、積集資糧。但是當我們對生命的要求更高了一點,我們想要去改變我們的生命的時候,想要改造我們一些顛倒的思想的時候,那這個止觀就非做不可。因為佛陀不能把智慧灌到你的心中啊!佛陀是把法義宣說出來,那你要靠止觀來消化,要透過止觀啊,把文字的佛法轉成你心中的佛法。

那麼剛開始你修止觀呢,你一定會很困難。因為你會發覺佛陀所說的話,幾乎跟我們過去的思考都是相沖突的。我們願意這樣做,佛陀說這樣做是不對的;我們認為生命是常,我們不認為會死亡,佛陀告訴我們生命是無常的。所以你剛開始在修止觀的時候,你心中的無明會抗拒真理。但這就是你要堅持下去的。你不斷地給自己做心理建設:佛陀是這樣子講的。其實這個我們的內心啊,你要不斷地告訴自己一件事情,講久了它就相信,不管是對的、錯的。所以這個止觀啊,它的困難就是說,你剛開始內心當中會有一些沖擊,你原來的思想跟佛法的思想會有一點沖擊,但是你要相信真理一定能夠戰勝邪惡。問題是你真理的力量要強,你要堅持下去,那麼乃至於你在某一支香當中啊,突然間地相應,那你跟你平常做慈善事業,那就不一樣。你能夠對一個道理真真正正地有種感受理解,然後你開始重新思考你未來的生命要怎麼走。很多東西你覺得應該做的,覺得是這個時候不重要了。這個時候你對生命開始重新規劃。那個時候我要恭喜你了,你的生命是脫胎換骨了!佛法對你的影響,已經不再是給你一些人天的果報,那是一種解脫的力量出現。當然這東西是你自己要去努力。就是這樣子。好,我們今天講到這個地方,我們來回向: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好!南無阿彌陀佛!

 

第三卷

《念佛止觀修學法要》。諸位法師慈悲!諸位居士、阿彌陀佛!

好!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七面。第七面,甲三、正示念佛止觀方法

那麼我們身為一個佛陀的弟子,我們在修學佛法的內涵,主要有兩個重要的次第。第一個次第呢,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我們剛開始皈依在三寶的座下,就是對因果輪回的道理生起了信心,那麼我們相信有來生的生命,而來生的生命是由今生的業力來決定的,所以我們透過對業果的信心,我們剛開始應該要使令自己的身口惡業來斷除罪業、來增長善業。這個是我們剛開始的一個修行內涵,就是會注意自己的業力的問題。那麼當我們開始注意自己的行為業力的時候,我們的罪業就會慢慢地減少、善業慢慢地增加,這個時候我們的生命就感到安樂的果報也慢慢地出現,自己會覺得比以前更快樂。但是身為一個佛弟子,我們當然不會就在這個地方得少為足,我們應該再進步。那麼在從業果上的修學當中,我們應該進步啊,到自淨其意。就是我們不但只是注意到自己的行為更開始去注意心地的法門。也就是說,我們開始從輪回的觀察,我們覺得在輪回當中,成就一個安樂的果報雖然是甜美啦,但是畢竟是無常,還不是我們真實的皈依處,所以我們開始去尋求更圓滿的出世的解脫。因為雖然我們今生造了善業,在三界得一個安樂的果報,但是,任汝千般快樂,無常終是到來——快樂還是給我們一種不安全感。那麼這個時候,我們開始去修學種種的止觀的法門來對治內心的顛倒,那麼開始追求一種出世的解脫。當然這就是所謂的聖道。那麼,今天我們所介紹的止觀,也就是一種如何地來把我們一種無始劫來我們所熏習而成的一種錯誤的、顛倒的思想加以修正。那麼止觀呢,簡單地講,就是在修正我們的思想,如此而已。

那麼在整個止觀的內涵當中,在佛法的傳承有三個主題。第一個呢,止觀的主題是在觀照我們的眾生法界。一般來說,小乘的學者或者講南傳佛教,他們修止觀的內涵就是觀照我們現前的五蘊的身心世界。就是你現在得一個果報體,可能是男人的果報,或者你是女人的果報,你不要向外追求,你所觀的境界就是你現在的生命的果報、色身跟內心的活動。當然,在觀察身心世界的時候,你就會發覺你的身心世界有很多的缺陷,包括:不淨、苦、無常、無我。那麼在一個以五蘊身心為所觀境的心情,它的一種觀照是一種厭離的,是一種否定的心態。我們看南傳佛教的一種觀照五蘊身心世界的不淨、苦、無常、無我,那麼他對生命體是抱著一種否定的方式、厭離的方式,他對生命沒有其它的希望,像小乘的學者修三三昧——空、無相、無願。他把三界的果報體消滅以後,他不再有任何的期待。所以當他把身心世界消滅以後呢,他就進入到一種偏空的、沒有生命現象的一種偏空涅槃的境界去。當然這是他的選擇。好,就是說,我們在修止觀的第一個主題,是以一種眾生的五蘊,這種雜染相、苦惱相為所觀境。

那麼第二個主題,就是以佛法界為所觀境。那麼這個佛法界,當然,諸佛菩薩經過長時間的積功累德,他的身心世界是萬德莊嚴的境界。那麼當我們是以這個所謂的佛菩薩為所觀境的時候呢,那個心情與跟眾生法界就不同,那是一種皈依的心情,贊歎的心情,好樂的心情!就是,我要跟你一樣!就是你能夠成就,我現在暫時做不到,但是我希望有一天跟你一樣。所以他這種是一種本尊相應的心情,以一種諸佛菩薩的功德當作自己一種未來生命的目標。那麼當然,這樣的心情是好樂的。那麼就是在修止觀的第二個主題,我們也可以選擇以佛法界為所觀境。

那麼第三個主題呢,就是以我們的心,心法為所觀境。基本上天台宗、唯識宗啊,他的觀照,他不觀眾生法界的雜染,也不觀佛法界的清淨,他是觀照現前一念心性,就是你當下那個能夠明了分別的心性。那麼當然,觀心的重點,一言以蔽之就是返妄歸真,正念真如。那麼我們平常沒有在修止觀的心啊,它的方向是向外攀緣的,沒有一個人是可以例外的,我們的心是向外去觀照、向外去追求的。那麼觀心的人他不是!他是把這個方向扭轉,回光返照我這念明了的心。當然他的觀照是非常地深入的,正念真如,就是觀察到我們的因緣所生的善的功能跟邪惡的功能,把這些因緣所生法剝開以後,他直接觀照到內心深處的一種不生不滅的清淨心,禅宗說的,本來面目,就是把我們生命最初的原點觀照出來。那麼當然,內心當中進入到那種境界的時候,那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那種整個對立的概念都消失了,沒有所謂的“生起來,消失了”,沒有所謂的“污垢”跟“清淨”;沒有所謂的“增加”、“減少”這種對立的概念。那麼那個時候呢,佛法安立一個名字,叫一真法界,就是它是一種絕待的生命的狀態,那麼佛法安立一個名字叫真如或者講自性清淨心。那麼當然,在這種絕待的狀態,也沒有所謂的雜染法,也不可得,清淨也不可得,不可得也不可得。所以禅宗說那個時候是沒有說話余地的,開口便錯,動念即乖,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那麼站在一個淨土宗的角度,在這整個三種止觀的主題當中,我們所偏重的是第二個主題,就是以阿彌陀佛的功德來當我們止觀的一個修學的處所,一個所觀境。當然,因為身為淨土的一個最大的目標就是求生淨土!雖然念佛,也可以消業障、也可以身體健康、也可以讓我們今生當中得到很多很多的安樂,但是都不是我們的重點,那個是一個枝末。我們永遠要知道一個觀念,修習淨土的根本的目標,就是求生淨土,離開三界。因為三界你再怎麼弄,它畢竟就是苦,它本質是苦,是不能改變的。那麼求生淨土,在一個淨土宗的法門就是要感應道交。你的心要跟諸佛的心要能夠感應!那麼感應的方法,就是要不斷地去憶念、觀察阿彌陀佛的功德。這就是我們說的這個今天的主題,正示念佛止觀方法,就是站在一個念佛的角度,來探討修止、修觀的方法。

好!我們看今天的講義,那麼分成二科,第一科先做一個總標,第二科做一個別名。

好,先看那個總標。那麼當然,這個淨土宗的止觀的傳承很多啦,不過講得最詳細的就是天親菩薩的《往生論》五念法門。所以我們這個止觀呢,就以天親菩薩的五念法門來說明這個止觀。那麼,身為一個淨土宗的學者,我們說過我們整個修行的重點是要厭離娑婆、欣求極樂,要成就往生的功德。那麼往生的功德呢,天親菩薩認為,我們一個人要往生啊,必須要具足五個主題:第一個、禮拜,第二個、贊歎,第三個、做願,第四個、觀察,第五個、回向。那麼透過這五個法門的修行,就能夠使令我們一個業障的凡夫,跟彌陀的大功德海感應道交!

那麼這五個法門,我們可以做一個分類。就是呢,禮拜、贊歎、做願是一種成就的功德,就是禅定的功德。那麼在止觀的時候,我們昨天說過,止觀的第一個基礎,一定要先修止。因為你心中有太粗重的妄想,你根本就不能去觀察任何的真理,不可能!因為你的心已經沒有堪能性,你的心已經被你心中的妄想啊耗損掉所有的精神體力。就是妄想所纏縛、所纏繞,你的心已經沒有功能再去思惟佛陀的真理。所以我們永遠要記住一個觀念,你修止觀,第一個,你到佛堂去,一定先修止,把心先做一個調整。

那麼在淨土宗的修止有三[C1]個法門,第一個、禮拜,身業的禮拜。你應該有一個阿彌陀佛的聖像,那麼以皈依的心情、忏悔的心情來禮拜阿彌陀佛。第二個、贊歎,那麼前面的禮拜是一種身業的皈依,那麼這個贊歎是口業。那麼贊歎呢,在天親菩薩的《往生論》說啊,主要是稱念阿彌陀佛的聖號。因為阿彌陀佛的聖號是無量光、無量壽,他本身就是代表彌陀的功德。因為無量光就表示一種無量的智慧,那麼無量壽是一種無量的福德,就是這個聖號它本身就是一種功德的一個法界,這是我們這一念心啊,清珠投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號入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伏。就是我們內心當中沒有功德,但是這個佛號進入到我們的心中以後,它就可以把它的功德啊,把它轉成我們自己的功德。所以呢,我們可以贊歎!贊歎就是念,你念阿彌陀佛的聖號就是在贊歎!這表示一種無量光、無量壽。當然這個無量光、無量壽從本質上來說是彌陀的功德,但是當我們在憶念他的時候,這無量光、無量壽也是轉成我們內心的功德。那麼第二個是贊歎彌陀聖號的功德。第三個、做願。你心中在禮拜、贊歎的時候,心中要有一個希望,你有一種要求生極樂世界的希望。那麼這個時候,因為你在禮拜、贊歎、做願的時候,你內心當中是一種無分別住的。我們知道,是不能分別的,不能起任何的名言,不能起任何的思想。身禮拜、口業稱念、心中的目標是清楚的,我念佛要干什麼?要求生淨土,不是要求感應神通,不求人間福報,是為了臨終的時候往生淨土。那麼這個時候的心情是無分別住的。無分別住是成就禅定的功德。那麼,第四個是觀察。那麼當我們心靜下來以後,我們可以撥一點時間來觀察觀察,因為你那個時候心寂靜。寂靜的時候在造的業啊,你不管觀察什麼,印象特別深刻,造業力強。那麼我們可以觀察娑婆世界苦惱的相貌,觀察極樂世界安樂的相貌,那麼成就我們一種能夠去對生命的一個抉擇。我們知道什麼是應該放棄的,什麼是應該追求的。那麼這就是一種智慧的抉擇,這是一種。那麼前面的禅定跟智慧呢,基本上我們的心情都是扣著自己的生命,我自己透過止觀,我能離開痛苦、得到究竟的安樂。但是呢,站在大乘的角度,這樣是不夠的。因為在三界的流轉當中,不是我們在流轉,還有無量無邊的如母有情都在流轉。所以我們應該也要對這些跟我們一起流轉生死的眾生啊,釋放我們的善意、釋放我們對他們的關懷!這個時候我們應該做回向。我在彌陀的功德當中,透過禮拜、贊歎、做願、觀察,我累積了一些功德。但是我不想把這些功德自己受用,我願意把我的功德回向給眾生,都能夠仰仗這個功德,大家同生淨土。這樣子就把我們的心量擴大了,也就把我們前面所積集的功德就轉為更加地殊勝。那麼當然這樣一種廣大的胸量,就容易跟彌陀的本願感應道交。

那麼這個是大綱的說明,就是我們在修止觀啊,我們根據天親菩薩的傳承,天親菩薩《往生論》的傳承,是有五個次第來完成我們的一個往生淨土的功德。

現在我們就看丙二的別名。那麼在五念法門當中主要是成就三個內涵:第一個是禅定,第二個是智慧,第三個是大悲。

那麼我先講這個禅定的功德要怎麼成就,就是我們一個散亂的心情,如何先成就禅定的功德。那麼這以下有印光大師一段簡單的開示,那我們先把它念一遍:

楞嚴經大勢至菩薩說:“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念佛時心中要念得清清楚楚,口中要念得清清楚楚,耳中要聽得清清楚楚。意舌耳三根,一一攝於佛號,則眼也不會東張西望,鼻也不會嗅別種氣味,身也不會懶惰懈怠,名為督攝六根。督攝六根而念,雖不能完全無妄念,較彼不攝者,則心中清淨多矣,故名淨念。淨念若能常常相繼,無有間斷,自可心歸一處,淺之則得一心,深之則得三昧。

那麼在淨土宗的修行這個啊,那麼印光大師的《文鈔》是很強調用《楞嚴經》的督攝六根、淨念相繼的方法。那麼我們看這個第九面,印祖他開展出一種所謂的都攝六根、淨念相繼的念佛法門,是一個什麼樣的情況,我們加以說明。好,看第九面。

那麼這個我們在修習念佛的時候,不管你是禮拜或者是所謂的贊歎,那麼我們內心當中對佛號要產生兩種力量:第一種是專注力,第二個是相續力。那麼專注力呢,就是督攝六根,那麼相續呢,就是淨念相繼。那麼在印光大師的《文鈔》當中,所謂的督攝六根就是一句彌陀念誦聽,在佛號當中產生一種點狀的力量,那麼經過這樣的力量的相續啊,把這個力量變成一種擴充成一種片狀的,十句成片三三四

我們簡單地做一個說明。那麼我們在念佛的時候,你一定要知道你的所皈依的境界是什麼?說是我今天是一心皈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那麼誰代表阿彌陀佛呢?理論上,阿彌陀佛的技術,他本身的能力是沒有障礙,他可以只是一個形狀的方式表達出來,他也可以用光明的方式表達出來,也可以以聲音的方式來表達他的功德。那麼我們前面也說過了,在所有的彌陀所表達的方式,觀想、觀像、持名當中呢,以憶念彌陀的聲音為最為簡單、最為穩當。所以,我們念佛人一定要知道,你在皈依彌陀的時候,其實是以阿彌陀佛的聲音,這個就是你的皈依境。阿彌陀佛在哪裡?“南無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出現,他就在那個地方。

好,那麼這樣子講,我對佛號的專注、皈依應該怎麼達到呢?那麼印光大師提出有三個次第:第一個、念:念從心起。這個佛號的最初的根源,應該從你內心的皈依的心生起。當然這個時候沒有聲音,還沒有聲響。就是第一個——你內心想要念佛皈依的心。有些人的佛號不是從內心生起,就是嘴巴念佛,心打妄想。哈!他的佛號是從嘴巴生起。這樣子不能構成皈依。因為你嘴巴念佛、心打妄想,那麼這個佛號的起源只是從嘴巴出來,那麼這個佛號不是從內心的一種皈依的心生起的,這個佛號就不能構成所謂的相應,這個佛號對你就產生不了一種救拔的力量。不是佛陀有問題,是你這個方法操作錯誤。所以第一個,我們佛號的生起一定要從念從心起,這個佛號一定從你內心的作意,一種皈依的心生起。第二個、誦,聲從口出。那麼因為你當初剛開始念從心起的時候沒有聲音,沒有聲音你就不能去捕捉、不能去取這個所緣境。我們凡夫一定要在六塵的境界。那麼這個時候你可以靠著嘴巴的振動,或者你念六字或念四字,靠著嘴巴的振動創造出一個聲像出來,一個聲音,你才能夠去憶念。所以第二個次第,聲從口出。你應該靠嘴巴的振動創造一種聲音,不必要很大聲,但起碼你自己要聽得到。第三個次第、音從耳入。你要把你創造的聲音再聽回去。那麼當你一個佛號的操作,透過你一種念從心起、聲從口出、音從耳入,那麼我們說,你跟彌陀已經有一念的相應。一念的相應一念佛,念念的相應念念佛!你的心已經跟彌陀的廣大的本願功德接觸了,換句話說,彌陀的功德已經在加持我們了!

那麼這個地方有幾點值得我們注意的,就是說,我們念佛有兩點要注意的。一句彌陀念誦聽。我們一個人去打佛七,打佛七呢,就不是你一個人打,有一百多個在打佛七。那每一個人都創造一個聲音,那這個時候,哪一個聲音是我的皈依處呢?這個諸位要知道,你只能夠聽你自己的聲音。這個很重要。不管你的聲音是多麼地微小,你在修止的時候,你那個就是說,一百多個打佛七,這個虛空當中創造一百多個佛號出來,你只能夠去取你自己的聲音。當然其它的聲音我們不必要去排斥,但是它只是一個助行,你知道它存在就好。但是,你聽到的,只能夠專注到一個Point,就是你自己的聲音。這點非常重要。這樣子,在《楞嚴經》上說,你自己創造一個聲音、自己聽回去,你的心才會慢慢慢慢地寂靜,對治妄想。如果你聽別人的聲音,剛好是心隨境轉,你越念佛、心越散亂。所以這個地方要注意。第二個,注意你當下的佛號就好。有些人念佛,他就是想說我念得不好、下一句佛號是不是會更好,或者你前面打妄想、那麼開始後悔。諸位,我們念佛一定要知道,不要管過去、也不要管未來,注意當下的佛號,注意當下就好!你把每一個當下的佛號都念好了,你的佛號就是圓滿了!不管你的妄想打得多深,只要一抓回來,第一件事,注意當下的佛號。你在打佛七,從第一天打到第七天,每一句都是注意當下的佛號,注意你自己的佛號。那麼這個佛號怎麼操作,我剛剛講過,透過三個次第:念、誦、聽。那麼當然這個地方啊,念佛有很多,有出聲念、有默念。那麼出聲念,當然因為你這個要取所緣境,一定要善取所緣境的相貌,理論上你的聲音越大聲對你越有利,因為你越容易去取到你的聲音,但是你聲音太大,你就傷氣、不能持久。而你念佛最忌諱嘴巴都不動,你那個時候聲像模糊,你自己要專注就有困難,你很容易妄想插進來。所以黃念祖老居士的大智慧,他告訴我們——金剛持,就是嘴巴要動,聲音在唇齒之間,在嘴唇當中。嘴巴動,但他不是很大聲,但是他的確有創造一個聲像。那這樣子,你念整天你不會累,但是他的所觀境清楚。所以我們建議大家在督攝六根的時候,你可以采取金剛持的方式。

第二個,我們強調十句成片三三四。那麼我們希望每一個皈依的專注的佛號能夠在心中能夠產生一種比較大的力量,就是能夠相續。那麼這當中既然相續,就必須有一個韻調。因為你念佛,最怕就是追頂念:

     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沒頭沒尾。沒頭沒尾的時候你的心就很難攝住。所以印光大師就是說,你可以以十句佛號當作一個循環,那麼在整個十句佛號的循環,一個循環當中你把十句佛號分成三段,我念一次,大家聽聽看: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三三四。那麼這樣子呢,就是你念三聲、停頓一下,念三聲、再停頓一下。那你會覺得,诶!這產生一個循環。我們在娑婆世界的眾生啊,音聲對我們影響最大,而且是要有節奏。你一定要在念佛當中產生一個節奏,你這個才會讓你的心啊,佛號把心攝住!大家可以試試看,你念追頂念,我不相信你的心力有多強,不可能持久!所以這個印光大師的方法值得大家去嘗試。你把佛號以十句佛號為一個循環,然後把它分成三段來念:三三四、三三四、三三四。你剛開始可能會不習慣,但是你操作久了之後,你會發覺你佛號在心中運作的時候,它產生一種韻調。你的心不容易跑出去。它會不斷地運轉下去,所謂的相續力。

那麼總之呢,在整個我們在修止的時候,主要是聽聲音。那麼這個聽聲音,在這個持名方法當然是中國的。我看我們中國的淨土宗的祖師,除了初祖慧遠大師以外,從善導大師以後的祖師,每一個人都強調持名,沒有一個例外。因為我們娑婆世界的六根當中,我們的心要跟外境接觸有六個門,就是眼、耳、鼻、舌、身、意。但是這六個門呢,耳根最耐用。諸位你可以試試看,我今天把前面放個佛像,你用眼睛觀想佛像,你觀想一個小時,你就非常疲憊。這個眼根不能用得太久,因為這個眼根的功能有限。但是你用耳根呢,印光大師說,不但攝心,又能養神。你用耳根可以聽一整天,完全不會疲憊。這就是為什麼我們今天以聲音為所觀境。因為你這個耳根耐用,你這個門你怎麼開它都不會壞。

所以我們在念佛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你自己創造一個聲音,然後你自己再把這個聲音聽回去。然後每一次的用功都注意,注意當下!注意當下就好,不管你前面念得多壞,那都不重要了,注意當下。不要對未來有任何期待,也不要對過去有種種的後悔,你把當下的佛號念好就對了!你的工作只有一件事情,注意你當下的佛號,注意你自己的佛號。

好,那麼我們再看第二個,靜坐五點記數法。這當中有一個問題,就是啊,我們在經行的時候,我們可以掐珠啦,記數。那當我們在靜坐的時候,我們不能掐珠,手不能動。這個靜坐的時候你掐珠,印光大師說容易得病的,容易生病。所以我們靜坐的時候,手要放下來,身體保持輕松。那麼這個時候,我們可以用五點記數法。那麼我看這五點記數法,當中有四個原則。

第一個、安置地上,令心下沉。我們可以把這五個點放在地上,讓心下沉。這個是蠻重要的。有些念佛的人,他念一段時間以後,特別是精進的人,懈怠的人沒有什麼感覺啦,精進的人有些人念佛頭痛。他一念佛他頭就痛,當然他就怕了,就不敢再念了。這怎麼回事呢?很多人就是講說,哎喲,你教我聽,那我就注意耳朵啦。你的心注意哪裡,你的心之所在、氣之所在,氣之所在、血之所在。你的心注意頭部、耳朵,你的氣血就往這邊沖,到時候就頭痛。所以我們在所觀境的時候,一定要把這個所觀境放在地上。所以智者大師講,所觀境啊,一個人的所觀境不能超過腰部,腰部以上。除非是你極度地昏沉,腦部極度地缺氧,你稍微注意你的頭部,但是那麼一下子就要馬上放掉,否則你遲早會得高血壓。

這個我們的道家講說是養生之道,這個地水火風四大的調和,要把這個火氣往下降,那麼這個水啊,其實地水火風,主要是這個火跟水,水要往上升。所以我們在打坐的時候,舌頭要定住上颚,干什麼呢?就是把這個水帶動起來。我們一般的情況,火是比較輕,火是在上面,水在下面,所以這個煉丹就煉不成了,這個火在上面燒,上面鍋子沒有水,就破掉了。那麼我們一個正常修行人,一個身體健康的人,你的舌頭是經常保持很多的口水,甜美的,他的火氣是降到下面的。所以你看任何的武術,特別是太極拳,他在用功的時候,都是下實上虛,他下半身肌肉要繃緊,上半身要放松,就是把這個火氣往下降。有些人他念佛他也不得方法,也隨便就是這樣子念,上火了。上火了怎麼辦呢?就吃退火的東西。那麼火對我們的身體是非常重要,你這個身體的消化、腸胃的溫度,沒有溫度你根本不能運轉,到最後身體變成畏寒,糟糕了!所以我們這個火氣要返本歸元,要把它降到你的丹田,乃至於丹田以下。

所以忏公師父的拜佛,他很強調,你在拜佛的時候,腳掌用力,上半身放松,下實上虛。真正高明拜佛的人,他拜佛的時候,他頭不流汗的。這個,我想我們拜佛有三種。第一種人是拜得滿頭大汗,哈哈,你這個拜佛你還要再進步。就是你這個心浮氣躁,太急躁。你這個上半身太繃緊,下半身沒有用力,所以這個火氣就上來了,你這樣修行很……因為你色身沒有調好,你就很難入三昧了。身不調,心就不調。你這樣越拜也會越躁動,你根本不可能跟彌陀感應道交。那麼第一種人是拜到滿頭大汗的,那這個人太急躁了,你可能要求自己數量太多了、怎麼樣……。第二種人是頭部已經不流汗,上半身流汗,這個算不錯,但是還有進步的空間。真正會拜佛的人,他上半身完全不流汗,下半身流汗。高手!哈哈!諸位你到這邊試試看,就像打太極拳一樣,你下半身用力,上半身不熱,你這樣子就是把整個火氣往下降。這個火氣對我們很重要,你的身體的功能要運作、消化都要靠你的溫度。就是你不要讓它失調,不要讓它跑到上面來。跑到上面你拜佛就把它降下去。所以我們在念佛的時候,你一定要讓你的佛號的所緣境是在地上運轉,那麼你心往下沉,火氣就往下沉。

第二個、所緣形象清楚分明。那麼這個五個點,一、二、三、四、五,每一個點都是念十句,三三四,一個點,然後移到下面,移到左邊,  再到第四、第五。但是這五個點只是給大家一種攝心的方便,那麼你在念佛的時候,你還是知道你的所緣的形象還是佛號,還是以佛號為所緣境。

第三個、寧可少念,不可草率。這個就很重要。所有的業力都是要專注,這個業力才強,不管是善業惡業。那麼念佛的道理也是這樣。我們身為一個求生淨土的修行人,不要說是為了別人的贊歎,就把自己的佛號念得很多,不必做這種工作。你要重點把佛號念得好。你念好一句佛號,抵得過你那個隨隨便便啊胡思亂想的佛號來得百千萬遍的力量!寧可少,不可草。不要養成一種念就很隨便的那種(習慣),不要這樣。我是覺得一個人不一定要念很多佛,但是你這個佛號在心中現前的時候,你內心當中就是知道,它是你的皈依境、它是你的本命元辰,通身靠倒。你對佛號非常的珍惜,把每一句當下的佛號都念得很好,這應該是我們的重點,而不是把它念得多。

第四個,先求記數,再入圓融。你剛開始可以給自己一個目標啦,我這一座先念五遍……這個方法,一遍差不多、我是念六字啦,大概三分鐘到四分鐘,你可以要求自己先念個五遍。我們在佛學院的時候,這個方法我們在念的時候,我們是怎麼念的?比如說你念到第一點、第二點、第三、第四、第五,你第一遍可能念得很好,嗳,這一遍完成。那麼到了第二遍、第三遍的時候,有時候你念一念,哎,我不知道到第幾點了,你不知道第幾點,表示你那個妄想插進來了,那這一遍就不要,嚴格的品質管制!那麼這樣子有什麼好處呢?因為我們念佛,也沒有人知道你念得好不好。你做一個工作,人家上司會告訴你做得怎麼樣怎麼樣,會有人去評斷你。那麼念佛是心地法門,你念得好不好,只有你自己知道,搞不好你自己也不知道。那麼如果你今天,當你打妄想很重的時候,你這遍就不要了,你就會給自己一個警惕——原來我剛剛做了虛功。這個時候,你會更謹慎去念下一遍。就像小孩子他做錯事,你稍微打他一下,他下次會警惕。如果你放縱自己,你念得不好也無所謂,那你就很容易把這個心的等流性繼續地放縱下去。所以我們也可以要求自己,每一堂功課都讓自己念五遍圓滿的佛號。這一遍念到一半跑掉了,這遍就不要。這樣子你的心就會越來越專注,這個時候妄想對你的干擾的勢力就慢慢地薄弱,而取而代之的佛號的勢力就越來越強、越來越強。就是你以前是以妄想為你的本命元辰,現在是佛號是你的本命元辰。這個就是我們在修習這個止、安住在佛號的一個方法。

這個地方啊,我們再講一個重點。就是天親菩薩在講這個的時候,禮拜、贊歎、做願,就是心中的希望很重要。這是一個非常根本的問題,就是你在念佛的時候心中有個希望。在一個美國的雜志啊,我看一個美國雜志,它提到一個觀念,它是教人家怎麼賺錢。它說世間上能夠成就一個有錢人啊,有一個共同目標,就是他喜歡錢。真的!你不喜歡錢的話你不可能有錢,就算你有能力賺錢你也不可能有錢。因為你對錢沒有意樂,你會把精神體力放到其它的地方去。那麼你如果想要賺錢,第一個你對錢要有意樂,要有歸依的心情。那麼怎麼喜歡錢呢?它告訴你說啊,比如說你在生命當中你覺得你想要得什麼?诶,我希望買一個汽車,汽車會讓我的生命活得更快樂。那你就想啦,我為什麼會擁有汽車?因為有錢。那麼我希望住一個好房子,這個房子對我很重要,但是你為什麼會有房子呢?因為有錢。如是,你把你所要的東西都寫下來,最後把它都匯歸到錢!這個時候你會對錢生起很大的歸依吧?那念佛也是這樣!我思惟這個道理也是這樣。就是說你希望你來生到極樂世界去,七寶池、八功德水,你住在極樂世界的宮殿,那麼你為什麼會有極樂世界的宮殿呢?因為有佛號!你離開佛號你就是Nothing,什麼都不是了。那麼我希望我來生的果報體不要老是生病,我覺得做一個人老是生病,所有的時間都被這個病痛浪費掉了,我希望我來生到極樂世界的身體沒有病痛。诶,怎麼做到呢?因為有佛號!哈哈!你看那個,《阿彌陀經》說的,極樂世界的人民是什麼境界?這個所謂的供養他方十萬億佛。極樂世界,你到極樂世界啊,它不是只是一個世界,它能夠親近十萬億佛土的諸佛。我們現在要從這個地方到台灣去、到美國去,要坐飛機的。那麼極樂世界的神足通他能夠親近十方諸佛,那麼這件事怎麼做到呢?因為有佛號!

所以你剛開始的心理建設,你在念佛的時候,你一定要知道,你整個未來的生命的規劃、一切的目標之所以完成,就是因為你有這個佛號!這個佛號對你來說是非常重要!念佛人最怕的就是對佛號不當一回事,可有可無。有些人念佛的時候,可能出家眾比較多,我在台灣也遇到很多出家眾念佛,他們都修禅定、修止觀,他也想求生淨土。但是他做了一個錯事,他一開始念佛的時候很專注,慢慢慢慢地他禅定的心增加的時候他覺得念佛是干擾,就把佛號捨掉了。這樣做對不對呢?當然這不是對錯的問題,這是取捨的問題。但是我們要知道,一切法因緣生,你這樣的因緣已經不是淨土的因緣。所以我們要知道一點,我們的目的不是要得禅定,諸位要知道。當然你念佛念到最後的時候,你會發覺佛號還是一種聲音,但是你要知道,你的重點不是要得禅定,你的重點是要往生淨土!那麼你把佛號捨掉了,你憑什麼跟彌陀感應道交呢?跟彌陀感應道交只有三個方法:第一個、觀想;第二個、觀像;第三個、持名。你的因地不是創造一個跟彌陀感應道交的因,你怎麼可能會招感彌陀現前的因緣?!沒有這個因,怎麼會有這個果呢?所以呢,不管你念的佛號念得有多少,你要知道,你的來生之所以能夠得到一種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乃至於你今生能夠業障消除、所有所有一切的功德,因為你心中有佛號!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觀念。你只要有這樣的心情,有這個強大的皈依心,你佛號就容易念得好。

那麼這就是說,我們剛開始要心理建設,你要知道,你的生命當中一切的功德就是因為佛號而成就的。那麼由這樣的皈依的心,你再透過專注、相續,把這樣的一個念力在心中慢慢地加強、慢慢地加強、慢慢地加強!那麼這就是我們在修習念佛的一個方法。

好,我們提前休息,因為這個剛要到一個段落,我們今天的時間可能比較匆忙,我們只休息五分鐘。

 

第四卷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十面。丙二、成就智慧的功德。前面的禮拜、贊歎、做願啊,是一種無分別住,對於佛號是沒有任何的分別,只是有一念皈依的心而帶動一種專注跟相續的力量。那麼這個地方呢,智慧是一種觀察,觀察生命的真相,來破除我們心中的顛倒。

那麼這個當中我們先分兩科,先說明修觀的重要。為什麼我們念佛,一路念佛就好,為什麼要修觀?它這個修觀啊,它又扮演一個什麼樣的角色?這以下是明末憨山大師的一段開示。好,我們先把它念一遍:

念佛求生淨土是要了生死大事,若不知生死根株畢竟向何處了古人雲“業不重不生娑婆不斷不生淨土。”是知愛乃生死根株自有生死以來生生世世,捨身受身皆是愛欲流轉。而今念佛,念念要斷這愛根即日用現前在家念佛眼見兒女子孫家園財產無一不愛,則無一事一念不是生死活計。正念佛時心中愛根未曾一念放得下如此佛只聽念愛只聽長。且如兒女之情現前時,回光看這聲佛果能敵得這愛嗎?果能斷得這愛嗎若斷不得這愛,畢竟如何了得生死?以愛緣多生習熟念佛才發心甚生疏,又不切實因此不得力。若目前愛境主張不得,則臨命終時,只見生死愛根現前,畢竟主張不得。故勸念佛人,第一要為生死心切要斷生死心切,要在生死根上念念斬斷則念念是了生死時也!

好,我們看第十一面。那麼這段憨山大師的開示啊,我們分成三段來說明。

第一段呢,先說明生死輪回的根源,我們為什麼會有生死輪回?那麼我們身為一個念佛人,求生淨土,他的目的不是為了身體的健康、求得萬事的如意,我們念佛的目的就是要了生脫死的。那麼既然要了生脫死,我們就應該要知道,什麼是生死的根源?就像說是我們今天啊有一個軍隊要去討伐盜賊,你應該要先知道盜賊在哪裡,你才有辦法討伐他啊,不然你這個軍隊到哪裡去呢?那麼你念佛也是一樣,你心中產生一種念佛的正念,那麼這個正念到底是要對治誰呢?要消滅誰呢?你一定要把你的目標找出來。

那麼這個目標呢,第二段,憨山大師把他標出來:古人雲:“業不重不生娑婆,愛不斷不生淨土。”那麼我們這個三界的流轉,有兩個主要的因素:第一個是業力,第二個是愛取的煩惱。那麼就是我們過去有一些有漏的業力,可能是善業、也可能是罪業,總之你一定有三界的業力,這個是招感三界生死的親因緣。但是你有業力還不能得果報,就是臨命終的時候,你要對三界產生愛取的煩惱,去滋潤這個業力,這個業力才能得果報。就好像說,你光是有蘋果的種子啊,你還得去澆水,這個種子才能夠開花結果。所以我們要知道,我們在三界裡面的生生世世的流轉,有兩個因緣:第一個,業力的因緣,第二個,我們內心的愛取煩惱。那麼站在淨土宗的角度啊,我們重點不在消業力,因為業力是無量劫來所熏習而成的,根本不可能消除。不要說我們,其實阿羅漢,阿羅漢為什麼入涅槃呢?你說他阿羅漢他最快是四生成就涅槃,他流轉了無量劫來,他的業力怎麼四生就消除了呢?唯識學說不是這個意思,其實我們修行不是消業障,你這個業障你一輩子都不可能消完,重點在對治煩惱。所以阿羅漢他內心當中已經不受一切法,所以雖然他的心中還有很多的生死業力,但是他臨終的時候入無生的境界,所以那個業力沒有滋潤,不能得果報,沒有招感果報的力量。

那麼這個地方就是我們的重點,就是說,帶業往生,沒有錯。我們今天在三界所累積的業力,不可能在短時間的今生消掉,不可能!不可能業盡晴空。重點是你要改變你的心態,你要把對三界的愛取轉成對淨土的愛取。就是這個地方,標出了我們一個心態轉變的關鍵。

所以說呢:愛乃生死根株自有生死以來生生世世,捨身受身皆是愛欲流轉。就像是這個飛蛾撲火。你看這個蛾,它看到火就貪愛這個火,它也不知道這個火會把它身體燒掉,這個叫顛倒。它以為火是一個安樂的處所,是一個歸依的處所。當它撲過去的時候,火把它給燒死。那麼,今天這個果報從佛法的分析有兩個因素:第一個,這個飛蛾有這種被燒死的業,但是只有這個業,不能得果報;第二個,它心中生顛倒,它對火生愛取。那麼業力不是短時間能夠改變的,重點是你的心態可以透過你的觀察、思惟而加以修正。所以這個地方呢,就是說啊,我們在修習淨土,你一定要知道,我們在三界流轉,我們問題到底出在哪裡?你不把問題找出來,你怎麼解決問題呢?這個問題永遠是在的。就是我們對三界的果報有一種深重的、愛取的煩惱,就是我們自己願意流轉,這是一個問題。那麼這個地方,我們知道這個問題在哪裡以後,後面就有辦法對治了。而今念佛,念念要斷這愛根所以念佛你一定要能夠調伏,就算不斷的話,至少要能夠調伏這個愛取的煩惱。

那麼什麼樣的愛取煩惱呢?看第二段。就是我們身為一個在家居士啊,日用現前啊,眼睛看到的兒女子孫,哎呀這些美好的眷屬,這個我看我的兒子、看我的孫子,越看越可愛;那麼家緣財產,有些人福報大,善業強,過去廣結善緣,他做事業因緣很好,各式各樣的家財,各式各樣的朋友。那麼這些呢,都很容易讓我們生起對這個兒女子孫、家緣財產的愛取。所以這樣子講,這些都是一種生死縛具,增長生死業力的一個因緣。站在往生淨土的角度,福報越大,哈哈,你就是生死業力越大。我們一般人說,哎呀,你這個福報大,值得羨慕啊。其實你福報大,你要花比別人更多的力量跳出來,哈哈,真的是這樣!這個淨土宗的修行,貧窮人占便宜,真的是占便宜啊,因為他沒有東西讓他掛礙啊,他跳出來的力量、他稍微用一點力就可以跳出來。所以福報就代表一種業力,代表忙碌、很多的掛礙,心有千千結,弟子心不安。有時候福報到最後,他不是說自己要受用,你身為一個leader(領袖)他有時候是一種責任,這種責任就是一種業力,你放不下。所以福報大的人你要有心理准備,你要花比別人更大的力量,當然你就是要有智慧。

那麼我們在念佛的時候,心中的心中愛根未曾一念放得下如此佛只聽念愛只聽長。這個是個問題。那麼我們有些人念佛的時候他從來不觀察生命的真相的,他是一路念佛。反正今天忙碌了一天,洗個澡,到佛堂拜拜佛、念念佛,功課做完了再出去,繼續忙他的事情。看到子孫,他還是貪愛;看到事業,還是貪愛;貪完了以後到佛堂繼續念佛。那麼這樣子在他的心中呢有兩種力量出現:第一個,佛號的力量出現;但是他對三界愛取的力量也出現。他心中有兩個力量,這兩個力量呢,互不干擾。哈哈,你不干擾我,我不干擾你,各走各的。那麼,也就是說,我們平常都沒有試圖對這個心中的愛取加以對治,反正互不侵犯。那麼隨著他的生命的增長,他所造作的業力,一方面對三界的愛取,一方面對佛號的皈依。好,這個地方就有問題了,我們往下看:

那麼,且如兒女之情現前時,回光看這聲佛果能敵得這愛嗎?果能斷得這愛嗎若斷不得這愛,畢竟如何了得生死?內心當中有佛號的力量,但是也有三界愛取的力量。過去在上海,有一個林居士,這是我聽我一個佛學院老法師講的。這個在座年紀大的可能也都聽過這個公案,這是一個實際的公案。這上海林居士,當時他在上海是很有名的一個做生意的富商,做生意很成功的一個生意人。那麼他相信了淨土以後,就把這個家產放給子孫去做,那麼他自己也就把自己的家產一部分買了一棟大樓,叫作頤園,頤合園的頤,頤園,就提供給大家念佛。他自己每天晚上也到那個地方念佛,跟大家念佛共修。那麼這個林居士,他是娶了兩個太太,那麼他對這個第二個小太太有一個很深厚的感情。那麼人之常情嘛,人總是感情的動物,相處久了都有感情。那麼有一天這個林居士就生病了,病得很重,就面臨死亡。因為他廣結善緣,大家就把他這個臨命終的身體從醫院送回到念佛堂,大家就是這些佛友啊、蓮友啊都為他助念。所以這個林居士平常也看得出來,真的是下過功夫的,這個佛號在心中是有一點力量的。他平常修行不是只是打妄想,他是有用過工夫的。那麼有用功的人就不同啦,他有這個善根,有這個種子,別人幫他助念的時候,他心中的善根就跑出來。他心中的念佛聲音就跟大眾的念佛聲音就打成一片,面貌就慢慢現出紅潤安詳,就是這個佛號的功德有進去了,這個是好現象。後來念得正好的時候,糟糕了,他的小太太來了。小太太也沒有學佛,一來的時候哭啊,哎呀!你要離開我,那我怎麼辦啊?那麼我們說過一個人,他有善根,他可是有感情啊,不幸的是,感情是熟境界。那麼這個時候呢,她一哭的時候,觸動他內心深處有一部分的這個所謂的情執的種子就表現出來,當然佛號就消失掉了。那麼這個時候,他的臉色就從紅潤安詳轉成發黑啊,就死掉了,就斷氣了。斷氣經過幾天以後,他兒子做一個夢,說是他父親給他托個夢,說我現在往生在香港,變成一只小狗,這個狗全身是白的,頭上有個黑點。他這個人有修行,還是有點靈感,他還知道做狗的時候,還有辦法托一點消息給他的兒子。那麼這個時候,他的兒子就尋著這個住址,就去把這個狗找回來,後來放到這個道場去放生。這個諸位,可能有些人都聽過這個公案。這是事實啊!

那麼我們今天當然,以古人為鑒,古人的成敗就是我們一個借鑒。我們總有一天也會到達死亡。也就是說,我們絕對不能忽略了煩惱的勢力。就是你平常都不對治它,臨終的時候就有問題了。就是說,這個房間裡面有垃圾,你不掃它,這個垃圾是在的。我們要知道啊,因緣所生法,此生故彼生,此有故彼有,此滅故彼滅,此無故彼無。就是說,你把它這個功能創造出來了,我們生生世世跟很多喜歡的人在一起,然後培養感情,那麼內心當中增長了愛取煩惱。你把它栽培出來了,你不把它消滅掉,它永遠是在的。佛法不講自然外道,沒有說自然會消失掉,沒有這回事情。所以當我們念佛的時候,不去修止觀,特別是不修觀來對治這個愛取煩惱,到臨命終的時候,你就會有兩個功能出現:一個佛號的功能,一個愛取的煩惱。

那麼結果呢,我們再往下看。看第十三面。以愛緣多生習熟念佛才發心甚生疏,又不切實因此不得力。那麼不幸的是,我們心中的愛取煩惱,是多生多劫的熏習而栽培而成的,所以它是一個強大的勢力。那麼念佛呢,是今生才發心啊,而且你也不可能整天在念佛,頂多是撥一點時間念佛。所以佛號對我們來說是生疏的,不但生疏,而且又不切實,念佛的時候還夾帶妄想。那麼你在貪愛這個眷屬的時候,是專心的貪愛。所以,因此不得力了。這兩個力量不同,一個勢力強,一個勢力弱。所以我們這個心中的功能是強者先牽,哪一個功能強,它就先跑出來。所以啊,若目前愛境主張不得,則臨命終時,只見生死愛根現前,畢竟主張不得。你平常就是迷惑顛倒,而我們奢望臨終的時候正念分明,這根本就是不切實際的!

所以憨山大師講,勸我們念佛人:第一要為生死心切要斷生死心切,要在生死根上念念斬斷則念念是了生死時也!所以這個地方呢,就是說啊,你沒有平常的正念,絕無臨終的正念,這是藕益大師說的。沒有平常的正念絕無臨終的正念所以我平常的時候,心中的愛取煩惱都不對治,很強大,我希望我臨終的時候正念分明。諸位想想看,這樣子講是不是有點不切實際呢?念佛法門雖然不斷煩惱,但是這個人的煩惱一定是很淡泊,他的心是調得很淡泊。當然淡泊就是有方法調整。這個地方呢,就是說明,假設我們今天在平常不修觀,你心中的顛倒在臨終的時候會現前,然後就把佛號給消滅掉了。

那麼應該怎麼觀呢?我們看第十四面。那麼第十四面,這個觀察有兩個內涵。這個淨土的觀是偏重在有相的觀。那麼有相觀,主要有兩個:第一個是對娑婆世界的觀察,第二個是對極樂世界的觀察。也就是說,我們身為一個凡夫,我們來生有兩個選擇。因為我們不可能到涅槃去,所以我們今生積集的布施、持戒、忍辱的善業,到底我們這個善業要把它投資到哪裡去?要把它回向到哪裡去呢?我們有兩個選擇。那麼我們在選擇之前,應該觀察觀察,這兩個有什麼差別?

第一個,我們可以把我們今生所積集的善業,那麼把它回向到娑婆世界,做一個大國王,或者大富長者。但是娑婆世界的果報有三種障礙,這是任何人都不能避免的,不管你福報多大:第一個,煩惱障。也就是說我們在三界得一個安樂的果報,你做一個國王,你內心能夠受用五欲的快樂,但是這個快樂出現的時候,內心有煩惱的活動,就是貪嗔癡的煩惱活動。而煩惱是擾動相,所以障礙你的安樂。所有的安樂一定要跟寂靜相應。所以,假設我們今天願意把這個善業,把它回向到娑婆世界的果報體,那麼這樣子的安樂就有煩惱的干擾。第二個,有業障。那麼我們不完全只是造了善業,也造了罪業啊。所以我們一個人,多多少少都有一些我們的一個人事的障礙,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就是你有一些業力,罪業,使令你不得自在。第三個,報障。就是不管你福報多大,你的身體會出現老、出現病、出現死亡的障礙。這個老、病、死出現的時候,也障礙你快樂的生活。所以娑婆世界應該說是惡夢者也,是添夢者也,它是苦多樂少的,而且它會增長我們的顛倒。

那麼反過來呢,那麼說是娑婆世界這個地方不是皈依處,那麼我們應該把我們念佛、持戒、修福的善業到哪裡去呢?好,我們看看極樂世界是怎麼回事。那麼假設我們今天把生命的規劃、來生把它規劃到淨土去,那麼我們的淨土的果報體有三種功德:第一、法身德法身德就是針對這個報障,極樂世界的果報體沒有老病死的問題。在極樂世界,你在一期的生命當中不會老,你出生的時候是如此的莊嚴健康,以後永遠是這樣,不會有衰老、丑陋的情況;第二個,不會生病;第三個,不會死亡。第二、般若德。那麼在極樂世界的果報體的內心當中沒有煩惱的干擾,他永遠保持寂靜。不管你去受用多麼快樂的感受,你永遠不會生起貪嗔癡的煩惱,內心有寂靜,般若德。第三,解脫德。那麼在極樂世界沒有這種惡業的系縛,你能夠自在。所以極樂世界是好夢者也醒夢者也!這就是我們經常要給自己一個心理建設,就是我們認為三界果報是一個美妙的果報,這是錯誤的,因為娑婆世界的果報是煩惱障、業障、報障;極樂世界的果報是法身德、般若德、解脫德。所以在《瑜伽師地論》上說啊,我們今天的生命的快樂有兩種情況:第一個是五欲樂,第二個是聖道樂。就是我們可以把自己的善業轉換成五欲的快樂。就是你怎麼去轉換。你願意去追求五欲樂,那你的善業就轉成五欲樂,各式各樣的眷屬,各式各樣的財富。但是這個五欲的快樂,有煩惱障、業障、報障。那麼我們也可以把這個善業轉成聖道樂,那麼這個聖道的快樂是沒有障礙。

這個《維摩诘經》啊,它裡面講一個事情,說是佛在世的時候,有一個比丘叫持世比丘。這比丘他住茅棚啊,持戒清淨,修習止觀,修四念處的止觀。那麼這個時候,這個魔王波旬就想要去干擾這個比丘。因為魔王的心情不希望大家成就聖道,希望大家都在三界流轉。魔王當然他不可能現出魔王的相,他現出釋提桓因,就是帝釋天的相貌。他帶了八萬個天女唱歌跳舞、敲敲打打就到了這個持世比丘的茅棚去。魔王就現出帝釋天的身相,向這個比丘頂禮說:善哉!比丘,你修行聖道,我這個八萬個天女都全部供養你。比丘說:這個不符合佛陀的戒律,我不能接受。那這個帝釋天說:沒關系,這是我虔誠供養你的。堅持要供養,這個比丘就是不接受。那麼,這個在推讓當中,維摩诘居士就來了。維摩诘居士是一個大威德的境界,魔王有神通,他是天人,他的心也會去用神通去觀察維摩诘居士,一看,這個人不好惹。他想要離開,但是不能離開,維摩诘居士就說:說你這個帝釋啊,你要把天女供養這個比丘,這個強他所難。我是個在家居士,你送給我好了。但是魔王不肯啊,但是他又知道他自己神通道力不是維摩诘居士的對手,他就趕快要離開,可是不能離開。虛空就說話:說這個波旬啊,你話出口了,現在只有把八萬個天女供養維摩诘居士,你才能離開。魔王就心不甘、情不願就把八萬個天女送給維摩诘居士,就回到天宮去了。那麼維摩诘居士,大威德的居士,就帶了八萬個天女浩浩蕩蕩,回到他那大戶長者的家宅去。

到家宅以後他就問這個天女,你們在天宮都干什麼事情?她說:長者啊!你不知道啊,我們天宮啊果報體不用工作,也不會生病。不像人世間啊,福報再大,你總會生病,總要工作,耗損你很多快樂的時間。我們天上的人不生病,不老不病,也不用工作,衣食自然。所以我們整天就是大家在一起,唱歌、跳舞、吃東西,享受快樂。那麼維摩诘居士就說啊,你們錯了,顛倒了。這種快樂因有煩惱故有諸罪業故有老病死故非是安樂住。維摩诘居士就開顯這個五欲快樂的過失。這個快樂,第一個,你會生起煩惱,第二個,你容易創造罪業,第三個,有老病死的干擾。這個快樂有什麼好處呢?那麼這個天女說:我們習慣這種安樂啊!那你要我們放棄快樂,那你總得告訴我們另外一個方法嘛。哦,我放棄這個快樂,那麼另外還有其它的快樂可以讓我受用嗎?那麼維摩诘居士說:有聖道法樂讓你們受用就告訴她們,發菩提心!我們發菩提心的時候,心中有法喜的快樂。布施是快樂,持戒是快樂,忍辱、精進、禅定,六波羅蜜,都能夠使令我們內心產生樂受,而這個樂受是沒有過失的。那麼這個天女也是有善根,這八萬個天女就嘗試著慢慢地放棄五欲的快樂,開始去遵循長者的開示。喔!她覺得發菩提心、修六波羅蜜,產生了樂受,而這個樂受是沒有過失的。這個時候,天女就慢慢慢慢習慣了這種大聖法樂了,聖道樂。

那麼過了一段時間以後,魔王又來光顧這個維摩诘居士。說居士啊,  我聽說菩薩要廣修布施的,你身為一個菩薩,你應該把八萬個天女再布施給我才對啊。哈!維摩诘居士就說:可以啊,就再送還給你好了。送還給他的時候啊,這八萬天女要回到天宮之前,跟長者告假,就說:長者啊,我們現在很困擾,怎麼回事呢?我們現在已經習慣這個聖道的快樂,對那種比較低俗的五欲快樂不生好樂,那我們再回到天宮怎麼辦呢?維摩诘居士說:你要修無盡燈法門,譬如一燈燃百千燈。你心中回到天宮去,不管外在環境怎麼樣,你還是修你的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六波羅蜜的法門,然後你把這個法門輾轉地去教導其她的宮女,讓她們也能夠覺悟。這是無盡燈法門。

這個地方就是說,身為一個有情,我們希望快樂,這個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問題是,我們在選擇快樂之前,你要先想一想,先想一想。第一個,你選擇五欲的快樂,這五欲的快樂呢,在經典上佛陀講出一個譬喻:譬如美食,夾雜毒藥,初雖美味終成大患它是一個甜美的食物,但是不幸,這個甜美的食物裡頭有毒藥,你剛開始吃的時候很甜美,但是你同時也把毒藥吃進去了。就是當我們在受用五欲的快樂的時候,我們也在累積我們的煩惱罪業,也在為以後的三惡道果報已經種下一個因種,你要為這個快樂付出慘痛的代價。那麼假設我們今天選擇是聖道的快樂,就沒有這個過失了。這個快樂在受用的時候,不會產生煩惱跟罪業的毒藥。所以我們平常啊,你要經常地去觀察觀察,娑婆世界的果報體跟極樂世界的差別,然後從內心當中的深處,真實地發出一個願力,厭離娑婆、欣求極樂!

好,我們再往下看,那麼再看戊二的別相觀。前面是一個對娑婆世界跟極樂世界的一種籠總的觀察,那麼這以下就別相的觀察。

那麼我們對娑婆世界的貪愛,有兩種貪愛:第一個是對今生的貪愛,第二個是對來生的貪愛。那麼當然對今生會貪愛的人,多數來說善業強,有些人他過去生有布施、持戒的善業,所以他今生啊種種都是順境,身體也健康,人也長得莊嚴,他又得到他美好的眷屬,又有廣大的財富。這個這個就麻煩,就是他很難從這個快樂的因緣當中解脫出來。佛陀告訴我們,思惟死殁無常,就是思惟死亡,任汝千般快樂,無常終是到來。就是這個快樂不是持久的,你遲早要失掉的。不管你願不願意,死亡到來的時候,會把我們所有的快樂都破壞掉。好,所以這個地方呢,就是我們經常思惟無常的死亡到來,來對治今生的安樂。那麼今生的安樂很多啦,如果今天要檢查也是可以,比如說你啊,你可以思惟假設你現在要死亡,你內心當中還有什麼放不下的?那個就是你的問題!哈哈,那個就是你的問題了。就是當你想到死的時候,你心中的念頭是,什麼東西是你最掛礙的、最捨不得放下的,那就是你要對治的,那就是你的一個根源。然後你把這個病找出來以後,你經常用無常的觀來觀這個東西。這個東西不是持久的,它是虛妄相,那只是一種暫時的虛妄相,就像你做一場夢,夢醒了以後,那個夢境就覓之了不可得。所以我們從無常的觀察當中,可以對治對今生的愛取。

第二個,有些人對今生已經沒有期待,但是他對來生有期待。他希望來生做做國王,做大戶長者。這個時候,我們應該思惟生死的過患。就是說,雖然你可以因為今生的善業而招感來生安樂的果報,但是,在受用安樂的果報,你很容易造罪業,又會招感地獄、餓鬼、畜生等刀山油鍋的果報。就是這個來生的安樂啊,會有過失。

佛在世的時候,有兩個比丘。兩個是兄弟,都出家了。那麼他哥哥是歡喜修學聖道,修禅定,修四念處;這個弟弟喜歡修福報。哥哥就經常教訓他說啊,你不要老是修善業。弟弟說:我這個今生活得很貧窮,我想來生做做大戶長者,是什麼滋味啊!讓我享受一下大戶長者的味道,我才心甘情願到涅槃去啊!那麼哥哥說,你這個想法是不對的。但是這個弟弟不聽、不聽話。不聽話的這個弟弟後來就在一個意外當中就死亡了。死亡因為他持戒跟修善的關系,就生長在一個非常富有的大戶長者的家宅,這個大戶長者比國王還富有。那麼這個小孩子當然就有很多人照顧他啦,有人照顧他洗衣服、洗澡,有些人照顧他吃飯,有些照顧他睡覺等等。他在小的時候,他的保姆在抱他的時候,一不小心從樓梯裡面摔下來,就摔死了。摔死的時候,他臨終生起嗔心,就墮落到地獄去。

就是說呢,當你對來生有所期待的時候,你要先想一想,也就是說,你今生積集的善業,但是我們無量劫在阿賴耶識當中,可有很多的罪業沒得果報。你要不小心觸動了它啊,它就麻煩了。所以你今生造的善業,但是你不能考慮今生啊!過去也造了很多罪業。這個生命的流轉,譬如空中的羽毛,隨風飄蕩,這個誰也靠不住的。所以你不要有一種對來生期待的看法。因為你沒辦法想象,我們阿賴耶識當中有多少個罪業還沒有受完。

所以我們透過無常的觀察,對治對今生的愛取。透過這個觀察三惡道的過患,來對治來生的愛取。這個時候,我們開始思惟,那麼既然三界都不是皈依處,那麼我們應該去哪裡呢?欣求極樂思惟極樂世界提供我們依報、正報的莊嚴。依報,身處的莊嚴,蓮花的莊嚴,住處的宮殿莊嚴,還有寶樹樓閣的莊嚴;那麼正報呢,有三十二相、五種神通的莊嚴,那麼成就安樂的果報。第二個,在淨土當中,有這個諸上善人聚會一處,能夠成就我們一種清淨的功德。

這個修觀的重點,就是在把我們對三界的愛取轉成對淨土的皈依,也可以說是對淨土的愛取。在《大智度論》當中,龍樹菩薩講出一個公案,說有一個居士,這個居士是做一個馬夫,替有錢人駕車的。那這個居士都是念佛呢。他有一天就問佛陀說,佛陀啊!我是為我主人駕車,我平常的時候,就是一心要求生淨土,也念佛很虔誠。但是,我駕車的時候,我就不能念佛,我要專心駕車啊!萬一我在駕車的時候,發生車禍死掉了那怎麼辦?你看我會投生到哪裡去啊?佛陀說:你看到前面不遠的地方有一棵樹,看到沒有?他說:看到了。它這個樹干是往西方發展的。那佛陀說:如果你今天把這棵樹砍斷,這棵樹會往哪個方向倒下去?居士說:當然是往西方倒下去,平常的方向是往這個地方啊。佛陀說:你也是這樣子。你平常的心情就是一心一意地要求生淨土,那麼即使你突然死亡,那你這個生命也到淨土去。

最怕就是我們的心不決定,你對來生還沒有真實的規劃。你也可以到淨土去,也可以把今生的善業(回向娑婆),做個大戶長者,享受一下。那這個就有問題了,那這個要靠臨終的助念。就是說,其實我們應該平常就經常給自己心理作個建設,你來生只有一個方向,只有一個地方可以去。那麼這個地方的止觀當然不完全只是在佛堂,你平常日常生活當中,要思惟娑婆世界的無常、苦谛,思惟極樂世界的功德莊嚴,而且你一再告訴你自己,你來生沒有選擇余地,就是到淨土去。這樣子你臨終的時候,助念就容易助念,因為你心的方向決定了。你可能只是一時的顛倒,那別人稍微開示一下,你那個內心的善根就表現出來。所以這個地方的修觀啊,就是你一定要讓自己的內心當中有一個明確的方向。

好!我們再看丙三成就大悲的功德。我們先念一遍:

譬如曠野沙矶之中,有大樹王若根得水,枝葉花果悉皆繁茂生死曠野,菩提樹王,亦復如是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花果,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花果。何以故?若諸菩薩,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是故菩提屬於眾生,若無眾生,一切菩薩終不能成無上正覺。

這科是說明我們修大悲心的重要,為什麼我們修大悲心。前面的止觀,事實上我們只是考慮到自身的利益,都是成就一種自利的功德。那麼當然身為一個凡夫,我們剛開始是先偏重為自己謀福利,這個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們應該要從這個基礎啊,再把自己的心量擴大。怎麼擴大呢?就是說啊,我們希望得到諸佛菩薩的花果,那你一定要有樹根。這個樹根就是眾生,你離開了眾生,我們就不能成就無上菩提。因為菩提屬於眾生,若無眾生,一切菩薩終不能成無上正覺,大意是這個意思。

好!我們再看<, B>丁二的說明修大悲的方法。, 那麼在整個大乘當中,一定要有大悲心,這個大家都知道。那麼如何修大悲心呢?這當中有兩個次第。

第一個,正修大悲第一個就是知母。這知母的意思就是說啊,我們平常的心情就是我自己要離苦得樂,別人是不是能夠離苦得樂你內心當中漠不關心,因為你跟眾生沒有關系。那麼修大悲心的重點,就是你一定要跟眾生——人跟人之間一定要有因緣,有關系,那你才能夠很自然地對他釋放善意——那麼到底我們跟眾生是什麼因緣呢?這個地方我們就要去思惟這個問題。

基本上啊要講到因緣,我們不能只是看短暫的今生。佛法的因緣觀是講三世的,一個無量的生命的觀察。那麼當然我們要強調前生,誰知道有前生呢?怎麼去體會有前生呢?那麼從唯識的角度,就是你觀照你這念心,你就知道有前生。就是我們內心的功能,從今生的經驗來觀察,我們每一種功能的出現,都要經過業力的造作。你要去學那個醫學,你才會看病;你要學工程,你才能夠做工程師。你內心當中沒有一個功能是不必經過學習就出現的,不可能!就是說,心要業力的熏習,才能夠出現造作。好!那麼我們可以把這樣心的狀態一直往前推,一直往前推,一直往前推。我們會發覺啊,假設今天是一個孿生的兄弟,那麼孿生的兄弟,他們同樣一個父精母血的一個DNA化解成兩個不同的胞胎。那麼這兩個孿生兄弟一出生的時候,同樣一個DNA,為什麼這兩個兄弟的個性,一個喜歡寂靜,一個喜歡好動?那這個心的功能,他剛出生的時候,他今生根本沒有任何造作,那麼他的心的功能,一個喜歡寂靜,一個好動,這個功能是哪裡來的呢?

醫學上對生命的看法是錯誤的,它認為我們之所以有心的功能,是因為有大腦,因為他大腦結構比較復雜,就創造比較復雜的心識。這個是因果的顛倒!因為有心識,才創造這個大腦。所以先有心法,才有色法。好!這個意思就是說,同樣一個DNA發展出兩個不同的孿生兄弟,而剛出生的時候,他們今生什麼事都還沒有做,也沒有接收到外在環境的信息,那他們為什麼會有差別的功能?這個功能是怎麼來的?那表示有前一個生命。有前一個生命的造作的累積,所以一個人剛出生的時候,就會發展出不同的心態。如果沒有前一個生命的造作,他為什麼一出生就有這個功能?所以我們們相信有前生。這種,DL喇嘛說的,他不相信孔夫子是歷史上的偶然,說一個人活在人世間,短短的活八十歲,他怎麼可能累積那麼高的智慧?怎麼可能?!“書到今生讀已遲”,但是你今生不讀更遲。意思就是說呢,你看到世間上一個偉人,你看他的內心啊,講話很有道理。他在分析事情的時候,你看他這個人,怎麼會有這麼高的智慧啊!你很容易就相信,他這個心不是今生才有生命的,他累積很多的這方面的知識。

所以我們從剛出生的一個嬰兒,我們判斷一個嬰兒有這麼多功能,也知道他一定有前生的造作,所以我們相信有前生的生命。那麼有前生,就還會有一個前生,還有前生,還有前生……就是有無量的前生。所以換句話說,我們知道我們不是今生才有生命,我們在三界當中已經經過無數次的流轉。而每一次的受生,都必須有一個母親,才能有一個生命體。換句話說,這樣子講,不管是天上的飛鳥  或者地上的螞蟻,乃至於在座的諸位,當然我們現在可能都互相不認識,但是,當我們回顧過去的時候,我們可以肯定,每一個人都曾經做過我的母親。雖然今生已經不是扮演這個,今生可能已經不是扮演我母親的角色,但是前生是我的母親的事實,是不容許改變的。所以你第一個,你一定要把你跟眾生的關系找出來,原來是一個母子的關系。

第二個,念恩。那麼這個時候當我們跟眾生有關系以後,這個事情就好辦了。我們要思惟他前生做我母親的時候,就像今生的母親一樣,犧牲她自己的安樂來照顧我們,她有什麼好吃的東西,那麼給我們吃,她把她所有的很多很多的安樂啊犧牲掉,只是為了養育我們。她對我們有恩惠,就像今生的母親一樣。那麼,這樣子我們就會有一種想要報答的心情。那麼想要報答的心情呢,就能夠產生慈心的予樂。他沒有快樂,我希望他快樂;那麼他有痛苦,我希望他離開痛苦。

那麼,在整個對眾生的慈悲心當中,龍樹菩薩的意思就是,關鍵點在知母。DL喇嘛說啊,人跟人之間,還有國家跟國家之間的對立啊,為什麼往往是一個很小的事情,就產生一個很嚴重的世仇?重點就來自於漠不關心,我也不關心你,你也不關心我。為什麼?因為我們兩個之間根本沒有關系。你是一個生命的個體,我也是一個生命的個體,那麼漠不關心就很容易造成彼此的對立,乃至於仇恨。但是我們不應該這麼狹隘,只局限在今生的時空。我們應該從今生的時空跳脫出來,觀察到我們過去無量生命的流轉,每一個眾生都曾經做過我的母親,那麼她對我們都有恩惠,雖然時空改變,但是這個恩惠是不能改變的。這樣我們對眾生就有多一份的寬恕和包容。好!這地方等於是我們應該要去回顧無量的生命,每一個眾生都做過我的母親。

當我們有這樣的一種思想以後呢,就容易了,最後至心回向。我們可能在佛堂當中有念佛或者拜佛或者做什麼……種種的善業,我們可以回向,回染向淨,成就自利的功德,願生西方淨土中;但是我們也對眾生生起一份關懷,回小向大,我們也希望眾生都能夠因為我的持戒念佛的功德,能夠離苦得樂。

這個地方啊,我們要知道一個觀念。我們對眾生釋放善意,DL喇嘛講一句話,眾生不一定得到利益,但是你自己先得到利益。因為你釋放善意的時候,你的心跟菩提心相應,你的心跟佛性相應,你自己滅除罪障。我曾經在台灣的一個地方閉關,閉關的時候,因為那個地方後面有很大的樹林,我也曾經聽過學長說啊,那地方晚上都有些事情。果然我去閉關,到了第二第三天啊,晚上就很復雜。很復雜,當然我有兩個選擇:第一個我持咒,用強硬的方式跟它抵抗,後來我沒有選擇這個方式。我用溝通的方式,我開始跟他對話。我每天做完功課,我就回向,我就先釋放,我觀想我所做的功德,就像光明一樣,釋放到我後面那片樹林當中,所有的有情眾生都因為我的善法,你們離開痛苦,得到安樂。那一次開始回向以後,晚上就沒有事了。

所以,其實我們今生的生命有很多障礙,人事的障礙。比如說,人跟人之間的相處,有障礙。你跟你的兄弟,你跟你的母親有障礙。你有兩個選擇,第一個,你可以讓事情更好;第二個,讓事情更壞。你采取對立,我們從生命的經驗,沒有一個東西是因為對立而解決問題的,不可能!你只會讓事情更糟糕。那麼,我們今天能夠自己主動對他釋放善意,就算不能改善許多,起碼是讓自己達到傷害(降)到最低。我今天在車上,有個居士給我看一本雜志,他那個雜志上說,日本人研究過,就是我們今天喝水,如果你對水釋放善意,你用贊美的言詞來贊美這個水啊,這個水的結構會變成比較漂亮,像一朵花的結構;如果你起嗔心來呵罵這個水,它這個結構變得比較丑陋,而且它會產生那個比較負面的元素會出現。的確是這樣。當你起嗔心的時候,其實整個法界對你都不利。

所以當我們能夠對眾生起慈悲心,其實自己是受益。你要有這個觀念。而且重點就是今生的受益還不是重點,重點是你要起慈悲心,才能夠成就菩薩種性。你不成就菩薩種性,你根本不可能往生淨土,二乘種不生。所以這個地方就是,當我們在積集善業的時候,我們在修止、修觀、在對彌陀皈依的時候,厭離娑婆,希求極樂的時候,我們也不要忽略了,不是(只有)我們自己在流轉當中,一切的如母有情也在三界流轉,而我們也應該對他們釋放一份的關懷,把功德回向給他們。

好!我們看甲四的結示勸修。基本上我們在修習淨土,有兩個修行的方法。第一個靜中修第二個、歷緣對境修。我們最好是有一點定課,平常啊,一句彌陀念誦聽十句成片三三四,在心中要建立一個佛號的力量。那麼修止以後,也可以修三分鐘到五分鐘的觀,思惟娑婆世界的過患、思惟極樂世界的功德,讓自己產生一種堅定的厭離娑婆、欣求極樂的願力。這個願力絕對不能等到臨命終才來做。那麼,當然我們佛堂時間,可能正常的居士時間會比較少,平常你在工作當中、生活當中,遇境逢緣,我們的心跟境界接觸的時候,很可能我們過去的妄想,或者是順境生起貪愛、逆境生起嗔心,那麼這個時候你不要忘了,一定要把你的法寶現出來,調伏它,轉念念佛妄想消滅,佛號獨存

我們一個往生的標准——你對煩惱要有調伏力。就是說,我們可能對三界還有很多很多的欲望,但是這些欲望,當佛號現前的時候,都能夠調伏。也就是說,佛號在你的心中是最強大的勢力。我們不一定要強人所難,說所有的欲望都要斷除,也不一定要這麼高的標准,但是起碼你對佛號的皈依是最強大的力量。也就是說,佛號出現的時候,所有的煩惱都可以調伏。所以徹悟禅師的《淨土八要》,他講,以折服現形煩惱為修行之要務。就是你這個佛號要有調伏力,當然這個調伏包括止,包括觀。

好!我們最後做一個舉頌勸修。這個是我們淨土宗的二祖善導大師的一個偈頌:

     漸漸雞皮鶴發看看行步龍鐘。

     假饒金玉滿堂豈免衰殘老病。

     任汝千般快樂,無常終是到來。

     唯有徑路修行,但念阿彌陀佛。

這個偈頌是從兩方面來觀察生命。第一個,對娑婆世界的觀察。那麼我們在三界得一個生命體,遲早都是漸漸雞皮鶴發。就是老,老會出現,我們會衰老。雞皮鶴發就是有皺紋啊,丑陋,會出現。第二個呢,有病痛,看看行步龍鐘。我們身體不再那麼健康,走路開始緩慢。雖然我們也可能因為過去的善業的力量,使令自己金玉滿堂,擁有種種的財富,但是金玉滿堂並沒有力量來阻止這個衰殘老病的出現。換句話說,任如千般快樂,無常終是到來。這個只是一個暫時的因緣。所以唯有徑路修行但念阿彌陀佛!那既然三界是一種無常的、痛苦的,那麼我們離開三界,難道還有選擇嗎?還可以。就是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

念佛法門事實上是兩個內涵:第一個是有所破壞,第二個、有所建設。第一個對三界的愛取煩惱的對治,第二個,對彌陀功德的皈依。就是這個意思。

我們今天就跟大家介紹到這個地方,好!謝謝大家。那麼時間也到了,我看這個問題我實在是沒辦法回答,請大家能夠原諒。那麼大方向的話,其實你把這個課程好好地學習,有些問題應該就不是什麼大問題。

時間到了,我們來回向,請大家合掌。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好!南無阿彌陀佛!!!

 


 [C1]應為“五”?

 

上一篇:伍先林博士:百丈懷海的禅學思想特色
下一篇:淨界法師:大乘百法明門論直解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