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空海(惟傳)法師:阿含解脫道次第 原書教材 序文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阿含解脫道次第         

《序文》                                                   

果淨法師 序

  「阿含」為梵語的譯音,原意是「來」、「傳來之聖教」的意思。佛陀在世時代,佛陀的諸弟子以佛陀親口所說,傳承於弟子間的教授、教誡,稱之謂「阿含」。

  佛陀的弟子及信眾,為了方便記憶,將佛陀親口宣說的教法,用簡要式的詩偈及散文的形式,以口口相傳的方式記誦下來。佛陀般涅槃後的第一個夏季,由大迦葉發起聚會,大約有五百阿羅漢聚會在王捨城外的七葉巖,以大迦葉為主席,由阿難尊者誦出經,優婆離尊者誦出律,經過大家公開確認而成「四阿含」︱雜阿含、中阿含、長阿含、增一阿含。此時「阿含」成為佛教「聖教集」、「聖典」的同義語。佛陀般涅槃後一百年左右,根本的佛教開始分裂成為大眾部和上座部,然後又再分出許多部,依據「異部宗輪論」的記述,學說不全一致的大概有二十部,根據資料的顯示,當時至少有南方上座部、有部、化地部、法藏部、大眾部、飲光部、經量部等所傳的經典存在。到了今天,只有南方上座部的經典完全保存下來,共計有五部,它們是用巴利語書寫的,就是「南傳五部」。

  北傳的阿含則匯集了其他諸部的經典,系以梵文書寫,成立了「北傳四阿含」。在四部阿含當中,南傳的「相應部」相當於北傳的「雜阿含」。佛法不斷的流變分裂,到大乘經典大量出現後,大眾部為排斥上座部,因此,將上座部所信受而代代傳承之聖典稱為「阿含經」,而將自己所信奉、新編的經典稱為「大乘經」。從此之後,不明實相者竟然誤將「阿含」看輕為「小乘經典」。事實上,「阿含」是佛陀在世時流傳之「教法」,是佛陀入滅後所結集之「聖教集」,師生之間代代相傳承,為原始佛教及部派佛教所公認的「根本佛法」。

  佛法流變時久,後來有些求佛法者,因為缺少「阿含」及「大乘經」集成的流變過程資料,且在接觸佛法時,正好是大乘經發揚的時代,因而將「阿含」判做「小乘教」,致使此後就很少人重視「阿含經」。由於近代各國學者的研究,發現「阿含經」原來不是什幺小乘經典,而是現存最接近佛陀原始教說的典籍,是探究佛陀根本思想所不可缺少的教材,因此,「阿含經」很幸運的又被重視了。

  雖然「阿含經」有被重視的現象,但「阿含經」是用簡要的詩及散文方式寫成,因此,沒有耐心的人就有看不下去的感覺,加上現代人放逸心的習性,研究「四部阿含」就變成難事了,要將內容修行次第一一厘清也不簡單。空海一心為正法,經過長期的實修及研究「阿含經」,有很深入的心得,發心將「阿含經」內容的解脫道整理出次第,又加上本身經驗解釋,對有心修「阿含」解脫道者,是一件難得的寶藏,也是永續正法的明燈,人人只要依次第修行必獲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到達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願眾生證悟涅槃、脫離眾苦、安詳自在。

                    八十九年十月二十日


 

說 明        
                           
一、本書的經文號碼以佛光大藏經的四部阿含為准。雜阿含經號碼下面括號內的是大正大藏經版的號碼,以便利讀者查閱對照。

二、本書經文出處:「雜」代表「雜阿含經」;「中」代表「中阿含經」;「長」代表「長阿含經」;「增」代表「增一阿含經」。「相應部」是指南傳大藏經的相應部。

三、本書每一節的前半,都是引自四部阿含的經文。但經文大部份都只是摘錄重點、精華,並非全文。若讀者欲覽全文,請參考大藏經原文。

四、經文後面的【法義分享】是編者個人聞思修證的心得。一方面襯托出此節經文的重點、重要法義;一方面將心得和讀者分享,供養決心實踐解脫道與菩薩道的修行者。

五、本書以阿含經文為主軸,占百分之六十。法義分享占百分之四十。法義分享方面,著重在法義的分析,而不著重名相的解釋或白話翻譯。所以若有不懂的名詞,請查閱佛學大詞典,或參考佛光阿含藏的名相解釋。

六、本書經文中,少部份有()的字,那是編者補充進去。

七、本書共分三十六章,從第一章到三十六章的次序,就是阿含解脫道「聞、思、修、證」的完整次第。這是編者參考雜阿含三四五經、二八○經,及中阿含四五、五二、五四諸經,加上個人聞思修證的心得而編成。

八、本書編排次第可概略劃分為:

(一)第一章-第六章屬於人天善法-「培養善根、福德、因緣」的初步階段。

(二)第七章-十七章這是「聞思正法」的主要內容。

(三)第十八章-二七章是屬於「實修」的具體內容與方法。

(四)第二八章-三四章此為「實證、證果」的內容。

(五)第三五、三六兩章,這是「解脫道」與「菩薩道」合一的具體展現。


    

 

上一篇:廣東六祖寺·大願法師:佛說優婆塞五戒相經學記23
下一篇:程叔彪居士:無門直指 第八十九節 末後句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