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雪漠:敵人不是世界,而是你的分別心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敵人不是世界,而是你的分別心

昭顧於當下,返照於覺知。

了知見聞者,吾心非吾體。

認知真心,並且懂得如何保任之後,仍然不能沾沾自喜、放松警惕,也不能沉浸在那份朗然空寂的自在與逍遙之中生出散漫心來。你必須時時刻刻提起正念,清醒、明白地監督自己的覺知,不能讓覺知隨著念頭跑掉,也不能讓過分強烈的覺知把你從空性中拽出來。總之,你必須看好你的心。

品味湛然空寂、毫無掛礙的是你的心,感知世上一切的仍然是你的心。心是什麼東西?心是靈魂與真理的契合,是真正意義上的眼睛、耳朵、鼻子、舌頭、身體、大腦,是所謂的“能見聞者”。能見聞者並不是我們的肉體,否則為什麼那些也有肉體的死人卻不能見聞?所以說,真相並不存在於感官之內,也並不藏在外部世界裡某個名為“聖地”的角落。了知真相的,唯有我們的朗然真心;洞察一切的,唯有我們的朗然真心。

我們認真地觀察,最後會發現能見聞者非心非體。

那麼,是什麼東西在觀察?是誰在觀察?很奇怪,總有個觀察的東西。這個東西就是覺性。這就是心性在起作用。

因為一切都要從“心”開始,所以佛教開拓了許許多多的智慧修煉之法,據稱有八萬四千種,但究其實質,都是在心性上用功。一種是從見地入手,見上求修,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頓悟漸修”,它講究的是先從心性入手,得到性空正見後再修定;另一種是修上求見,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漸修頓悟”,即先從修定入手,精修住心之法,消除散亂,消除昏沉,安住掉舉搖動之心,達到身心輕安。得定之後,再由止生觀,觀察諸法實相,以達到覺悟。

想知道自己適於哪種修行方法,你的善知識自會為你解謎,但我在這裡卻可以很負責任地告訴你,無論你選擇哪種修行方法,都必須做好打一場硬仗的心理准備。因為修行這條路,確實非常的不好走。尤其是剛剛開悟的時候,你會看見自己心裡有許多的污垢,這些污垢或許是你一直都刻意回避的。所以,一旦觀照自心,直面它們的存在,你就會覺得非常痛苦,覺得自己的心就像是一個垃圾回收站,裝滿了各式各樣丑陋不堪的習氣,似乎怎麼清都清不完。

為什麼會這樣,世界上有沒有一個一直都那麼清淨的人呢?幾乎沒有。拋下前世積累的種種業力不說,我們從嬰兒時代就已經在父母的身上“繼承”了許許多多錯誤的觀念與習慣,生活環境更像是巨大的染缸一樣,不斷染污著我們的真心,這些東西不斷滋長著我們的分別心,讓我們產生了各種各樣折磨自己也折磨他人的習氣。以至於認知真心之後,我們仍然必須不斷與分別心的“眷屬”作戰。什麼是“分別心的眷屬”?貪婪、仇恨、愚癡、傲慢、懷疑。這些罪惡的種子撒在看不見智慧光明的角落裡,不斷被世間八風和妄念所滋養,於是,人間便出現了各種各樣的紛爭——因為有了分別心,才有了貪婪,有了仇恨,有了愚癡,進而也有了戰爭、有了屠殺、有了墮落,也便有了六道輪回……

雖然路途艱辛,但這清理的過程是非常必要且值得的。在清理內心垃圾的同時,你必然會感到心裡的重擔越來越輕,能夠影響你心情的東西越來越少,你的眼裡只有可憐的孩子和可敬的人,你再也找不到將你的心捏得生痛的貪婪、嫉妒與怨恨,你將會感到自由與快樂的號角似乎一天比一天更加嘹亮。所以說,只要你有向上、向善的渴望,只要你希望得到解脫與救贖,那麼就別放棄,再精進一點,好好地從下面的兩種方法中選擇一種,來對治你的分別心。

 

上一篇:雪漠:暗示:警覺的智慧提醒
下一篇:雪漠:通俗地說說三身五智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