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優婆塞五戒相經學記14
大願法師講解
我得人身無義恆空過,
我為佛子未如教修學。
彼諸暇滿精勤勵力者,
願仗上師三寶共加持。
勤修清淨波羅蜜,恆不忘失菩提心。
滅除障垢無有余,一切妙行皆成就。
諸位善知識,請大家先發無上的菩提心,為了世界和平,國泰民安,所以我們來學習《佛說優婆塞五戒相經》。
昨天說到了盜戒第二,要不偷盜。不偷盜也就是說要正命地生活,我們人類生存所需要的資生物質,衣服、飲食、住宿的地方,這些佛陀都主張信徒以自己的勞動合法地獲得。如果以不正當的手段非法地強力奪取,或者騙取,以及偷盜他人的勞動成果,都是犯盜戒,都是邪命自活,所以我們要正命地生活。
如果犯盜戒,不僅僅是會給他人帶來痛苦,而且可能引發社會的動蕩不安,並且也會讓自己增長貪欲,將來墮到三惡道中間去。所以提倡守持不偷盜戒,對個人來說是息滅貪欲心,不墮惡道,得到八福德的人身,得到資財具足,知足常樂;對社會來說,如果人人都能夠守持不偷盜,就可以出現道不拾遺,夜不閉戶的盛世。
YIN戒第三
今天我們來學習YIN戒第三。事實上我們簡略地歸納說,不殺生戒是佛教的生命觀,我們要有慈悲心,要平等地尊重一切生命。不偷盜戒是佛陀告訴我們如何過好正常的經濟生活,就是要守持不偷盜。如何過好正常的感情生活呢?佛陀告訴我們要守持不邪YIN戒。所以佛陀指導在家弟子,優婆塞、優婆夷,他們物質生活的原則就是不偷盜,指導在家佛弟子感情生活的原則就是不邪YIN。
【佛告諸比丘,優婆塞不應生欲想、欲覺,】
因為這個一切的結戒都是在比丘中說的,所以佛陀告訴比丘,讓比丘輾轉教化在家信眾,優婆塞不應生欲想、欲覺。
【尚不應生心,何況起欲、恚、癡、結縛根本不淨惡業。】
“欲想”,就是心裡面想異性的生理特征。
“欲覺”,就是對於情欲的境界忽起尋求,稱為“欲覺”。
“尚不應生心,何況起欲、恚、癡”,這一些邪YIN的念頭都不應該生起,何況是去起欲,造邪YIN的惡業。乃至於如果欲不遂,不能夠滿足就起於嗔恚心。然後貪欲與嗔恚都是因為有愚癡的根,三毒都具有了,所以貪嗔癡三毒就成為一切結縛的根本。一切煩惱結,一切生死輪回的束縛,一切障礙的根本都是貪嗔癡,所以“結縛根本不淨惡業”,違背清淨行能夠招致此生他世的苦報,所以稱為“不淨惡業”。這個造邪YIN業是“不淨惡業”,是結縛的根本。
【是中犯邪YIN有四處:男、女、黃門、二根。】
犯邪YIN戒有四種對境,男人、女人、黃門和二根。黃門就是男根損壞的人。《十誦律》二十一卷上面將黃門分為五類:一個是生黃門,生下來就是損壞;第二是半月黃門,半月半月不同;第三是妒黃門;第四是變黃門;第五就是形殘黃門。
二根就是不正常的人,同時有男女二根的人,這樣子的稱為二根。
【女者,人女、非人女、畜生女。男者,人男、非人男、畜生男。黃門、二根,亦同於上類。若優婆塞與人女、非人女、畜生女,三處行邪YIN,犯不可悔。】
三處行YIN,這裡面佛制戒說,在家男居士犯不可悔罪,是與人女;非人女,那些天龍鬼神女;畜生女;在口道、大小便道,這樣子三處行YIN是犯不可悔罪。
【若人男、非人男、畜生男、黃門、二根,二處行YIN,犯不可悔。】
這個是講那些不正常的,造邪YIN業,乃至於男與男犯同性戀,這樣子二處行YIN,口道、大便道行YIN,都是犯不可悔。
三緣成犯
殺戒以五緣成犯,盜戒以六緣成犯,成不可悔,YIN戒是以三緣成不可悔。
一、YIN心,如饑得食,如渴得飲,這樣子是犯。如果有一些情況底下是自己沒有欲望,被迫的,這樣子是不犯。當時有一位阿羅漢尼就被惡徒所傷害,她自己因為是已經成就阿羅漢的果位,所以如同熱鐵入身,臭屍系頸,這樣子佛說無犯。
二、是道,就是說女三處,男二處。
三、事遂,乃至於入於毛頭許,胡麻許,這樣子的就是犯不可悔罪。
【若發心欲行YIN,未和合者,犯下可悔;】
也就是說動了這個念頭,犯根本罪之前,有三種方便罪:
第一是內心起欲望,但是身口未現,名為遠方便,也稱為遠加行,這個是犯下品可悔罪。不要認為動了這個念頭沒有過失,事實上是有過失,經常這樣子動念頭就肯定會損害戒體。
第二是動身口,未到前境,這個是次方便,犯中品可悔罪。身與口都有動,身在靠近,口也是說绮語,但是未到前境,這個是次方便,中品可悔。
第三是已經臨至境所,已經在一起了,但是還沒有犯根本,沒有事遂,這樣子是近方便,是比較重的中品可悔罪。未和合者犯下可悔。
【若二身和合,止不YIN,犯中可悔。】
這個就是指次方便和近方便,都是中可悔罪。
【若優婆塞,婢使已配嫁有主,於中行邪YIN者,犯不可悔;】
如果男居士對自己家裡的傭人和奴婢,她已經有丈夫,但是還沒有嫁過去,於中行邪YIN者,犯不可悔。
【余輕犯,如上說。三處者,口處、大便、小便處。除是三處,余處行欲,皆可悔。】
如果是造那個三種方便罪,就跟上面所說的一樣了。遠方便、次方便、近方便,就是下品可悔、中品可悔罪。
【若優婆塞婢使未配嫁,於中非道行YIN者,犯可悔罪,後生受報罪重。】
如果是優婆塞家裡面的婢女還沒有配嫁,非道行YIN是犯可悔罪,但是受報罪重。因為對於婢使應該是如法地以禮來迎娶,就不會壞她的貞操,這樣子就不會損害她的名節,否則這個犯戒的人就是損害自己的陰德。損害自己的陰德是幽冥界所深惡的,所以受報罪重。
【若優婆塞,有男子僮使人等,共彼行YIN二處,犯不可悔罪;】
這是造同性戀的惡業,這樣子二處行YIN是犯不可悔。
【余輕犯罪,同上說。若優婆塞,共YIN女行YIN,不與直者,犯邪YIN不可悔;與直,無犯。】
“直”就是價值的值。“與直,無犯。”這個無犯,就是說沒有犯上品的不可悔罪,但是還是戕身敗德,損害自己的身體,敗壞自己的德行。印度是亞熱帶的地方,如果禁止得非常嚴,世俗的人不能奉行,就反成虛文,所以佛陀大慈,開方便說“與直無犯”,事實上是無犯上品不可悔罪,肯定還是有違自己的道德。
【若人死乃至畜生死者,身根未壞,共彼行邪YIN,女者三處,犯不可悔;】
這是說人女乃至於畜生女,已經死了,但是身根沒有壞,“共彼行邪YIN”,是在女三處,就犯不可悔。事實上這個就是指犯邪YIN,那種YIN欲非常熾盛,犯奸屍。
【輕犯,同上說。若優婆塞,自受八支,行YIN者,犯不可悔。八支無復邪正,一切皆犯。】
如果是在家的男居士,自己這一天在受持一日一夜的八關齋戒,但是他犯YIN,這個是犯不可悔罪。這個就是分兩種情況了:
第一種,如果這個男居士自己今天受持八關齋戒,在家裡面有過夫妻生活,是犯不可悔罪。
還有一種,是女方有受持八關齋戒,這個丈夫沒有皈依,也沒有受八關齋戒,沒有受五戒,然後他有這個夫妻生活,應該是男方不能夠再受五戒。因為他沒有受戒,所以他沒有犯戒之罪,但是他不能再受五戒,乃至於不能出家。
如果男居士自己受八關齋戒,行YIN者,犯了這個戒,八支齋體,八關齋戒一切都破掉了,一切皆犯,全部都破毀掉了。
【若優婆塞,雖都不受戒,犯佛弟子淨戒人者,雖無犯戒之罪,然後永不得受五戒,乃至出家受具足。】
如果是他沒有受五戒,但是他“犯佛弟子淨戒人”,“淨戒人”是指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尼、沙彌、沙彌尼、優婆塞、優婆夷,乃至於他自己的妻子受八關齋戒這一天,也是不得犯,如果犯就是名為破他梵行。“然後永不得受五戒”,也就是說以後不能夠再受五戒,乃至於不能出家受具足戒。
【佛告諸比丘,吾有二身:生身、戒身。若善男子,為吾生身起七寶塔,至於梵天,若人虧之,其罪尚有可悔;虧吾戒身,其罪無量,受罪如伊羅龍王。】
到此地這個YIN戒第三的經文就應該是圓滿了。
佛陀說,佛有“生身”和“戒身”。事實上“戒身”就是指法身,佛以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為法身,因為這個五法能夠顯發我們本具不生不滅的真如自性,能夠顯發我們不生不滅的法身,所以也名這個五法為五分法身香。這個“戒身”就是指法身,所以以此戒法,師師相授,就是如來法身常住不滅。如果是自破梵行,或者破他梵行,就是破壞如來法身,那比破壞生身捨利塔的罪還要重。
佛陀說,如果有人為佛陀的捨利造塔,另外一個人去破壞它,這個罪當然很重,但是尚有可悔。如果是破壞戒身,就受罪如伊羅龍王。也就是說如果是破戒,這個罪業比破壞如來的生身捨利塔的罪還要重。
“伊羅龍王”,“伊羅”,其實具足地說就是伊羅跋羅,也稱為伊羅缽。“伊羅”是一種樹名,譯為中文就是臭氣,跋羅就是極,極臭氣,這樣子一種樹。這個龍王過去生曾經是迦葉佛時候的比丘,有一天要出去辦事,他的袈裟給伊羅樹的樹枝掛住了,他就起嗔恨心,把樹枝折斷了,以後也不忏悔。我們前面說不殺生戒,乃至於比丘對於一些草木都不可以故意折斷。他以嗔恨心把樹枝折斷,並且不忏悔,之後就墮落為龍身,這個龍王的頭上生了這種臭氣樹,苦毒無量。
到釋迦佛的時候,這個龍王曾經現身變化作一個人來頂禮釋迦佛,釋迦牟尼佛就呵斥他,讓他現出原形來,並且沒有給他授記說龍王到底什麼時候能夠脫離這個苦報,只是說:“彌勒佛下生成佛的時候,你再去問彌勒佛。”可見他這個罪受的苦報比較重。
你看,一位比丘只是以故意折斷樹枝沒有忏悔,都尚且如伊羅龍王一樣受罪長劫,何況是造了殺生的業、偷盜的業、邪YIN的業,如果不忏悔,就是受苦累生累劫,難以出離。
不殺生、不偷盜,很多人都做得到,但是不邪YIN呢?人吶,《圓覺經》上說,三界輪轉,愛欲為本。這是他的一個與生俱來的煩惱,所以要真正地做到就難一些,比較容易犯。所以就在這裡面佛陀特別地指出來,其罪無量,受罪如伊羅龍王。所以我們應該要學玉琳國師。
玉琳國師前生是在寺院裡做書記師,書法很好,有一位女子見到以後,很喜歡他的書法。這個女子後身就轉世為王宰相的女兒,玉琳國師第二生繼續出家修行。這個宰相之女到寺院禮佛進香,就見到玉琳國師,生欣慕的心,王宰相就迫使玉琳國師還俗結婚,但是玉琳國師道心非常好,在洞房裡面一直跑香。後來就得到順治皇帝拜他做國師。應該大家都看過這個書,或者連續劇,所以是守持這個戒法的一個典范。
三緣成犯:YIN心、是道、事遂。
開緣有三
有三種情況是有開緣的:
一、為怨家所執。如熱鐵入身,惟苦無樂,沒有樂受。
二、熟睡不覺知。
三、狂亂壞心。
在這樣子的三種開緣下是不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