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程叔彪居士:無門直指 第九十六節 如來禅祖師禅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第九十六節 如來禅祖師禅
  《楞伽經》:佛告大慧,有四種禅,雲何為四?謂:愚夫所行禅。觀察義禅。攀緣如禅。(唐譯:攀緣真如禅。)如來禅。雲何愚夫所行禅!謂:聲聞緣覺外道修行者,觀人無我性,自相共相,骨鎖無常苦不淨相,計著為首,如是相不異觀,前後轉進,相不除滅,(唐譯:觀察堅著不捨,漸次增勝,至無相滅定。)是名愚夫所行禅。雲何觀察義禅!謂:人無我自相共相,外道自他俱無性已,觀法無我,彼地相義,漸次增進,是名觀察義禅。雲何攀緣如禅!謂:妄想,二無我妄想,如實處,不生妄想,是名攀緣如禅。雲何如來禅!謂:入如來地,得自覺聖智相,三種樂住,成辦眾生不思議事,是名如來禅。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凡夫所行禅。觀察相義禅。攀緣如實禅。如來清淨禅。譬如日月形,缽頭摩深險,如虛字火盡,修行苦觀察,如是種種相,外道通達禅,亦復聲聞及緣覺境界,捨離彼一切,則是無所有,一切剎諸佛,以不思議手,一時摩其頂,隨順入如相。』(唐譯:是則能隨入,如如真實相。)
  黃檗曰:『學道者,無須並卻雜學諸緣,決定不求,決定不著。聞甚深法,恰似清風屆耳,瞥然而過,更不追尋,是為甚深入如來禅,離生禅想。』從上祖師,唯傳一心,更無二佛,指心是佛。頓超等妙二覺之表,決定不流至第二念,始似入我宗門。如斯之法,汝取次人,到這裏,擬作麽生學!法本不有,今亦不無,緣起不有,緣滅不無。本亦不有,本非本故,心亦不心,心非心故,相亦非相,相非相故。所以道:『無法無本心,始解心心法。法即非法,非法即法,無法無非法,故是心心法。』忽然瞥起一念『了知如幻如化,』即流入過去佛。過去佛且不有,未來佛且不無,又且不喚作未來佛。現在念念不住,不喚作現在佛。佛若起時,即不擬他是覺是迷,是善是惡,辄不得執滯他,斷絕他,如一念瞥起,千重關鎖鎖不得,萬丈繩索索他不住。既若如是,爭合便擬滅他止他?你作麽生擬斷他?喻如陽焰,你道近,十方世界,求不可得。始道遠,看時只在目前。你擬趁他,他又轉遠去。你始避他,他又來逐你。取又不得,捨又不得。既若如此,故知一切法性自爾,即不用愁他慮他。如言前念是凡,後念是聖,如手翻覆一般,此是三乘教之極也。『據我禅宗中,前念且不是凡,後念且不是聖。前念不是佛,後念不是眾生。何處有佛度眾生?何處有眾生受佛度?何故如此?萬法之性自爾。』所以道:『本來無一物,何處有塵埃。』本既無物,三際本無所有。故學道人單刀直入,須見這個意始得。故達摩大師從西天來至此土,只覓得可大師一人,密傳心印,印你本心。以心印法,以法印心。心既如此,法亦如此。同真際,等法性。法性空中,誰是授記人?誰是成佛人?誰是得法人?不可以佛更得佛,不可以道更得道,本無所得,『無得』亦不可得。所以道:『無一法可得,只教你了取本心,當下了時,不得了相,無了無不了相,亦不可得。』如此之法,得者即得,得者不自覺知。不得者,亦不自覺知。如此之法,從上以來,有幾人得知?!(此系節錄。詳細請看原文,見黃檗《傳心法要》。)
  香嚴一日芟除草木,偶拋瓦礫,擊竹作聲,忽然省悟,乃作頌曰:一擊忘所知,更不假修持,動容揚故路,不墮悄然機,處處無蹤跡,聲色外威儀,諸方達道者,鹹言上上機。沩山聞得,謂仰山曰:此子徹也!仰曰:此是心機意識,著述得成,待某甲親自勘過。仰後見嚴曰:和尚贊師弟發明大事,你試說看,嚴舉前頌,仰曰:夙習記持而成,若有正悟,別更說看。嚴又頌曰:去年貧,未是貧,今年貧,始是貧,去年貧,猶有卓錐之地,今年貧,錐也無。仰曰:如來禅許師弟會,祖師禅未夢見在!嚴復頌曰:『我有一機,瞬目視伊,若人不會,別喚沙彌。』仰乃報沩山曰:且喜閒師弟會祖師禅也。
  雲門舉仰山雲:如來禅即許師兄會。僧便問:如何是如來禅?門曰:上大人。又拈起扇子曰:我喚作扇子,你喚作什麼?僧無語。門曰:扇子上說法,燈籠裏藏身,作麽生?僧卻問:如何是和尚禅?門叱曰:原來只在這裏。
  慈明示眾,以拄杖擊禅床一下,曰:大眾還會麽?不見道:一擊忘所知,更不假修治,諸方達道者,鹹言上上機。香嚴恁麽悟去,分明悟得如來禅,祖師禅猶未夢見在,且道:祖師禅有甚長處?若向言中取則,誤賺後人,直饒棒下承當,辜負先聖。萬法本閒,唯人自鬧。所以,山僧居福嚴,只見福嚴境界,晏起早眠,有時雲生碧嶂,有時月落寒潭。音聲鳥飛,鳴般若台前。娑羅花香,散祝融峰畔。把瘦筇,坐盤陀石,與五湖衲子時話玄微,灰頭土面。住興化,只見興化家風,迎來送去,門連城市,車馬骈阗,漁唱潇湘,猿啼岳麓,絲竹歌謠,時時入耳,復與四海高人,日談禅道,歲月都忘。且道:居深山?住城郭?還有優劣也無?試道看?良久,曰:是處是慈氏,無門無善財。(一般對如來禅與祖師禅,每多誤會,以香嚴所道似為祖師禅,而仰山謂為如來禅,且慈明更謂分明悟得如來禅,未免疑惑,此因誤會祖師三句五位,以及玄要次第等等所致。上面黃檗慈明說得極為清楚,大概如來禅,如經教所說,開示悟入各人本具之妙明性覺,得知眾生本來是佛,生死涅槃,猶如昨夢。此即一擊忘所知,更不假修治,雖自覺覺他,以幻修幻,然幻亦遠離,離亦遠離,得無所離,即除諸幻,諸幻雖盡,不入斷滅,此即動容揚古路,不墮悄然機,處處無蹤跡,聲色外威儀,而一切如來妙圓覺心,本無菩提與涅槃,亦無成佛及不成佛,此是今年貧,錐也無。永明壽所謂:教中初心菩薩,亦許約教而會,先以聞解信入,後以無思契同,差不多就是這個意思。『至於祖師禅,則離四句,絕百非,不接而接,無舌而語,無入無離,無修無證,無位次,無玄妙。所有祖師語句,無非曲為今時,特殊方便。所以臨濟謂:無一法與人。雲門謂:不許記其語句。永明謂:玄之又玄,妙之又妙,但是,方便門中旁贊助入之語,於自己分上親照之時,反視之皆為魔說。』永明又道:『撒手示君無一物,徒勞辛苦說千般。』雖然乾坤失色,而日月增光。『四面八方無頭無尾,自非上根大器,莫能擔荷。』再看,我有一機的偈子,試問:什麽是瞬?什麼是視?是一是二?會是不會?孰優孰劣?為什麼別喚沙彌?喚作什麼?他一句中,包括了多少語句?這分明是祖師禅。所以,仰山立即肯許。《心燈錄》所說:因道在無錐之後,所以為祖師禅。(湛愚)實未夢見在!再換個方法。說:則『法,非法,非非法,三句依次說,就是如來禅。三句一時說,就是祖師禅。』所以道:一句中須具三玄門,一玄門須具三要,一句中須具三句。若說:有言有句是如來禅,不落言句是祖師禅,則教下世尊說法四十九年,實未曾說一字,而宗門官不容針,私通車馬。從前三峰謂:『透過如來禅結頂處,方入祖師格外禅之初門。』並謂:『此非如來反不如祖師,須知祖師是威音以前向上一著,寶幾珍御。窮子見之,捨而逃逝。如來是脫去珍御,執持糞器,狀有所畏,同彼庸人,有共語分者。』豈祖師禅系祖師自己所發明,而非如來所傳耶?『古人雲:依經解義,三世佛冤。離經一字,即同魔說。此十六字,應當一道看,不可分成兩橛。』)
  華嚴逢上堂曰:諸上座,捨一知識,參一知識,盡道善財南游之式樣。且問上座,只如善財禮辭文殊,擬登妙峰,谒德雲比丘。及到彼所,何以德雲卻於別峰相見?『夫教意祖意,同一方便。終無別理,彼若明得,此亦昭然。』諸上座,即今簇著老僧,是相見?是不相見?此處是妙峰?是別峰?脫或從此省去,可謂不辜負老僧。亦常見德雲比丘,未嘗剎那相捨,還信得及麽。
  荷澤曰:『無念體上自有智命,本智命即是實相。』諸佛菩薩用無念以為解脫法身,見此法身恆沙三昧。一切諸波羅密悉皆具足。又曰:『見無念者,得向佛智。見無念者,名為實相。見無念者,中道第一義谛。』又曰:『有無雙遣,中道亦亡者,是無念,無念即是一念。一念即是一切智,一切智者,即是甚深般若波羅密,甚深般若波羅密,即是如來禅。』(荷澤常勸人修無念法。)
  天童舉『《金剛經》雲:「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法眼雲:「若見諸相非相,即不見如來。」』拈曰:『世尊說如來禅。法眼說祖師禅。會得甚奇特,不會也相許。』萬松自贊其像曰: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眉毛眼上。不費半星氣力,向釋迦法眼分疆列界處,方便講和,一統天下,豈非好事。天童如來禅祖師禅,更不敢妄生分別,會得奇特且置,既不會為甚也相許?不見道:打破大唐國,覓個不會底不得。
  (『如來禅屬於教,祖師禅屬於宗。』一般都認為如此,沒問題。但有人認祖師禅高於如來禅,有人認為一樣世尊所傳,不能認有高下。更有人就事論事說,香嚴對仰山所說,某句在某句之前,或在某句之後,這就成為祖師禅或如來禅了,且喜沒交涉。有人說:法,非法,非非法,三句依次說,是如來禅。三句一時說,是祖師禅。但文句不能不有先後,三句一時說,是怎樣地說?依經解義,三世佛冤。離經一字,即同魔說。古人問:三乘教中還有祖意也無?答:有。問:既有,為什麽祖師還要西來?答:正為有,所以來。『在經教方面,世尊開權顯實,就是為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首楞嚴經》說:『若於因地以生滅心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滅,無有是處。』『汝今欲令見聞覺知,遠契如來常樂我淨,應當先擇死生根本,依不生滅圓湛性成,以湛旋其虛妄滅生,復還元覺,得元明覺無生滅性,為因地心,然後圓成果地修證。』『而到最後說《大般涅槃經》時,更用了很多時間來闡說佛性,這些教意豈不就是祖意麽?唯因末世眾生,縱使能夠理解,往往認為他是他,我是我,不能會歸到自己身上,去親證實悟,乃另立教外別傳,拈花微笑,教人當下會晤。後世禅和子們,倘或籠統,或颟顸,或亦認賊為子,則仍有經教,亦可考證辨別。』『因此,如來禅與祖師禅。彼此可以說一樣,亦可以說截然不同。但是二者相互益助,不可偏廢。』是故《涅槃經》曰:『由佛性理內薰之力,復由佛性教外薰之力,內外和合,遂令開悟。』至於一時說,或不一時說,有次第,或無次第,則均不可拘執。一時說,亦可以有先後,雖有先後,仍等於一時說。無次第,亦可以有次第,雖有次第,仍等於無次第。教中道:佛說眾生,即非眾生,是名眾生。這是分三句說,且有次第,然實等於一時說,亦可以說無先後次第。又道:『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應當遠離一切幻化虛妄境界,由堅執持遠離心故,心如幻者,亦復遠離。遠離為幻,亦復遠離。得無所離,即除諸幻。譬如鑽火,兩不相因,火出木盡,灰飛煙滅。以幻修幻,亦復如是。諸幻雖盡,不入斷滅。善男子!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試問:此與貧無立錐,及錐也無,是同是別?臨濟問黃檗佛法大意,話聲未絕,檗舉棒便打。濟不會,辭往大愚,被愚呵斥,即悟佛法無多子,復再被斥,又悟,築三拳。黃檗的棒,無所謂:次第不次第。臨濟的悟,無次第而有次第,有次第而無次第。此棒此斥等,啐啄之機,實與拈花微笑,瞬目視伊,同樣方便。『所以,無論教亦好,宗亦好,有次第亦好,無次第亦好,論到實修,則非透徹不可。如來禅如此。祖師禅亦無非如此。』而『錐也無』當然是『如來禅。』『瞬目視伊』當然是『祖師禅。』還會有什麽疑惑!)
 

上一篇:程叔彪居士:無門直指 第九十五節 經教
下一篇:空海(惟傳)法師:阿含解脫道次第 解說講稿 第一章 阿含解脫道次第概論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