捨局部,得整體
——摘自 盧志丹居士《佛說捨得》
有個獵人,在深山裡挖了一個陷阱,安放了一個捕獸工具,野獸的腳只要碰到它,它就會牢牢地把獸蹄鉗住。
有一次,一只老虎出來覓食,一不小心踏到了這個捕獸工具,老虎怎麼也掙不脫。老虎知道被獵人捉住就會身首異處,怎麼辦?難道為了這幾寸小小的足掌讓長達七尺的身軀難受?不行,還是逃命要緊。老虎一聲長嘯,拼命的地蹦跳騰躍,最終掙斷了鉗住的足掌,終於逃跑了。
放棄一只足掌,保全一條生命,這是一種智慧。人生亦是如此,當生活強迫我們必須付出慘痛代價以前,主動放棄局部利益而保全整體利益是最明知的選擇。智者曰:“兩弊相衡取其輕,兩利相權取其重。”趨利避害,這也正是放棄的實質。
很久前,有位婆羅門和他未成年的兒子一起出海旅行。他們隨身帶了滿滿一箱子珠寶,准備在旅途中賣掉,但是沒有向任何人透露這一秘密。
一天,婆羅門偶然聽到了水手們在交頭接耳。原來,他們已經發現了他的珠寶,並且正在策劃謀害他們父子倆,以掠奪這些珠寶。
婆羅門嚇得要命,他在自己的小屋內踱來踱去,試圖想出擺脫困境的辦法。兒子問他出了什麼事情,婆羅門於是把聽到的全告訴了他。
“同他們拼了!”兒子斷然道。
“不,”婆羅門回答說,“他們會制服我們的!”
“那把珠寶交給他們”
“也不行,他們還會殺人滅口的。”
過了一會兒,婆羅門怒氣沖沖地沖上了甲板,“你這個笨蛋兒子!”他叫喊道,“你從來不聽我的忠告!”
“老頭子!”兒子叫喊著回答,“你說不出一句值得我聽進去的話!”
當父子倆開始互相謾罵的時候,水手們好奇地聚集到他們周圍。婆羅門突然沖向小屋,拖出了珠寶箱。“忘恩負義的兒子!” 婆羅門尖叫道,“我寧肯死於貧困,也不會讓你繼承我的財產!”
說完這些話,他打開了珠寶箱,水手們看到這麼多的珠寶時都倒吸了口涼氣。婆羅門又沖向了欄桿,在別人阻攔他之前將他的寶物全都投入了大誨。
過了一會兒,婆羅門父子倆都目不轉睛地注視著那只空箱子,然後兩人躺在一起,為他們所干的事而哭泣不止。
後來,當他們單獨呆在小屋時,婆羅門說:“我們只能這樣做,孩子,再沒有其他的辦法可以救我們的命!”
“是的,”兒子回答道,“您這個法子是最好的了!”
碰到強敵時,章魚捨棄自己的內髒,才能保全自己的性命。遇上天敵時,蜥蠕只有斷棄自己的尾巴,才能死裡逃生。小蝌蚪之所以長成了青蛙,是它捨棄了一條漂亮的尾巴。
在生活中,有很多解不開的結,放不下就會“才下眉頭,卻上心頭”,讓人費盡畢生心力,葬送本應屬於自己的幸福和快樂。
不要為了眼前的利益而忘記身後的隱患,不要因為很小的利益而一失足成千古恨,不要為了一些微不足道的得失而全盤皆輸。一個人要學會瞻前顧後,縱觀全局,敢於放棄局部而成就全局的勝利,放下眼前的暫時的利益,去獲取長遠的最後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