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空海(惟傳)法師:阿含解脫道次第 解說講稿 第廿三章 出入息念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第廿三章 出入息念                
 
  ]180頁第一節)「有五法,多所饒益修安那般那念」如果具足五種前緣、五種因緣,對你在修「安那般那」,也就是「出入息念」,會有很具體的幫忙。「何等為五?住於淨戒波羅提木叉律儀」第一個要持戒,持戒就是讓你增加善緣、減少惡緣。事實上,「修出入息」是在聞思具足之後,更微細去實際深層體悟、體證。當你要進一步去實修體證,你的外緣要漸漸減少,如果你在禅修的時候,還擔心很多事情,內心還在拉拉扯扯,就沒辦法真正進入實修實證。所以,第一個要持戒,是為了增加善緣、減少惡緣。

  「威儀行處具足,於微細罪能生畏怖,受持學戒,是名第一所饒益修安那般那」具體講,就是大家平常多具足慈悲心,因為在慈悲心裡面就有持戒,而且會讓我們的心量逐漸擴展。「慈悲喜捨」本身就是持戒的一個很好、很重要原則,重要的原則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自淨其意」就是進入實修,然後再實證。「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就是持戒的總原則,這些惡緣減少、善緣增加之後,才有好的因緣進入「自淨其意」,就是去淨化,不斷去體悟法,然後不斷開悟。

  「少欲、少事、少務,是名二法多所饒益修安那般那」,「少欲、少事、少務」就是放下很多的攀緣,並不是說什幺事情都不可以做,而是你該上班、該工作的,一樣要正常的做,該負責的一樣正常負責,該承擔的一樣要去承擔,但是你要盡量減少、過濾不必要的攀緣,把外緣單純化。如果這半年把不必要的外緣漸漸減少,你才會有更多的時間進入聞思,體會的深度就會加深。

  「飲食知量,多少得中,不為飲食起求欲想,精勤思惟,是名三法多所饒益修安那般那」因為吃太飽、吃太多,我們身體的血液循環,很多會集中在胃腸,腦部會比較缺血、缺氧,打坐就容易產生昏沉。一方面肚子撐脹著,你要坐也不好坐,因此在禅修的時候,飲食是知量,只要可以這樣就好,這樣精神會比較好。

  「初夜、後夜不著睡眠,精勤思惟,初夜後夜,是名三法多所饒益修安那般那」「初夜」是晚上六點到晚上十點,晚上十點到凌晨兩點是「中夜」,清晨的兩點到六點就是「後夜」,如果精進再用功,一般睡四、五個小時就可以,當然它這裡是訂一個比較高的標准,佛陀以前帶領弟子,都是以比丘為主,他們都是專修,沒有世間的俗事、雜務,是滿單純的,像這種情況是可以。

  但是一般我們都有在上班,說只睡四個小時,打坐都還是會昏沉。所以,大家要靈活應用,是不要懶睡、不要貪睡,但是睡眠量不夠,打坐更容易昏沉,而且常常又會對抗。打坐,又不讓它昏沉,但是身心又疲倦,常常在那裡拉拉扯扯,這樣你反而更苦。當然不要貪睡,但是睡眠也要適量、適當。

  「空閒林中,離諸愦鬧,是名三法多所饒益修安那般那」找個安靜的地方,初學是需要比較寧靜的地方,接近大自然修行有相當好的優點,如果因緣不具足,就像我們在會議室裡面,大家一樣可以打坐,這樣也很好!如果因緣許可,在接近大自然的郊外環境打坐,質量又更不一樣。但是,也不要說就等以後有因緣,再去那邊打坐,現在好像都沒什幺,疏忽了眼前這些,這樣也很浪費眼前的這些福報。

  其實能夠在台北市的黃金地段,有這幺大的教室,大家一起來聞思,真的是大家的福報,所以要好好珍惜,感恩很多因緣形成,才有這樣的因緣共聚一堂認真來聞思。?什幺要在「空閒林中」?以後大家因緣許可,在教室裡面就可以打坐,當你慢慢運用成熟,在上班之中一樣可以打坐,在工作之中只要短短的幾秒鐘,或是一兩分鐘,都可以讓你打坐充電,讓你的頭腦更清醒,隨時隨地都可以是你打坐、觀呼吸的好所在。

  ?什幺以前佛陀他們修行大部分都在森林裡面?有關於佛陀,示現一個滿有趣的問題:第一,他出生的地方是在花園的樹下;第二,他修道、悟道的地方,也是在菩提樹下;第三,他講經說法的地方,常常也是樹下;第四,最重要的,他入涅槃的時候也是選擇在樹下。後來當我想到這些問題,然後把它串聯起來,當後來我從大自然見到法的時候,才體會到:哇!原來佛陀他一生所示現的,都是在告訴我們:法,就在大自然中;法,就在大家的眼前。所以,我們所播放的很多幻燈片,都是從實際的例子讓大家來看到,大自然這些活生生的法。

  「安那般那」就是出入息念,也就是觀呼吸,這是非常重要一種修行法門。「觀呼吸」主要是將散亂的心漸漸收攝下來、讓心澄靜下來,以便對身心內外、對宇宙人生的實相,進行如實深觀,最初大多要參加為期數天的集體專修,以便進行實修實證。

  我們一般觀呼吸,在北傳佛教有的人教觀呼吸,都會?那個數、再來隨、再來處,很多人修觀呼吸方面,他修了好幾年了,但是還常常每次打坐都是在那裡數,每次打坐都還是在那裡數,至於怎幺樣進入「隨」,怎幺樣進入「處」,真的也不知道怎幺樣進入。你縱然在「數、隨、處」上面下工夫,後來漸漸禅相這些會出來,也就是「尋、伺、喜、樂、一心」這些會出來。但是,你在這些方面下多少工夫,都只是在「世間定」而已,都只有在修「止」上面下工夫而已。

  所以,目標不是在那裡「數」數目,或是說把呼吸看得多清楚,這些都只是「工具」。「觀呼吸」重要的就是讓你「止」下來,然後要進入去觀法義、體悟法義,以後大家因緣情況可以,實際在修「出入息念」的時候,就要「止觀雙運」。至於你要怎幺樣「止觀雙運」,如果在這種「數、隨、處」方法,都是屬於「有為法」,亦即有意識在操控,我們要把有為法、有意識這些操控,全部都要放下,才能夠一開始就進入「止觀雙運」,這是很重要的關鍵訣竅。

  (第二節)「世尊告諸比丘:『我欲二月坐禅,諸比丘勿復往來,唯除送食比丘及布薩時。』爾時,世尊作是語已,即二月坐禅,無一比丘敢往來者」佛陀一樣要給自己獨處的時間,也要閉關專修充電,亦即佛陀閉關專修兩個月。「布薩」就是半月誦戒,每半個月會有一個誦戒,以及提供大家檢討、改過的聚會,在基督教是叫做「告解」。

  「爾時世尊坐禅二月過已,從禅覺,於比丘僧前坐,告諸比丘」如果有人來問佛陀是怎幺樣打坐?佛陀是怎幺樣在閉關呢?「汝應答言:『如來二月以安那般那念坐禅思惟住』」當佛陀當閉關專修的時候,一樣是采用「安那般那」,這是非常重要的。「多住思惟,入息時念入息如實知,出息時念出息如實知;若長若短,一切身覺入息念如實知,一切身覺出息如實知……」。「佛告諸比丘:『若有正說,聖住、天住、梵住、學住、無學住、如來住,學人所不得當得,不到當到,不證當證,無學人現法樂住者,謂安那般那,此則正說』。

  此處經文告訴我們一個滿重要的訊息,就是所有的修行人,不管你是初學或是老參,或是你已經解脫自在,像佛陀這樣的人,一樣都可以適用「安那般那」的修法。所以,所有的學人,向初果到證四果,一樣全部都可以用「安那般那」,因為有些修行法門不見得普遍適合每一個人,這就是「安那般那」的重要。

  佛陀一次閉關專修就長達兩個月,已為人師或當住持領眾的人,只要尚未證到阿羅漢,無論再怎幺忙,都要給自己有獨處專修的時候。有時候也要放下身份,虛心的當學生學習,如此才會成長、才能突破。以上是先跟大家做一個勉勵,因為據我所看到的,當一個人當上人家的導師,當住持領眾之後,都只是在教導別人而已,很少會虛心下來學習,很少給自己有專修淨化,閉關的時候很少、很少,這樣真的都是會卡住,而沒辦法提升。因為我們在座的人,也許有的人會現出家相也不一定,大家看以後的因緣,但是只要你還沒有真正到達究竟解脫,要隨時給自己有淨化充電的機會,而且隨時要放下身份虛心學習。如果一個人被稱為大法師,或是當住持之後,要能夠放下身份,虛心當學生學習,是很難、很難,很難!所以,現在先跟大家做一個勉勵,要不斷的虛心學習。

  佛陀閉關專修,主要就是用「安那般那念」,一切學人都可用「出入息法」,一切修行人都可用。覺音論師也把上座部裡面,所常用的一些修行法,佛陀有開示過的一些修行法,他也都把它整理出來,但是裡面最強調的,還是「出入息法」,所以這方面的技巧,大家要學起來,而此法門的優點,是可深、可淺、可窄、可廣、可止、可觀。「可深、可淺」就是說你要入深定也可以,你要停在「未到地定」、初禅也都可以,一方面可以讓你攝心,這是可深、可淺。「可窄、可廣」,出入息念方面,你可以縮小、縮小到一點,也可以慢慢把它擴大,從一個點,然後點、線、面的擴大,不斷的擴大。

  比如國內葛印卡內觀體系,他們的禅修就是從鼻孔附近的范圍,從比較大的范圍,然後再來縮小到人中一點,從一小點裡面,然後去覺知它的生滅變化。「可窄」,就是可以縮小到一點,但是也要從「點」,又可以擴及到「線」、「面」、「空間」,很重要!所以,可廣、可止、可觀。「可止」是可以光是修禅定,如果會應用,是要「止觀雙運」,不需要依賴他物,很簡便!走到哪裡都可以修。

  在原始佛法,佛陀領導弟子實修實證之時,這一經(第三節)算是非常重要,但是因為以前經文是靠背誦,很多都只是記錄重要的字眼,所謂的「出入息念」、「十六勝行」,都是很簡要的講重點而已。事實上,這一經是把出入息念跟四念住--「身、受、心、法」配合應用。

  「有一法,多修習已,乃至能令二法滿足,何等為一法,?安那般那,多修習已,能令四念處滿足,四念處滿足已,……乃至能令二法滿足。何等為一法?為安那般那念。多修習已,能令四念處滿足;四念處滿足已,七覺分滿足;七覺分滿足已,明、解脫滿足。」

  真正的禅修,只要有七天到十天,是要開悟證果,如果沒有開悟證果,有兩個現象:第一是引導的老師本身也還不知道,第二種情況是學員的聞思基礎不夠。所以,只要你的聞思基礎具足,又有適當因緣,七天到十天要「證初果」,都是沒有問題。只要有「證初果」的證量,以後再經過一段期間的聞思又聞思,深度就不一樣,下一次禅修要證二果、三果,就可以逐步上來。以前佛陀引導弟子都是這樣,只要經過實修之後,就能夠「明、解脫滿足」。

  「入息念時如入息念學,出息念時如出息念學,若長、若短、一切身行覺知、身行休息……」因為有十六個階段,請大家把「若長」寫上「1」(第二個階段),「若短」是「2」(第二個階段),「一切身行覺知」第三階段,「身行休息」是第四個階段。

  「聖弟子爾時身身觀念住,異於身者,彼亦如是隨身比思惟」「身身觀念住」就是「四念住」--身、受、心、法裡面的「身念住」的階段,「出入息」與「身念住」要如何配合呢?以後我們會再詳細解析。「異於身者」比較深,因為必須是要老參、老修行,才有辦法去體會到,我們在後面的第24章--四念處的修法裡面就有提到,修行這方面要怎幺樣逐步提升呢?從內身、內受、內心、內法,再擴展到外身、外受、外心、外法,再擴展到內外身、內外受,內外心、內外法,它是這樣逐步去擴展。

  現在大家先把自己身體的呼吸要先覺察好,這是首要的步驟,也就是修行要從點、線、面……,你本身「出入息」的身、受、心、法,就是你的點、線,這要先明覺、先覺察到,才能進一步擴展到外身、外受。所以,我們現在先講理論方面,至於實際方面要看我們的進度,大家先把「理」方面弄清楚,修行才能夠掌握到訣竅。第一到第四個階段是屬於「出入息」,然後配合「身念住」的修法。

  「異於身者」如果能夠清楚了悟自己身體的實況,就可以知道別人。要先有自知之明,才能夠知道別人。自己有沒有貪、瞋、癡,能夠如實觀察到,才能夠如實觀察到別人有沒有貪、瞋、癡,才能夠真正將心比心,「隨心比」就是將心比心。清楚知道自己是怎幺樣的狀態,就像一個明境,可以如實照見到別人。但是,如果你本身沒有清楚知道,我們都是在看別人的臉黑,就不是「隨身比」、「隨心比」。因為你看不到自己,總是在看別人的臉黑。我們修行有回來向內反觀,有清楚看到自己的身、受、心、法,如此才能進一步去看到眾生的身、受、心、法,慢慢運用比較純熟之後,也就是「他心通」,亦即「將心比心」。

  如果應用比較純熟,你的內心安不安,你眨個眼我都很清楚知道,你的眼神都在告訴我:內心安不安?你的一舉一動都在告訴我。所以,唯有你的內心寧靜,才能夠清楚判斷、了解對方,但是重點都是要從我們本身的身、受、心、法開始淨化起,你才能夠如實知道外面。

  「若有時聖弟子喜覺知」是第五個階段,「喜覺知,樂覺知」是第六階段,「心行覺知」是第七階段,「心行息覺知」是第八階段,「入息念時如心行息入息念學」是屬於「出入息」與「受念住」的配合。所以,「是聖弟子爾時受受觀念住」,「異於受者」也是一樣,「彼亦隨受比思惟」。「爾時聖弟子心覺知」是第九階段,「心悅」是第十階段,「心定」是第十一階段,「心解脫覺知」是第十二階段,是「出入息」跟「心念住」的配合。所以,「爾時聖弟子心心觀念住,若有異心者,彼亦隨心比思惟」,能夠清楚知道當下心行的種種狀態,你才有能力去了解別人的心行種種狀態,這是「出入息」到「心念住」。

  「若聖弟子爾有時觀無常」是第十三階段,「斷」是第十六階段,「無欲」是第十四階段,「滅」是第十五階段。以上是《阿含經》裡面的經文是這樣寫,等一下再看《清淨道論》的解釋會比較詳細、有系統的整理。如果你把「出入息念」做好了,修「四念處」方面就能夠配合、應用得很好。所以,「四念處」要修好,前面一定要有「出入息法」的搭配,兩者配合再加上實修時,又加上「七覺支」的應用。「七覺支」就是在調整修行過程中的松緊,是對症治療的藥,你是在用法,但是因為松緊拿捏、偏左偏右,不一定能夠覺察到,這時候善知識會協助你怎幺運用「七覺支」,把松緊調整到中道,來「止觀雙運」。所以,七覺支它是一個很重要的對治、調整。

  (第184頁)「『雲何修七覺分,滿足明、解脫?』佛告阿難:『若比丘修念覺分,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修念覺分已,滿足明、解脫。……乃至修捨覺分……』」後面還有一章講「七覺分」方面,我們以後還會再講,最重要就是這裡有提到「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再來是「名法法相類、法法相潤。如是十三法,一法為增上,一法為門,次第增進,修習滿足」修出入息念、四念處配合「七覺分」,要「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先把非常重要的字眼關鍵標示出來,在修行上面,要真正邁向解脫道,能夠有「依遠離」的精神,也就是無條件、無所求之心去修。

  所以,不要認為我今天很努力參加禅修,就一定要克期取證,什幺時候就一定要開悟,就一定要得到什幺果……。你想抓得越緊,越是得不到。我們是要有修行解脫的動力與決心,但是又要能夠拿捏到要全然的放,那一種不用力,這要慢慢捉摸出精髓。

  修行不是說「如果我修行之後,將來開悟了,就可以成為人家的人天師表,就可以為人老師,就可以當住持……」背後是一個名利心在作祟,就已經有染污了,都是有所求。這裡講要「依遠離,依無欲」,要放下世間的名利,才能夠真正體證到解脫道上面的「出世間法」。

  「依滅」,事實上要從「有為法」逐步邁向「無為法」、邁向涅槃解脫,「滅」不是說你越修越厲害,是越修越覺得自己不厲害,也就是「我是、我能、我慢」越來越減少,你的心越柔軟,包括說「向於捨」,「捨」就是把世間的顛倒夢想,以及種種抓取都能夠放下,這是很重要的一些原則,我們引用老子的「為學日增,為道日損,損之又損,終至無為」,這一句話含意非常深,可以跟這裡的經文結合。

  「為學日增」是包括作學問,在抓世間的名利方面,也就是「世間法」的修行、「世間法的」抓取,你是會越修越厲害。「日增」是越來越厲害,你會越修越厲害,於是「我慢」越大。如果走在「世間法」的修行,是越修越厲害。

  如果真正走在「出世間法」的解脫道上,你是「日損」,就是「我慢」漸漸越來越少。十個結、種種結縛就是你的抓取,那些抓取會越來越少,貪愛、無明、沖動會漸漸減少,叫做「為道日損」,「損」就是把我們的種種「無明」沖動、「我慢」,逐漸減少、減少。「損之又損,終至無為」,我們修行解脫上面的十個結,亦即十道防衛體系的十個結「損之又損」,一個一個的斷除。把後面的「五上分結」,亦即「無明」與「我慢」斷除掉,真正證到四果的人,才能夠體證到涅槃、無為、空,就是老子所講的「損之又損、、終至無為」,與經文的「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是可以互相配合。

  本經是將「出入息法」與「四念處」的修法結合,是非常完整且很深入的修行法,如果能夠完整結合,又有善知識的指導,十天的禅修,隨時都有可能開悟證果,真是「不待時節」,但是先決條件是要有正知正見的法義聞思基礎,以及對「出入息法」的出入息念十六勝行,與「四念處」的內容有所了解。

  下一節課就會帶領大家如何在你的家中,在你的上班工作中,把出入息初步至少前面四個階段,就可以應用、就可以來做。至於說以後是不是有比較長的時間,一天或是兩天的實修機緣,就看大家的需要。如果大家有需要,且有場地、有因緣,我們隨時都可以舉辦禅修,以後如果要有七天或十天的期間,也是看大家的因緣需要。我們真的聞思,就是要進入實修實證,以後就是看大家的因緣情況,但是我們在上課的過程中,會帶領大家實際如何去做「出入息法」。心法要領掌握到,平常在家中就可以打坐廿分鐘、卅分鐘,你都可以應用上來,當你了解之後,「出入息法」的打坐跟以前的質量就會不一樣。

  「如是修安那般那念者,得大果大福利。是比丘欲求『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初禅具足住」修出入息法之後,你就進入到初禅的情況,再來修出入息法,可以帶領進入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包括四禅八定都沒問題。所以,「出入息法」可深、可淺,但是初禅到四禅的階段是以出入息念為所緣、為主角,再來後面入五定到八定,這時候是進入「無色界」。

  一般還沒有修行的凡夫是在「欲界」裡面,初禅到四禅是屬於進入「色界」,再來五定到八定是「無色界」。「色界」就是地、水、火、風,為什幺說初禅到四禅是屬於「色界」?因為要進入初禅到四禅,大部分都是依地、水、火、風,它有一個比較有形象的所緣,然後深入,就是屬於「色界」方面的。「出入息念」所依就是「風界」,也是屬於「色界」裡面的地、水、火、風。「空」跟「識」方面,是進入「無色界」,是五定到八定的所緣。

  初禅到四禅是以「出入息」為主要的一個所緣。五定到八定的階段,「出入息」已經退為背景,變成以「空無邊」、「識無邊」為所緣,但是這時候還是一樣知道呼吸,出入息方面的吸、呼還都知道,修「安那般那」是可以入深定,也可以在「未到地定」、「初禅」都可以。當你有定之後,加上「止觀雙運」,就可以怎幺樣呢?「具足三結盡,得須陀洹果」,又可以進入到證果。「三結盡」不是光在修四禅八定,就能夠得到,如果光在四禅八定,沒有進入「觀」,沒有體會法義,就只是在「世間定」下工夫修行而已,你要斷結、開智慧,一定要進入「止觀雙運」。至於說怎幺樣從「止」,然後跟「觀」配合,有很重要的轉折點,不然你修這些四禅八定,都只是在「世間法」裡面繞。「三結盡,貪、瞋、癡薄,得斯陀含果」就是證到二果,「五下分結盡,得阿那含果」是證到三果,然後繼續再用功就可以證到四果。

  熟練「出入息法」之後,要修「止」、修「觀」,要「止觀雙運」都可以,所以不要小看出入息法,能進入「止觀雙運」,則易看到諸結而斷結而證果。觀呼吸法可應用到遍一切處、遍一切時。無論走路、工作、等公交車、坐車、上班、炒菜、洗衣、上廁所……,都可以當下現觀呼吸生滅、體悟無常、現見法。

當我們實際去練習的時候,可以慢慢體會到這一段經文所強調的要點,第五節與前面經文是大同小異,一樣是講出入息法、十六勝行,配合「四念住」的修法。(第186頁)「或入林中、閒房、樹下」,「閒房」就是禅房。事實上,以前的禅房就是一個很單純可以打坐禅修的地方,就是閒房、樹下或空露地,接近大自然。像我前兩年在慈蓮寺,大部分都在戶外睡覺、戶外打坐、赤腳走路,接近大自然的感受會更不一樣,更是溶為一體。

  在南傳方面有一條戒律,就是原則上要赤腳托缽,除非你的腳有受傷才穿鞋子。事實上,我體會到它的用意就是肌膚每分每秒可以跟大地親密接觸,一方面當然對我們的身體健康有幫助,一方面去感受到跟整個大地、大自然是一體的。所以,如果機緣可以,不妨多赤腳踏在大地上,尤其是踏在泥土、沙土上面,跟大地溶為一體,那種感覺會更深刻。

  「念於內息,系念善學;念於外息,系念善學」內息、外息怎幺分?最主要是覺知力放在我們的鼻腔以內,然後包括整個呼吸道這樣下來,當吸氣的時候,空氣透過這個管道進入到裡面,是「內息」,重點是覺察在裡面,「外息」等於說是在鼻孔外面的這一段,包括嘴唇外面的,都是屬於「外息」的范圍。「息長息短」的「息長」就是第一階段,「息短」就是第二階段,「覺知一切身入息」是第三階段,其他的就以此類推。

  (第六節)「安那般那念」這段經文是引用《清淨道論》,因為這是要進入實修之時,才會再更深度講述,等大家進入比較深的聞思,講到五蘊、界、處,要真正有所體會,必須有一些行、定力的基礎。現在先講一些概念讓大家全部了解,當我們實際做了初步這些練習,然後你再聞思,又可以體會到更深,等於說會水漲船高,以後我們再講解比較深的出入息法。尤其,如果有幾天的禅修時間,練習整套全部的步驟,包括身、受、心、法,整個全套的解析,就可以應用到很深入、很微細。如果現在講微細深入下去,你不容易真正體會到。

  《清淨道論》是在南傳「上座部」裡面滿重要的一部書,我們國內也有出版,它有上、中、下三冊。如果要深入原始佛法的聞、思、修,這一套也是滿值得參考。「『諸比丘!此安般念--三摩地修習與多作時,實為寂靜,殊勝,純粹與樂住,對已生的惡不善法即能消滅與寂止』世尊這樣贊歎之後又說:『然而諸比丘,雲何修習安般念三摩地?』」「三摩地」就是「定」,從修「出入息念」,然後入定。

  「雲何多作,實為寂靜、殊勝」怎幺樣實際去做呢?「諸比丘!茲有比丘,去阿練若」「阿練若」就是禅修道場,也就是前面有講的空閒處。「禅房」就是禅修道場。「去阿練若,或去樹下,或去空閒處,結跏趺坐,正直其身,置念面前,而彼(比丘)或念入息,或念出息」第一個階段是「(一)出息長時知『我出息長』,或者入息長時知『我入息長』……」。

  打坐的姿勢方面,有的人會強調一定要雙盤,才是神聖的什幺坐,有的人認為說單盤就可以,有的人重視雙盤,認為說單盤、散盤都不可以,一定要雙盤……。事實上,都是眾生在身相上面計較、比較,都沒意義啊!最重要是心,心法沒有掌握到,卻是在「身」上面在比較,都在顯現「你散盤、我單盤,我比你高一級;你單盤、我雙盤,喔!我比你高一級;你雙盤一個小時,我三個小時……」這些都是在比較!都沒意義啊!

  打坐,最重要就是坐起來感覺舒服、輕松、穩定,你能夠放松,因為真正要進入「止觀雙運」,你的身、心一定不可以緊繃的,如果你勉強在那裡雙盤、在那裡熬腿,就會被那些外境拉扯掉,根本沒辦法進入實修。所以,要你覺得這樣坐下來能夠放松、身心穩定,你才能夠進入微細的「止觀雙運」,不要在外相上面計較。但是彎腰駝背這樣也不可以,因為彎腰駝背容易累,是正直、打直、柔軟,但是不要僵硬。所以,這是打坐的一些重要基本原則,而不是在姿態上怎幺樣擺放,或是有的人說打坐,手要結什幺印、什幺印,都是執著在外相上面,其實那是可有可無,因為沒有接觸到心法,重要是你要掌握到心法。

  「置念面前」是什幺意思?因為我們本來都是心猿意馬,心、你的念頭,到處飄東飄西,妄想雜念很多,如果你沒有專心下來,身體坐在這裡,心卻不知道跑到哪裡去了。如果你不是主動要來聽聞這門課程,是被謝經理強迫哄騙過來的,就會坐得很痛苦,你的心是跑到外面去,你的心就不在這裡。「置念面前」就是把覺知放在你的當下,放在你的眼前,把你的身心、把你的注意力拉回到面前來,拉回到眼前來,從十八層天外面把它拉回來。「置念面前」就是把你的覺知拉回到眼前、拉回到當下,覺知當下,拉回到現在。

  「置念面前,而彼(比丘)或念入息,或念出息」就是當下是在出息或是入息,你的念是清楚明覺。「念」就是覺知,要把覺知清楚放在覺知到你當下是在入息,還是出息,這些要清楚覺知到。

第一階段--出息長時,知『我出息長』,或者入息長時,知『我入息長』

  「出息長時,知『我出息長』,或者入息長時,知『我入息長』」後面的整個步驟有一個重點、要領一定要掌握到,因為很多人在修「出入息法」沒有掌握到要領,真是很冤枉!修習「出入息法」有一要領:讓呼吸自然進出,如實觀察就好。不要用自我的意識去掌控呼吸,也不要暗示或想象。很多人在教導「出入息法」,常常配合著想像或是暗示,或是用意識去掌控、用意念去引導,都還有一個「我」在後面操控,這樣見不到自自然然的法。所以,不要用自我意識去掌控,也不要用暗示或想象,當身心沉靜下來,深入觀察身心內外一切實相,才能夠見到真實的法、如實的法,法本自然,要掌握到原則。

第二階段--出息短時,知『我出息短』,或者入息短時,知『我入息短』

  「(二)出息短時,知『我出息短』,或者入息短時,知『我入息短』」什幺叫作「息長」?什幺叫作「息短」?要在實修上面慢慢體會,我們一般打坐下來,呼吸都會比較粗一點,就是屬於「長呼吸」,這裡的「長」,不要從字面上去說我呼吸拉的很長、刻意拉長,以為後面的「短呼吸」就是呼吸很急促、很短,不是這樣!

  當你在正常的打坐過程,是會從呼吸比較粗的情況,慢慢身心比較定的時候,呼吸會怎幺樣呢?會進入比較細、比較微,不是短促,短促就是心急。事實上,就是從自然比較粗的呼吸,然後慢慢進入比較微細的呼吸,因為你的身、心越來越寧靜,所以它的呼吸就會越來越細、越微細,所以,「短」,不是呼吸的短,而是呼吸的微細,由粗到細。在過程中,要讓它自然的演變,不要刻意現在要練習「長呼吸」,就一直在那裡練習;再來第二階段要練習短呼吸,開始一直短……,不可以這樣啊!那是變成一種練功夫。

  就是讓它自然的,當一坐下,就是如實觀察,保持一個客觀的覺察者,看你當下呼吸是粗,就覺知它粗,吸、覺知它吸,呼、覺知到它呼。如果不知道呼吸粗,可以加一點深呼吸,當你心散亂的時候,最初可以透過幾次的深呼吸,把原來比較散亂的心拉回來,然後再恢復自然的呼吸。

  第一個階段就是粗呼吸,當你的心越寧靜,呼吸就比較微細、越微細。如果你的覺性沒有提升,當呼吸進入比較微細之時,就會打瞌睡、睡著了,然後進入昏睡。「置念面前」就是覺性拉回來當下、清楚明覺,覺知到你當下的呼吸。讓呼吸自然,而且要無所得、無所求,亦即「依遠離、依離欲、依滅」。

  為什幺打坐之後,呼吸會急促?或是有的人胸部會悶?或是打坐一兩個小時,禅修期間打坐一兩天之後,會越煩躁?就是沒有掌握到放松的要領,因為當你一坐下來,就是想有所得、有所求,或是說呼吸方面,沒有掌握到自然呼吸,而是意念、意識在操控它,胸悶或是呼吸不順暢,都是代表用意念在操控它、在干擾它,都是「有為法」在作祟,就是要把這些放下。事實上,修行會掌握到要領,禅修是很放松的。我們修行是要精進不錯,但不是繃緊、是很放松,也就是「自我」方面,要把它淡化、淡化,這樣才能夠見到自然的法。

  所以,如果在打坐的時候,會有急促、胸悶的現象,記得!要馬上檢查一下,你的身心是繃緊的,就要放松,隨時檢查到、隨時就放松,放下!放下!當你慢慢坐下來之後,就會很自然進入第三個階段,前面是長短、粗細、進出,你都清楚明覺,因為我們的心就象是心猿意馬到處亂跑,把它系在呼吸上面,讓我們的心能夠寧靜下來,讓心能夠止下來。

第三階段--『覺知全身我出息』及『覺知全身我入息』彼如是學

  第三個階段是「『覺知全身我出息』及『覺知全身我入息』彼如是學」。「全身」方面有兩種解釋角度,一種是說呼吸的全程,本來只有守住一個點、一個區域,或是只有看它吸進去的氣,這樣而已。有的就叫你守住在人中或是鼻孔,然後當它進,你就知道進,或是出、也是知道出,然後就只有光是注意這一點,這是進入「處」的階段。至於「數」,如果可以不用數,盡量不要數,非必要就不要數。如果你需要數,就用幾次的深呼吸,這樣就好了。「數」就好像還常常吸著奶嘴,因為數目會變成都是一個所依,一直依靠數目、專注在數目上面,結果卻看不到呼吸的法。

  事實上,每一呼一吸,都是在告訴你法。不是用眼睛看,如果用眼睛常常看它,你的眼睛會變成斗雞眼,是用你的覺知。你的覺知放在這裡,至於眼睛方面是要閉眼或是睜開,或是半閉都可以,都沒關系!覺得越能夠自然放松,就把你的覺知放在這裡。再來,「隨」就是說呼吸的全程。當我們呼吸從鼻腔進來,然後到胸部、腹部到丹田,整個胸部會擴大,然後丹田會漲起來,從上到下,然後在呼氣的時候,又從下到上,這整個全程都知道。

  不容易喔!不要以為簡單,因為我們的心數不到幾下,就跑掉了!所以就是要慢慢練習。當它吸氣進來、呼氣出去,這一個全程都能夠清楚知道,如果能夠清楚連續十個,已經不錯了,然後慢慢再加長,心裡就能夠寧靜下來,這是全程的一個意思。此處所謂的「全身」還是屬於「有為法」、「世間定」的「全身」,以我個人所體會到的全身,就是由點、線、面、空間,第一個很重要的關鍵,是在鼻孔、人中附近也可以,或是鼻腔內也可以,就是一個「點」。

  有的人習慣把注意力放在這裡,如果有的人覺得放在這方面,修起來不舒服,可以轉移放在丹田、肚臍,亦即丹田的地方,因為不管是在睡覺,它還是一樣會隨著呼吸的起伏,它都有在動,所以你要覺察丹田的起伏也可以,它一樣會隨著吸氣它就起、呼氣它就伏。以我個人而言,放在丹田是比較順暢、比較舒服。如果你常放在人中方面,有的人是能夠適應在這裡,以我個人這樣走過來,因為氣血變成好像往上集中,它會比較往上集中的情況,有時候反而比較會不順暢。除非沒有掌握到放松的要領,很用力、很緊,不然沒有那種不適合,你只是把注意力放松在這上面,這樣覺察它自然的進出,從一個「點」慢慢覺知到呼吸的全程,丹田上下起伏。

  第二個階段就是要擴展到全身,把注意力慢慢擴展開來,放到你的全身,因為當你盤腿的時候,你把注意力擴展到全身,慢慢去感覺到,不要用意念去引導,只要保持明覺,就會發現你的全身是會隨著呼吸、吸氣,身體就好像氣球充氣一樣,它會膨脹。當呼氣的時候,它會像氣球消氣,吸氣、呼氣,它會有一個韻律,有一個脈動,所以你要先去覺察到。我們再配合法上面的體會,這樣就可以見到法。

  但是,不可以意念引導,都是以很厲害的「自我」在操控它,「我」一定要撤掉,才能夠看到自自然然的法。最初可以從鼻孔這裡開始,因為一下子就放到丹田,有時候注意力很容易放松掉,可以從鼻孔這一點開始,幾次之後,移到丹田這裡,然後再擴展到把你的覺知放到全身,把全身看成一個丹田,因為丹田的起伏比較明顯,全身的起伏比較微細,當你的覺察力提升,就可以把它擴展開來,這是一個很重要的關鍵。這樣就很容易掌握到呼吸的放松,以及怎幺樣進入「止觀雙運」。

  這一點要能夠掌握、體會、實修到,再來就可以「止觀雙運」。當你在打坐,本來最初是從附近的一點,再擴展到比較大范圍的丹田,再慢慢擴大把覺察力放到全身。第一開始要知道現在是呼是吸、是長是短,你要清楚覺知到。再來,就是要覺知到丹田是自然的起伏,當你最不造作、在睡覺時,都是自然的起伏,宇宙的收縮、膨脹與宇宙的流體,本來就是很自然在脈動,它是一個流體,我們的身體跟宇宙都是自然在流動,但是我們的覺察力太粗糙,沒有去覺知到它。

  現在要放下種種的阻礙、種種的造作,然後心靜下來去看到。事實上,你的身體每一個當下,它都在膨脹、收縮,隨著吸氣擴大,隨著呼氣再縮小,一呼一吸,我們身體裡面的地、水、火、風,都是在變異變化。如果你不太容易立即去覺知到全身,因為丹田的起伏很明顯,可以從這裡比較明顯的地方,然後慢慢擴大,再來放松到全身。

  也可以把你的注意力,不一定說要放在哪裡,你可以去覺知到某部分,它都一樣是在收縮膨脹。再來是呼吸的脈動,然後再去體會到心跳,我們身體裡面的脈動,呼吸的頻律一般是一分鐘16次左右,但是心跳是一分鐘72次,我們身體裡面的這些肌肉、血管,它都是隨著心跳的脈動在脈動,又更微細。所以,如果你的覺知力更好或是越來越提升,也可以覺知到你全身上下,都是跟著心跳的脈動在脈動,也就是我們全身裡面,就像海洋的波浪,它都在脈動、脈動、脈動,……。

  所以,丹田是比較初步,因為是越來越微細、越來越深入,而丹田算是比較粗的,當你的覺知力越提升之時,要覺知到越微細的,從丹田再覺知到全身的呼吸、呼吸的頻率。但是,因為呼吸是明顯在收縮膨脹,事實上你會覺察到呼吸的頻率好像是另外心髒的頻率。你的覺察力一樣,它是一體的,也一樣可以覺察到。如果你不容易覺察這些,看你要放在哪一部份都可以,最重要是能夠去看到你的身心,它的每一個剎那都是一直在脈動,每一個脈動就像長江後浪推前浪,每一個脈動就是一個生滅,每一個脈動就是一個生滅。

  最重要是體會到我們的身心就是一個流體,它本身就是一個無常法則,一直在流動、剎那生滅變異。以後我們要再更進一步去體會到我們的身心,跟整個大自然的密不可分關系,從點、線、面、全身,然後還要再放大到整個虛空。

  最重要就是要放松,不要去操控它。事實上,所謂的呼吸停止,但是微細的身體脈動、心跳還是有啊!我們講說如如然輪動,肌肉微細的脈動,一樣都有,慢慢這些步驟純熟之後,再來要把整個注意力擴展到整個虛空,就是內身、內受、內心、內法,再擴展到外身、外受,外心、外法。現在先從點、線這樣開始,擴展到全身的覺知,你能夠覺察得出來,這是很重要的。因為這方面你能夠體會到,就可以掌握到呼吸的要領,以後點、線建立起來了,才能擴展到面跟空間。

  在覺知的當下,還需不需要去注意你的呼吸呢?這等於說是一心能夠兩用嗎?如果能夠很自然的覺察,你就覺察;如果不能夠,就只要注意你比較能夠清楚感受到的自然生滅脈動,最重要就是要去體會無常生滅變異,只要你會應用,處處都可以體會到「無常法印」,。前面這些都只是方便的前導而已,重要是心靜下來,去觀、去體會呼吸的一呼一吸、心髒的脈動,都是自自然然在生滅變化,都不是「我」所能夠掌控的,要進一步先體悟「無常」,然後再去體悟「無我」,事實上「無常」就是一個流體,一直在生滅變化,我們的呼吸、我們的心跳,就是海洋的波浪,一直的長江後浪推前浪,一浪一浪一直的過、一直的過。

  所以,我們全程的生命,事實上都是每個剎那一直流動、一直變異,要去體會到每一個剎那生滅變異,這是非常重要的。你要身心放松,因為無常生滅變異,只有在當下這一剎那,你才能夠體會到。當你能夠慢慢進入,回到當下這一剎那去體會,就可以進入到言語道斷的世界,因為就只有當下這一剎那在生滅變化,當你體會到剎那的變異,然後它這一點會不會停下來?不會停下來的,它會一直跳,一直在跳、在動,一直在流動變化。

  因此,只有每一個當下剎那而已,當你體會到這裡,然後講說現在體會到什幺,當你在透過你的思惟、透過你的想象,透過你的語言出來,當你要說什幺的時候,它又已經流走了,當下那一秒、那一剎那已經流走了。所以,當你落入語言、文字思惟,你跟當下現在的頻率已經錯開了。如果你真正進入實證,實際體悟「無常」,你是言語道斷,都是心領神會、全然的放松,只要你還有抓取、還有造作、還有想象、還有作意,都還活在「自我」的意念、「自我」的意識裡面。「自我」的意識跟當下在生滅變化法則的頻率,是沒辦法銜接上來的。

  唯有在一開始練習之時,就把「自我」操控、「自我」意識放下,也就是一開始就要練習「無我」了,你就要放下啦!這樣才能夠體證到「無常生」滅變化的流體,它都是每一個剎那在生滅變化。所以,當你慢慢用功到比較深度之時,就可以去體會看看,當你起心動念去想其他事情,你當下在脈動的那一點就流走了,你就沒有坐在上面這一點。所以,我們整個的修行,是要你慢慢回到每一個當下,要坐在無常剎那生滅變化的那一點上,這個很重要、也很深。

  有的人認為念頭跟念頭之間,如果把它切斷,它就是一個「空」出來?其實那都是你腦海中的「空」而已。所以,很多人都認為打坐到沒有念頭之時,你就可以契入?其實那是「世間法」裡面的定,都是見到「我」所要的世界而已,不是這樣啦!實相就是呈現在大家的眼前,真理實相都是呈現在每一剎那。修「出入息念」是進入定靜的一個手段,當達到定靜的時候,就去覺知你內心或是外在的生滅現象。

  修出入息念是一種進入定靜的手段。當你在覺知的當下,需不需要再去覺知你的出入息呢?如果你能夠覺知到比較微細的,沒有覺知出入息,沒關系!等於說你能夠注意到更微細的,沒有去覺知粗的方面,沒關系!我們本來覺知的「無常」都還很粗,范圍都還很大。看到一個人老、病、死,我們說「無常」;看到一個人發生車禍死亡,說「無常」,此「無常」都還是很粗。我們現在要把「無常」慢慢縮短、縮短,從原來幾年的那種「無常」,然後縮短到在幾天裡面,哇!它起很大變化,然後再慢慢從幾分鐘就去體會「無常」,再把間隔距離慢慢縮短,縮短到每一分、每一秒,再進入到每一個剎那。

  「世間定」與「出世間定」的區別?就像兩個人從六點開始打坐,這裡是到八點,整個宇宙、整個時空的流變,是一直在生滅變化。如果是「世間法」的定,著重在專注一點的定,都還鎖住在一個所緣,定在一個所緣上面,等於它的時空就是定在這裡。但是真正「出世間法」的定,是全然的放松、沒有抓取,沒有固定在哪一個點上面,它是跟著整個的法在脈動,跟著整個法流在脈動。

  無常法流都只有顯現當下這一秒,真正「出世間法」的定,它是「無我」,然後慢慢要進入體悟到「無修」,但這又是很深。現在要先能夠體會到當下這一秒,真正「出世間法」的定,你是全然的放松,活在每一個剎那。出入息是引導你的心由比較粗的覺知,慢慢靜下來、微細下來,你越微細、心越細越明,當明覺力、覺知力越高,才能夠體會到每一個剎那的生滅變化,而且你的心要很柔軟,才能夠坐在這一點上。

  重點不是放在呼吸或是脈動上面,而是在活生生一直剎那跳動的那一點上,這就是心法的核心,你要去體會到,你要坐在每一個剎那的這一點上面,必須要身心柔軟。如果身心不柔軟、身心僵硬,因為它是活生生的流體,你的頻率不可能跟流體的頻率搭上的,就像沖浪必須隨著浪,它是隨著浪起浪落,不是很僵硬的。所以,你要很清醒的活在每一個當下,才能夠坐在無常剎那生滅變化這一點,這樣就能夠很清楚體會到無常生滅變異的法印。事實上,當你聞思的時候,有配合實修,就可以見法,心法要掌握到。

  如何對治昏沈現象?第一個打坐空間環境的空氣新鮮、流通,也可以減少昏沈方面。事實上,要講更微細的對治方法,昏沈是因為身心疲倦,於是身心也是繃緊的,當進入放松的時候,由於身體的自然運作是需要休息,於是就很自然進入昏沈,因為我們平常是在身心疲倦的透支情況之下運作,當你一放松,就容易昏沈。這樣在平常時間可以選擇在精神比較好的時段,洗洗臉之後來打坐,如果當你進入到比較微細的時候,就容易昏沈,沒關系!看你要起來走路、經行一下,這樣也可以。

  但是,如果是在七天或十天的禅修期間,昏沈方面的對治就是要有足夠的睡眠,當身心的疲勞消除之後,才能夠全然的放松。如果當你在打坐的時候,還有昏沈蓋的這種蓋住,打坐又要去對抗昏沈,於是身心會用力、會繃緊,沒有辦法全然放松,也就是你的身心不柔軟,就沒有辦法坐在剎那生滅的點上,沒有辦法去進入「無常」法流,沒辦法體證到無常法流方面。

  所謂的「心法」,是修行的核心、精髓、要領、訣竅。「有人在練出入息時,或是觀腹部也好,觀丹田也好,很多人常常引起一些禅相,譬如說風大,在我們台灣講的就是氣動,所謂的風大有兩種,有人是感受到這個人在震動,有人是內部的振動,它是很有頻率在振動,振動的剎那,每個人都感到很高興,因為很舒服,這樣是不是屬於「世間定」?老師是怎幺去處理這種事情?」事實上,這是要在禅修實際在做,才能回答的問題,我們現在就這個問題回答一下。

  會產生氣動的情況有幾種原因,第一個可能是身心繃緊,氣血有所阻礙不通,必須要透過一些比較強的震動,讓我們身體的氣血能夠打通。第二個是以前所接收的訊息是錯誤的,認為有氣動就是修行比較有突破、有進展,內心裡面事實上是有抓取、有期盼、有所求,就會覺得氣動特別強,打坐特別有感受、有體悟,這些都是在「世間法」的「定」下功夫。如果把內心的暗示、期盼放下,你的身心能夠放松,在打坐的自然過程中,尋、伺、喜、樂的喜,會有比較強的波動,如果是自然發生的,沒關系!

  因為全身會進入到「喜」受,亦即「禅悅為食」的禅悅,打坐的「喜」方面會產生,如果是自然產生,要保持不迎不拒的心態,一樣如實觀就好,不要認為說現在喜受很強、很好,就一直想要抓住,落入迎拒的心、落入抓取,落入「世間法」的定、企求。事實上,喜產生、樂產生,一樣都是如實的觀它的生滅,生滅也是因緣生、因緣滅,在每一個剎那都是要看到緣起的生滅,再看到「無常法印」。

  如果你去抓那些覺受,在下一次打坐的時候,又會在一開始就期待,都是有所求,目的變成落入在「世間法」裡面的定。進入尋、伺、喜方面,輕安的感覺一樣要如實覺知,當下的身心狀況也要如實覺知。進入如實觀,就是你要看到,不管你的身、受、心、法,包括喜受、樂受,都是屬於身、受的變化,也一樣要看到身體的一呼一吸,每一個剎那都在變化,你的喜受、樂受,一樣都是生滅無常變化。所以,不管身、受、心、法,這些的變化,在打坐的整個過程,都要去體悟無常生滅變化,無常生滅變化的背後,它就是一個緣生緣滅,又要更進一步去體會「緣起」。事實上,生滅變化裡面講的就是「性空」,沒辦法、也不會停留在一個固定狀況,就是一直生滅變化。

  以上大家所問的很多問題,都是在打坐修行方面,可以幫助大家厘清,才不會落入在「世間法」裡面繞,否則就很可惜。掌握到修行的心法、精髓、核心,然後在修出入息、打坐的時候,就能夠去見法、體悟「無常法印」。

第四階段--『安息身行我出息』及『安息身心我入息』彼如是學

  第四個階段是「『安息身行我出息』及『安息身心我入息』彼如是學」,當你慢慢這樣心愈來愈寧靜,你的呼吸呢?「安息身行」,你的身心就會進入很平穩的狀態,各方面的沖動、粗糙那些會沒有了,你的身心進入到很穩定,就是「安息身行」。不是說呼吸全部沒有,呼吸會進入若有若無、很微細的情況,「安息身行」就是身心很穩定、呼吸很微弱,身心進入止息的情況,但不是沒有呼吸,它一樣有微細的這些。

  這時候我一樣一呼一吸,它再怎幺微細或是說它停止,一樣都要清楚的明覺,如果你的身心疲倦,到這裡就是昏沉睡覺了。所以,?什幺前面講說要修好出入息,要有適當的因緣條件,這樣才能夠進入到微細的這些法,平時因為大家有在上班、工作,能夠進入體會到多深,你就做多少。

第五、六階段--覺知喜、覺知樂

  第五、六個階段是「覺知喜、覺知樂」,當你在打坐的過程中,慢慢會尋、伺……,以後講禅定的時候,會把禅思方面再解釋一下,因為有尋、伺、喜、樂,你的心有寧靜下來,然後最重要的「喜覺知」,就是「喜覺知」和「樂覺知」,喜樂方面的產生不是來自於你在練氣功,在那裡修練、在那裡企求,不是這樣!那一種都是屬於「有為法」的喜樂,如果是練出來的,那不是真的,那是抓出來的,那是欲望投射出來的,那個不是。如果真正有掌握到心法、要領,當你在觀「出入息法」,掌握全身放松的要領,反而身體裡面的氣脈、氣血方面的阻力越少。

  當你愈放松、愈無所求,身體裡面的氣脈愈能夠通暢,能夠很自然、很通暢的運轉,當你越有企求、越有在努力,你的內心是繃緊的,內心的繃緊反而是阻礙氣血流暢,反而愈慢產生「喜覺知」、「樂覺知」。當你掌握到放松的要領,看到自然的法,很快就產生「喜覺知、樂覺知」。但是當產生的時候,不要又是被那個禅相轉走,然後又在抓那個喜樂,你一樣保持如實的觀察覺知,然後呼吸這時候它會退為一種背景,但是你一樣一呼一吸,一樣都可以清楚的覺知到,這是「喜覺支、樂覺支」。

第七、八階段--覺知心行、覺知安息心行

  「覺知心行」、「覺知安息心行」的「心行」,就是你當下的喜受、樂受,事實上也是一種「心行」的展現,要能夠清楚覺知到現在當下的覺受,以及當下所起的念頭,到現在很舒服、很快樂,都能夠要清楚覺知到當下的「心行」。

  再來是「覺知安息心行」,第四個階段的「安息身行」是屬於身體方面的,第八階段是「安息心行」,前面是身方面的安定,後面是包括受方面也穩定下來,不管喜受、樂受、苦受,都是保持一個客觀清醒明覺去覺知它,這是很重要的一個原則。因為這時候身心的穩定,包括念頭方面,甚至進入無念、捨念,縱使在沒有念頭的時候,也一樣清楚覺知到當下沒有念頭。當下有念頭、什幺起心動念,也要能夠清楚覺知,就是進入「覺知安息心行」。

第九階段--覺知心

  第九階段是「覺知心」,層次是越來越深入、越來越微細,現在你的心能否保持清楚明覺,覺知現在當下心的狀態,當下有沒有迎拒的心?有沒有抓取的心?有沒有造作的心?都要能夠覺察到。當下有沒有我慢?有沒有貪愛、貪染?有沒有瞋恨之心?都要清楚覺知到。有時候在禅修的時候,你會發現「別人好像坐沒多久,都有那幺多的法喜,我怎幺到現在都沒有?……」你會在那裡計較,或是打坐會要求快速、要求感應,要能夠清楚覺知到那種企求之心,那一種貪愛的心也要能夠清楚覺知到。

第十、十一階段--令心喜悅、令心等持

  再來是「念心喜悅」,如果你的內心裡面有法喜,也要能夠清楚覺知到。「令心喜悅」與第十一階段的「令心等持」,一個是心可動、也可靜,當在動的時候,你也能夠清楚覺知,在靜的時候(令心等持),在心很平靜、一種「捨心」,你也能夠清楚覺知。當然,心都要進入很微細,如果心很粗糙,是沒有辦法覺知到這方面。

  「覺知喜」是屬於「受」,就是身、受、心、法,是要保持一個明覺,如果觀心無常,事實上一方面因為是愈來愈微細,前面呼吸的無常,就要去體會。再來,「喜樂受」的無常生滅也要去體會,觀心無常去體會到無常,心的無常是怎幺樣呢?要去看你每一個剎那的念頭,念頭的起起伏伏、剎那生滅變化,都是屬於心的無常、念頭的無常。

  「令心等持」就是內心平靜、無念、清醒,亦即「捨念清淨」的時候,也要很清醒的覺知。

第十二階段--令心解脫

  「令心解脫」就是你的心跟境界不會黏著,因為很清楚觀察你的心,當下有沒有瞋、有沒有貪?你都很清楚覺知,當境界現前考驗的時候,會不會被境界粘著,你也很清楚覺知,當下心能不能解脫自在,你也可以清楚覺知,就是第十二的「令心解脫」。

以禅定、禅相方面來講,因為事實上很多的禅定、禅相是很迷人的,結果很多修行人就是落入在、禅定禅相上面,然後在下座之後,就比較禅定、禅相怎幺樣,你的心是被禅定、禅相系縛住了,心都是沒有解脫。

  當你的身心穩定,當下有沒有貪、瞋、癡的心態,你也能夠清楚明覺,這時候心靈是維持在相當高度敏銳、覺察的狀況,這時候你就可以更進一步去體會。

第十三、十四階段--觀無常、觀離欲

  第十三階段是「觀無常」,第十四階段是「觀離欲」,第十五階段是「觀滅」,第十六階段是「『觀捨遣我出息』及『觀捨遣我入息』」,前面這些過程都是讓我們的身心,就像磨刀、一直磨,越磨慢慢就越來越利,到後來就是深度的「止」之後,再作深度的「觀」。

  深度的「觀」就是更進一步去體悟微細剎那生滅的「無常」,把「無常法印」從原來比較大范圍的觀察體悟,然後進入愈來愈微細的觀察體悟。當你真正進入到後面的「心念住」之後,才能夠很清楚的觀察到很微細的當下,那一剎那一直那一剎那的生滅變化。這一種「觀無常」,都不是用頭腦去想象的,不是說在那裡「吸」無常、「呼」無常,或是說這是無常,你還在用頭腦分析思惟,都是頭腦裡面的知見、名相。

  所以,當進入到身、受、心的高度質量,都是言語道斷,當下只有體會、心領神會,你才是真正體證到「無常法印」。事實上,第十三階段的「觀無常」就是體證無常。當你體證到「無常法印」,慢慢看到我們往昔的顛倒夢想,一直在抓常、一直在抓我,於是你就會「厭離欲」。真正有去觀察到、看到它的實相,「實相」就是整個法界的展現,在每一個剎那的實相是流動生滅變化,沒有一個固定不變的常體。

  真正的「見法」是去進入到活在每一個剎那,去坐在「無常」生滅那一點上,這才是真正的「見法」,別人怎樣賣弄玄虛這方面,你也要經歷過一些錯誤,才知道什幺是正確,不過有時候一些錯誤,也是很好的經驗,但是如果可以避免,當然我們要避免這一段的冤枉,反正走過了,也都已經是過去了。我們現在知道什幺是究竟法,什幺是直接契入到核心的解脫法,這樣就可以,反正過去的「歸零」,過去是好、是壞,都沒關系!它都是一種很好的經驗,讓我們現在就直接「歸零」,重新現在契入解脫法,所以再來「觀離欲」。

第十五階段--觀滅

  第十五階段「觀滅」有兩個意思,一個是你這時候真正可以體證到涅槃、無為、空的世界,這是一個「滅」的深義;第二個「滅」的深義,因為當下的每一點,都是一直在生滅變化,一直在生滅變化,你知道的那一剎那,它就怎幺樣?你知道的那一剎那,它就馬上消失、成為過去,即知即滅、即知即滅,當你的心進入微細的時候,會去體會到你知道的剎那,它就馬上成為過去,你知道的那個剎那,它就馬上成為過去,即知即滅。所謂的「滅」,事實上它都是這樣一直在生滅、生滅、生滅,即生即滅、即知即滅、即生即滅……。

  所以,「無常法流」的體會,是?正坐在那一剎那的點上,所謂的「坐」是很深、更微細,這一點能夠體會、能夠做到,是坐在「滅」上面,一直「無常」的現在,因為「無常」就是一直剎那即生即滅、即生即滅,這時候還是有生生滅滅,亦即覺知到每一個剎那的生滅、生滅、生滅。當你這一點坐穩之後,就可以體會到永恆的現在,候就可以進入涅槃寂靜,當下的每一剎那,它就具足,過去、現在都具足,都在這當下這一剎那,這是超越時空,這時候「時間相」才會斷掉,你是活在每一剎那。

  前面的無常現在,還有生滅,還會有「時間相」,當你慢慢坐穩之後,就可以體會到永恆的現在,但又不是一般落入常見的常,與一般去抓住永恆的常,又不一樣,就是會進入到一般講說涅槃寂靜,有時候會用一個「常樂我淨」的常來诠釋,但是那個「常」,絕對不是沒有體會到生滅變化「無常法印」,一般眾生所抓的那個「常」,一般眾生是在抓不變化的「常」,這樣知道吧?當你慢慢要經歷過這些之後,每一個剎那的生滅點,你都能夠掌握到無常的現在,再來更進一步坐穩,才能夠坐在永恆的現在,就是「涅槃寂靜」所講的「常」。

  但是這裡的「常」,絕對不是沒有體悟「無常法流」、「無常法印」的那個「常」。事實上,永恆的現在就是你都坐穩在每一剎那,生生滅滅變化的那個點上面,因為用語言文字來诠釋,沒辦法把神韻傳達出來,要進入實修實證就可以體證到,現在就把更微細的講出來,所以「觀滅」就是更微細的。

第十六階段--「觀捨遣我出息」及「觀捨遣我入息」

  「捨遣」有兩種意思,以兩種層面來分析,如果是合為一致,就是斷除種種的系縛、斷除顛倒夢想。「捨遣」就是把種種的顛倒夢想捨除掉、遣除掉,種種的抓取、顛倒夢想都放下,清楚知道你能夠放下種種的抓取,無我、無為的溶入每一個當下,接受每一個緣生緣滅,這是一種「捨遣」。另外一個「捨遣」的意思,「捨」就是放下,「遣」就是差遣,「遣」當作是一種承擔。如果分成兩個字,「捨」是一種放下,「遣」是一種提起;「捨」是一種放下,「遣」是一種承擔。也就是能入能出、能放能提,能入三界、也能出三界,能出三界、也能入三界,能夠入涅槃、也能夠出涅槃的意思。

  如果是在禅宗「十牛圖」裡面,是最後面的第十個階段,你不會執著在禅定、禅相上面,不會執著在一定要怎幺樣,不會的!你可入可出、可提可放,當你慢慢提升上來之後,就是所謂的生龍活虎、裟婆自現的情況。所以,當你修行到後來就像佛陀,一段期間的專心用功之後,於是「解脫道」跟「菩薩道」一起在實踐了。「捨遣」就是已經進入到這樣的階段,一般你要從一、二、三、四這樣下來,因為後面這些是愈來愈微細的,你粗淺的這些還沒有做到,後面這些就會變成用頭腦去想象,我們把「出入息念」解析出來,當大家在實際應用,在家裡就可以學著應用這方面。

  如果沒有實修實證上來,一般人不清楚這些,很容易落入「喔!這是抓常」。所以,大乘講涅槃世界、常樂我淨,很多眾生被文字所障礙住,在那裡抓常、抓樂、抓淨,只要「自我」不死,就沒辦法體證到「常樂我淨」的我,只要還沒有徹底體悟「無常法印」,沒辦法體悟到涅槃寂靜那永恆的現在。

  為什幺佛陀講要「先知法住智,後知涅槃住」?一定要掌握住體會、體證到現象的生滅現象,才能體證到涅槃寂靜。如果你能體證到這裡,縱然你去菜市場也是涅槃寂靜,這是可修、可證、可達,絕對不是抽象的,絕對不是以頭腦去預設,都是可以實際去修證到的。所以,掌握到「出入息法」這些重要的要領、原則,否則你再修十年,還是在「世間法」的「定」上面下工夫。當你有正確的聞、思、修之後,只要幾次的這些訓練,是可以見法的,所謂的「見法、斷結、證果」都是可以做到的。

  要在實際做這方面,就能夠掌握到心法、核心、要領。事實上,正確的聞思就會有正確的修,就能夠掌握到「止觀雙運」,處處都可以見到法。現在大家可以盤腿方式坐著,現在開始練習一下呼吸,在呼吸方面的出入息念,今天先練習前面長呼吸、短呼吸,以及一切身行覺知這三個步驟。當在你練習呼吸的時候,先找個比較安靜的地方坐下來,以你最舒服的姿勢坐著就好,你要單盤、雙盤、散盤都可以,或是如果你不習慣於盤腿,只要說坐在椅子上正襟危坐也可以,所以姿勢方面不是重點,也不要為了一個打坐的姿勢,然後常常撐著、在那裡對抗,那都不是重點。

  所以,姿勢方面就是以你覺得很輕松的方式,能夠坐比較久一點的姿勢。不管任何姿勢坐著,你的腰椎要能夠挺直,最好是不要靠背,開始練習的時候最好是不要靠背,腰椎能夠挺直,但是這個挺直不要用力,記得很重要的要領,不要用力。如果你沒有挺直,我們一打坐、漸漸放松的時候,它會怎幺樣?除了酸痛以外,你的姿勢很容易歪,容易累、容易歪,就好像我們疊磚塊,如果沒有疊正,疊沒有幾塊它就會倒、會垮下,所以脊椎方面最好能讓它維持一個正直、直線。但是,記得要領就是不要用力、不可以僵化,否則打坐下來會很累。

  調整一下,看怎幺樣的姿勢,能夠讓你覺得舒服,要去掌握到要領,看你怎幺樣的姿勢,覺得能夠端坐,然後又能夠放松,掌握到要領之後,好了!我們現在就開始。你眼睛要閉著或是要半閉,或是要微微張開都可以,反正就是最輕松的方式、最自然的方式,再來你要注意你的呼吸,最好是從鼻頭的「點」開始,注意鼻頭跟丹田這兩個它的重點,有什幺不同的地方呢?如果你注意在鼻頭,它是比較容易攝心、容易攝念頭,容易收攝這個心下來,但是有時候注意力容易集中,有時候無形中會容易形成一種繃緊。

  所以,當你能夠清楚覺知在鼻頭附近,我們說呼吸也是一樣,要從點、線、面、空間,這樣逐步進去,我們今天來練習點、線、面。「點」的第一個點就是注意在鼻頭,鼻腔裡面也好,或是鼻孔外面的人中附近,這裡也好,上嘴唇的地區也好,因為這裡你可以很明顯的感覺到氣息的進出、進出,這是第一點。再來,如果慢慢的你要移到丹田,當你能夠覺察到鼻孔進出的時候,因為它的收攝力很強,可以讓你的心猿意馬慢慢收攝下來,當你的心慢慢寧靜之後,繼續在鼻孔這裡也可以,如果你習慣就繼續在這裡,如果你要轉移到丹田,也可以。

  以我個人的經驗,我是覺得當我放到丹田的時候,更容易放松。如果集中在鼻孔這一點,有時候你無意中會慢慢形成精神過度的集中,而形成一種緊繃,所以大家要掌握到要領。如果你習慣在鼻孔附近,就在「人中」附近,如果可以的話,就慢慢移到「丹田」,當你要擴展到全身,還是要移到「丹田」,因為在鼻孔的生滅,它的收縮膨脹並不是很明顯,大家先注意到鼻孔這裡氣息的進出、進出。

  第一個階段就是注意鼻孔這裡的進出,不管它是長、還是短,都讓它維持很自然、很順暢。再來就是移到丹田,觀看丹田的起伏、生滅,吸氣就是一個生,呼氣就是一個滅,吸氣就是起,呼氣就是落,我們的丹田也是一樣,隨著吸氣在起、在落,起伏生滅,在一個生、滅之間,我們的生命已經是一個生、死,我們的生命已經在一個呼吸之間,已經是生、死,也就是一吸之前跟一呼之後,我們生命的組成已經是不同了,大家要慢慢去體會到,這不是用暗示的,當大家慢慢移到丹田這裡,我們再進行第三個步驟。

  現在大家先放松,開始練習幾分鐘,練習過之後,在家裡都可以這樣去做,記得!不要去操控,不要去想象,不要去造作,讓呼吸維持最順暢,最自然的姿勢,觀察最自然的呼吸。我們現在請大家就開始!手方面要用什幺方式都可以,你覺得說最輕松這樣就好,先把你的注意力、覺知力,置念面前,集中在鼻孔、人中附近,觀察氣息的一進一出,一開始在練習的時候,呼吸會比較粗、比較粗糙,就是經典裡面所講的「長呼吸」,你不要刻意去操縱,保持客觀的覺知就好。

  慢慢你的心寧靜之後,就會進入比較微細的呼吸,就是「短呼吸」。如果你能夠清楚覺知鼻孔附近呼吸的進出,可以把你的注意力、覺察力,往下移到丹田附近,「丹田」就在肚臍下三個手指,也就是兩吋的地方,差不多肚臍下六公分左右,你可以感覺它的起伏,大家要慢慢去體會一點,你完全都不用力,完全都不造作,但是呼吸卻仍然繼續著在進行,從中去體會呼吸它的「無常性」,以及呼吸的「無我性」,「無我」就是呼吸不是你的意識在掌控的,不是「我」所能主宰的。

  如果你能明顯的體會到丹田呼吸的起伏、升降,慢慢去體會丹田就像一個汽球一樣,當你吸氣之後就膨脹起來,呼氣的時候就向內凹下去,你再進一步去體會從丹田的起伏,再把覺知力放松擴大到全身,要很清楚明覺去覺知到。我們的身體就像一個汽球,你吸氣的時候,全身它都有在稍微膨脹一點,就像汽球充氣;呼氣的時候就像汽球洩氣,向內陷、收縮一些,完全都不要用力,只要保持客觀的覺知就好。

  如果你的心夠寧靜,覺察力夠敏銳,可以清楚體會到我們全身都在收縮膨脹,起、伏、生、滅,一直在變化、變化。在覺察力再提升、敏覺力再提升,你可以進一步去覺察到全身都在波動、脈動,蠕蠕然輪動。

  好!現在請大家作一個動作,一樣維持原來的姿勢,你做一個動作就是現在開始你停止呼吸,看能停止多久,停止呼吸、不要吸氣,看你能停止多久,不要逞強!憋到你不能憋的時候,就要呼吸。

  要用「心眼」去看、去覺知,不是用「眼睛」去看、去覺知,如果是用眼睛去看,會繃得很緊,訣竅是用明覺心、覺察力、覺性去覺知,要體會是用「心眼」在看。所謂的「智慧眼」、「第三眼」要打開,就是你的覺性要慢慢打開,然後你再去見到法,智慧眼才算真正打開,才叫做開啟「第三眼」。但是,開啟第三眼,本身的覺察力必須慢慢提升出來。

  剛才很簡短的帶過,讓大家體會禅坐的要領,在實際一個步驟、一個要領,在家裡做十分鐘也可以做,三十分鐘也可以做,一個小時也可以做,先把過程、要領掌握到之後,再慢慢進一步去體會「無常」跟「無我」的法義。

  剛才有人問到有關於為什幺我們要憋氣?剛才在憋氣的時候,你能夠憋多久?半分鐘?能夠一分鐘就已經不錯了,為什幺要讓大家體會、覺知一下?因為我們太習以為常,大自然的空氣,對我們的生命是非常、非常重要,但是我們卻很少去覺知到它的重要,如果沒有覺知到它的重要,感恩之心不會生起,有時候大家可以練習一下。為什幺剛才要讓大家體會憋氣?你能夠一分鐘不吸氣已經不容易了,如果你超過三分鐘不吸氣,很有可能腦死,就有可能成為植物人。

  如果五分鐘不吸氣,還能夠活著就已經很奇跡。所以,有沒有去體會到我們不能夠五分鐘沒有空氣?曉不曉得這五分鐘的空氣,對我們的生命有多幺重要?它的價值有多少?你知道嗎?如果五分鐘的空氣跟跟一千萬元衡量,你大概以前沒有想過說五分鐘的空氣,它的價值竟然是超過一千萬,你知道嗎?現在假設你被倒掉一千萬,你還能夠活著嗎?你能不能活著?還是可以活著!但是這五分鐘的空氣去除掉、拿掉,讓你沒有空氣可以呼吸,只要五分鐘就好,你生命還能不能活著?

  所以,大家要慢慢去體會很多的我是、我能、我慢,都是因為我們沒有體會到大自然--地、水、火、風,每分每秒都在支撐、養育著我們,我們生命的存在是由很多、很多因緣聚合而生,已經慢慢透露「界分析」跟「緣起甚深」方面。呼吸是蘊含有很深的學問,當你慢慢從一呼一吸之中,就會充滿著感恩的心,沒有大自然的無條件、無所求,供養、支撐我們的生命,我們不可能活著。

  當你慢慢去體會這些,你會從原來的我是、我能,我能夠怎幺樣、我能夠怎幺樣,從中把我們那些囂張的焰氣慢慢柔軟下來,不是我能啊!不是我多厲害啊!而是很多大自然的因緣,很多的因緣聚合支撐,我才能夠存在啊!這裡面大家要慢慢去體會深層的「無我」,對大家深層「我慢」的降服,關系非常大!

  慢慢去珍惜五分鐘的空氣,比好幾百萬都更有價值;五分鐘的空氣,比你所有的財產都更有價值,因為大家太習以為常了,覺得這沒有什幺啊!錯了!最深奧的「法」在你的眼前,就在你的一呼一吸之中,就在你的歷緣對境之中,我們只是心太粗,沒有去看到而已。所以,當你慢慢一直向解脫涅槃彼岸、解脫道邁進,當有一天你上到涅槃彼岸的時候,你會發現彼岸在哪裡?彼岸就在眼前。在《永嘉大師證道歌》裡面有一句話,「覓即知君尚未得」、「覓即知君不可得」,這一句話的含意也是很深,只要你還在向心外去求法,只要你還有苦、還有不安,還沒有了悟生死大事,你一定會尋尋覓覓,有尋尋覓覓就一定有那個緊、有那個苦、有不安的存在。

  有的人會說「我從果地起修啊!從最高的果位起修啊!」但是,事實上,你有沒有到家?有沒有在尋覓?明眼人一看都很清楚的,只是人家不好意思戳破,這樣而已!所以,你只要還沒有找到涅槃彼岸,都一定會尋尋覓覓;只要你還在尋尋覓覓,都可以很清楚知道你還沒有到達,所謂「覓即知君不可得」,也就是你還沒有得。這時候你都會向心外求法,還會去找依靠、依賴,還會去找大師、找境界,向心外求淨土。慢慢當有一天你體會到,真的!宇宙最深、最深的法義,都呈現在大家的眼前,呈現在大自然之中,有一天會體會到「哇!真正體會到「無修」,亦即「無修之修」。無為、無學、無修、無證,無所得啊!

  但是《心經》所講的世界是非常高,大家一定要慢慢找,有一天你就可以真的找到。所以,有時候大家多多接近大自然,然後慢慢去體會大自然,你腳踏的大地、你喝的水、你吸的空氣,以及陽光、地、水、火、風、空……這些對我們生命的重要,慢慢去看懂「大地風雲經」、「無字天書」。

    【幻燈片】

  這是一個花花世界、五欲世界,一般眾生所在的花花世界,是很容易讓一般眾生流連忘返,很容易讓一般眾生迷失了方向,也就是花花世界的誘惑力。如果我們修行上的「欲神足」沒有產生,是沒辦法離開「欲界」。有的人要展現修行的厲害,會講「起心欲精進,世人行邪道」,尤其是喜歡禅宗的人,他就會這樣破斥你,認為連精進心都不可以起、都不可以有,都是把修行的核心錯解了。事實上,要腳踏實地用功上來,才能到達那種階段,然後慢慢再一些破斥的,那是一種破斥的階段,但是你一開始,如果沒有欲神足,你離不開「欲界」的吸引力,因為這必須要有一個離心力出來,像航天飛機要出離地球的軌道,它必須要有一個向上推的力量,所以那個離心力一定要出來的。

  當你慢慢看透之後,就會開始從此岸到彼岸。這是顛倒人生、顛倒的夢幻世界,我們一般眾生就是在顛倒的世界裡面,被花花世界弄得神魂顛倒,事實上這一張也是顛倒的,這是上面、這是水,故意把它弄反了,讓大家看到我們一般眾生,常常被境界弄得神魂顛倒,就是《心經》所講的,還沒有出離顛倒夢想的世界。

  當我們從「五欲」的世界,在滾滾紅塵裡面慢慢體會,再一番打滾之後,接觸到死亡黑洞的時候,才會進一步深度去思惟生死大事,才會真正認真面對自己的生命、探討自己的未來。生死大事未了,你的心是苦的、是不安的,當你認真回來面對這些,修行的動力才會出來。如果你的修行尚未接觸到生死大事,你的修行往往是軟趴趴的,或只是在表面下工夫,或只是一種你在追求欲貪,把修行當作一種實踐欲望的工具而已,都不是「出世間法」。真正「出世間法」,就是要面對生死大事,深度的去深觀,深刻的去體悟,修行是解決生死大事。

當你深度去體會生死,佛陀也是在接觸到生命的黑洞之後,才開始覓道、求道、修道的一個過程。事實上,這些照片就是在慈蓮寺裡面所拍攝的,一個人有心去探討生死大事,面對未來他有心要走上解脫、到達涅槃彼岸,在他心中的修行,一開始不會很清楚,因為我們對修行解脫道還不會很清楚,都在覓道、求道的階段,但是在你的心目中、在你心中,你會隱隱約約的觸及到內心的不安,如果沒有走在修行解脫道上,就會隱隱約約在尋尋覓覓。所以,都是世間的欲界跟出世間的涅槃界,就像一個修行的世界會在你心中浮現,於是你會不斷去覓道、求道。

  這就像一個理想的世界、修行解脫的世界,然後你再去向往這方面,在你內心裡面不斷在蘊釀、激蕩著,於是就開始展開覓道、求道之旅,上山、下海去找尋。今天大家能夠有因緣來聽聞原始佛法,相信大家在心靈上、心路歷程上,已經都有下過很多工夫,也找尋過很多,才能夠來到這裡,就是開始走上覓道、修道之旅,走上古仙人道的追尋。這一只狗在慈蓮寺裡面相當有名,很聰明、很有靈性,在裡面牠也算是個大明星,牠的名字叫「來修」--來這裡修行的,?的牠很可愛、很聰明,因為牠是從小就跟出家人在一起,都是住在寺裡面,現在寺裡面有好幾只狗,其他的狗會狐群狗黨聚結在一起,但是牠不跟其他狗玩,牠就是喜歡跟人在一起。

  我們不斷在覓道、求道,上山、下海在追尋,於是來到了修行的地方讓我聞思修證,因為你還沒有真正去見到法,沒有經過積極的求道、覓道之心,不容易掌握到「出世間法」的核心。不經一番寒徹骨,沒辦法得到梅花撲鼻香,來到了原始佛教。

  在大自然環境之中打坐,覺受又不一樣,你的身心會更放松,也比較不容易昏沉,一方面我們要漸漸去體會大自然的法,那一種奧妙、玄奧啊!最後才能夠跟整個大自然溶為一體,所以有因緣的話,大家可以准備傘帳,它滿方便的,可以走到哪裡,就可以帶到哪裡,最主要是你在打坐的時候,可以防蚊蟲。

  修行就是不斷把我們的貪、瞋、癡,慢慢掃除、淨化。但是你跟有的人,尤其是一些喜歡禅宗的人,講說要好好的老實修行,他就馬上搬出六祖的偈來砍你。事實上,真正要做到六祖那句偈所講的,沒有經過神秀的過程,是不可能做到的,你都只是在打高空、高談闊論,在顯示我是、我能、我慢而已。所以,要有神秀「勤拂拭」的過程,後面醞釀種種能源之後,才有最後的大徹大悟。

  所以,不要忽視了扎扎實實,一步一腳印的用功,現在大家每一次的聞思,然後回去之後,都要在歷緣對境工作中,在日常生活中、在家庭中,隨時要把法應用上來,每一天都在修啊!每一剎那都在修啊!不是說以後才修。聞思之後,進入實修,用功若要得力,必須要聞思具足,心法、要領要掌握住,才能夠在每一個剎那,都要「止觀雙運」去見到法。接近大自然,一方面可以幫助我們身心的淨化,一方面可以去體悟到溪水,溪聲盡是廣長舌,廣長舌都是在告訴我們法,法遍一切處啊!實相遍一切處啊!「三法印」遍一切處的存在啊!

只是我們現在聞思之後,然後心靜下來,你要活在眼前當下,才能夠見到活生生的法,最重要是要去體悟無常剎那生滅,先體證到「無常法印」。當你的心愈寧靜下來,你以前看流水,就像禅宗三個階段:見山是山,看流水是流水,沒什幺啊!第二個階段是見山不是山,你會看到「無常法印」,一直剎那生滅,會看到無常法印或是解析,這只是一些H2+O,這樣的一個變化、一個組合,會進入「見山不是山」、「觀水不是水」的階段,到第三個階段,又會進入「見山又是山」。

  從無常的現在,然後進入到永恆的現在,到後來是「見山又是山」。你現在看流水,都在告訴我們每一分每一秒,一直在流過、流過、流過,一直在剎那生滅變化。所以,你不要說我上次來,是看到這一個瀑布,這一次來也是看到同樣的瀑布,看到的水都一樣啊!都是有水在這裡呀!這樣就沒有看到它都一直在告訴你,現象界的一切存在,每分每秒都一直在流動流動、變化變化,一分鐘前的水跟一分鐘後的水,有沒有相同?那些水已經不同了,那些演員已經不同了。

  流水就一直在告訴我們剎那生滅變化。有時候你到溪邊,把腳浸泡下去感受,你用眼睛看、身體去感受,都是每一個剎那一直在流動變化。大地一樣是地、水、火、風,我們身體也一樣是地、水、火、風所組合而成,大地的水一直流動變化,當你進入比較深的覺受,可以體會到我們身體裡面的血液,我們身體裡面的氣血,它就是一樣不斷的剎那、剎那生滅流動變化。所以,從外身的這些,一樣可以體會到「無常法印」,在我們內身裡面一樣可以體悟到。

  地、水、火、風的「風」,我們講「出入息」的一個吸、一個呼,它就是一個生滅。身體裡面的風大,都已經是在變化了,你不要以為是同樣的空氣進、同樣的空氣出,其實已經不一樣了,你剛才吸進空氣的成分,跟後來呼出來的空氣成分,跟下一口氣吸進去的空氣成分,我們體裡面那個氣的成分,都已經變化了。大自然的風是不斷在流動,這個樹葉是用重復曝光,都是活生生的風,一直在流動、一直在流動,水也一樣在流動。

  要慢慢去看比較粗的,去體會「無常」,然後慢慢進入到每一個剎那,都體悟到「無常法印」。所以,法都是呈現在大自然中,然後當我們慢慢實際去修之後,要透視到我們身體的每一個地方、每一個剎那,它都一直在無常生滅變化,而身體的形成也一樣是「緣起」,因緣具足而生、緣盡而滅。在緣生、緣滅的過程,都是每一個剎那的變、變、變,所以我們也一樣要把「無常」切入到最微細的地方。

  當我們慢慢去體會之後,可以去體悟到遍一切處的存在,都是無常剎那生滅的法流,不管到哪裡,最微小到最大這些的存在,沒有一處不是一直在剎那、剎那變化,法印、真理是貫一切處,遍一切處都存在,超越時空。所以,當我們徹底了悟沒有一個地方是恆常不變,這樣才不會心外去求一個恆常不變的地方。

  這都是實際拍攝到的銀河互撞,修行就是讓我們去看到:我們的心是一面凹凹凸凸不平的鏡子,你的心凹凹凸凸不平,就不可能看到真實的實相,你所看到的是透過凹凸鏡之後,所投射出去的世界,因此你沒辦法看到實相。

  事實上,實相是每一分每一秒,都呈現在大家的眼前,當你經過身心淨化、聞思的過程之後,我們的心進入到比較平靜,而「出入息念」就是讓我們的心能夠慢慢平靜下來。當你的心越平越靜,就能夠如實的照見到、看到實相,當你慢慢純熟的時候,就能夠「如來」--如其本來的面目來看待萬事萬物。讓我們從原來自以為是,因為每一個人都認為自己是好人,每一個人都會認為自己的看法才是正確、才是對的,每一個人都認為自己是「大中至正」,觀念、主觀意識架構都會建立起來,框框都已經建立起來,而且都是禁止別人跨越,當不合你意的時候,逆我則非、順我則是。

  我們修行就是要越過這些,把我們的框框架構放下,我們的自我中心要能夠放下。修行就是要讓我們從原來狹小的空間慢慢提升,你越提升一分,就能夠包容越多,因為你會感受到假如堅持在這個角度,你都會跟其他境界處處對立,處處都是敵人,處處都是不合我意。當你慢慢提升一分,就能夠去包容這方面,然後再把視野、心胸提升,就能夠看到你跟這邊是一體的。但是到這裡的時候,你還會排斥其他的,當你再慢慢提升到這裡,當我進入到覺得佛教最好,你還會排斥其他宗教。

  所以,我們要把心胸提升到最高的層次--無限,提升到「空」,這樣你才能夠包容全部,才能夠溶入一體的世界。這一張的幻燈片的啟示很深,讓我們從原來狹小的空間不斷去提升,然後你就可以去看到整個眾生就是在一體的世界裡面,你會尊重自己、也尊重每一個人,你會愛護自己,也會愛護每一個人,展現大慈大悲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真正去體證到原來你是瞋恨不喜歡的世界、境界,覺得說不可意境要把它排斥,但是當你慢慢去體悟、體證到之後,雖然你不去吃它、不去用它,但是你會尊重它,因為它也是很多眾生、很多植物、動物的可意境,牠們的食品、牠們的營養劑。

  所以,這一堆東西在大自然裡面,一樣有它的價值、有它的功用,不要因為我不喜歡它,然後就否定它,貶低它的價值,以此類推!其他你所不喜愛的、你所瞋恨、你所排斥的,以前你把它拒於千裡之外,現在你能不能包容?以平等心來尊重一切,這些只是代表你所不要的,能不能以平等心來尊重它們?你所不喜歡的人,你也尊重他們,就是慢慢進入「等覺」的世界。

  這一張就是弧陸碰撞下的台灣地形,「弧陸」是什幺意思?「弧陸碰撞」就是說,台灣的存在、台灣的產生,是因為板塊運動、板塊的碰撞,慢慢的擠壓,才形成出來。就像大陸的板塊,還有太平洋的板塊,兩個板塊慢慢的擠壓、擠壓,然後台灣的地形才慢慢隆起來,台灣的東部海岸,它是屬於上升的海邊,不斷的上升、上升。就像佳洛水現在落差已經是三、四十公尺了,就是不斷一直上升、上升上來,所以台灣是靠弧陸碰撞下才產生。

  「弧陸碰撞」告訴我們一個什幺樣的現象?地震。弧陸碰撞就是地震,板塊的擠壓就會產生地震,台灣地形的形成是靠地震,兩個大板塊的擠壓,然後地殼地面一定會動,所以就會有地震。台灣是靠地震慢慢的擠壓才形成出來的,也就是說沒有地震就沒有台灣。所以,地震是好、還是壞?對!有好、有壞啊!地震它有殺傷力,但是也有它的建設性,如果你從一個片面的角度來看,哇!我排斥地震、我恐懼地震,我不喜歡這個,我們恐懼無常……。

  事實上,「無常」是一個中道,現象界的一切存在是中性的,中性就是說它有好、有壞,但是綜合加起來,是不好、也不壞,你不能把它標上說它絕對是好或絕對是壞,如果你從一個片面的角度來看,你會認為說它不好,或是它絕對很好,這樣都不正確。所以,我們要慢慢去體會到說,現象界的一切存在,客觀的實相世界它是中性的,當我們慢慢去了解「無常法印」是中性的,你就不會怕「無常」。

  我們為什幺會怕「無常」?因為認為它不好,然後就一直要抓個「常」。為什幺會怕「無我」?認為「無我」不好,偏偏就是一直要去抓個「我」,都是我們不了解實相,所以我們以後要慢慢去體證到,「無常」它是中性的,「無我」也是中性的,當你慢慢去了解到,它是中性的存在,你才會全然放開,才會全然去接受「無常」,全然的去接受「無我」。如果你沒有深度去了解,你就是抗拒、逃避,逃避「無常」,逃避「無我」。

  逃避「無我」在修行上是很深的,初果、二果、三果……,到三果都還在抗拒「無我」,但是那個心態不容易察覺到,以後大家的心越細,才能夠看到深層裡面「自我」在作祟,只要「自我」不死,它就會一直抓著「我」。你會抓「我」,就是因為沒有真正了解到「無我」的深義,也沒有去體悟到「無我」的中性,跟「無常」的中性。

  這裡的每一條魚就是代表你、我,每一個眾生,你的存在、你能夠游泳,你是靠著很多地、水、火、風……種種因緣,你才能夠活著。我能夠做什幺?我能夠成為一家之主,我能夠成為經理,我能夠成為董事長,我能夠成為一國的總統,不是「我能」啊!你要慢慢去看到生命存在的最基本條件要素,都不是「我能」所能夠換來的。你具足再多的學問、再多的才華,生命的基本要素都沒辦法靠你的「我能」所能夠賺來,當你慢慢去體會到這些,你生命存在的基本要素,都是整個大自然提供給你,也就是整個因緣聚合,你才能夠存在,這時候很多的我是、我能、我慢才會消失,代之而起的才會從「我慢」轉為感恩啦!知足啊!感恩啊!

  我們一般人就像大海的魚,但是海中的魚不知道海在哪裡。你就在極樂世界裡面,但是你不知道極樂世界在哪裡,你就在涅槃淨土裡面,但是你不知道涅槃世界在哪裡、涅槃界在哪裡,所以一直拼命在追求。就像海中的魚不知道大海在哪裡,拼命去找大海在哪裡,你不要想說「我很清楚、我知道!是你們愚癡啊!不知道海在哪裡……」不要這樣輕易帶過。

  事實上,讓我們更深一層去體會,你就是處在涅槃極樂的世界裡面,但是你不知道而已,於是你就會一直向心外去求,當你有一天體會到、證悟到的時候,當下你到哪裡都是淨土,都是涅槃寂靜、極樂世界啊!所謂「心淨佛土淨」,從不知道、就是『無明』,到『明』的過程,就是我們解脫道所要走的路,解脫道就是從「無明」轉為「明」,從你不知道的情況,把外面的境界認為是敵人,然後你一直在那裡逃、在那裡避的情況,慢慢去認識到,然後你不會逃、不會避,你完全的溶入,就能夠解脫自在。

  慢慢去體會就像小孩子,生命的存在是整個大自然、宇宙的存在,來養育你、支撐你,生命存在的基本要素有哪些?你的生命能夠存活著,最基本的要素有哪些?一般講說空氣、水、陽光,但是大地一樣不要疏忽了,這是一般我們現在講說生物、生命方面的,我們說空氣、陽光、水,還有大地,也就是佛陀最初所講的地、水、火、風,但是還要更深一層去體會到「空」的重要。

  先去體會地、水、火、風對你的重要,然後再進一步體會「空」對生命的重要,你能夠存活著、存在著,能夠做什幺工作,都不是「我能」,是大自然--地、水、火、風,各種因緣不斷長養你、支撐你,慢慢去體會這些,對於「我慢」的斷除,有非常非常大的幫助。當你越去體會這些,你會生起知足、感恩。你做什幺事情,會漸漸體會到?正無條件、無所求的去做,但是絕對不會懈怠,是盡心盡力去做、認真負責,因為我們生命的存在,是接受整個大自然的無條件、無所求,來供應你、支撐你。

  但是,當我們接受這些之後,卻沒有去體會到這方面的重要,我們很少去感恩、知足,還處處在抱怨。所以,我們慢慢要去認識到,就能夠從原來的不安啦!苦啦!煩躁之中,去慢慢覺醒過來,然後進入到知足、感恩,無條件、無所求的反饋世間,做什幺事情都會認真負責去做。因此,不是說一個修行人,什幺工作都不可以做,而是會無條件、無所求去做,「我慢」會一直慢慢退減、退減,最後真正完全消失。

  真正走在解脫道上,你會心花朵朵開,我們的心也是回復到純潔、寧靜、純真,反璞歸真啊!事實上,修行就是讓我們離苦得樂,錯誤的修行是會越繃越緊、越修越苦,正確的修行是去體會種種的苦,讓我們從苦海中漸漸地出離。所以,真正走在正確解脫道上,你是越來越安詳,身心越來越柔軟,越來越快樂,會心花朵朵開,修行到後來就是反璞歸真,出離種種苦海,內心是安祥快樂、反璞歸真。


 

 

上一篇:空海(惟傳)法師:阿含解脫道次第 原書教材 第廿三章 出入息念
下一篇:空海(惟傳)法師:阿含解脫道次第 原書教材 第廿四章 修四念處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